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望江南·春未老》原文+賞析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註釋】

1.超然台,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

2.壕,指護城河。

3.寒食,古時於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兩日(亦有於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謂之寒食節。寒食與清明相連,是舊俗掃墓之時。遊子在外不能回鄉掃墓,極易牽動思鄉之情,故下文雲"咨嗟","思故國"。

4.咨嗟,嗟歎聲。

5.故國,指故鄉,亦可理解為故都。

6.新火,寒食禁火,節後再舉火稱新火。新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六引《學林新編》雲"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則火前,謂寒食節前也;其下則雨前,謂谷雨前也。"此處新茶指寒食前采制的火前茶。

【譯文】

登上超然台遠眺,春色尚未褪盡,和風習習, 吹起柳絲千條細,這一灣護城河水繞了半座城,滿城內皆是春花燦爛,迷迷濛濛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寒食之後, 春意是該減了,酒醒後,面對這許許多多的無力與責任。

【簡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於公務閒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樣"超然"?風兒以"細"狀摹,可知正吹得輕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見得飄拂動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帶環城的碧水;輝照滿城的,則有繽紛競放的春花。而後看鱗次千家的簷瓦,迷濛在飄飄灑灑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牽縈一顆"游於物外"的超然之心。

【賞析】

詞的上片寫登台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特徵:春已暮而未老。「試上」二句,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後,以「煙雨暗千家」作結,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於是,滿城風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裡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係緊密。「寒食後,酒醒卻咨嗟」,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後,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後」,一是說,寒食過後,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後,正是清明節,應當返鄉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即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

這首詞情由景發,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台、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複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遊子熾烈的思鄉之情。將寫異鄉之景與抒思鄉之情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功力之深。

《宋詞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