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者佔領印度後,收買了大量的印度籍僱傭軍為它統治印度服務。這些僱傭軍雖然身穿英國軍服,但對英國殖民者佔領自己的祖國早已是滿腹怨恨,他們也希望有一天能把殖民者趕走,獲得國家的獨立。
除士兵之外,印度社會各階層包括不少封建王公們,對英國殖民者殘酷剝削、壓搾、肆意凌辱印度人民都含有巨大的不滿情緒。
1856年,在印度農村中就開始傳遞烤燒餅,據說這也是反英起義的信號。印度士兵還組織了地下軍人委員會。傳遞荷花,密謀反英活動。
德裡反英大起義開始主要是在士兵範圍內展開的,但它迅速帶動了其他社會各界,掀起了印度人民反對殖民統治的高潮。
本來,印度僱傭軍作為英國殖民者的侵略工具,為英國全面佔領印度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英國自從1849年全面統治印度之後,對僱傭軍的政策與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如遣散大批印度士兵,減少軍餉,取消他們的免稅權,命令印度士兵絕對服從英國軍官等,他們還強迫印度士兵渡海或者是到伊斯蘭教國家作戰,使這些士兵喪失了原來的種姓。這些都激起了印度士兵越來越高的不滿情緒。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1857年,在印度士兵中盛行傳說著一種違背民族教規的事情。原來,印度教不許教徒吃牛肉,而伊斯蘭教不許吃豬肉,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教規。可是,英國人不管這些信仰,儘管在他們的僱傭軍中,有不少信仰印度教,也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可以說,僱傭軍是由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組成的,按理英國殖民者應當尊重這兩種教徒的信仰,但是他們自恃強大,根本不把這些教規教徒放在眼裡,更不關心士兵們的信仰問題。所以,在印度士兵中,早就流傳著英國人侮辱印度士兵,拿虔誠的信仰開玩笑的事情,廣大印度士兵們是可忍無可忍了。
終於有了導火線,士兵們競相傳說,英國殖民當局新發下來的子彈塗上了牛油和豬油,因為子彈在使用時,必須用嘴咬開後蓋,所以這無異是讓印度兵吃他們忌諱的東西。這年3月,印度的一個士兵名叫曼加爾·潘迪因與英國兵發生爭執,打死了三個英國軍官,次月,潘迪被公開處死。這兩件事情成了德裡大起義的導火索。他們約定,在5月31日舉行全國性民族大起義。
但是,5月9日,一個突然事件發生了,它改變了原來的計劃。這天德裡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騎兵連的85名印度士兵公開拒絕英國殖民者所發的子彈。英國軍官一氣之下,把他們統統捆綁起來,帶到操場上,當著其他士兵的面,硬把子彈塞到他們口中,而且嘴裡不停地說著侮辱士兵的話:
「吃吧,吃吧,這是牛油、牛肉、豬油、豬肉,讓你們吃個夠,你們這群愚蠢的牛和豬,我看你們還敢不敢反抗。」說完哈哈大笑,笑聲飛遍操場,強烈地刺激著每一個印度士兵的心。
百般侮辱之後,英軍宣佈了對這85名軍人執行徒刑的命令,並立刻把他們送往陸軍監獄囚禁。
印度士兵們再也忍受不了了,當夜他們立即決定:第二天起義。並派人通知各處士兵。
5月10日是個星期天,英國軍官們正在教堂做祈禱,下午5點,印度起義士兵們突然呼喊著衝進教堂,把這裡所有的英國軍人殺了個乾乾淨淨。接著他們衝進英國官署和監獄中,痛擊殖民強盜,救出了自己的同胞。之後,他們又衝進兵工廠和彈藥庫,把武器彈藥分發給參加起義的所有人,一同向德裡前進。
