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佛與日常生活
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蓮華學佛園來,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學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聽過或見過面。第二次是一個月前諸位的結業典禮。今天要我來作學術演講,實在不敢當, 學術二字,我是談不上。學術演講,就是要講學術。兩個星期前,我在文化學院演講時,把學術分為四個層次:
一、不學無術──一無可取的人。
二、不學有術──我國古代稱之為術士,有方術的人,可為人治病、看相、算命、看風水等。
三、有學有術──在古代稱之為方士。
四、有學有術有道──在我國歷史上叫做道士,這一名稱的出現,相當早,春秋繁露中有「古之道士有言」之句。
我們出家人,人稱方外之士,我們自稱釋子、沙門,也可稱道士,這並不是道教人士的專稱,而是指有道之士。今天在此地演講,應改為學術道演講才合適,因為有學有術,只是在方士的階段,在一般地方是可以的,而在學佛園應該加上一個道字,為學、術、道演講,但這就未免標新立異了。 我自問是不是有學、有術、有道?若說有,這是驕傲,是說大話。若說無,也不好,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應該說有,我才能接受田教授的邀請。以一個學佛的人而言,還是說無才對。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他卻說他不曾說著一個字。像我們來說,知道的越多,說得越多,就是懂的佛法越少。既然佛陀一個字都沒有說,我們又何必多說?迦葉尊者是禪宗的第一代祖,但佛傳祖位的時候,卻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拈花示眾,獨迦葉破顏微笑而已,這樣就算傳法了。有人問:「當時釋迦佛如果是拈根草,迦葉會不會破顏微笑?」我不知道,佛是一切智者,他一定知道,但也不能說出來,否則就不必拈花示眾。禪宗有很多語錄、公案、機鋒,都不可用常人的知見去分析,不要用常人的心態去理解。如果可以用常人的知見去衡量的話,就不是禪宗的公案了。以禪來講,知識越豐富,對禪的障礙越大,公案讀得越多,理解越多,離禪反而越遠。公案要參究,不能解釋,參悟以後,也無法用語言文字,和盤托出以示人,只能向比自己高或和自己相等的人,「比手畫腳」求印證,這叫做心心相印。現在講學佛;學佛是道,佛學是學說。各位聽講佛法已很多,知道的也一定很多。我想就自己的經驗,分幾個階段來講:
各位:
如果問我知道多少?可以坦白的告訴諸位,當我沒有看完大藏經的時候,覺得知道的很多,尤其在二十幾歲時,甚至有個很幼稚的想法,感覺自己知道的,比佛經還要多;因為我有很多的想法,沒有看佛經前就有了,如是我以為佛經裡的知見,大概我都有了。後來有一個階段,不敢看佛經,為什麼?就怕自己發現的答案,再在佛經看見,就像孫悟空發現再翻也翻 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自以為聰明的同學,恐怕都有這個毛病,後來我才明白,知道的再多,也無法超出佛法的範疇。第三個階段是拚命看佛經,所以才到山裡閉關,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後來把三藏教典看多了。告訴諸位,律部我看了三遍,阿含部看了二遍,大乘經論只看大半,現在若問我懂多少?可說什麼也不知道,也不懂得佛法。有一個時期,心裡很混亂,頭腦一塌糊塗,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各位知道,從前有個外道,感到自己知道的太多了,怕把肚皮脹破,特地用銅條把肚子箍起來,這個經驗我似乎也有了。佛法浩如煙海,太深,看完了望洋興歎。每看完一部經,逢人便講,但道行比我高的一聽,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後來看多了,反而沒話講,不知講些什麼。