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風、沙和星星
1931年《夜航》出版並獲費米納獎,聖艾克絮佩裡一舉成名,作家的光環讓他成了法國方興未艾的飛行大隊中最受世人矚目的明星。一時間,他絢爛的光芒讓其他優秀飛行員黯然失色。就是從這時起,聖艾克絮佩裡萌發了要寫一本書讚頌和他一起開拓航空事業的英勇無畏的同志,記錄他們滿腔熱忱、不畏艱險、友愛互助的真實事跡的念頭,這本書就是日後的《人類的大地》。
《人類的大地》一書從動筆到最終完成出版醞釀了很長時間,彷彿聖艾克絮佩裡一直在等,等生活慢慢積累、慢慢沉澱,等自己的思路漸漸從風、沙和星星中找到自己的軌跡,從一次次的出發和到達中找到那份喧囂過後的平靜和從容。
從一開始,聖艾克絮佩裡就沒打算寫一部虛構的小說,他要寫的是一部真實的史詩,描繪航空為人類帶來的新的視界和新的可能,勾勒從事20世紀初剛剛起步的這一“偉大事業”的先驅們的颯爽英姿。他最先確定的人物是吉堯梅:1930年6月13日,吉堯梅駕駛的飛機墜落在安第斯山脈的雪山冰谷裡,憑著驚人的勇氣和毅力,吉堯梅忍饑挨餓在荒山野地裡堅持走了整整一星期,最後奇跡般地獲救。紀德在1931年3月31日的日記中也提到聖艾克絮佩裡“計劃寫吉堯梅的傳奇遭遇對他產生的影響”(紀德:《日記1889—1936》,七星書社,1040~1042頁)。1932年10月26日和11月2日,在加斯東·伽利馬創辦的週刊《瑪裡亞娜》上,聖艾克絮佩裡發表了《航線飛行員》,追憶郵航事業走過的艱難歷程,讚頌航空事業的拓荒者迪迪埃·多拉;隨後又在同一雜誌上發表了《停靠巴塔哥尼亞》、《阿根廷的公主們》、《梅爾莫茲》、《摩爾人的奴隸巴爾克》、《“祖母綠”號的終結》、《飛行的奴役和偉大》、《梅爾莫茲,航線飛行員》、《致讓·梅爾莫茲》等系列文章,大部分都記錄了飛行員的飛行生活,尤其是成功地塑造了梅爾莫茲的英雄形象,頌揚他的才能、友愛和無私奉獻精神。至此,《人類的大地》第二章《同志》和其他章節的一些片段漸漸浮出水面。
1935—1937年,聖艾克絮佩裡與《不妥協報》和《巴黎晚報》合作,寫了莫斯科之行和西班牙之行的相關報道,還講述了1935年他和普雷沃在利比亞駕機失事後在茫茫沙漠裡行走和獲救的經歷。與此同時,他繼續報道他所熟悉的飛行事業和飛行員生活,如《梅爾莫茲開墾了沙漠、高山、黑夜和海洋》、《應該繼續尋找梅爾莫茲》、《吉堯梅的感人事跡》等。
但這些零散的報刊文章一直都沒有結集成書,或許是作者一直沒有找到把它們貫穿起來的合適的線索。1938年2月,聖艾克絮佩裡駕駛飛機在危地馬拉發生意外,傷得很重,一度不省人事、生命垂危。在療養期間,紀德建議他用現有的素材“寫一個連貫的故事,某種和康拉德為水手們寫的美妙的《海的鏡子》類似的東西……像一捧花,一束草,不拘泥於地點和時間:用飛行員的感受、激情和思索組合起來”居爾蒂·卡特:《聖艾克絮佩裡,藍天的耕耘者》,341頁,格拉塞出版社,1973。。於是,聖艾克絮佩裡著手對以前寫的片段文章進行整理和改編。美國出版商希契柯克和瑞納爾對他正在進行的寫作表示了極大的關注,他們聘任了美國翻譯家勒維斯·加蘭蒂爾。1938年4月,在美國養病的聖艾克絮佩裡把手稿交給翻譯,英文版書名定為《風、沙和星星》。
但它和《人類的大地》最後的定稿還有很大的差別。1938年,聖艾克絮佩裡為《巴黎晚報》寫了《歷險和中途停靠》、《和平還是戰爭?》等多篇報道,他依然迷戀沙漠那份蒼涼純粹的美麗,依然嚮往雲上靜穆變幻的日子,但他開始更多地思索“地上”的嚴峻現實和“人類”共同的命運。1938年9月,德、英、法、意簽訂慕尼黑協定,允許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蘇台德區的解決辦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在《人類的大地》尾聲中,那趟滿載著從法國被遣送回國的波蘭非法勞工的列車,那張天真無邪、尚未“被扼殺的莫扎特”的孩子的臉,或許就是作者和世界發出的瘖啞而沉痛的呼救。
熟悉聖艾克絮佩裡全部作品的人很容易發現《人類的大地》的八個章節全部都是由作者以前寫過的文章整合串聯而成,只是增加了一些段落過渡和簡短的闡述深發,但為什麼不熟悉聖艾克絮佩裡其他作品的讀者閱讀起來也不會產生拼湊堆砌零亂的感覺?那或許是因為所有的斷章都是用一種崇高的“使命感”縫合的,一種薩特所謂的用晦澀的方式論證的“模糊的人道主義”薩特:《文學是什麼?》,33~34頁,伽利馬出版社。。之所以晦澀,之所以模糊,我想是因為薩特是哲人,哲人注重頭腦,而聖艾克絮佩裡是詩人,詩人注重的卻是心靈,儘管後者在《堡壘》裡也承認“心靈壓倒靈魂是壞事,情感壓倒思想是壞事”。
但聖艾克絮佩裡一直都在聆聽心靈的真實感受,因此和同時代的其他作家相比,他更多地保留了一份對生活樸素的熱忱和對未來的烏托邦式的純真理想。因為我們是同一棵樹上的枝丫,同一個大家庭裡的成員。我們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所以我們需要學會愛,學會朝同一個人類的目標共同前進,所以聖艾克絮佩裡一直深情地呼喚牧羊人的守護,園丁的培育,要點亮一盞黑夜的燈,要架一座通向黎明的橋……
聖艾克絮佩裡同時也是崇高的,因為他一直認為“要給生活一個意義”,“人的幸福不在於自由,而在於承擔責任”。他之所以選擇飛行,是因為在高空,在獨處的寂靜裡,靈魂往往可以得到昇華。只有從沙漠裡走出來,人才成為人,成為“大寫的人”;只有捨得犧牲小我,才能成就我,成就無私的大我。
而我們,迷失在詩人的光芒裡,我們只是一粒塵埃。
2004年9月,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