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字解〕

見前

〔章解〕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演說〕

上章說到“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老子惟恐苦海的眾生,自暴自棄,自認不能修持,以致耽誤了自己偉大的事業。故此老子又說:“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這章的“悟”字,很有意思。不當知六祖慧能本不識文字,然而悟性的功夫,超乎世外。無上妙道,頓然悟穿,承證聖業,故有肉身菩薩之稱。今之苦海眾生,倘能真心悟道,頓生覺性,照穿塵緣,辨明真假,堅定信心,自然得著聖道的真滋味。所以說別人千言萬語,不知自己覺悟。人所不能醒悟的原因,是著於萬物,而生出來的許多障礙及牽纏。當知紅塵非家鄉,肉身非吾體,石火電光,轉瞬即化,一一團一 真性無處寄托。空自飄泊塵寰,流浪生死,隨波逐流,愈趨愈下,不但有負上帝的盼望,與仙佛濟世的苦心,而且是泯滅了自己的根基緣份,耽誤自己九玄七祖。當今天道普渡之時,確是萬載難逢的好機會。若輕輕錯過,豈不可惜。當知“日月逝矣,歲不吾與”。佳期無多,絕不我候。細心參悟,方知俺一片濟世的苦衷,真是不容易呢!

詩曰

悟性窮源體真空 常依清靜妙道凝

感應通達一心印 智慧照遍萬卷經

能脫塵俗無人我 得證涅槃了死生

克己成一人 兼天下 發大願心渡蘊靈

結 語

老子的慈懷遠大,關念著世界眾生,作《道德》振耳啟瞶。作《感應》講明因果,作《清靜》指點玄機。真是因人發教,無微不至。這番濟世的苦衷,真是以泰山之高,淪海之深,都不能比喻盡的。按歷代以來,每次倒裝降世的神妙,人莫能測,故孔子曾有“猶龍之歎”。《清靜》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無餘涅槃”,儒家所說的“達於至善之地”。老子願人人皈清靜,不再受污濁的沾染。所以首先就倡導本來清靜之說。始從大道無形,無情,無名,直至降本流末生出萬物來。惟恐迷人失根忘本,故此又說到“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就是讓人知本的意思。因為明本方能返本,知根始可歸根。又說到人神人心,本來也是好清靜的,不過受了一切物慾的引誘,才惹得不安靜了。欲使皈依,還須從根本治療,才能得到效果,所以必須澄心遣欲才能行呢。然而怎樣才能做到澄心遣欲的功夫呢?須把身、心、物,都看空了萬可。但是老子又恐學道的人,趨入於頑空之境,所以又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的道理。又恐獨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故老子又說:“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由此看來必須推己及人,方能達於至善。又說:“能悟之者,可傳聖道”。這正是給後人開門引線呢。今多少愚人,仍然墨守舊法,終日參禪打坐,妄想超生,不體老子的遺言。咳!睹此執迷不悟的人們,只有付之一歎而已!再看老子說的“爭”字“德”字,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為人若是空空得道,不能拋棄假相,妄起爭奪,則必不能建功立德,終久不能歸本達源,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值此皇天悲憫。普及眾生。然而倘有不求真道者,實乃堪憐堪歎。遠隔塵緣,靈根自昧,夙世塵勞何日可了?故而佛曾有云:“心未調伏,何能往生”?耶穌有雲“身背著罪,不能回天國”。眾生如此迷昧,難免輪迴轉變,流浪生死。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堅,知難而退,望洋而返。復又再三叮囑,說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自然可以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按此清靜一經,不但是修道之至寶,也是治世之秘決。三教聖人,都是出世兼入世,明體而達用的。世人多有誤解偏論。究其實在,還不是一己之見嗎?此清靜一書,本來天衣無縫,渾然一體,由一本散於萬殊,復由萬殊歸於一本,何有章次之分。今時解成十五章,也就是開一方便之門,便於閱讀的意思。我很希望持讀此書的人,要深體老子的衷心,實行老子的衷言,即便老子在天之靈,也會向你點頭微笑的。/p>

太上老君贊

無為妙道 包羅天地 清靜一經 盡載真意

歲月來往 古今傳遞 堪歎眾生 鮮知妙諦

自心真如 獨釋其秘 茲爾緣深 休自暴棄

得善服膺 踐行竭力 成就正果 綿綿永繼

《清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