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學人逸山、性明記錄

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經題

譯經師

解經師

正序

解經玄義

正釋經文—序分

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正宗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流通分

跋語

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際此五濁熾盛三災猛烈八苦交 煎,眾魔摧殘之時。盡大地無一片乾淨土,可以安閒過日。故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誠令人不可一朝居也。然吾等欲出苦海,離塵寰,置諸子於衽席之上,救群黎於水火之中。其唯信願持名,一心念佛。可為澄濁得清之清水珠,息災降福之摩尼寶。成淨土而潔穢邦,作清涼而化熱煩。契時契機,至切至要,無復加矣。旭祖彌陀要解,即為開念佛奧藏之鎖鑰,導歸淨土真徑之指南。言言見諦,語語真誠。即事持顯乎理持,至聖至賢,莫能越其閫。照性惡融乎性善,五逆十惡,亦可臻其域。徹性徹相,至理全彰。吐心吐膽,肝腸盡裂。誠出苦海生極樂之大津梁也。吾師寶公上人,素抱教弘天台,行重淨土之大願。遠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宏模,近遵蓮池、蕅益、諦公、印老之懿範。談經則字字指歸淨土,說法、則言言融會蓮宗。於旭祖彌陀要解一書,尤番番講演,頻頻開導。語意懇切,悲心殷重。如擊洪鐘於昏夜,寱夢皆醒。鼓金鐸於迷途,癡暗鹹覺。聞者見者,莫不令其即有念而證無念,即有生以入無生。悟自性之彌陀,達唯心之淨土。蕩漾蓮舟,達彼樂邦而後已。民國癸酉夏,吾師在滬圓通寺,講此要解全部。由敏智師等記錄,常覺師輯。惜未及半,而常師病故。乃奉吾師慈命,囑逸續輯,呈吾師改述。時經數月,始竣其事,完成已而未竟之公案。吾師舌燦蓮花,辯若懸河。從自心阿耨達池,流布法水,深廣無涯。逸稟性庸愚,隨聽隨忘。掛一漏萬,隨所不免。雖竭神思,何能盡吾師於萬一哉。時在丁丑夏學人逸山謹序於觀宗學社輔講室。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斯為一部之總題,賅括全部別文之要意。所謂總者,總其別。別者別其總耳。題中有通有別。佛說阿彌陀五字,異於諸部,謂之別。經之一字,同於諸部,謂之通。要解二字,乃注題。此通為一經之法題。茲先釋法題,次釋人題。此法題,乃全部之綱領。所謂提綱則眾目齊張,挈領則衣襟自正。故凡講經,先須釋題。若於經題,精以研究。則全經要旨,思過半矣。

原夫釋迦世尊,大悲利物。示同人法,降生人間。逗機施教,應病與藥。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逮及涅槃。經家結集。乃有三藏十二部之玄文,流通於世間。自金人□夢,聖教西來。震旦蒼生,方餐出世醍醐。然所說一切法門中,能於末世眾生,最契機者,則莫如念佛一法。以其即方便成圓頓。而淨土諸經,則莫妙於此本彌陀經。以其言簡而義賅,辭淺而理豐。故世之流通者眾,昔之注述者亦多。而於其中求其精而且要之註釋者,則莫如要解。斯解乃靈峰老人之心血供獻。所謂言言見諦,句句歸宗。吐肝吐膽,字字見血。彌陀一經,得斯解以釋之。如揭慧日於中天,無不洞徹。今講斯經,並講斯解。故凡學佛者,須精心以研究之。

如來一代聖教,一切諸經,別名無量。求其立題所以,不外七種。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是也。單三者,(一)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佛為能說之人。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也。阿彌陀,為所說之人。即極樂之導師是也。能所皆為究竟之果人,故名單人立題。(二)單法。如般若經。涅槃經。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乃自性之妙明,法身之本智。涅槃,涅名不生,槃名不滅。不生不滅,乃自性真常之本體。般若與涅槃,皆屬於法,故曰單法立題。(三)單喻。如瓔珞經。梵網經。瓔珞、乃菩薩嚴身之具。梵網、乃大梵天王之網羅幢。二皆是喻,故曰單喻立題。復三者,(一)法喻。如妙法蓮華經。妙者,妙名不可思議。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妙法是法,蓮華屬喻。故曰法喻立題。(二)人喻。如、如來獅子吼經。如來乃果人之通號,人也。獅子吼,喻也。故曰人喻立題。(三)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故曰人法立題。具足一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乃佛之三德,法也。佛,為說法之教主,人也。華嚴,以菩薩萬行之因華,莊嚴一乘之佛果。喻也。此乃人、法、喻、具足立題。今此彌陀經,於七種立題中,是約單人立題也。

