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情
此篇題為編者所加。本篇以矢、弩、發者分別比喻士卒、將帥和君主,認為只有三方面都合乎要求,才能勝敵。此篇字體與《勢備》篇相同,文章思路也近似,有可能就是《勢備》篇的後半。
孫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將也。發者,主也(1)。矢,金在前,羽在後(2),故犀而善走(3)。前……今治卒則後重而前輕,陣之則辨,趣之敵則不聽(4),人治卒不法矢也。弩者,將也。弩張柄(5)不正,偏強偏弱而不和,其兩洋之送矢也不壹(6),矢雖輕重得,前後適,猶不中【招也】……將之用心不和……得,猶不勝敵也。矢輕重得,前【後】適,而弩張正,其送矢壹,發者非也,猶不中招也(7)。
卒輕重得,前……兵……猶不勝敵也(8)。故曰,弩之中彀(9)合於四,兵有功……將也,卒也,□也。故曰,兵勝敵也,不異於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
***
……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1)發者,指發射的人。主,君主。
(2)金,箭簇。羽,箭羽。
(3)犀,犀利。走,疾行。
(4)辨,同辦。以上兩句意謂使之列陣,雖能辦到,但使其進攻敵人,則不聽命。
(5)柄,指弩臂。
(6)洋,疑借為翔。兩翔,兩翼。此句意謂由於弩臂不正,弩弓兩翼發矢的力量就不一致。
(7)招,箭靶。猶,仍然。這幾句的意思是說:弩和箭都合標準,但發射的人有錯誤,仍不能射中箭靶。
(8)本句殘缺,大意似謂將與卒都合標準,君主不能善用,也不能勝敵。
(9)彀(gou夠),箭靶。
【原文】孫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將也。發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後,故犀而善走。前今治卒則後重而前輕,陣之則辨,趣之敵則不聽,人治卒不法矢也。弩者,將也。弩張柄不正,偏強偏弱而不和,其兩洋之送矢也不壹,矢雖輕重得,前後適,猶不中【招也】將之用心不和得,猶不勝敵也。矢輕重得,前【後】適,而弩張正,其送矢壹,發者非也,猶不中招也。卒輕重得,前兵猶不勝敵也。故曰,弩之中彀合於四,兵有功將也,卒也,□也,故曰,兵勝敵也,不異於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以下為散簡)所循以成道,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譯文】孫臏說:如果想要明白用兵之道,去體會弩弓發射的道理就行了。箭就好比士兵,弩弓就如將領,用弩弓射箭的人就是君王。箭的結構是金屬箭頭在前,羽毛箭翎在後,所以箭能銳利、迅速並且射得遠,現今用兵卻是後重而前輕,這樣用兵佈陣,只能造成混亂,而去攻打敵軍則會調動不靈,問題就在用兵的人不去傚法射箭的道理。弩弓就好比是將領。開弓射箭時,弓把沒有擺正,用力過強或過弱不能及時察覺,弓兩端發箭的力量就不一致,即使箭頭和箭尾的輕重是合適的,前後順序也沒有顛倒,還是不能射中目標。這個道理在用兵中也是一樣,儘管士兵配置得當,但將領不和,仍然不能戰勝敵軍。如果箭頭和箭尾的輕重得宜,前後順序也正確,同時開弓時也把得很正,整張弓的發射力量也協調一致,但是射箭的人不得要領,不能正確發射,也還是不能射中目標。這就好比用兵時,士兵配五得當,將領也協力同心,而君王卻不能正確使用這支軍隊,那也照樣不能戰勝敵軍。所以說,箭射中目標的條件是箭、弩弓、射箭人和目標四項全都符合要求,而軍隊要戰勝敵軍,也必須士兵配五得當,將領之間同心協力,君王能正確使用軍隊。由此可見,用兵戰勝敵軍,和用箭射中目標沒有任何不同。這正是用兵的規律如能從弩弓發射之中悟出道理,就會領會用兵的規律,按這個規律去用兵,就能建立功勳,君王也能威名遠揚
