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半個多小時後,他們來到楊三水傢門前。周遊伸手去敲門,劉青葉從口袋裡取出一份傳喚文件。周遊敲著門,可是屋裡沒有反應。

“一大早,沒人?”周遊覺得奇怪。

劉青葉湊到門前一邊敲門一邊聽著裡面的動靜,突然她停瞭下來,似乎在聞著什麼。

“煤氣味,味不小。”劉青葉看瞭看四周。

她朝後退瞭兩步,抬腿就朝門踹去,門沒有被踢開。周遊目瞪口呆地望著她。青葉再次後退幾步,然後鉚足勁再次朝著門踹去,門被踢開瞭。

她從口袋裡取出幾張面巾紙,遞給周遊幾張,自己用面巾紙捂住鼻子,跑進屋。

屋裡充斥著刺鼻的氣味。劉青葉沖到客廳的窗前打開窗子。周遊上來幫忙。

劉青葉回過頭來,隻見楊三水正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右手還握著一個空的白酒瓶,一旁有一瓶空的安眠藥的瓶子。

“快,把煤氣關瞭。”她催促周遊,自己撲到楊三水跟前,伸手去摸楊三水的頸動脈。

周遊跑進廚房,關掉瞭煤氣,打開瞭廚房的窗子和抽煙機的開關。

“怎麼樣?”他跑回客廳。

劉青葉搖瞭搖頭。她憋著氣在每間房間裡搜尋著,並沒有發現異常。一陣胸悶氣短襲來,劉青葉趕緊沖到院裡,一邊大口地呼著氣,一邊拿出手機,打給馮凱。

“馮隊,楊三水死瞭。可能是煤氣中毒,屋裡沒有發現異常,馬上派鑒證人員過來。”

這時,劉青葉看到瞭一邊的桌子上放著一張名片,她過來拿起名片看。那正是高風遞給楊三水的那張名片。劉青葉不禁一愣。

此時此刻,龍城機場候機廳裡,高風正愁眉緊鎖地看著手機

一則標題是《起底龍灣的所謂警察世傢》的帖子裡提到,高建設父親就是95年制造“開棺驗屍”鬧劇的法醫高世海的兒子……許傢福一傢曾是高四海母子的救命恩人……高四海忘恩負義……高建設為瞭自己“神探”的光環不顧事實真相,草率將羅紅英列為殺人兇手,炮制瞭龍灣驚天冤案……建議有關部門馬上撤銷高建設烈士稱號……高建設之流是歷史的罪人,應該受到應有的審判……

“真是冤案嗎?”

“現在的事,不好說呢。”

“看,公安局的新聞發佈會……”

聽到周圍的人竊竊私語,高風如坐針氈。他點開視頻,看到屏幕裡記者們“長槍短炮”地對準正在發言的宋傑。

“決不放過一個壞人,也決不冤枉一個好人,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但它其實隻是一種理想,而不是現實。”宋傑面對鏡頭,神色嚴肅。

“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追求決不放過一個壞人,就必然會冤枉一批好人,如果追求決不冤枉一個好人,就必然會放過一批壞人,兩害相權取其輕,問題是,孰輕孰重?疑罪從無,罪刑法定,保障人權的司法原則,要求我們隻能選擇後者,那就是,寧可放過一批壞人,也決不冤枉一個好人。

但是,在決不冤枉一個好人的前提下,我們也要追求盡量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所以,我在此代表龍灣公安分局向大傢承諾,我們將盡全力配合省廳復查小組對“4·05”一案進行復查,如果查明羅紅英的確是被冤枉的,我們一定會還羅紅英清白,並啟動相應的國傢賠償程序,對羅紅英的傢屬進行必要的國傢賠償。