世尊一代所說時教,皆可論其通、別。教、行、理、三,皆論通、別。且如此經,佛說阿彌陀五字。名異眾典,故教別。經之一字、諸部共稱,故教通。依教起行,為行不同。如法華、以法華三昧為行。今經、則以持名念佛為行,故行別。行門雖殊,同歸寂光,故行通。理雖無名,因門名理。理隨於門,則有四教十六門入理之不同,故理別。一門所入之理,即一切門理。一切門所入之理,即一門理,故理通。此約一化而說。如約淨土法門而言,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三經各詮文理不同,故教別。同稱彌陀之經,同弘淨土之宗,故教通。持名,觀像,觀想,行門不同,故行別。同修淨業,同生淨土,故行通。唯心極樂,橫具四土,故理別。四土皆唯心,故理通。通別之義,略如上釋。

茲當釋此佛字。梵語佛陀,此翻為覺。謂自覺,悟性真常,了惑幻妄。覺知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內而身心,外及世界。無不浮塵幻化相,虛妄生滅,鹹非真實。見聞若幻翳,三界如空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覺悟自性真常,靈明湛寂。此謂之自覺。將所覺之理,而覺悟一切眾生。所謂將斯道,覺斯民。運無緣慈,度有情界。謂之覺他。無明窮盡,澈法底源。行滿果圓,謂之覺滿。三覺圓,萬德備,名之曰佛。

此佛字,乃十種通號之一。十種通號者,(一)曰如來。今佛應世,如古佛之再來。即仿同先跡號。(二)曰應供。應受九界之供養。即堪為福田號。(三)曰正遍知。法無不知,理無不曉。遍知法界之真理,即遍知法界號。(四)曰明行足。謂三明、明,六通、足。即果顯因德號。(五)曰善逝。妙證菩提,永不復還。即妙往菩提號。(六)曰世間解。謂澈知世出世間,及如實相。即達偽通真號。(七)曰無上士。謂世出世間,無有過上。即攝化從道號。(八)曰調御丈夫天人師。謂佛以大慈大智,以善柔軟語,苦切之語,及雜語等。調伏眾生,令不失道。即應機授法號。(九)曰佛。即上所云,三覺圓明。為覺悟歸真號。(十)曰世尊。謂世出世間,最所尊仰。即三界獨尊號。斯十號為諸佛之所共稱,故曰通號。

當知佛之一字,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只以無明蓋覆,而不親證。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吾人雖由妄想用事。而天真佛性,本自現成,無欠無餘。眾生雖升沉六道。而此佛性,仍湛然常存,不遷不變。眾生本源佛性,與諸佛之妙極法身,無二無別。唯眾生但是性德本具,諸佛是修德究竟。眾生之理具佛性,台宗稱之謂理即佛。如無機子之六即頌。初理即雲,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此頌眾生雖昏迷倒惑,而本有之天真佛性,不失不壞。眾生之一動一靜,一行一住,乃至擔柴運水,迎賓送客,全體皆是佛性顯現,其理全是。而舉止行藏,完全背謬。迷頭認影,將妄作真。糊糊塗塗,昏昏冥冥。將本有佛性之妙體,隨六塵幻境而流轉。杳杳茫茫,無本可據。缺始覺之智,乏觀照之功,安知返本還源之歸趣地也。如眾生能研閱經典。或從善知識,聞法生解。了知本具佛性,真常不變。從此斷疑生信,明解無滯。謂之名字即佛。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頌意謂、於長劫沉淪 中,到今日,方聽得真常湛寂,不生不滅之法曲妙歌,而知全妄即真。反恨曩昔之迷頭認影,蹉跎光陰。或有眾生,既信本具佛性。由信而起持名妙行,精進修持,唸唸無間,謂之觀行即佛。頌曰,唸唸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頌意謂、唸唸彌陀。一心湛然,諸妄自息,常理自照。回觀法法本性,無非中道。或有眾生,精持名號。直至念空真念,得事一心不亂。不起思量分別,不起憎愛妄想。破見思惑,得見依稀相似之佛性,六根清淨,謂之相似即佛。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頌意謂、至此雖見思之四住煩惱先脫,而六塵之法執未忘。眼翳猶未淨盡,空華尚在鼓舞。或有眾生執持名號。至理一心不亂,豁破一分無明,見一分中道理,謂之分證即佛。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頌意謂、到此名為親見佛性,悟證一切,無不貫通。但無明尚未破盡,如隔紗見月耳。若至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謂之究竟即佛。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頌意謂、眾生從無始以來,全真成妄。今則三覺圓明,全妄成真。名之謂佛。然成佛、即成眾生之本有佛。不過復歸自性,更無別有一法可新得。所以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今佛說彌陀經之佛字,即六即中之究竟即。即指釋迦牟尼佛是。釋佛字竟。