5月11日清晨,起義軍到達了德裡城外,英國軍官立刻率軍應戰。兩支部隊迅速走到了一起,準備向對方開火。突然,起義士兵中的一個人看到對面來打自己的,全是印度人,只有軍官才是英國人,他靈機一動,大聲喊道:「同胞們,我們是自己人,不要再替英國強盜賣命了,把槍口調過頭去,對準英國人,打倒殖民強盜!」
「打倒殖民強盜,把英國人趕出去!」起義士兵們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打倒殖民強盜,把英國人趕出去!」準備攻擊起義軍的德裡士兵隨即響應了起義士兵的要求,立刻把槍口朝向英國軍官。
「呯」、「呯」,隨著幾聲槍聲,英國軍官倒地身亡。兩支起義隊伍熱烈地歡呼,然後匯合到一起,衝向德裡城中。5月16日,起義軍經過與英國軍隊的幾天交鋒之後,佔領了德裡城,把英國人趕出了德裡城。起義者還組建了自己的政府。全國其他地方聽說德裡起義軍打敗了英國殖民者,也紛紛起來響應,不久,從東海岸加爾各答到西北邊境的白沙瓦地區都擺脫了英國統治,重新回到了印度人民手中。
英國派駐印度的總督肯寧看到印度人民起義如燎原之火,便十分恐慌。他急忙召集駐印高級官員商議對策。
「肯貝爾將軍,你看我們該怎麼辦?」肯寧向肯貝爾詢問。「總督閣下,我們的軍隊分散到了印度各地,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馬上集中起來,更何況,他們在各地還要繼續執行任務。」肯貝爾在分析著,「如果把他們調遣回來,那麼印度士兵勢必會造成更大的聲勢,那樣局勢就會越來越不好辦。」說完又歎息一聲說:「唉,我們真不該讓印度人當兵,我們訓練了他們,給他們吃的、穿的,現在反過來打我們!」
「好了好了,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總督說,明顯地對只會發牢騷的將軍表示不滿。「我問你,英國政府派來進攻中國的部隊現在走到了哪裡?」
這一句話問醒了將軍肯貝爾,他立刻明白了總督的意思,連忙說:「對對,用英國皇軍,我怎麼沒想起來呢!」
「我的問題你還沒有回答呢!」總督提醒道。
「啊,他們……已經到了新加坡。」
「趕快把他們召回!還有,駐守在伊朗的英軍也要馬上趕來增援,讓他們在孟買登陸,從兩路夾攻敵人,迅速打敗他們!」
「是、是!」
得到將軍的回答後,肯寧立刻請示英國政府,英國政府當然同意了他的意見。另外,總督又派人到阿富汗和尼泊爾去,帶著金銀財寶,重金利用那裡的軍隊,讓他們向印度起義部隊開戰。
9月3日,幾路英軍從不同方向進軍到德裡城下。然後與印度起義軍發生戰鬥。但是連續10餘日,未取得任何進展,德裡仍牢牢地控制在起義軍手中。
14日,英軍以50門大炮猛轟德裡,「通通」幾聲後,城牆「轟隆」一聲倒塌了一大截,英軍衝進城去。
守城印度士兵看到英軍入城,便迅速隱蔽起來,趁英軍潮水般地衝進來時,他們從各個隱蔽點向英軍射擊。隨著「呯呯」的槍聲,英國官兵一個接著一個地倒在血泊之中。英軍入城之後,大肆殺戮印度人民。一支英軍跑到一個清真寺前,一個穆斯林來不及躲避,被他們一槍打死。突然,從清真寺中衝出上千名穆斯林,個個手持鋼刀,面對英軍。英軍連忙舉槍射擊,立刻有200多名穆斯林被他們打死,但其餘的穆斯林勇敢地衝向敵人,與他們展開了肉搏戰,結果,有幾百名英軍士兵被大刀砍死。
德裡起義軍與強大的英軍頑強戰鬥了(六)天,最後被迫撤離。
這次戰鬥,共打死英軍官兵5000餘人,其中有兩名將軍,極大地動搖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起義軍撤出德裡後,英國女王採用分化政策,頒布了保護封建主利益的文告,於是封建主部分投靠了英國殖民當局,轉過頭來鎮壓起義軍。1859年,起義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