是否定址蔣經國和宋美齡有歧見

即便如此,當時還是有很多人主張紀念堂應選擇山明水秀之地,不宜建在喧囂的台北市營邊段,畢竟市中心不夠莊嚴肅穆。例如黃傑就認為,市中心黃金路段蓋紀念堂太可惜,應設立在陽明山等處,相關意見還通過蔣介石的醫生熊丸轉達給宋美齡。

也有人主張,蔣介石生前喜游名山大川,每當決定大計時,均會擇秀山明湖處靜思。因此紀念堂宜依山面水,除了慈湖外,形勢巍然的圓山山麓以東,或忠烈祠附近地區,都比較合適。

當時蔣家檯面上還是由宋美齡當家,熊丸回憶,他將黃傑等人意見轉達宋美齡後,宋美齡去問蔣經國意見,蔣經國除了向宋美齡強調「決定了就不該更改」,還說,營邊段雖然是市中心路段,但比照各國紀念堂多建在市中心,況此舉亦可增加市民空地,市民會多一處休閒場所。選址之事就此拍板定案。熊丸事後承認,找宋美齡進言一事略嫌魯莽,此舉也絕對會讓蔣經國心裡不痛快。

只是營邊段原先開發計劃一變,不但台北市政府要另找他地棲身,世界貿易大樓及展館計劃跟著延宕,因此原先打算臨時興建展覽交易館也只好暫時保留,之後為在當地興建兩廳院等設施,幾經波折地搬遷到松山機場航站大廈的外貿會場,最後拖了5年多才納入信義計劃副都市中心規劃,坐落在如今基隆路與信義路交叉口處。

至於中正紀念堂應該有的外形、功能,同樣也是風波不斷。由於為蔣介石建紀念堂一事茲事體大,有象徵意義,當時許多建築師都建議,應比照美國林肯紀念堂方式,仿照古希臘神廟設計,以高大宏偉建築與銅像營造肅穆莊嚴感,專供中外人士瞻仰憑弔之用;財力所及再在紀念堂周圍興建音樂廳、戲劇廳、博物館,甚至體育館。

但紀念堂設計到底該采抽像式、西洋式,還是宮殿式,各界實在看法不一,尤其當年蔣介石在台北興建孫中山紀念館,即是采美國「林肯中心」的綜合性多用途功能建築物規劃,強調廳內設施兼具娛樂功能,最後呈現結果卻有些顧此失彼,專業設計方面並不理想,更有不少聲音質疑,為何要模仿美式建築而非采中式宮殿建築樣式,也平添許多變量。

當時籌備小組公開對外甄選設計圖,共投稿43件,5件入圍,國際競圖時雖曾要求作品須具現代風格,但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的作品得標,採用楊卓成建築師所屬和睦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楊卓成是湖北人,1940年自中山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J.G.懷特公司擔任建築師8年,他晚年旅居洛杉磯,2007年年底去世,享年92歲。

楊卓成絕非泛泛之輩,作品通常都是以鋼筋混凝土材料表現中國北方宮殿建築特色,並以中國現代建築自許。台灣多座地標性建築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包括圓山大飯店、慈湖行館、清真寺及士林官邸設計,都是由他經手,足見蔣介石與宋美齡對他的信賴。

至於中選的紀念堂設計款式,屋瓦采雙層,角形藍色琉璃瓦面,屋頂置有高達12米的金黃色寶頂,與象徵「青天」的藍色琉璃瓦相輝映。紀念堂大門則採用包銅的雙扇鐵門,高16.5米,寬12米,重達75噸,要靠電力操縱。

楊卓成也說,蔣介石早在1966年就曾對孫中山紀念館建築作原則指示,「應在外形方面加強中國建築特色」。因此他設計中正紀念堂,首先確定方向就是要「發揚民族文化,以現代科技建造代表中國傳統的建築」。

俞國華隨後宣佈設計方案已然定案,其中紀念堂將佔地8000平方米,建蔣介石像,並陳列他一生勳業的有關文物;「國劇院」佔地1900平方米,可容納1200個座位,作為國劇、話劇及小規模音樂演奏之用;音樂廳佔地1700平方米,規劃有250個座位,作交響音樂演奏及大規模表演與集會之用。至於中正公園部分佔地15萬平方米,將建造水池、瞻仰大道及遍植松、柏等花木。

當時國民黨初步估計全部工程約需經費新台幣10億元,至於各界捐獻在動工前已達新台幣14800多萬元,另包括遠東百貨公司及嘉新水泥公司捐出8萬噸水泥,相當於工程所需水泥用量一半。瞻仰大道兩側9米鋪道花崗石板由金門特產花崗石切片而成,是金門開挖戰地所得。余如玻璃、花木等也多由各界人士捐出,工程由榮民工程處負責。

