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記 第17集

六祖壇經講記 第17集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弘忍大師並沒有教我怎麼修行,他只直接教我怎麼見性,其他都不談。不管你學什麼法門,學習只有一個重點,就好像射箭要射中紅心,所以弘忍大師不囉嗦,只有幾句話,六祖就開悟了。

〔唯論見性〕是《六祖壇經》的重點,就是直接了當要你明白「我是誰?」學佛就是要自我認識,否則就只是門外漢。很多人把「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混為一談,事實上這是三個階段:明心→見性→成佛,一般人不是把它當成一個階段,就是當成兩個階段。如果你真的深入經藏,它真的是三個階段,我用《六祖壇經》來證明:六祖大師是不是開悟兩次?你先看他怎麼樣看悟的:首先是「能一聞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注意這個字—「心」!這段叫明心。如果他的明心就等於見性,見性就等於成佛,他何必去黃梅?就是因為他還沒有見性,所以他才去禮拜五祖。

再看:他寫「菩提本無樹」時,五祖說:亦未見性。過去很多人在談這段時,說五祖是為了保護六祖,事實上除了保護之外,六祖當時還沒有見性,是真話,因為他只有明心,沒有見性。所以你們在看《壇經》,明心、見性的部分要注意。接著看: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就是見性,他接著說了五句話:都是以「何期自性」開頭。

我們一般在講禪宗,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最有公信力的教材就是《六祖壇經》,連六祖都是先明心,後見性,而且他經常說:「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為什麼要講這兩句呢?意思說,你要先明心,才有機會見性。所以重點是,你們在讀《六祖壇經》,如果你要見性就要先明心,你只要把這兩件事情弄清楚,你學佛就得力、就入門了。假設沒有,你學佛永遠都是門外漢,因為什麼叫真心你永遠都搞不清楚,每一本經都跟你講,但是你沒有分清楚,只要你分清楚,所有的大乘經典都看得懂。

見性是不是成佛?如果是,那糟糕了。你看《楞嚴經》,有五十五個位階才成佛;《華嚴經》有五十二個位階才成佛。初地菩薩有沒有見性?有!但他是見一分佛性,假設從初地到十地,從大乘經典得到一個答案,見性跟成佛還有一大段距離。六祖大師見什麼性?我們沒有辦法替他回答,但他見性的程度是相當高的,他見性的程度至少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所以在《涅槃經》裡談得很清楚:羅漢不見性,他是明心,菩薩是略見,唯有佛是十分地見。如果見性成佛,代表見到的就是十分,如果你沒有見到十分,你還不是佛。

見性是最根本的,五祖直接跟六祖談這個問題,因為六祖已經明心了。你在讀禪宗的公案,有時候越看越高興,有時候越看越挫折。有時候人家跟禪師聊一聊,他就開悟,而你看的人卻沒有開悟;還有從來沒有學過佛法的,打獵的,一聽也開悟。當然,他那個悟,有可能不是見性,幾乎都是明心。

我去年來上課時問你們相不相信一節課就能開悟,你們都不相信;你們不要不相信,悟了之後你們才可以修行;不悟,就是盲修瞎練。我舉個例子:你拿沙子去煮,煮一千遍一萬遍都不會成粥;沙子是因,粥是果,正因才能得正果。你現在是用腦袋和意識、生滅心來修行,你怎麼修?腦袋修行不會成佛,生滅心修行不會證悟不生不滅。不論你現在修任何的法門,你剛開始的觀念就要對;你雖然念佛,但也不要用腦袋念佛。

當我講這些名詞,表面上你都聽得懂,請問,腦袋這個概念是不是聽過好幾年了?什麼叫腦袋?腦袋所想的離不開過去、現在、未來,這些統稱胡思亂想;腦袋就是佛法裡講的意識心,就是生滅心,生滅心就是凡夫心,你用生滅心來修了不可得。所以才跟各位講,一開始修行就要懂本心,懂真心,懂自心,這三個名詞是同一個意思,這顆心才叫不生不滅的心,你用它來修行,才有機會見性。

首先你要真懂什麼叫真心和妄心,接著趕快找回你的真心,用真心來修,見性指日可待,成佛水到渠成。最難的是要先穩住真心,佛法講常住真心,就是不生不滅的心。這些理論你沒有釐清,要契入佛法是很困難的。

【不論禪定解脫。】〔禪定解脫〕是漸修的意思,這是大部分人的心態,他認為他沒有辦法頓悟,必須要經歷很多階段,就像上樓梯一樣,在佛學中就叫次第,所以要「勤修戒定慧」,從事相上講這樣是沒有錯,那「定」中有沒有「慧」?「慧」中有沒有「定」?有智慧的人有沒有「戒」?它是不能拆開的,但是你的腦袋卻要把它拆開。

或許你以為我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把心定下來就好了,這樣做也沒有錯,那是漸修,心定下來之後,解脫就是開啟智慧的意思。但六祖不是這樣教,他教的是般若,就是要讓你直接開啟智慧,你要去圓修福慧。

過去有很多人去參加我的禪修課程,有人說我沒有教怎麼坐,問我是單盤、雙盤還是散盤好,我說不盤比較好。你沒有教這些,他認為來你這邊學不到東西。禪修怎麼是泡茶,要不就是出坡,要不就開講!他不明白禪是要明白你的心,那是真正的禪修。

