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第十七集)
1981年中廣電台檔名:9-4-17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無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唯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這一段是說「自性佛土」。大師告訴我們,自性若迷,就是眾生;自性要是覺悟,就是佛。可見,佛與眾生這兩個名詞,只是自性的覺與迷不同的稱呼而已。大師在此特別舉出幾位佛菩薩,做為表法的代表。觀音菩薩代表「自性慈悲」,自性慈悲就是觀世音。勢至菩薩代表「自性喜捨」,喜捨就是大勢至。「勢」是勢力,「至」是講這個勢力達到頂點,達到最圓滿、最高的境界。唯有智慧究竟徹底圓滿,才能真正做到離相的喜捨,這是大勢至菩薩的意思。釋迦牟尼佛代表「能淨」。「釋迦」是梵語,中文意思是「能仁」,就是能夠仁慈、慈悲一切;「牟尼」譯作寂靜。彌陀即是「平直」,平是平等,直是正直。「阿彌陀」是梵語,中文意思是「無量」,通常我們用「無量光」與「無量壽」來解釋這個名號。大師在此處是用「平等正直」來解釋阿彌陀,這個解釋也是非常好。心地平等,確實這個心是無量的;心不平等,這就是有量,就不是彌陀的意思。行為正直,這個行與自性就相應,所謂一一行都能充遍虛空法界。一一行既能充遍虛空法界,與虛空法界無二無別,豈不是「無量」的意思嗎?
這一段是講淨土,所以六祖大師特別舉例淨土三聖,即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代表平直、代表理體,觀音、勢至是代表從體起用。一般講,觀音菩薩代表的是他受用,大慈大悲;勢至菩薩代表的是自受用,清淨平等。諸位要曉得,不能捨,心就不清淨;能捨,心就清淨。不能捨,法喜就不能充滿;能捨,法喜才能充滿。
自性,外照六門(六根)清淨;自性內照,三毒即除。若自性不能內照,貪瞋癡是消滅不了;自性內照,就化貪瞋癡為無上智覺,這就成就法性土。由此可知,六祖的開示是直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一章的宗旨,是教我們應當要修無漏的功德,不要執著有為的福報;應當取自性淨土,修「理一心不亂」,不要取方便土,也不要取同居土。這是大師悲心開示,決不是破淨土,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明瞭。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此地有四首半(十八句)的偈頌,這是指示我們修自性淨土,也是修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的原則。第一首偈:『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這首偈,與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誡是完全相同的。第一句:「心平何勞持戒」。心平是講「道」;中國古人教人的原則是講「道德仁義禮」。這一句教導我們,持戒的目的是要達到心平。若戒相持得很嚴,心裡不能平等,換句話說,持戒的方向、目標就錯了。佛法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諸位想想:心不平,定如何能成就?心平等,定自然成就。所以,這一句才是真正的大道。我們讀《禮記》,讀到「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字怎麼講法,我們可以用六祖這句話來解釋,心平等就是道。不但是世間的道,出世間最高的道也不外乎如是而已。諸佛菩薩並無二道,大道就是平等。第二句:「行直何用修禪」。這句是講「德」,也就是行直。行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身體的造作、口中的言語、心裡的念頭,都稱為行為。行為要正直。行為正直,祖師說,何用參禪?可見,禪的目的就是要表現在行為的正直上。所以圓教的經論,都是說禪就是真心,真心行事就是禪,行直是真禪者。第三句:「恩則親養父母」。這句是講「仁」,仁孝是做人的基礎,也是成佛、成菩薩的大根大本。從孝養父母,擴大到孝養一切眾生。儒家如此教導我們,佛祖亦是如此教導。第四句:「義則上下相憐」。「義」是講盡義務,決不是講報酬。凡事要講求報酬,就不叫做義。比義再低一級的,這是講禮,禮才有往來,才有報酬,所謂是「禮尚往來」。由此可知,禮是做人標準最下的一級,往上去,都不講往來,只有盡義務,而沒有要求別人報答。這是第一首偈,講「道德仁義」。
第二首偈:『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這首偈前面兩句是講「禮」,禮是要講求讓。第一句:「讓則尊卑和睦」。讓,大眾才能和睦相處,和衷共濟。第二句:「忍則眾惡無喧」。這是講「忍」,也就是佛法講的「忍辱波羅蜜」。人要是能忍辱,什麼事情都容易解決。忍是世出世間的美德,大乘佛法特別重視這個字,所謂「忍」能成就功德,能保持功德而不喪失。在忍裡面,特別講求的是「不報愚迷無道」,愚癡的眾生、迷惑的眾生,因為愚迷才不講道義,這樣的人,我們可以原諒他,不必去報復他。第三句:「若能鑽木出火」。這一句是說精進、勤修不息的意思。果然能精進勤修不息,必定能超凡入聖。第四句:「淤泥定生紅蓮」。「淤泥」是代表凡夫眾生,「紅蓮」是代表聖者、佛菩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可以從凡夫眾生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
第三首偈:『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這四句,就是普賢菩薩的「懺除業障」,這在修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若有業障,我們就不能見道;我們要想見道、想證道,首先要把自己的業障排除。排除業障,首先要親近善師、善友。善師善友以直言的口吻來糾正我們的毛病,所謂是「苦口良藥,逆耳忠言」,我們要能接受,我們要能感激,要真正的求改過自新。改過之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護短之人,必定不是賢者。這是勉勵我們要真正懺悔,真正的懺悔就在改過。
第四首偈:『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這首偈可以說是一般菩薩日常生活的標準。第一句:「日用常行饒益」。饒是豐饒,益是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一定要存心利益眾生,不但要利益眾生,而且要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如此才叫做饒益。佛法裡的利益,並不專注現前,佛法特別重視,現前令眾生得利益,將來還是得利益,這才叫做真正的饒益。若現前令眾生得利益,後來則有害,這就不叫做利益眾生。換句話說,眼前對於眾生似乎沒有多大的利益,甚至於有些不便的地方,可是將來對於眾生有莫大的利益,這也算是真正的利益。這些原理原則,我們一定要懂得,這是菩薩行的標準。第二句:「成道非由施錢」。僅僅靠佈施不能成就道業,道業是要修心,是要修正我們的行為。靠一點錢財的佈施,要想賄賂佛菩薩,要想巴結那些神仙,這是迷信,這是迷惑顛倒,不但不能成就,反而造作無邊的罪業。第三句:「菩提只向心覓」。這是講究竟的大道。佛法無論哪一宗、哪一個行門,我們常講八萬四千行門,也講到無量無邊的行門,修行法門雖然是無量無邊,它的方向、原理只有一個,就是一定要「修心」。禪宗講「直心是道徹,心直言直才能成就無上菩提,不必要向心外去求法。第四句:「何勞向外求玄」。這是指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是錯誤的。心外求法,在佛法看作外道。佛門講的外道,並不是佛教以外其他宗教叫外道,那就錯了。若是這樣說法,則意思太狹小,不是佛法說的本意。佛法講的「內外」,是講「心內」、「心外」。我們求生淨土,念阿彌陀佛,我們認為心外有個阿彌陀佛,那也錯了,也是向外求玄,不能證得一心,不能生得淨土。這是千萬要記住的。
末後半偈有兩句,這是結勸:『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這兩句話是做一個總結,也是勸勉的意思。「聽」是我們自行,我們自己聽老師講。「說」是我們教化眾生,就是把佛法這些道理、方法說給別人聽。我們自己聽以及說給別人聽,都要依照這一個原理原則來修行,這樣果報自然不虛,所以說是「天堂只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