引經據典是鑽牛角尖的工夫,這叫循章摘句,謂之說食數寶,謂之千古文章一大抄,目前一般文章,學術味道太濃厚,而抄的成分太多,消化的少。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學,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後,再告訴人家,蓮池大師說:「人不要出頭太早」,要想文章洗練,必須多體驗。經典不是教人用來當學術研究的,而是教我們修行,有多少行持,才能對經典理解多少,有了修行的體驗,才能理解佛經裡每句話的真義。中文的佛經從梵文譯成中文時,都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師來主持,現在的人對佛學有研究,而無修持,理解出來的東西,自不會很好,只能從字面上翻給外國人看,無法充實佛教慧命,總有一層隔膜。所以學佛需要體驗。
第一學佛要有出離心:
學佛有幾個基本原則,不能盲目的學,今天聽人說密宗很好,修來可即生成佛,就趕快修密,找金剛上師灌頂加持,以為幾天一學,就能如何如何。告訴諸位,學密要有真方便,現在不談。人家說禪好,現在在西洋、在日本,學禪風氣非常強烈,而我們從中國大陸 來台後,禪的風氣已沒有了,找個禪堂很不容易,現在台灣寺院有禪堂的,有陽明山的永明寺,聽說有個古巖寺也有禪堂,禪可吸引人,因此大家來學禪。但有些人,禪和道分不清楚,禪和瑜伽也分不清楚,禪和靜坐也分不清楚,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很多。我在美國教禪的時候,我的老師仁俊法師說:「我也打坐,但反對你教禪。」我說為什麼?他說禪是真常、是唯心的。我說不管他是什麼,我教的雖叫禪,事實是修行方法,為什麼一定是唯心、是真常?我教的是空,是般若,後來他聽了幾次,覺得不錯,他說我講的禪和空也能相應,和般若也能相應。我說:「禪本來就是空,是般若。」曉雲法師教的是般若禪,我雖沒聽曉雲法師講禪,但看過他的文章。學禪要跟真正有禪體驗的人才能學。有人聽念佛很好而念佛。學密而後學禪而後又念佛,結果一樣也學不成。我剛才講過,知見、知識越多的人,越難得到修行的效用。所以修行要一門深入,不要三心二意,見異思遷,看他人學得好而盲目跟從。修行更不能有患得患失的心,要有明師指點。我自己是不是明師?我不知道,明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明師,暗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暗師,這要靠緣,有的人說某人本事大,我來試試看,這是試不得的。因此過去大德在參師訪道時,在某一大德座下一段時間後,這位師父告訴他,你的因緣不在此,可到某大德那兒去,去了一下,那位大德又講,你的緣不在我這裡,再回去吧!回來以後,這一下因緣成熟了。如果不出去一趟,光在一個師父座下,永遠不行。有的人一出去就不回來。這些都是要靠緣。現在有好些師父,惟恐弟子跑了,這是不對的。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沒有那位大善知識看到善財童子不歡善,均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之感!若刻意留住不放,有這種心,就不夠資格稱大善知識了。心量要大,心量越大,來學的弟子越多,我講的出離心,就是不執著,不要貪,無貪以後就沒有嗔,無嗔無貪,就沒有愚疑。愚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貪要執著,沒有智慧所以有貪,有嗔。有些人一講出離心,就說是逃避現實,是厭世主義。逃避,逃到那裡去?煩惱是跟著自已跑的,我們講出離是心出離,離五欲,欲是欲界眾生的大患,離欲才能修道,凡有所貪求皆為欲,討厭也是欲。諸位!八風知道嗎? 五欲跟八風是連在一起的,佛經裡正規的講法是欲,不離欲不能修定。離欲一定先要持戒,持戒才能離欲,因為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持戒就是把自己防衛起來,如同用碉堡用防線圍起來一樣,把自己約束在一個範圍以內,不讓外界的誘惑 引起我們犯罪,我們這世界的引誘太多太多。 