次釋佛說之說字。說之上加一佛字,簡非四人所說。蓋經有五人說,佛、弟子、天、仙、化人、皆可說經。唯弟子天仙化人等所說,須得佛印可,方能稱經。然此經乃釋迦世尊,金口誠言所宣。揀非弟子諸天諸仙及化人說,故標佛說。夫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實際理地,本無所說。所謂道本無言,法本無說。如金剛經雲,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今何以佛有法之可說耶。須知道本無言,假言以顯道。法本無說,藉說以顯法。若執不可說,則墮外道絕言見。若執有可說,則成謗佛之譏。若達說即無說,不妨無說而說。所以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未嘗說過一個字。雖未嘗說過一字,而橫說、豎說、熾然無間說,無有窮盡。佛法之妙,妙在於斯。此經既標佛說,而佛有三身。所謂法、報、應化。本覺性體,即法身。始覺智圓,即報身。慈悲應現,即化身。法身、名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報身、名盧捨那,此雲、光明遍照。亦云淨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又此三身,具單、復二義。法身單,唯指本來清淨理體。報身單,唯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唯指隨機應現,如水中現月。法身復者,一、自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具之天真佛性。二、離垢妙極法身,乃諸佛修德究竟所證之法界理體。報身復者,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為被十地菩薩機,隨其所好。見剎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齊。化身復者,一、應現身。示現八相成道。如今釋迦降生出家成道等相是。二、變化身。無而忽有。因眾生機熟時至,不待示現八相,即現變化身以度脫之。又化身亦名應身。應機示現,如皓月應於寒潭。示成八相者,亦有三種。一、勝應。即前他受用身,為被地上菩薩大機所現。二、帶劣勝應身。為被三乘機而現。三、劣應身。即為鈍機所見,現丈六金身是。又變化身,復有二種。謂現佛界化身。如雲、千百億化身佛。二、隨類應現。應以何身得度,即變化何身,如三十二應是。然此三身三即一,一即三,三一不可思議,名圓三身。此身、於三身中,何身所說。或雲、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言報身佛,及應化身佛,皆不能說法。以其非真佛故。此乃恐人執相迷理,故唯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或雲法身乃自覺聖境,無言無說。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形無相,雲何說法。其說法現儀,皆化身佛所為耳。此則恐人迷於法身,墮在情量。故說現化身佛,示身、口、意三輪,現身說法也。實則、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其偏執何身所說。但為對治有異,致使諸經所說不同。然諸佛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亦不離報化。若明四悉檀義,則謂法身佛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真佛。言報化佛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說。若言三身合一乃能說法亦可,如雲報化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說法亦可,法報身、為地上菩薩說。勝應身、為地前及二乘說。劣應身、為一切凡夫說。或謂三身總無言說亦可,如雲,佛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若明諸佛四悉度生之意,則法法皆是。否則、頭頭俱非。雲何四悉檀。如此會中,若有人能聞法,歡喜,生希有心,生難遭想,即世界悉檀歡喜益。即所謂、未種善根者令種。若人能聞法生解,長養善根者,即為人悉檀生善益。所謂、已種善根者令增長。若人能執持聖號。滅貪嗔癡,即對治悉檀破惡益。所謂已增長者令成熟。若人能妙悟自性彌陀,證無生理,即第一義悉檀入理益。謂、已成熟者令解脫。當知世尊為種、熟、脫三,以四悉檀因緣度生故,無說而說,故曰佛說。

