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章 微觀認識論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話非常容易理解,措施也非常容易施行。可是天下卻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施行。
這句話是說,大道至深至奧,卻又簡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對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對不明道之人而言。問題的關鍵在於所遵循的認識路線。世人強調宏觀認識論,老子強調微觀認識論。世人執著於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老子則執著於對自我的認識。大道隱藏於自身,只有求之於內,才能認識世界的本質規律。關於道的學說,是老子畢生實踐,獨立思考的成果,這一成果很難為世人理解和接受。正因為老子考慮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為世人留下了不朽名著《道德經》以及功夫傳人,使大道之學經久不衰,並且越來越為世人所重視。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世界的本原。言有宗是老子的本體論。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受世界觀支配的,一切言論必須以世界的本原為宗旨。君:自然規律。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接受自然規律的主宰。就自我而言,樸是自我之君,是通過自我修身實踐創造出的真我,也是自然規律的化身。創造出真我,也就完成了認識的主體由自我向真我的過渡,從而,真我為君,自我為臣。
一切言論要有它的本原,一切行動要服從客觀規律。這是老子的自然觀。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我:真我,不同於自我之“吾”。我知:用真我來認知世界。知我:明心見性*,認識真我。
自我之知是對現象世界的認識,是膚淺的、主觀片面的;真我之知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是深刻的、客觀全面的。
這一節的意思是說:人們沒有真知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不能以真我來認知世界,認識真我的人很少,能夠傚法真我亦即用真我來規範自我的人最可貴。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聖人不執著於表面現象而貴在擁有真我。br />
被褐懷玉:身上穿著粗布衣服,懷裡揣著寶玉,說明聖人關注的不是表面現象而是內在實質。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上:認識的上乘方法。病:認識上的弊病,即以對事物的表面現象的認識為認識上的弊病。認識上的弊病是產生自身疾病和社會疾病的主要原因。要消除一切疾病,必須首先消除認識上的弊病。病病:以認識上的弊病為弊病。
這一節是說:能夠認識到常人認識不到的東西,這是掌握了認識的上乘之法。不知道什麼是最需要認識的,是認識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不識道這一認識上的弊病為弊病,才能消除認識上的弊病。聖人沒有弊病,是因為他以不識道這一弊病為弊病,所以沒有弊病。
本章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通過自我、真我之辯,說明自我認識是膚淺的,不足以消除自身疾病和社會疾病,只有創造真我,認識內在之道,才能真正認識和改造世界。
附:河上公、王弼本分“知不知,上”以上為一章,以下為一章,此從魏源本。通言微觀認識論,故分而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