我們學《壇經》並不要你像《壇經》那樣修,因為你不一定有這種能力,你做不到就會產生挫折感。那為什麼我在北部中部南部都開《六祖壇經》的課?因為它可以先引導你樹立正知、正見,但你可以按照你得力的、受益的、熟悉的法門繼續修。如果你懂了,能夠按照它的方式修也很好。

六祖大師講的東西已經夠清楚了,只是後面的人不清楚,六祖大師後面的禪師不一定按照他的方式教人,所以產生參話頭…等等方法。如果你明白了你內在有善知識,你應該從今天開始,自己去探討這個問題:如何自心觀照自性?只要你不斷不斷從來沒有離開這個問題,你就會越來越接近答案,日久行深,你有一天必然見性。比如你深信你的鑰匙掉在教室裡面,你只要一直找一定找得到;最難的是你不確定,那你才慌。一樣的道理,你只要確定目標,就一定沒有錯。

為什麼〔不論禪定解脫〕?禪定解脫是還沒有見性的人,一般修行的過程,也就是修行的八萬四千法門。你們現在到任何道場去,假設這個道場在教止觀,他教你一步步修,從觀呼吸開始修,四念處,念佛…等,都是一步步來。但是五祖不是這樣教六祖,他教的法門最輕鬆,但是你找不到它的門路。有時候我們當老師的講得太簡單,學生說你講得太快了,詳細跟你講,又嫌囉嗦。你這個名詞用錯了,簡單不是簡單,囉嗦不是囉嗦,因為你聽不懂,我才詳加解釋,如果你聽懂的話,我跟你講一句話就講完了:「知幻即離」。

因為跟你講見性你聽不懂,我才慢慢教你,你們回去後,要看對像才能跟他們分享這個見性的概念。比如說你家的兄弟可能面對工作事業的問題,你家的姐妹可能面對婚姻或親子的問題,你父母可能遇到身體健康或兒女的問題,你的鄰居可能面對種種的經濟問題…,你要針對這些問題去解決,而不是跟他們講「見性」的概念。有些人談佛法談得頭頭是道,談生活中的事情一竅不通。

我過去上課一定先教《論語》,再教《道德經》,最後才教佛經。如果分層次,《論語》是初階,《道德經》是進階,佛經是高階。《論語》講做人做事,但談慾望的部分是很少的;《道德經》的重點是談慾望會帶給你痛苦,從個人到國家,都是由它在作祟,故人應止息攀緣的私慾,才會天下太平。有覺性的人如果體悟到《道德經》的內涵,慾望就漸漸地減少。

《阿含經》也談慾望,它說你身上有五條毒蛇:「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坦白講,你有沒有能力見性,要從慾望開始談,為什麼需要看《阿含經》?因為你現在還停留在慾望的陷阱,談什麼明心見性!差太遠了,了不可得。

你來聽《壇經》,要知道你自己和身邊的人的程度,看執著在哪裡,要從哪裡切入,才會有用。世間人要讓他釐清方向,不然他沒有辦法進步,他們共同的毛病是喜歡這個也喜歡那個,左右為難不知道怎麼辦?選擇的過程充滿痛苦和煩惱。

你今天修行,要清楚你的法門,適合了就從一而終,任何人跟你講,你都不要改變你的法門,你要改變的是你的觀念,不是你的法門。「解」就是解門,你的知見盡量打開,無限地打開,有能力讀一本、十本、一百本…,解要廣;「行」呢?行門要一門深入,這樣修一百分。一般的師父很慈悲,不敢這樣跟你講,他只說你要一門深入,比如你學淨土,他說你好好讀淨土三經或五經就好了,因為初學者要廣解,會有壓力。古代的高僧大德廣解不是只有佛經,四書、五經,儒、道,學問都很深。

你們讀佛經有沒有被感動過?有的是讀完一本經典被感動,有的是讀一品,有的是讀一段被感動,有的是讀每一個字都被感動。《心經》每個人都看過,看得太熟悉了,反而沒有感覺。《金剛經》亦然,誦一遍沒有誦錯,但是邊誦邊打妄想,因為你已經把它記在心中,只是機械性的讀誦。所以我建議各位看一個字才念一個字,這叫如實,一個字一個字讀,進入思維的狀態。比如說「觀」,到底誰在觀?到底你觀什麼?到底你用什麼觀?…一直思維下去。比如說「自」,如果單獨說一個「自」,說不定那個人就是你,你是誰?誰是你?過去你是誰?未來你又是誰?現在你是個凡夫也好,以後是菩薩也好,你到底是誰?「在」:從自在兩個字來講,你自在了嗎?要怎麼才能自在?為什麼你不能自在?為什麼觀自在菩薩自在?那你到底在不在?

我意思是說,你在念的時候是直接被經文感動,而沒有思維。你這樣是思維,如果你讀經典,這樣一直讀,能夠讀到心坎裡面,好像說到底有沒有人曾經被你疼入心裡?但是疼入心裡是情執,而你把經典放在你心中,這不是情執,也不是法執,它是一種感動,這樣子你念《開經偈》才會被它感動。你用這種方式讀誦經典,每一天,每一年都會有新的感動。你不要只看重點的那些句子,每一句都要好好地看,因為「法無高下」。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