阿彌陀是印度語。華言無量壽,又雲無量光。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雲無量壽。又雲、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無量光。無量光壽,眾生性具。諸佛證得。彌陀、證橫遍十方,無有涯際之心性,本是遍照法界,故曰無量光。彌陀、證豎窮三際,無有初後之心性,本是湛寂常恆,故曰無量壽。如六祖雲、何期是心,本自光明。正顯眾生自性、本是靈明洞澈,了了常知,歷歷不昧。全體是大光明藏。此即自性無量光。吾人當下一念心性,湛湛寂寂。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真常如如。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以常新。此即自性之無量壽。又如吾人持名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內外湛寂,照而常寂,即無量壽。正念佛時,名號歷歷,不昏不昧,寂而常照,即無量光。當知光壽原來不二,寂照唯是一體。當處即心是佛。彌陀昔為法藏比丘,曾發四十八願。逮至願滿行圓成佛時,而有依正莊嚴,塵剎相好,光壽無量。是皆彌陀因中願行所感。吾人或修觀,或念佛,或參禪,或持戒,皆可證此無量光壽。唯修觀參禪上根利智者則可。中下之流,還以念佛為穩當。須知念佛一法,橫豎該羅,上下兼收。上上根不能越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最簡易,最方便,最圓頓,最穩健。所謂、不要三祇修福慧,只須六字出乾坤。持名念佛,是從有念入無念,從有生入無生。仗彌陀之悲願,恃吾人之信願。一心精持名號,決定生西,成佛無疑。上釋佛說阿彌陀五字之別題竟。下釋通題。

經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契機、契理。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機宜,故名契經。具含五義。一、法本義。謂佛知一切法,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而有言教。作世界說,即為教本。作為人對治說,即為行本。作第一義說即為理本。故含法本義也。二、微發義。佛用四悉檀起教,巧妙言辭,從微至著,靡所不詮。是則文義漸顯,開發初心。初中後善,圓滿具足。故含微發義也。三、湧泉義。此從譬發明。謂妙泉湧流,滔滔無竭。佛用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故含湧泉義也。四、繩墨義。此亦借喻顯義。如世之木石匠人,以繩墨裁邪曲。佛用四悉檀說法,裁愛見之邪曲。令發真見無漏道。故含繩墨義也。五、結鬘義。此亦借喻顯。結鬘者,即是縷穿於華,不令零落,佛用四悉檀說法,詮諸法相。故含結鬘義也。佛地論雲,修多羅、有二義,一、貫穿義。謂貫穿所說之法故。二、攝持義。謂以此法攝持所化群機故。

此方訓四義。一、法義。經者、法也。謂十界同遵,自軌軌他故。二、常義。經者、常也。謂天魔外道、不能改壞,三世不易故。三、徑義。經者、徑也。謂修行之路徑。極樂是我家鄉,彌陀是我慈父。若不識慈父之住址,而不知返家之路徑。終不能返本還源,得至本有家鄉。故釋迦世尊說經示以路徑,方能返家鄉,見慈父。故雲修行之路徑也。四、典義。經者、典也。攝化群生之定典。末世度生,非淨業法門,不足以益物。欲發廣大道心,普渡群迷。捨念佛之法外,無別如是普濟之方便矣。故雲攝生之典也。總之、經乃迷途之明燈,長夜之慧炬,苦海之慈航,度生之寶筏。釋通題竟。次釋注題。

