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勢不兩立的科學(6)

第六章 勢不兩立的科學(6)

兩人當中,柯普的科學成果要多得多。在他極其勤奮的一生中,他寫出了大約1400篇學術論文,描述了近1300種新的化石(各種各樣的化石,不僅僅是恐龍的化石)--在這兩方面都超過馬什的成果兩倍以上。柯普本來可作出更大的貢獻,但不幸的是,他在後來的幾年中急速走下坡路。他在1875年繼承了一筆財產,不大明智地把錢投資於金融業,結果全部泡湯。他最後住在費城一家寄居宿舍的單人房間裡,身邊堆滿了書、文獻和骨頭。而馬什的晚年是在紐黑文一棟富麗堂皇的房子裡度過的。柯普死於1897年,兩年後馬什也與世長辭。

在最後的幾年裡,柯普產生了另一個有意思的念頭。他殷切希望自己被宣佈為"人類"

的模式標本--即,把他的骨頭作為人類的正式樣板。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物種的模式標本就是被發現的第一副骨頭,但由於"人類"的第一副骨頭並不存在,就產生了一個空缺。柯普希望填補這個空缺。這是一個古怪而又沒有價值的願望,但誰也想不出理由來加以反對。

為此,柯普立下遺囑,把自己的骨頭捐獻給費城的威斯塔研究所。那是個學術團體,是由好像無處不在的卡斯珀·威斯塔的後裔捐資成立的。不幸的是,經過處理和裝配以後,人們發現他的骨頭顯示出患了早期梅毒的症狀,誰也不願意把這種特徵保留在代表人類本身的模式標本上。於是,柯普的請求和他的骨頭就不了了之。直到現在,現代人類仍然沒有模式標本。

至於這個舞台上的其他人物,歐文於1892年去世,比柯普或馬什早幾年。巴克蘭最後精神失常,成了個話都說不清的廢人,在克萊翰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度過了最後的歲月,恰好就在離造成曼特爾終生殘疾的出事地點不太遠的地方。曼特爾那變了形的脊椎在亨特博物館展出了將近一個世紀,後來在二戰快結束時突襲倫敦的閃電戰中大慈大悲地被一枚炸彈擊中,不見了蹤影。曼特爾死後,剩下的收藏品傳給了他的子女,其中許多被他的兒子沃爾特帶到了新西蘭,他於1840年移居到那個國家。沃爾特成為一名傑出的新西蘭人,最後官至土著居民事務部部長。1865年,他把他父親收藏品中的主要標本,包括那顆著名的禽龍牙齒,捐贈給了惠靈頓的殖民博物館(就是現在的新西蘭博物館),此後一直存放在那裡。而那顆引發這一切的禽龍牙齒--很可能是古生物學裡最重要的牙齒--現在不再對外展出。

當然,尋找恐龍的工作,沒有隨著19世紀偉大的恐龍搜尋家的去世而結束。實際上,在某種出人意料的程度上,這項工作才剛剛開始。1898年,也就是柯普和馬什兩人相繼去世的中間一年,發現了--其實是注意到--一件比以前發現過的任何東西都要了不起的寶貝,地點是在"骨屋採石場",離馬什的主要搜尋場所--懷俄明州的科摩崖只有幾公里。人們發現成百上千塊骨頭化石露在山體外面任憑風吹雨打。骨頭的數量如此之多,竟有人用骨頭蓋起一間小屋--採石場的名字由此而來。僅僅在最初的兩個季節裡,發掘出來的古代骨頭就達5萬千克之多;在之後的6年裡,每年又挖出成千上萬千克。

結果,進入20世紀的時候,古生物學家實際上有著幾噸重的古骨來供他們選擇。問題在於,他們仍然搞不清這些骨頭的年齡。更糟糕的是,大家公認的地球的年齡,與過去的歲月所顯然包含的時期、年代和時代的數量不大吻合。要是地球真的只有2000萬年歷史,就像開爾文勳爵堅持認為的那樣,那麼各種古代生物都會在同一地質年代產生和消亡。這根本說不通。

除開爾文以外,別的科學家也把注意力轉向這個問題,得出的結果只是加深了那種不確定性。都柏林的三一學院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地質學家,名叫塞繆爾·霍頓。他宣稱,地球的年齡約為23億年--大大超出了任何人的看法。他注意到了這個情況,用同樣的數據重新算了一遍,得出的數字是1.53億年。也是三一學院的約翰·喬利決定試一試埃德蒙·哈雷提出的海鹽測算法,但這種方法是以許多不完善的假設為基礎的,他只好順水推舟地幹了一下。他得出的結果是:地球的年齡是8900萬年--這個年齡與開爾文的假設完全吻合,不幸的是與現實根本不符。

情況如此混亂,到19世紀末,你可以獲知--取決於你查的是哪種資料--我們距離開始出現複雜生命的寒武紀的年數是300萬年、1800萬年、6億年、7.94億年或24億年--或者是這個範圍裡其他數量的年。直到1910年,美國人喬治·貝克爾才作出了一個最受人尊重的估計,他認為地球的年齡也許不超過5500萬年。

正當事情似乎亂作一團的時候,出了另一位傑出人物,有了一種嶄新的方法。他是個直率而又聰明的新西蘭農家孩子,名叫歐內斯特·盧瑟福。他拿出了無可辯駁的證據:地球至少已經存在許多億年,很可能 還 更古老。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證據是以煉金術為基礎的--天然,自發,科學上信得過,毫不神秘,儘管是煉金術。結果證明,牛頓畢竟沒有大錯。那種方法到底是怎麼知道的,當然要等下一章來敘述。

《萬物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