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范雎(jū)列傳》記載,范雎是魏國人,原先在魏中大夫須賈門下做賓客,須賈懷疑他暗中與齊國有交往,就把他打得半死不活地扔進廁所裡,以為他一定會死,誰知他活著逃了出去,並改名張祿。
這時,秦昭王派王稽到魏國尋找賢能之士,別人就把范雎介紹給王稽。王稽看中了范雎,便將他帶到秦國去。
他們乘車經過湖縣時,正巧碰上秦相國穰(ráng)侯的車馬。范雎素聞穰侯反感秦國接納外國賓客,就很擔心,忙躲進車子裡面。
穰侯果然問王稽到魏國找到賓客沒有,並說這些賓客到秦國來毫無益處,只會搬弄是非,亂人耳目。王稽趕忙表白自己並沒帶賓客來,穰侯只好走了。
待穰侯走遠了,范雎跳下車子對王稽說:“我素聞穰侯很狡猾,說不定會折回來檢查車子,我最好是躲開一會兒。”果然,穰侯的車馬走了不多遠又轉回來了,並蠻橫地檢查了王稽的車子,沒有發現人,只好悻悻地離去。
范雎後來取得了秦昭王的信任,當了秦國的宰相,但引薦並幫助他安全到達秦國的王稽卻未陞官。對此,王稽很不痛快。有一次他對范雎說:
“世界上不可知道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國君不知哪一天忽然駕崩升天;二是您不知何時仙逝;三是我也不知哪天離開人世。世界上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件:國君駕崩,他雖恨臣子卻無可奈何;您突然仙逝,君恨於臣也無可奈何;我離開人世,君恨於臣同樣無可奈何……”
范雎明白王稽話裡的意思,他稟告秦昭王說:“王稽是有功勞的,如果不是他的保護,我到不了秦國;如果不是您的賢明,我也不會當上宰相。可是王稽卻不見提拔……”
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提升王稽為河東郡守。
成語“無可奈何”即由此而來。人們用它表示心中雖不願意,但也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