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敵戰,若彼眾多,則設虛形以分其勢,彼不敢不分兵以備我。敵勢既分,其兵必寡;我專為一,其卒自眾。以眾擊寡,無有不勝。法曰:“形人而我無形。”1
漢末,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相拒於官渡2。紹遣郭圖3、淳十瓊、顏良攻曹將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4,紹率兵至黎陽5,將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6說操曰:“今兵少不可敵,若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7,若將渡河向其後,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操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操乃率軍兼行趨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迎戰。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之,斬良,遂解白馬之圍。8
【註釋】
1形人而我無形: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2官渡:古地名。位於今河南中牟東北,臨古官渡水。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勢兵力殲滅袁紹主力於此,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今尚存上壘遺跡,稱中牟台,又名曹公台。
3郭圖:東漢穎川(今河南禹縣)人,字公則。為袁紹謀士,曾勸紹乘漢獻帝東遷,將其挾持於鄴,但不為紹從。
4白馬:古縣名。位於今河南滑縣東。
5黎陽:漢置縣。位於今河南浚縣東。《漢書·地理志》注引“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其山上碑雲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
6荀攸:東漢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字公達。東漢末,曾任黃門侍郎,後為曹操軍師,從征屢獻計謀,被任為尚書令。後隨曹操攻孫權,病死於途中。
7延津:古津渡名。位於今河南汲縣東之古黃河渡口。
8本篇史例出自《三國誌·魏書·武帝紀第一》。
【提示】
本篇以《形戰》為題,旨在闡述如何運用“示形”之法戰勝敵人的問題。它認為,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作戰,要採用設虛形假像的“示形”之法,迫使敵人分兵處處防我。敵兵一經分散,其每一處的兵力必然薄弱;我集中兵力一處一處地打擊它,就會形成以眾擊寡的有利態勢。篇中引自《孫子兵法·虛實篇》的“形人而我無形”一語,意思是,使敵人顯現真形而我真形隱蔽不露。實質上,這是一種以“示形”之法隱蔽真實企圖,達到出奇制勝的作戰指導思想。戰爭的軍事目的,在於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古今中外的戰爭概無例外。但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巧妙地偽裝自己以欺騙和迷惑敵人,否則,就不可能既消滅敵人又保存自己。因此,孫子所倡導的“示形”惑敵之法歷來為兵家所強調和重視。“示形”之法的具體內容,則因不同的敵情我情而是有所不同的。本書多篇所講到的,諸如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強,強而示弱,設置虛形假像,實施佯動惑敵,等等,都是屬於“示形”戰法的範圍。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派兵圍攻曹操部將劉延於白馬城,曹操原打算率兵北出徑援劉延,但謀士荀攸則認為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直接北救是不利的。為此,他建議曹操率兵一部到延津,偽裝成“將渡河向其後”的樣子,誘使袁紹“西應之”,然後乘其兵力分散之隙,派兵襲擊圍攻白馬的袁紹軍。曹操採納了荀攸的這一建議,打敗了圍困白馬的袁紹軍,擊斬了袁軍大將顏良,解除了白馬被困之危,創造了以佯動為“示形”內容而戰勝強敵的成功戰例。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兵力眾多,就要用製造虛形假像的“示形”之法來改變敵人的兵勢,迫使它不敢不分兵來防備我。敵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麼,它在每處的兵力必定減少;而我軍集中兵力於一處,兵力自然眾多。用我眾多的兵力攻擊寡少的敵人,是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用製造虛形假像之法誘使敵人暴露弱點,而把我軍真實情況隱蔽起來不為敵人所知。”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紹對抗於官渡地區。袁紹派遣郭圖、淳於瓊、顏良率兵進攻駐紮在白馬的曹操部將、東郡太守劉延所部,袁紹親自率兵進至黎陽,準備南渡黃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軍北進援救劉延。荀攸向曹操獻策說:“現在我軍兵少難以抵擋袁軍,如果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才可以戰勝它。您帶部分人馬向延津方向,擺出將要北渡黃河攻打其後方的樣子,袁紹必定會西來應戰。然後我們率領輕裝部隊襲擊白馬,乘其不備而攻之,顏良就可以為我們所擒。”曹操聽後採納了他的建議。袁紹聽到曹軍要從延津北渡黃河的消息後,立即分兵西向應戰。曹操乘機率兵日夜兼程直趨白馬,當進抵距白馬尚有十餘里時,顏良得悉大為吃驚,匆忙前來迎戰。曹操派大將張遼、關羽為前鋒,打敗了袁軍,擊斬了顏良,於是解除了白馬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