“同時,我們還會啟動追責程序,依法依規對負有責任的人員進行追責。防范冤假錯案、加強司法人權保障,是現代司法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糾正瞭不少冤假錯案,也讓人們看到中國司法改革的態度和決心,無論是堅持疑罪從無理念,還是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程序法治思維,以及確立終身追究制度,都將對提升今後的案件審判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龍灣公安分局將認真學習《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重要精神,在案件的偵查階段,要全面客觀及時地收集各種證據,盡可能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不斷提高破案率,有效打擊犯罪,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謝謝大傢。”

“乘坐飛往上海的CA8158航班的高風旅客請註意,您乘坐的航班馬上就要起飛瞭,請您速到22號登機口上飛機……”

機場廣播響起,高風好像沒有聽到似的。他關掉視頻,抬起頭,怔怔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乘坐飛往上海的CA8158航班的高風旅客請註意,您乘坐的航班馬上就要起飛瞭,請您速到22號登機口上飛機……”

高風仍然坐著那裡不動。他好像丟瞭魂魄一般,直到被手機鈴音喚醒。來電顯示是劉青葉。

“高風,你在哪?”電話裡,她的聲音聽起來很焦慮。

“我在機場。我……本來是要去上海參加新的工作。”高風低聲回答。

“你登機瞭嗎?”劉青葉追問。

“有事嗎?”高風覺得她的情緒不對勁。

“你什麼時候見過楊三水?”

“昨天我去找過他,怎麼瞭?

“看來你今天走不瞭瞭。”劉青葉說,“你現在得馬上趕到刑偵大隊。配合我們調查。”

“楊三水死瞭?”高風怔瞭一下,脫口而出。

“你怎麼會這麼想?”劉青葉驚訝。

“楊三水是不是死瞭?”高風以問代答。

電話那一頭,劉青葉明顯猶豫瞭一下。

“我已經通知你瞭,如果你不趕到刑偵大隊,一切後果由你自己負責……”她換上堅定的語氣,“其他的,別再問瞭,我隻能說這麼多。”

劉青葉掛瞭手機。兩輛警車飛駛而至,鑒證小組的成員匆匆從車上下來。

樓下圍著不少的居民,警員拉起瞭警戒線,三輛警車停在一旁。

馮凱匆匆下瞭車。劉青葉放下手機迎上來。

“有什麼新的發現嗎?”馮凱問。

“現場沒有發現他殺的痕跡。”劉青葉搖頭,“不過……昨天,高風來找過楊三水。”

“確認是高風?”

“楊三水傢留有一張高風的名片,我已經給高風打過電話,已經確認。我已經通知他馬上趕到刑偵大隊接受訊問。”

“上去看看。”馮凱和劉青葉一起來到楊三水傢門口。

魏大炮和助手,還有物證部門的人在屋裡勘查著現場。助手正在給楊三水的屍體拍照。

物證人員將楊三水身邊的那個空的安眠藥瓶和那個啤酒瓶撿起來放入物證袋裡去。還有幾個人正在門窗上采集指紋。

“有什麼線索嗎?”馮凱問魏大炮。

“暫時沒有發現致命性的機械損傷,也沒有發現體外傷,沒發現掙紮和搏鬥的痕跡。”魏大炮盯著屍體,“死者姿態正常,且面部表情自然,屍斑呈現鮮紅色,面部,頸部部位最為明顯,臉結膜見小片狀出血,沒有嘔吐物,很有可能死者是先服用安眠藥後再煤氣中毒死亡。目前就這些,別的要屍檢後才能下結論。”

“你們呢?有什麼發現?”馮凱問物證人員。

“因為劉青葉他們是強行進入,大門已經被損壞,暫時無法判斷其他外部可疑人員從大門進入的嫌疑。”無證人員回答,“但目前在門鎖孔上並沒有發現有撬痕,室內各種物品無翻動的痕跡。目前正在采集指紋,看有沒有可疑的指紋出現。”

馮凱望著室內,沒再說什麼。

耐心地等著采證結束,他和劉青葉一行回到刑偵大隊。值班的刑警告訴馮凱,高風來瞭。

《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