【解析】這篇文章論述的是軍隊的內部關係,作者把這些關係分為三個層次,並從各自的特點指出應該注意處理好這些關係。這三層是:兵士、將領和君王。從這三層人員的關係來說,有同一層次的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有三層人之間的相互關係,要細說這些關係,那就十分繁雜了。但作者只是抓住對用兵取勝關係最大的一點進行分析闡述,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孫臏實在高明。看來孫臏很善於運用比喻來論述抽像而深奧的道理,能非常形象而生動地說明問題,給人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孫臏在這篇文章中以弓箭及開弓放箭作比喻來說明軍隊內部的各種關係,非常貼切,很容易把道理講清。孫臏說:「矢,卒也。」非常肯定地說出士兵好比是箭,並從箭的結構說明該如何配置士兵。他用箭頭是金屬、箭尾是羽毛箭翎的,箭才能銳利、迅速,並且射得遠的道理,非常確切地說明了兵力配置必須前「重」後「輕」,即必須把精銳主力放在前鋒線上,孫臏還進一步指明人們用兵的後重而前輕的錯誤,並肯定地說,這只能造成混亂,用以攻敵必然調動不靈。這一兵力配置的原則是重要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樣。當年曹操打敗強敵袁紹,平定冀、青、幽、並各州後,又乘勝出兵平定烏桓。當時曹軍有數千輛軍車,運載輜重物資。進入沙漠地區後,經常是狂風四起,道路崎嶇,這樣笨重的軍隊,行軍十分艱難,曹操產生了退軍的念頭。當時謀士郭嘉因水土不服,已臥病在車上,他依然向曹操提出八個字:「輕兵兼道,掩其不備!」曹操採納郭嘉的計謀,把郭嘉留在易州養病,留下輜重車輛緩行,自己帶領輕裝精騎,從盧龍口越過白檀險要,急速進軍柳城。曹軍到達白狼山,止遇上袁紹的兒子袁熙、袁尚會合烏桓蹋頓,領兵數萬前來。曹操不等烏桓兵做好迎戰準備,當即命張遼,許褚、於禁、徐晃四員大將,各自帶兵,分四路衝下山去,奮力急攻敵軍。蹋頓兵馬遭此突然打擊,頓時大亂,蹋頓被張遼斬落馬下,烏桓兵將無力抵擋,都投降了曹軍。袁熙和袁尚見機,急忙帶領幾千人逃往遼東去了。曹操初時軍隊笨重,無法前進,而一旦按郭嘉的計謀,把輕裝的精兵用於前鋒時,形勢立即大變,這支「箭頭」變得快速、鋒銳,一下子就飛臨敵軍面前,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大獲全勝。曹軍這支精兵像利箭一般,「射」中了敵軍。這一戰例,足可證明孫臏所說的兵力配置原則確實不謬。孫臏的第二個比喻是:「弩,將也。」並進而解釋說,「弩張柄不正,偏強偏弱而不和,其兩洋之送矢也不壹,矢雖輕重得,前後適,猶不中【招也】」這段論述,十分準確地說明了軍中將領之間的關係對用兵結果的影響,將領不和,就像弓的兩端有弱有強一樣,哪怕好箭,也射不中目標,軍隊士兵強壯,配置得當,仍然不能戰勝敵軍。兵強,還須將和,才有可能勝敵。「安史之亂」,大家都知道。當安慶緒指使他老子安祿山的身邊侍衛李豬兒殺死他老子,自己繼位登基後,唐肅宗曾派了九名節度使去征討安慶緒。這九名節度使包括在討伐安祿山、史思明中屢立戰功的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人。九名節度使統領的軍兵合計約有五六十萬之多,兵不能算少,將也不能說不強,但唐肅宗卻沒有從九人中任命元帥,而讓一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去當觀軍容使,實際就是總攬軍權的監軍。讓這麼一個宦官執掌兵權,那九名統兵的節度使如何肯服氣,用兵情況就可想而知了。當時郭子儀首先出兵河東,在獲嘉縣大破賊將安太清。安太清逃到衛州,安慶緒出動鄴城的全部軍兵,由他親自帶領,去援救安太清。郭子儀設下伏兵,誘使安慶緒賊兵中計,殺得安慶緒帶兵逃跑,郭子儀拿下了衛州。安慶緒逃回鄴郡,在城中死守,郭子儀會同其他八名節度使,圍困鄴城。安慶緒十分恐慌,派人去向史思明求援,情願以帝位作交換。史思明當即自稱大燕皇帝,出兵攻陷魏郡,在那裡駐屯觀望。李光弼提出一條消滅敵軍的計謀:「史思明既然攻佔魏郡,卻又按兵不動,他明明是在等待我軍懈怠鬆弛,想給我軍來一個出其不意,攻我不備。