我告訴諸位,我在日本還沒有得到學位以前,那時正好我國和日本邦交 斷了,人心惶惶,國內情形不知怎樣,當時正是尼克森訪問大陸 的時候,蔣總統有著處變不驚、莊敬自強的昭示。也有很多外國朋友,很同情我們中國人,稱我國是國際的孤兒,見我已變成孤兒的孤兒了,有人打電話給我,有人寫信給我,都是日本很好的朋友。我有一位教授,非常好,他就曾跟我講,他說:「你啊不要回國羅!就留在日本吧!」我說:「留在日本做什麼呢?」他說:「現在我告訴你,像你這樣的程度以及人品,要你的人很多。」我說:「那個學校要我啊?」他說:「現在的無人寺很多。」也有叫「空寺」的,甚麼叫無人寺或空寺呢?就是說住持死了,沒有住持的廟,需要個住持。日本寺院,若是住持死了,沒有兒子繼 承住持職務,他的太太女兒,就要遷離,由他的總本山派人去接收。假如說這個住持死了,而他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或者是有很多的財產,那麼就可以找個人,要找和尚哦!普通人不要。找個和尚做什麼?去入贅,去做贅婿。我那教授是什麼意思?不用再講了,他說:「我那朋友已關照了我好久,現在我也照顧著他的未亡人,請你能成全他們,他們也成全了你。」我跟他笑了笑,不好講,捊他一頓也不好,只能搖搖頭,他說:「我把你帶到那邊去看一看好不好?」我說:「我沒有時間。」他還是沒有瞭解我的意思,有一天他把人帶到我那裡去了,來看我啦!同來的有一個中年婦人,帶著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姐。我一看這苗頭不對啊! 是什意思呢?後來沒有談什麼話,我請他們喝了茶,坐了會兒他們就走了。晚上我那教授打電話給我:「噯!怎麼樣啊!今天你看了,滿意不滿意啊?」像這種,這是誘惑 ,後來 我就把師父給我的二句話,在電話裡報告我的教授,我說我來日本求學時,我的師父給我二句話:「願汝為大宗教家,切勿為宗教學者。」他是希望我成為大宗教家,不要成為宗教的學者。我說我來日本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自己的生活問題,自已的處境問題,不是問題,我是來學法的;至於說日本佛教的制度,這是日本的制度,我還是我。我還告訴他:「日本沒有一個比丘,我是個受了比丘戒的比丘,請教授能夠原諒我。你如果理解中國的比丘,對女色有多大的警惕,你就會知道。」後來他非常的抱歉,那麼在日本這只是個例子,在我們這世界上,引誘太多,我們學佛如果不能有出離心,那是個嚴重的問題。現在下面我講「心出離」。 出離心已經懂了,現在把它倒過來,「心出離」,這話可能有人誤解,很多喊口號的 人,利用它做為遁詞,告訴人家,你不要以為我有家有室,兒女成群,我也是過著與出家人同樣的生活,出家人不一定同我一樣,有這樣清淨哦!我雖然和太太睡在一起,好多年不動心哦。心不動身體還在動,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告訴諸位,這種人很少,這種人太少了,欺騙自己,但是反過來說,講出離,就是離開 人間了對不對?不離開人間!我們有一句話,修道是要靠眾威加持,在我們寺院裡常常有二 句話:「寧可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什麼原因? 在大廟裡依眾、靠眾、隨眾,你不修行也要修行,再懶的人在團 體裡面,人家上了殿,你不能不上殿,人家在唸經,你嘴巴不動,耳朵也在聽,人家在拜,你也不得不拜,所以在 團 體裡面修行,要比一個人修行好,是助道,有道侶、道伴。一個人修行呢?你們可要問我了,法師!你不是一個人在山中住了六年嗎?既然說不在小廟修道,你為什麼一個人在山裡面?一個人的修行哪,要有了基礎以後,一個人可以修行,懂得方法以後,一個人可以修行,最少在知見上要有很正確的基礎,才可以一個人修行。有很多人閉關,不一定成功;所謂「成功」怎麼講,閉關出來以後,有很多書跟著一起出來,這算不算是成功啊?有的人閉了生死關,沒有一個人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用過功,那麼這兩種人,究竟那一個是真正修行的人?告訴諸位,如果善於用功的,兩位都是修行者,如果不善於用功的,二者都不是修行人;主要所謂善與不善在心,要在我們這心能夠離欲,能夠出離。