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和平勇士之道

從1966年12月開始,一連串非比尋常的事陸續在我的生命中發生,當時我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三年級的學生。一切始於某日凌晨3:20,在一個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裡,我首次與蘇格拉底相遇。他並未自動報上真實姓名,不過在和他相處一晚以後,我心血來潮地用這個古希臘聖哲之名稱呼他,他欣然同意,此後這就變成瞭我們的默契。這一次的偶遇以及接下來的歷險,改變瞭我的一生。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運之神眷顧,在安穩的環境中由愛護我的雙親撫養長大,後來在倫敦的世界蹦床錦標賽中拿到冠軍,周遊歐洲各國,得獎無數。這段生命歷程為我帶來受之無愧的贊賞,卻沒有為我的內心註入永恒的寧靜與滿足。

如今我認識到,就某方面來說,我在那些年中一直都沉睡著,隻不過夢見自己是醒的,直到遇見待我亦師亦友的蘇格拉底為止。在那之前,我總以為,我理當擁有一個洋溢著歡樂和智慧的優質生活,這就像已經註定好的命運。我從未料想到,有朝一日我得學習如何生活——我必須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規,掌握某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過著單純、快樂、不復雜的生活。

蘇格拉底把我的生活方式和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和平勇士之道——相互對照瞭一番,讓我看出我錯在哪裡。他不斷取笑我過著嚴肅、憂心忡忡、問題重重的生活,直到我終於看清他那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導。他循循善誘,非要讓我明白何謂勇士般生活的真義。

我常常徹夜坐在他身旁,直到天亮。聽他說話,和他爭論,並忍俊不禁和他一同大笑。本書根據我所經歷的這一切寫成,但無可否認,它同時也是一本小說。蘇格拉底這個人確實存在,但是他與這世界融為一體,因此有時很難區分哪些部分是他的親身事跡與教誨,又有哪些是取材自其他老師和生活經驗。至於對話部分由我虛擬自撰,在時間順序這方面,偶爾也未恪守實際狀況,此外我還添加瞭軼事和隱喻,以便凸顯出蘇格拉底希望我代為傳達的那些教誨。

生命並非私人事務,唯有通過與他人分享故事和故事的教訓,才具有意義。因而我選擇與你分享吾師那極富洞察力的智慧和幽默,借此向他致敬。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和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