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字解〕

憂苦——憂愁苦惱的意思。濁辱——污濁恥辱的意思。流浪——飄泊不定的意思。苦海——比喻無窮的苦境。指紅塵世界,有生死轉變而言。

〔章解〕

對於萬事萬物,如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由煩悶惱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憂愁和苦惱,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辱。惹得飄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一淪 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

〔演說〕

前章的意思,就是讓人不妄求。本來天地間的萬物,是賜於眾生享受的。因為人的福緣不一。所以享受的多寡亦有所不同。更有一般妄作妄為之輩,一胡一 遭亂鬧,損一陰一功,敗德行,經過輪迴的轉變,便分出了壽、夭、窮、通、福、貴、貧、賤。為富貴的人,不知惜福,驕傲奢華。貧賤的人,不知認命,不能固窮。因此就俗事紛紛,擾亂社會不得一刻的安寧。事情雖屬複雜,但是不外乎“得失”二字。得意人便有無限的欣慰,失意人便有無窮的煩惱。什麼生死離別呀,自一殺呀,都因此發生出來。羅狀元詩云:“得失榮枯本由天,用盡機關枉徒然”的意思,很是深遠。不過俗人迷毒太深,誰還認這個頭呢?如此日往月來,積罪深厚,難得超脫之路,永久沉一淪 在無邊的苦境中。吾不忍眾生久遠沉醉,重將老子濟世的婆心訴說出來,以警惺迷頑者的癡夢。更希望四海同胞洗心滌濾,休戀一切塵勞。諺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即便俗事事羈身,亦當用妙智慧照穿一切。佛云:“煩惱即菩提”即是救苦的金丹。果然能夠依此修行,自然不會遭受污濁的恥辱,亦不會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更不會迷失真理。事實有這樣偉大的效驗,但是須知行合一,才能得到如此的好處呢。

詩曰

煩惱妄想致傷懷 欲蔽層層昧靈台

常沉苦海隨波去 永失真道著塵埋

誠意堅決休忐忑 信心守定勿徘徊

勿謂行道受魔難 功成自得見如來

《清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