在關房裡邊沽名釣譽,就怕人不知道我在閉關,我就拚命的寫信,拚命的發消息,大家知道了我在閉關,大家來看我,供養我,那麼這種是為自己。但是這心很難講是為己或為人,如果完全是以悲心,我自己用功,寫書也好,做什麼也好,講經也好,都不是為名利,而是為了悲願心。不為己就是出離心,為己就是執著心,就是染著心、貪著心。假如我們能自己問一問,我們學佛,我們弘法,我們修行是為什麼?是為了將來成大法師,為了成為高僧。 最近有人說:聖嚴法師啊!你還沒有到高僧的程度,你已是名僧哪,再上一步就變成高僧。對我來講,究竟那一種好,我覺得名譽高,不是重要的事情,實至名歸,有名也沒有關係,假如說什麼人也不知道,我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也沒有關係。人家認為我是個高僧,這點我要告訴諸位,我們常常看到某某地方做大法會,有五十位高僧在唸經,做法會,這是大法會,跑了去看看是哪些位高僧?一看是佛學院的學生,五十位佛學院的學生,幾位佛學院的老師,像這樣子你們說是不是高僧?可以說是高僧,為什麼,什麼叫做高,什麼叫做名?有名的人不一定高,高僧不一定有名,所謂高僧是有出離心的,完全是為悲心與菩提心來渡眾生,來做佛事,這個就是高。如果名氣很大,他沒有出離心,一切為自己,沽名釣譽,這個叫名僧,佛學院的同學們唸經,絕對不會說我這次唸經,報紙上都會見到我的名字,沒有這種心,對不對?所以他們是高僧,至少他在這種場合是高僧。有些人跑了去,今天是輪我站在中間,紅祖衣,黃海 青,珠子擺得很長,一直拖到尾脊,新聞記者劈裡拍拉地專門把鏡頭對著他。他還沒站好的時候,記者鏡頭若對著他,他會說慢慢照,等一下,我還沒站好。像這種人,在外表看起來像高僧,對不對?其實他這個念頭是名僧,這個是不是出離心?不是出離心,我們沒有意思要罵人,批評他,我們的心如果是出離的話,這出離心叫發心,發一念心,你們的導師曉雲法師他是天台宗,講一念心,這一念心是什麼心?諸位以為是清淨心,我告訴諸位,「是妄心」、天台宗叫妄心觀,妄心就是一念三千的妄心,與真心是相應的。永明延壽禪師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這個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 相應唸唸佛,是什麼念?是出離心,學佛要有出離心。
第二學佛要有慈悲心:
我們每天都喊慈悲慈悲,都是叫人家慈悲我,沒有叫我自己慈悲人。我很可憐哪!你慈悲慈悲我。我回來以後,在我們文化館,門雖設而常關。可是也有人,把門鈴一按,拿封信,很長很長,做什麼的?他說,你們這是慈善機關,要請你們發大慈悲心,救濟我,我家裡一家幾口,在生死邊緣,要請你們救濟救濟。你出去看一看,他滿嘴的酒氣,他剛剛喝飽了酒來的,像這種人,我想那裡都有這種人,那麼這種慈悲,要不要慈悲?也要慈悲是不是啊!禪宗有句話,「方便」 就是慈悲。現在方便是下流,把慈悲也就解釋成為下流了,這「方便」,本來是一句很好聽的話,是說以方法去便利人求佛道,這是慈悲,可是現在把方便變成隨便,方便不是隨便,方便一過了頭就是隨便,一隨便就馬馬虎虎,這樣子一定教不出好的人來。可是呢,棒下出孝子,有沒有這句話?禪堂裡叫香板頭上出祖師,你們那一個挨過香板啦!有幾個人挨過香板啦!我上次到你們禪堂裡去看,看到香板很厚,那麼,這挨打是好事情,馬馬虎虎出不了好事情。所以慈悲二個字,不是姑息,慈悲不是隨便,慈悲是要以智慧來指導你,用恰到好處的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是慈悲的精神。所以有人問我,他說觀音菩薩很奇怪,千手千眼的觀音,有的手上拿著刀、槍、輪、戟、繩子等很多很多的兵器。還有金剛,都是威武得很,都是面目可憎的這種人。他覺得奇怪,你們佛教講慈悲,為什麼有這樣的現象?他說今天有原子彈 ,你應該把原子彈 裝到觀音菩薩手上去啊!是不是?諸位!我們將來塑像,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不是也把原子彈 、大炮、飛機塑到觀音菩薩的手上去啊!假如有必要的話,可以的。為什麼?