要解,是靈峰老人所著。為彌陀經最緊要之註釋。文不繁而義豐,辭雖簡而理玄。乃十方諸佛之心要,淨業經藏之骨髓。要者、緊要也。文中要處雖多,略不出三。(一)心要。即破緣影之妄心,顯即境之真心,為自性彌陀之本體。言心、有乎多種。一曰肉團 心,即吾人所指胸腔者是。此屬肉團 ,系色質,有生滅敗壞,非吾人之真心也。二曰緣影心,因塵而有者是。緣前塵而起思量分別。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此亦非吾人之真心。以其因塵則有,離塵則無故也。三曰真如心,乃即境之真心。此心非肉團 ,非緣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豎窮橫遍,不可思議。一切世出世法,皆唯此心所成。諸法所生,因心成體。古人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者,即此心也。今之所謂心要者,即指此而言也。此要解中,將此心要之義,切實解明,故曰要解。(二)境要。乃破緣影之妄土,顯即心之真境。今之學者,稍具世智,執著偏見,謂自心即淨土,自性即彌陀。須知伊所謂之唯心淨土,乃將緣影之妄想,作唯心之淨土。當知十萬億佛土外決定有一極樂世界。所以雲,生則決定生。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我心內之極樂。以我心豎窮橫遍,無一土,無一法,不在此心中。故雲、去則實不去。明乎此,方可與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否則、必落於緣影妄想。後文雲一切莊嚴,皆彌陀導師行願所成。亦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豈不可歎。此要解中,將此境要之旨,發揮透澈,詳為解釋無滯,故曰要解。(三)法門要。有事、有理。約事則淨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如天普蓋,似地均擎。橫超三界,帶業往生。勝過一切豎出法門。如蟲鑽竹筒,豎出則須依節而出,甚難甚難。橫鑽出洞,則甚易甚易。約理、則心境圓妙。一句彌陀,圓具三觀十乘,無不該攝。此要解中,將此法門,為一切法門之最要意,分明解出,故曰要解。然此三法,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圓融,不可思議。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啟切願。明法門要,能立實行。後雲,能念之心,不可思議。以其即心即佛故。斯即心要也。所念之佛,不可思議。以其即佛即心故。斯即境要也。唸一聲,一聲不可思議。乃至念百聲,千萬億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以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斯即法門要也。具釋此三要,故曰要解。釋法題竟。次釋人題。分二。先釋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彌陀經,乃釋迦世尊,說於印度。本系梵文。所以翻梵成華,流通中國者,系三藏法師羅什所譯,始有此經。三藏者,(一)修多羅。此雲經藏。(二)毗奈耶。此雲律藏。(三)阿毗曇。此雲論藏。藏者,包含攝持為義。謂此三藏,能包含攝持一切本藏所有法,故曰藏。法師者,以法為師也。此師博通三藏,依此法而為師,亦以此法而為人師,故名法師。然法師、復有五種之別。(一)受持(二)誦(三)讀(四)解說(五)書寫。師具五德,故曰法師也。梵語鳩摩羅什,華言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師祖居印度,世為王臣。父棄官捨家,遊學至龜茲。國王聞其賢名,以女妻之,而生什。師居胎日,母增慧辯。七歲出家,隨母至寺。見佛缽甚喜,遂舉至頂。俄念我身卑小,而缽甚大,我何能舉。遂力不勝,而倒於地。豁悟萬法唯心。日誦千偈。至年九歲,辯挫邪鋒,鹹皆愧伏。十二歲遇羅漢奇之,謂其母曰,當守護之。若年三十五歲,當大興佛法,度人無量。後學大乘,數破外道。遠近諸國,鹹謂神異。師每說法,國王大臣,鹹皆環跪而聽。其敬仰法師之誠,於此可知。母生什後,亦出家。聰拔眾尼,位證三果。師既受具,母謂之曰,方等深經,應闡於秦都。但於汝不利奈何。師曰,菩薩之行,利物忘軀。期於大化必行,雖入爐鑊無恨。初符堅為秦王。建元九年時。有太史奏曰,有德星現於西域,當有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西域有羅什,襄陽有道安,非此人耶。因遣將軍呂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臨行謂曰,朕之西征,非為珍寶國土,志在得什。光破龜茲,得師,而歸。師在路,數言應變,光盡用之。光聞姚萇殺堅,自據西涼。至姚興接位,呂光亦死,呂隆復立。姚興滅涼,興亦信師,乃迎師入長安。時在姚秦弘始四年,東晉安帝隆安元年也。師既入都,秦王以厚禮遇師,延入西明閣。敕僧契等八百沙門,咨受什旨,於草堂寺,參定眾經。師所譯經,受持者眾。故道宣律師,嘗問天人陸玄暢曰,什師一代所譯經論,至今若新,受持轉勝何耶。答曰,什師從毗婆屍七佛以來,為譯經之師。故所譯者,深契佛旨,巧合群機。師所譯之經甚多。此經即師所譯之一。吾人能得此而受持,能知極樂之依正莊嚴,能識持名念佛之橫超法門。皆是什師慈悲翻譯之功。敢不欽誠而感謝者焉。釋譯人竟。