我們現在應該來一個分兵對敵,由我和朔方軍一同進逼魏郡,與史思明決戰。我料想他必不敢輕易出戰,我們就逼近他。這裡還有七路大軍,足可攻下鄴城。待鄴城攻下,消滅了安慶緒,再會同圍攻史思明,哪怕史思明再狡猾,他也難逃滅亡下場了。」這本是一個十分高明的計謀,可是魚朝恩偏不同意,要讓九路大軍一同攻打鄴城,還說什麼兵多容易攻下,然後再去攻打史思明。那幾位節度使也都態度曖昧,誰也不願作主,只是相互推諉,九路大軍完全如同一盤散沙。就這樣從乾元元年的十月直耗至第二年正月,也沒能攻下鄴城。鎮西節度使李嗣業忍不住滿腔煩惱,便獨自領兵去攻城,結果被城上毒箭射中,第二天便不幸去世。郭子儀等下令開挖河溝,用漳河水灌進城內。城內賊兵都搬到高處居住,糧食也光了,十分危急。這時,史思明才領兵前來救援,因大軍一時難於到達城下,史思明便派出輕騎兵向官軍挑戰,官軍出擊,他們便四散退走,而待官軍一回營,他們又再來。這樣一來,鬧得官軍日夜不安。擾敵成功,史思明又選出數隊壯士,扮成官軍模樣,四處攔截官軍運糧車船,攔住就加以燒燬。官軍真是防不勝防,很快就缺糧了,各路官軍都有了退走的心思。這時,史思明統領大軍直抵城下,幾度交戰,雙方傷亡都重。後來,郭子儀等剛進兵佈陣,突然刮起一陣大風,一時間天昏地暗。結果雙方各自奔逃。官軍九路大軍無功而返。唐軍九路大軍,可謂兵多將廣,優勢十分明顯,但卻損失不少,無功而返,究其原因,就是將領不能同心協力。魚朝恩不聽李光弼的正確意見,眾節度使又各懷私心,不肯用命,這才被史思明利用,扭轉了叛軍必敗的局面。兵強而將不和,所以不能勝敵。孫臏在論述了這兩層關係後,又論述了第三層關係:「發者,主也。」把君王比作射箭的人,並進而說明,箭好,弓也好,假如射箭的人不得要領,不能正確發射,仍然不能射中目標。孫臏又明確指出,和射箭的道理一樣,當士兵配置得當,將領也協力同心時,君王如不能正確使用這支軍隊,那也照樣不能戰勝敵軍。說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想到了岳飛抗金的故事。岳飛訓練出了一支技術精良的岳家軍,全軍將士在岳飛統領下,上下一致,左右齊心,誓死打敗金兵,收服國土,所以連戰連勝。岳飛正要揮師直搗黃龍,痛飲胡虜血之際,南宋皇帝卻連下12道金牌,硬逼岳飛退兵,還把岳飛捉回臨安害死,使得收復失地、恢復中華統一的希望破滅。這不正說明君王不能正確使用軍隊的結果嗎!岳飛是精忠報國的統帥,其部下將領同仇敵愾,誓死收復失地,岳家軍的全體兵士英勇善戰,令敵軍喪膽。可南宋皇帝卻不讓這樣一支軍隊去打金兵,收復國土,而是聽信秦檜的饞言,一心屈膝求和,反而嫌岳飛及其軍隊妨礙了他的和議策略,要捆住這支軍隊的手腳,在此情況下,岳家軍有天大的本事也是無能為力!還有一個事例也能很恰當地說明孫臏見解的正確。秋收起義和井崗山會師後,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親手締造了中央蘇區,隨後蘇區軍民又在毛主席正確戰略思想指導下,接連粉碎了蔣分石的四次圍剿,不但鞏固而且擴大了蘇區,壯大了紅軍力量。可是,「左」傾機會主義者卻奪去了領導權,把毛主席等排斥在領導層之外,去搞什麼「禦敵於國門之外」,讓人數和裝備都比國民黨軍隊差得很遠的紅軍去和敵人打陣地戰,拼消耗,結果是紅軍打不破蔣介石百萬大軍的第五次圍剿,而不得不開始大轉移。長征初期仍是處處挨打,連吃敗仗。然而,遵義會議後,毛主席重新指揮,形勢立即大變,紅軍由被動變為主動,最終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開創了革命發展的新局面。同樣的紅軍隊伍,在軍力最強大時,由於「左」傾機會主義者瞎指揮,不能正確使用,就連吃敗仗,損失慘重,而當毛主席正確指揮時,則能扭轉形勢,戰勝強敵,這不正是「君王」能否正確「射箭」的道理嗎?其實,何止用兵,一個國家的各項事業,一個單位的工作、生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冗員充斥,人浮於事,領導不和的單位,絕不可能把事情辦好。
學學孫臏的論述,悟出點道理,會於事有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