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 " 天地媾一精一,一陰一陽一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一精一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一陽一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一陰一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一精一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一精一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對於人一體 來說,天地就是指父母,媾一精一就是一陰一陽一交一 合,然後便開始一陰一陽一交一 融生長發育,並且秉承父母的靈氣,這便是"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現象。父母從和合開始,這個還未形成的人但開始生長,一個月生變為"胞孕",兩個月形成"胚胎",後面三、四月中,(什麼是魂、什麼是魄,魂魄與神一精一直接相對應,人無神則魂丟,魂在則人的神在,人就有靈氣,如果一個人一精一不足,則此人無魄力,有運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飽滿。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謂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謂之天沖、靈慧、氣、力、中樞、一精一、英。這三魂七魄各有一陰一陽一,三魂屬一陽一,主動主生,七魄屬一陰一,主靜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癡癡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前面四個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這兒開始"三生萬物",五臟六腑全出來了,從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第七個月,由裡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漸俱全,第八個月,神經系統也已經有所知覺,第九個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畢,第十個月瓜熟蒂落,馬上就可以哺乳餵養。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一精一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人一體 的控制系統在頭部,相當於人一體 的CPU,)五官也集中在頭部,所以能"照生識神"與魂魄相通。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心腦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這一段內容中"司命"、"無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關知識還必須閱讀《黃庭經》、《太清中黃真經》、《思九宮五神法》等許多道家書籍。 《黃庭經》謂人一體 中有八大神宿衛,二十四位真一人,諸如發、腦、眼、鼻,耳,舌、齒、心、肺、肝、腎、脾、膽等等皆有神主之。《太清中黃真經》中雲,人一體 "五臟六腑百關九節有神百萬"。而在這些神靈中,最重要的則是"泥丸"、"司命"、"無英"、"白元"、"桃孩"諸神:"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魂,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一精一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天體有諸"宮",人一體 亦有與其相對應的諸"宮",而無論天體之"宮"還是人一體 之"宮",均為同一神靈所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一體 諸神不過是天體諸神之氣化。如《思九宮五神法》中說,"九天九宮中有九神,謂天皇,九魂變成九氣,化為九神,各治一宮。"在這裡,道教之神完全還原為人一體 自然,失去了其宗教特色。)
鼻吸天氣,口食地氣。天之元氣經鼻導入泥丸,這兒也許有人要問,氧氣應該是吸入肺部,為什麼是頭部的泥丸宮呢?其實這正是西醫和中醫的不同點,人呼吸臭氣首先是頭腦感到噁心,人呼吸鷴空氣,也是頭腦首先感到清爽,中醫所說的氣與西醫所說的氣是不同的東西,這個氣應該寫成"氣",而口吃食品,按中醫也是氣,這個氣應該寫成"氣",是地氣。正是這種氣與神明相通,與動靜相關,因此我們才能內觀,才能明白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切。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一精一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一陽一之一精一,主火。上為熒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
五臟與五神(即神魂魄一精一志)的關係是這一節的關鍵。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一精一在腎,志在脾,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與一行的關係是心神屬火其色赤,肝魂屬木其色青,肺魄屬金其色白,腎一精一屬水其色黑,脾志屬土其色黃。這些都是中醫的基礎知識,心神定則五神各守其捨,心神散則五神各出其位,導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諸神,內觀也主要靠心神意會。
心為什麼是火,因為秉受太一陽一之一精一。"熒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別稱,中醫是講究天人合一,在這方面有許多書已經失傳,非常遺憾。"三葉如蓮花",也是從天文一類講的,可惜我解釋不了,我在猜想,這是不是在說"心"這一個字,但不管怎樣,心與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一陰一陽一。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
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內容,因其太長,是我人為分開的。"神"這個東西屬於非物質形態,所以從顏色、大小、長短、曲直、剛柔、厚薄、方圓等方面來內觀這個"神"是不可能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得到,感覺到"神"這個東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於毫芒,制約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則身體理智一切失衡。清靜則腎水壓制住心火一切處於平靜,濁燥則心火過旺,肝木損而肺金傷,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p>
心神可通達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卻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個干擾都可能打斷心神的思維,所以只有在極其虛靜的情況下,心神才能通達自如,這就是才子所說"致虛極守靜篤"。永遠保持"無為"的狀態,心神才能一直安寧,從而保證身心不疲憊,一精一力旺盛。所以,"神"這種無形無名的東西,禍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製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繫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聖人之所以要確立君臣是為了要明賞罰,設官僚訂法制是為了限制人的行為,從而使人心不亂。人之所以難以制伏,就是因為人心在動。一旦某事打動了人心,便一定會產生相應的行動。所以說心靈是控制行動的源泉。佛教裡也有類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見風吹旗飄,於是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說是風在動,這時慧能告訴大家,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你們的人心在動。小雅認為慧能也說得不對,應該是風也動旗也動,從而引起心在動。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動,人便感覺不到風動旗動。有一例子可以證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車站急趕,見朋友看了一下手錶,我馬上問他幾點了,他神情一呆說:"啊呀我忘了"。雖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時間沒有打動他的心,所以他感覺不到。這實際上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
心神清靜便能身心安息,當然就可以萬禍不生。所以,社會上的一切動亂,包括流浪生死、沉一淪 惡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緒、人的愛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歎道:"世上的人見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並不真切的情感的贗品,淡然的是那些瑣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們就像地上的螞蟻,會無端生出一種忙碌,一種豐富,那柔腸百結,悉腸百結,拆開來看只不過是纏繞成一團一 的一段空白時間。"
由於人心不齊,又有感情與欲一望 的糾葛,使得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人與人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社會也由此變得龐雜無比,這就好比牛馬陷入淤泥之中,欲撥不能,只能越陷越深。這兒就引出了道家治國治家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許多人解釋這一觀點總有點牽強附會,今天我們可以完整地來解釋這個"無為而治"的思想。道家認為人在剛出生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後因環境影響,社會教化,眼貪色,耳貪聲,口貪味,從而產生各種欲一望 和需求,無限的欲一望 去爭奪有限的資源,使人也同樣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絕聖棄智,使身心保持清靜自然,人便可以減少欲一望 ,沒有欲一望 便沒有行動,便沒有紛爭,從而社會安寧和諧。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傳說是無為而治,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其主要敵人是洪水猛獸,人與人之間最需要合作和幫助,所以當時能夠無為而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便開始"富貴生一婬一欲",有了欲一望 便有紛爭,社會開始混亂,逐步走向禮治和法治。社會和我們個人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內觀,就必須要澄清思慮,使身心保持清靜才能洞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