1976年10月31日上午11點,中正紀念堂破土興工,由當時的台灣地區代領導人嚴家淦與國民黨大佬張群主持,當天也是蔣介石九秩誕辰紀念日。張群也宣佈將分兩期辦理計劃,第一期先設計建築中正紀念堂及中正公園,第二期再完成音樂廳及「國劇院」。

在動工同時,安放在本堂的蔣介石銅像,也由曾打造孫中山紀念堂銅像的名雕塑家陳一帆趕工設計。雖然楊卓成原打算紀念堂內部應擺設大理石雕像,以突顯仁慈博愛的表情,避免出現銅像太暗淡,缺乏溫和氣質等問題。不過最後雀屏中選的仍是一尊蔣介石身著長袍、神態慈祥的坐像。坐像高度為6.3米,基座高度為3.5米,合計9.8米,約有三層樓高。銅像重量將近25噸,約正常人100倍大。

出身空軍機校的陳一帆沒受過正統藝術教育。1949年隨軍隊從福建長樂來台,隨藝術家劉獅、張永昌等人習藝,頗受肯定,並曾以《祖孫同樂》作品獲得中山文藝獎,包括於右任銅像、台北故宮博物院、中興新村內銅像,都是他的傑作。陳一帆設計的銅像是採用蔣介石70歲後的造型,身著長袍,坐在太師椅上,雙手扶著椅子的把手,長袍垂下,露出皮鞋,強調他英明睿智、平易近人。此銅像是從近百件應徵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自由廣場」牌匾

這座中正紀念堂牌樓,面對中山南路及「國家圖書館」,高30 尺,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2007 年12 月8 日之後,「自由廣場」四字替代了「大中至正」,一直延續至今。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專門就不更名問題作出解釋,認為曾經「教育部」就廣場的名稱問題召開了三次公民論壇,經過討論,決議使用「自由廣場」之名稱,他個人亦認為「自由」並非對先「總統」之不敬,因此不再做更改。

蔣經國在塑像過程中多次前往探視,並要求陳一帆修妥面部表情。為求神似,陳一帆決定銅像各部位以視覺透視原理放大,而非根據比例大小放大。由於銅像體積實在太大,總計光是銅像泥塑部分,就用了30噸油泥,並在木柵「革命實踐研究院」廣場著手雕塑;完成灌石膏外模後,並剖成200多塊制塑鋼內模,另以25噸青銅完成鑄銅、焊接工作。銅像背後大理石牆刻著「倫理、民主、科學」六字,與「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名言。

在公園方面,也請來曾設計南京孝陵衛前庭園,以及武陵農場行館、梨山行館、大溪行館等蔣介石生前各地行館的設計人、老師傅胡國禮主持,耗資約五六千萬元,取材皆為上上之品,花木總數約50餘萬株,500餘種,假山石材總重1600餘噸。庭院內雲漢池及光華池飼養許多錦鯉,取名則寓意「漢影雲根」及「光復中華」。

紀念公園共分三大區,即中央瞻仰大道區、兩旁自然景觀區及紀念堂後面的「虎背」區,共25景,其中公園正門即豎立高約30米的寬廣石製牌樓、「大中至正」門,采「五間六柱十一樓」規格,即總計五間、六柱有11個屋頂,是仿明十三陵神路的牌樓設計。紀念公園東西兩側也有尺寸較小的大忠門、大孝門牌樓。

至於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字為歐陽詢體,系由蔣介石的文膽秦孝儀指定,出處是王陽明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委由書法家楊家麟書寫,當時招募書法家時即規定需以歐體書寫、不得落款,且需配合時辰當場揮毫,因此原字系由棍棒、鐵絲縛以麻繩沾紅土水寫成。至於大忠門、大孝門牌匾也是由楊家麟代筆。

中正公園另一特色就是原擬動手拆除的迴廊式圍牆,不但房頂以高級琉璃瓦裝飾,而且全長1200米的圍牆牆面上,更有18種、246個中國式窗格的美麗造型。迴廊內側還可供遊人避雨,觀看花草扶疏的美景,是相當貼心的設施。

由於建築龐大,當時的建築技術又不甚發達,因此紀念堂在實際操作上困難重重。先是為堅固、接縫無隙,本堂混凝土施工要嚴格控管。至於八角形屋面防水工程,原採取傳統防水方式,塗一層瀝青、鋪一層油毛氈,共塗7次瀝青。但因屋頂過高,燒熔瀝青輸送到屋頂後可能已幹掉,加上工作空間狹窄、屋頂斜度太大,瀝青不易掛上,最後改採防水膜替代。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