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原文版—————————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晦,寂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注音版—————————
絕(jue)學(xue)無(wu)憂(yōu).
唯(wei)之(zhī)與(yǔ)阿(ā),相(xiāng)去(qu)幾(jǐ)何(he)?
善(shan)之(zhī)與(yǔ)惡(e),相(xiāng)去(qu)何(he)若(ruo)?
人(ren)之(zhī)所(suǒ)畏(wei),不(bu)可(kě)畏(wei)畏(wei).
荒(huāng)兮(xī)其(qi)未(wei)央(yāng)哉(zāi)!
眾(zhong)人(ren)熙(xī)熙(xī),如(ru)享(xiǎng)太(tai)牢(lao),
如(ru)登(dēng)春(chūn)台(tai).
我(wǒ)獨(du)泊(bo)兮(xī)其(qi)未(wei)兆(zhao),
若(ruo)嬰(yīng)兒(er)之(zhī)未(wei)孩(hai),
乘(cheng)乘(cheng)兮(xī)若(ruo)無(wu)所(suǒ)歸(guī).
眾(zhong)人(ren)皆(jiē)有(yǒu)余(yu),而(er)我(wǒ)獨(du)若(ruo)遺(wei).
我(wǒ)愚(yu)人(ren)之(zhī)心(xīn)也(yě)哉(zāi)!沌(dun)沌(dun)兮(xī)!
俗(su)人(ren)昭(zhāo)昭(zhāo),我(wǒ)獨(du)昏(hūn)昏(hūn);
俗(su)人(ren)察(cha)察(cha),我(wǒ)獨(du)悶(men)悶(men).
忽(hū)兮(xī)其(qi)若(ruo)晦(hui),寂(ji)兮(xī)似(si)無(wu)所(suǒ)止(zhǐ).
眾(zhong)人(ren)皆(jiē)有(yǒu)以(yǐ),我(wǒ)獨(du)頑(wan)且(qiě)鄙(bǐ).
我(wǒ)獨(du)異(yi)於(yū)人(ren),而(er)貴(gui)求(qiu)食(shi)於(yū)母(mǔ).
[譯文]
「絕學無憂」
絕棄令人煩惱的死知識,就不會有憂愁。可以解釋為知道的事情越多煩惱越多。(個人感覺這樣的解釋和說法不是很對,大智慧都是很簡單的,有句話說的好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文字上的東西只能讓你苦心去專研文字而實際中的本意並沒有真正的理解。這裡引用一句話「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說真理只有一個,東方表到的方式不同,西方表達的方式也不同於東方,但是真理始終是那一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個大字不識但是他的智慧不比別人差。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往往下下等的人有這上上等的智慧。」)
「唯之以阿,相去幾何?」
這裡的「唯」「阿」是表示我們講話對人的態度,唯是誠誠懇懇的接受,阿是拍馬屁的應對不管對方說的對還是錯。「唯」「阿」有什麼差別?。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行善積德和無惡不作有什麼差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如果只把知識當做登向士途的台階,那麼讀書就變成與個人榮辱緊密相關,那麼讀書確實令人生畏,也確實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大道與世俗相差太遠了!這裡的「荒」是形容詞,這裡形容像沙漠一樣,面積廣大無邊,無邊無際,永遠沒有盡頭。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道」像沙漠一樣,面積廣大無邊,無邊無際,永遠沒有盡頭,而人們卻熙熙攘攘的擁擠在一條仕途的小路上,如享太牢,如春登台。/p>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
而我卻淡薄寧靜無動於衷,好像一個失落的嬰兒,若存所宅。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眾人都各懷所志,盈溢雄心的樣子,而我卻是無味無慾,若有所失的樣子。我真的是愚蠢之人呀!心中是沌沌然然。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世人都炫耀自炫,而我卻昏昏昧昧。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人都精明機巧,而我卻不所識別的樣子。
「澹兮其若海,蓼兮若無止。」
一邊靜的像海似的,另一面卻像不止的飆風。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別人好像都很有作為,而我不求上進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我同世人不同,我是追求道的生活。
[長篇大論]
老子追求道的生活,收道、悟道、得道。下面故事很有意思!
說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在函谷府衙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經》時,一年逾百歲、鶴髮童顏的老翁招招搖搖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見老翁。
老翁對老子略略施了個 禮說:「聽說先生博學多才,老朽願向您討教個明白。」
老翁得意地說:「我今年已經一百零六歲了。說實在話,我從年少時直到現在,一直是游手好閒地輕鬆度日。與我同齡的人都紛紛作古,他們開墾百畝沃田卻沒有一席之地,修了萬里長城而未享轔轔華蓋,建了4捨屋宇卻落身於荒野郊外的孤墳。而我呢,雖一生不稼不穡,卻還吃著五穀;雖沒置過片磚只瓦,卻仍然居住在避風擋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現在可以嘲笑他們忙忙碌碌勞作一生,只是給自己換來一個早逝呢?」
老子聽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說:「請找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來。」
老子將磚頭和石頭放在老翁面前說:「如果只能擇其一,仙翁您是要磚頭還是願取石頭?」
老翁得意地將磚頭取來放在自己的面前說:「我當然擇取磚頭。」
老子撫鬚笑著問老翁:「為什麼呢」?
老翁指著石頭說:「這石頭沒楞沒角,取它何用?而磚頭卻用得著呢。」
老子又招呼圍觀的眾人問:「大家要石頭還是要磚頭?」 眾人都紛紛說要磚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過頭來問老翁:「是石頭壽命長呢,還是磚頭壽命長?」 老翁說:「當然石頭了。」
老子釋然而笑說:「石頭壽命長人們卻不擇它,磚頭壽命短,人們卻擇它,不過是有用和沒用罷了。天地萬物莫不如此。壽雖短,於人於天有益,天人皆擇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壽雖長,於人於天無用,天人皆摒棄,倏忽忘之,長亦是短啊。」 老翁頓然大慚。
國王與三個兒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後就將王位傳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一天國王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我老了,決定把王位傳給你們三兄弟中的一個,但你們三個都要到外面去遊歷一年。一年後回來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內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個真正做過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繼承我的王位。」
一年後,三個兒子回到了國王跟前,告訴國王自己這一年來在外面的收穫。
大兒子先說:「我在遊歷期間,曾經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幣一交一 給他住在另一鎮上的兒子,當我遊歷到那個鎮上時,我把金幣原封不動地一交一 給了他的兒子。」
國王說:「你做得很對,但誠實是你做人應有的品德,不能稱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兒子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村莊,剛好碰上一夥強盜打劫,我衝上去幫村民們趕走了強盜,保護了他們的財產。」
國王說:「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責任,還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兒子遲疑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想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崖邊,發現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樹下,我只要輕輕地一推,他就掉下懸崖摔死了。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訴他睡在這裡很危險,並勸告他繼續趕路。後來,當我下馬準備過一條河時,一隻老虎突然從旁邊的樹林裡躥出來,撲向我,正在我絕望時,我的仇人從後面趕過來,他一刀就結果了老虎的命。我問他為什麼要救我的命,他說』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愛化解了我的仇恨。』這……這實在是不算做了什麼大事。」
「不,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聖的事,」國王嚴肅地說:「來,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從今天起,我就把王位傳給你。」
大道理:不要長久地仇視他人,要懂得用寬容的心,用愛,去看待仇視自己的人,愛能化解仇恨。這樣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