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九地

【原文】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塗;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鬥,過則從。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翻譯】

孫子說:按照用兵的一般規律,戰場的地形種類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九種。諸侯在自己領地內作戰的戰地,叫作「散地」;進入敵境不遠的戰地,叫作「輕地」;我軍先佔領於我有利,敵軍先佔領於敵有利的戰地,叫作「爭地」;我軍可以前往,敵軍也可以前來的戰地,叫作「交地」;與多國毗鄰,誰先到就可以獲得諸侯列國援助的戰地,叫作「衢地」;深入敵國腹地,背靠敵人眾多城邑的戰地,叫作「重地」;山高水險、林木森嚴、池沼錯綜,難於通行的戰地,叫作「圮地」;行進的道路狹窄,退兵的道路迂遠,敵軍能以少擊眾的戰地,叫作「圍地」;奮起速戰就能生存,不奮起速戰就會全軍覆滅的戰地,叫作「死地」。因此,處於散地不宜作戰,處於輕地不宜停留,處於爭地不要勉強強攻,處於交地要保證隊伍能相互策應而不被截斷,進入衢地應該主動結交諸侯,深入重地要掠取軍需物資,遇到圮地則必須要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設計脫險,置於死地就要力戰求生。

古代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使敵軍首尾不能相互策應,主力部隊與非主力部隊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間不能相互救援,軍中上下級之間不能互相統屬,士卒潰散而不能集合,即使集合也無法展開統一行動。於我有利就戰,於我不利就不戰。或許有人會問:「如果敵軍眾多且又陣勢嚴整前來進攻,該如何應付呢?」答案是:「先奪取敵人所必救的要害之處,這樣敵人就不得不聽任我們的擺佈了。」用兵作戰的原則貴在神速,要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從敵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防備虛懈的地方。
進入敵國境內作戰的一般規律是:越深入敵國腹地,我軍軍心就要越堅固,敵人就越難戰勝我們。同時到敵國富饒的鄉野掠取糧草,以保證我軍的補給充足;要注意休整,使軍隊不過於勞頓,要保持士氣,養精蓄銳;部署兵力要巧用計謀,使敵人無法揣測我軍的虛實和意圖。把將部隊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士卒就會寧死不退;士卒既然連死都不怕,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得呢?那樣,全軍將士也必然會竭盡全力與敵人殊死作戰。這樣當士卒真正深陷絕境時,就會無所畏懼;無路可走,軍心反而會更加穩固;越是深入敵境,部隊的凝聚力就越強;迫不得已時,將士們就會殊死戰鬥到底。在這種情況下,軍隊不用整治也會加強戒備,不用鼓勵也能積極完成任務,不用約束也能親密團結,不需要三令五申也能遵守法令。在軍中禁止占卜迷信,要消除部屬的疑慮,部屬就至死也不會逃跑。士卒們不留多餘的財物,並非他們不愛財物;士卒們將生死置之度外,並不是他們不想活命。作戰命令下達時,坐著的士卒淚沾衣襟,躺著的士卒淚流滿面,但一旦將他們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他們就會像專諸、曹劌一樣勇敢了。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使部隊自我策應如同「率然」蛇一樣。率然是生活在恆山的一種靈蛇。這種蛇,打它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打它的尾巴,頭就會來救應;打它的腹部,頭尾都會來救應。有人問:「軍隊有可能指揮得像率然一樣靈活嗎?」答案是:「可以。」吳國人和越國人原本相互仇恨,但當他們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風時,他們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樣自然熟練。因此,想用縛住馬韁、深埋車輪這種顯示死戰決心的辦法來穩定部隊,是靠不住的。要使全軍上下齊心協力、勇敢如一人,靠的是統兵治軍有方。要使勇敢的人和怯弱的人都得以充分發揮作用,關鍵在於合理利用地形。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能使全軍上下攜手團結如同一人一樣服從指揮,這是由於客觀形勢迫使部隊不得不如此。

作為統帥,考慮謀略要做到沉著冷靜而又幽深莫測,管理部隊要公正嚴明而又有條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們對軍事行動一無所知;要能臨時變更作戰部署,改變原定計劃,使人無法識破真實用意;要不時變換駐地,故意迂迴前進,使人無從推測意圖;向部屬下達作戰命令要像登高抽去梯子一樣,使士卒有進無退;率眾深入敵國領土作戰要像弩機射出的箭一樣,準確捕捉戰機,焚舟砸鍋一往無前。指揮士卒要像驅趕羊群一樣,趕過來,驅過去,而不讓他們知道究竟要到哪裡去;集結全軍要把他們置於險境,迫使全軍拚死奮戰。這是統帥的職責。各種地形的靈活運用,攻守進退的利害關係,士卒在不同環境中的心理變化規律,這些都是將帥必須認真考察研究的問題。

在敵國境內作戰時的規律是:進入敵境越深,軍隊就越要專一;進入敵境越難,軍心就越容易渙散。進入敵境作戰的地域稱為絕地;四通八達的地域叫作衢地;深入敵境後方的叫作重地;進入敵境不遠的叫作輕地;背有險阻前有隘路的地域叫圍地;無路可走的地域叫死地。因此,作戰時在散地要統一軍隊意志;在輕地要使營陣緊密相連;進爭地要使後續部隊迅速跟進;過交地要謹慎防守;在衢地要鞏固與列國的結盟;入重地要保障軍需供應;經圮地必須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顯示死戰的決心。所以,士卒的心理變化規律是:被包圍就會合力抵禦,不得已時就會殊死奮戰,陷於深重危難境地就會非常聽從指揮。

因此,不瞭解列國諸侯的戰略企圖,就不能與之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情況,就不能行軍作戰;不用當地人做嚮導,就不能得到地形之利。這些情況,如果有一項不瞭解,都不能算爭王稱霸的軍隊。真正強大的軍隊,進攻大國,行軍迅猛得使敵國無法及時調動民眾與集結軍隊;向敵人施以兵威,能使其盟國不能與之配合策應。因此,沒有必要去爭著同天下諸侯結交,也用不著在各諸侯國裡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戰略意圖,把兵威施加在敵人頭上,就可以拔取敵人的城邑,摧毀敵人的國都。

施行破格的獎賞,頒布打破常規的號令,指揮全軍上下就能如同指揮一個人一樣。向部屬佈置作戰任務,不要向他們說明意圖;只告訴他們有利的條件,不必指出不利因素。把士卒置於危亡境地,才有可能轉危為安;使士卒陷入死地,才有可能起死回生。只有使士卒深陷絕境時,才可能轉敗為勝。

所以,指揮作戰的關鍵,在於摸清敵人的意圖,迷惑敵人,然後集中精銳兵力攻擊敵人的要害,這樣即使奔襲千里也可斬殺敵將,這便是通常說的機智能成就大事。

因此,在決定戰爭方略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符證,停止與敵國使節往來;朝廷要反覆計議考慮戰爭計劃。一旦敵人出現可乘之機,就要迅速乘機攻取。首先奪取敵人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但不要輕易與敵約期決戰。要靈活機動,依敵情來決定自己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因此,在戰前要靜若處子,不露聲色,誘使敵人放鬆警惕,門戶大開;一旦開戰則要動如脫兔,迅速異常,使敵人措手不及,無從抵抗。

【按語】

用兵作戰的方法很多,對作戰地點的認識是很重要的,孫武總結出六種作戰的地點,又針對性地提出了對待的辦法。同時孫武又提出了多變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對敵我雙方官兵的心理也進行了分析,這是一篇最早的,也是最優秀的軍事心理學專著。

《孫子兵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