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

三國的時候,吳國有一位名將叫陸遜。他出身江南士族,豁達大度,善於謀略,孫權把他的兄長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他為妻。

公元220年10月,曹丕讓他的親信聯名上書,勸漢獻帝讓位給魏王。於是,曹丕罷黜了漢獻帝,自己做了皇帝,東漢王朝正式結束。大臣們認為既然漢獻帝已經下位,劉備是漢家皇室後代,理應接替皇位。於是,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即位,就是漢昭烈帝。劉備即位之後,第一件要緊的事就是進攻東吳,報東吳佔領荊州,關羽被殺之仇。

公元222年,劉備率軍攻吳,陸遜被任命為大都督。劉備心急火燎,出兵沒幾個月,就攻佔了東吳的五六百里的土地。他從秭歸出發,急於向東繼續進軍。他要隨軍官員黃權守住江北,防備魏兵;自己率主力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一直進軍到了猇亭。

蜀軍從巫縣到彝陵(今湖北宜昌東)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又用樹木編成柵欄,把大營連成一片,前前後後長達七百里地。劉備以為這樣好比布下天羅地網,只等東吳人來攻,就能把他們消滅。但是陸遜一直按兵不動,雙方相持了半年。

東吳將士看到蜀軍得寸進尺,步步緊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軍大戰一常可是大都督陸遜卻不同意。

當時,東吳的諸將,有的是孫策的舊將,有的過去就是孫堅手下的人,有的則是宮室貴族。這些人不少都是打仗的能手,立過大功。對孫權派年青的書生陸遜當都督,本來已經不大服氣。現在聽到陸遜不同意他們出戰,認為陸遜膽小怕打仗,更不滿意,在背地裡憤憤不平。

陸遜見眾將如此粗魯,不理解他的戰略意圖,心裡很生氣,便手拿孫權授予他的“尚方寶劍”嚴厲地說:“劉備天下知名,剛來的時候,士氣旺盛,我們是不能輕易取勝的。我雖然是個書生,但是是奉主上的命令來行事的,你們只有服從。主上之所以委屈諸君派在我這兒,就是因為我有可取得地方,希望你們能夠忍辱負重,遵守軍令,不得違抗。”

一天,陸遜突然召集將士們,宣佈要向蜀軍進攻。將士們說:“要打劉備,早該動手了。現在讓他進來了五六百里地,主要的關口要道,都讓他佔了。我們打過去,不會有好處。”

陸遜向他們解釋說:“劉備剛來的時候,士氣旺盛,我們是不能輕易取勝的。現在,他們在這兒呆了這多日子,一直佔不到便宜,兵士們已經很疲勞了。我們要打勝仗,是時候了。”

當天晚上,陸遜命令將士每人各帶一束茅草和火種,預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裡。到了三更,東吳四員大將率領幾萬兵士,衝近蜀營,用茅草點起火把,在蜀營的木柵欄邊放起火來。那天晚上,風刮得很大,蜀軍的營寨都是連在一起的,點著了一個營,附近的營也就一起延燒起來。一下子就攻破了劉備的四十多個大營。

等到劉備發現火起,已經無法抵抗。在蜀兵將士的保護下,劉備總算衝出了火網,逃上了馬鞍山。這一戰,劉備兵士死傷不計其數。一直戰鬥到夜裡,劉備才帶著殘兵敗將,突圍逃走,最後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上)。

這一場大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船隻、器械和軍用物資,全部被吳軍繳獲。歷史上把這場戰爭稱作“猇亭之戰”,也叫“彝陵之戰”。

《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