那個是象徵,象徵著菩薩的精神,千手千眼裡頭,也有花、燈、珍珠、藥草,這些都有,就是菩薩化度眾生的時候,以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方法來教化眾生,慈悲是要講究方法的,不是隨便做濫好人,你們看到人,說這個人是好人,好到什麼程度,好到了沒有是非的程度,這種是不是好人?給他一種紅的顏色,他說好,藍的 也說好,紅、黃、藍、白、黑通通好,你說強盜好不好?想一想,盜亦有道也好,是不是?對,樣樣都好,就怕得罪人,在儒家講,叫鄉願,鄉願是什麼?鄉願德之賊,這是濫好人,不是慈悲。所以,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大菩薩們現種種身,在我們高僧傳裡面,祖師們都是非常雄偉的,菩薩,金剛,這些都是佛渡世的方便,都是慈悲。假如說要我們殺人,殺不殺?不能殺,殺了以後就不慈悲?告訴諸位,要殺像壞蛋那樣的人,早一點殺掉就好了,可是共業所感,我們沒有辦法殺他,他自已死掉了。因此,我講到戒的時候,戒有開、遮、持、犯,主要講的是方法,持戒也有方法,也有方便, 不是說一概而論。
第三個要有菩提心:
即學佛的菩提心,我們前天因為文化館來了很多的人,結果很多的菜剩下來,吃不完, 剩下我們幾個人在吃,那我就請他們幫幫忙,發發心,把它吃掉。發心這句話,我想了想不對,發心?發心吃菜?這個發,發是生長的意思,一粒黃豆或一粒谷子往水裡一泡,它就長大了,就是發了,發了以後怎麼樣?它的芽出來了,發生,一發它就會生,對不對?發菩提 心生菩提心,發心,這發心叫人吃菜,不是辦法,這些菜吃完,心就沒有了。應該就是說,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本來就有。弘一大師要去青島的湛山寺以前,他做了一個夢,他把蓮子一把一把的撒下去,撒下去做什麼?種菩提種子。人家講,我到某某地方說佛法了,那個地方是從來沒有佛法到過的地方,是邊地,這次我去為那邊的人種下菩提的種子,這個話聽起來好像是對的,其實對不對?諸位,種菩提種,他們本來沒有菩提種,結果把它種了下去,然後他們有了,本來那是個荒地,撒了種子下去,就長起來了,是不是這個樣子?可以通的,對的。但再深一層講,有毛病,這是層次的問題。我們分為二個層次來講;第一個層次,在普通來講,從沒有聽聞佛法的人,我們撒了菩提種子是對的,但是,再深一層講,一切眾生通通有菩提心,通通有佛性,而只是沒有發,我去撒甘露水,這甘露水撒在什麼上面?撒在菩提種子上面,因此菩提的種子發芽,應該這樣講比較好一點。所以,我們先要自己發菩提心,很要緊,菩提心本來就有的,每一個人都有,人人都有,本來就有,涅槃經裡 如此講,華嚴經也是如此講,本來就有菩提心,這是始覺、本覺,菩提本無樹,那麼種子那裡來呢?這個是禪的問題,我們現在不談。發心,發菩提心,我們如果在一切情形之下,環境之下,我們不要忘掉了「菩提心」三個字,我們就能保持我們的安全。人只要有自信心,無事不成,喪失了自信心的話,你便一事無成。所以要建立對佛法的信心,修行的信心健全的話,一定要先把菩提心發出來,肯定自己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淨的覺心。自己知道,並肯定自己有菩提心的話,你就很安全了,在菩提道上一直走下去,很平坦。這是說,有人雖是國王的兒子,當他還沒有知道自己是國王的兒子以前,他跟普通的人一樣,無所謂;有一天知道自己是國王的兒子以後,他就覺得跟人家不相同,自己應該像一個國王的兒子,像一個王子。當我沒有得到學位以前,我是普通人,得到學位以後呢?我覺得還是個普通人。人家就講了,噯!你的責任大了,我說對啊!得到學位做什麼的,一張紙沒有用,但是責任加重,我得的是責任感,榮譽不希奇。一張紙毫無用處,而是責任感。有了菩提心,發了菩提心而責任感加重。學佛心要勇猛,藕益大師常常跟人講:「我一生毫無長處,唯一的長處是我沒有離開菩提心。」他時時刻刻沒有忘記菩提心,也勸人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生活之中的防腐劑,能防止我們生活腐化,能防止我們走入歧途,堅定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健全我們修行的生活。以上講的是學佛,以下講日常生活──第一是平常生活,第二是修行人每日的修行生活。 一、平常生活,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就平常人的生活來講,我們先要做個平常人,從平常人做起,而後做到不平常,做到不平常以後,再又回到平常。這不是賣關子,在我們初初進入佛門修行佛法的時候,先要把自己的生活導入常人的軌道,過通常人的生活。這在佛經中分為二類,一類是人與倫理生活,也就是社會生活,在六方禮經中講,有個善生童子,也名善生長者經,或善生經。長者之意,非年紀大的人,長者是有德之人,年輕有德也可稱之為長者,長者和童子是相對的,無慾為童子,文朱師利是法王子,事實是童子,六方禮經是講,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主對僕,夫對妻,妻對夫,國王與大臣,也就是我們中國的倫理綱常,就是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倫理生活就是各盡其分,各盡其責,以上是平常人的生活。反對出家的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等等。因為出家人,又要燒疤、燃頂(燃頂從明末才有,明前沒有的,現在有人畫玄奘三藏像,頭頂也點十二個點,是沒有歷史根據的),又要離開社會,所以捊出家人是不忠、不孝、不義。實際則不,釋尊不但沒有忘記父母,更沒有忘記他的國家,他把佛法教給和他有關係的人,後來他的國家被人滅亡,他也遭受滅族的慘痛,他明知不可為而還是要去救護。今天我還想到這個故事,我對自己說,我要愛國,也護佛教,出家人也要對國家民族盡心。在人與人之間,要努力去求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一切不為自己,這是菩薩道的基礎,一切都為眾生。度眾生,要先從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度起,不能度家裡的人,責任在自己,要檢點自己,是否盡到了責任。第二要看緣,有緣很快就能使人信佛。釋迦佛生生世世有個提婆達多和他搗蛋。佛不能度無緣的人,不能度的人,就要把他當菩薩看。家裡有人不信佛,不要認為是生在魔鬼之家而想逃避,越是有這樣家庭的環境,越要視為火中紅蓮,越要八風不動,越要對他們好,越要努力盡到自己的責任。直到死為止,你雖無法度他,他卻成就了你的道業,家裡如果出現了狠丈夫、凶太太,若自己是菩薩,他更是大菩薩。這是就佛法來講,先做平常人。二、修行生活,離不開戒律,有祖師把戒律濃縮編輯起來叫<毗尼日用>,吃飯應怎樣,漱口應怎樣,起居應怎樣,理發應怎樣...都有一定威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貫徹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另有一部<禪門日誦>,一般人說,禪宗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非不要經典,禪只是不著文字,不入任何形象、現象,任何形象、現象均可捉摸,不立文字就是不立現象,心裡一切形象、現象都沒有了就叫收心,不是眼睛在看,是心在妄動,<禪門日誦>是規定每天早上起來,一直到睡覺以前的五堂功課,乃是藉著念誦,幫助我們收心,指導我們修定。還有百丈清規,禪院清規──都是禪的生活軌範。曉雲法師不同於眾──威儀、風貌就能感動人,他講話的姿態能使人敬仰,走路很輕,從不慌張,見到人總是那樣和藹,使人如沐春風。他是藝術家,居所如入畫境。日常生活就是從平凡中體驗真實的存在,其實是假的,一切如夢如幻,在沒解脫以前,假的也要當真的做。業力是不假的,願力是很偉大的,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業力,以我們的願力把我們的生活改變為純佛教化的生活──做三寶弟子。學佛要從平常生活中著手,願心要擺到發無上佛道上去,難得好因緣,大家聚在一起,沾大家的福氣,願大家光明。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講於蓮花學佛院 盧城錄音·劉國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