西有沙門智旭解

智旭,大師之名也。謂師之真常妙智,將如旭日之東昇,故曰智旭。師棲真示寂於靈峰,後之尊師者,又稱之曰靈峰老人。西有二字,乃大師之別號。師深澈淨土妙理。謂西方之依正二報,決定是有。阿彌陀佛的確是有。稍通佛理者,每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執理廢事,誤墮偏空。大師憫之,為破迷執計,號曰西有。蓋執理廢事,其害甚大。雲棲雲,執理而廢事,難免落空之禍。執事而廢理,不虛入品之功。又雲寧可執有見,若須彌山。不可執空見,如芥子許。或謂,既雲不可執空,如何金剛又處處破有。須知金剛談空乃真空,真空原來不空。淨土說有乃妙有,妙有本非幻有。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不二而二,說空說有。二而不二,唯是一心。空有不二,事理一如。方是第一義諦。故念佛生西一法,大智大慧者,生西甚易。以其了知事理圓融,空有無礙,顯通聖智故。愚夫愚婦,生西亦易。彼雖不知妙理。而信願行切,冥合道妙故,終能成就。唯半智半愚者,生西則難。謂其愚,彼又稍知佛法。謂其智,彼則得一知半解,即執以為是。如斯之類,真所謂、如來說名可憐憫者。大師為破其著理之偏執,故曰西有。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又雲、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乃出家人之通稱。復有四種之別。(一)勝道沙門。即佛菩薩等是。(二)說道沙門。將淨土之道,弘宣與人者是。(三)活道沙門。執持聖號,專修淨業者是。(四)迂道沙門。破佛淨戒,行諸邪行者是。大師於四沙門中,屬第一第二,及第三之三種。師作諸註解,弘通聖教,為眾說法,辯才無礙,故可稱說道沙門。師內修菩薩行,外現比丘身,四依應世,菩薩再來,故可稱勝道沙門。而認真念佛,最後生西,亦可兼活道沙門。師又名蕅益,乃修淨業之號。蕅謂蓮具六即之位。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觀行、相似二位。華喻分證位。蓮喻究竟位。師示居名字位中,故曰蕅也。益者,四悉檀之益。意謂現居五濁淤泥,但得名字四益。若珍池花敷,則得蓮台之四益。故稱蕅益也。大師俗姓鍾,名際明。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吳。母金氏。以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七歲茹素,聰慧絕倫。二十四歲,從雪嶺師出家,命名智旭。二十六歲,得菩薩戒。二十八歲母病甚,割股四次,不救而逝,師痛切心肝。葬事畢,往深山掩關於松陵。三十二歲,研究台宗,作諸經論注述。此要解為四十九歲所作。計一生所有著作,共四十八種,約三百餘卷。五十七歲,示寂靈峰。三年後,啟龕荼毗。師趺坐儼然,面貌若生,發長過耳。荼毗後,牙齒俱不壞。奉骨葬於大殿之右。釋人題竟。

(四)正序分二(初)序法門又二(初)總序多門

《解》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原夫,發語之辭。諸者,不一之謂。斯經釋迦所說,而同於諸佛所說。所謂佛佛道同故也。又佛具三身。所謂法、報、應化。化身是同居 土之諸佛。應身是方便土之諸佛。報身是實報土之諸佛。法身是寂光土之諸佛。一身各具四土,一土各具四身。身土圓融,不可思議。又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則舉一佛,即舉十方諸佛。一即一切,故言諸也。憫念者,諸佛之三緣慈悲,憐憫垂念也。諸佛具此三緣,所以見四生如赤子,觀三界以同情。哀憐悲憫,念念不忘。如世之慈母,憶念其子也。諸佛常念眾生,居生死苦,故以三緣而憫念之。以生緣慈悲,憫念六凡眾生,令離分段生死。以法緣慈悲,憫念二乘眾生,令離方便變易生死。以無緣慈悲,憫念菩薩,令離實報變易生死。良以六凡眾生,不達萬有本空,不知世相如幻,唸唸著有,迷於真諦,故感分段生死之苦。二乘眾生,不了眾生是自心之眾生,一味沉空滯寂,不肯化度,唸唸著空,迷於俗諦,故招方便變易生死。菩薩眾生,執著二邊,迷於圓中妙理,故感實報變易生死。故須諸佛憫念而度脫之也。隨機者,隨順眾生之機宜也。諸佛應世,原欲令眾生返本有之家鄉,證自性之彌陀。只以眾生機有差別,致使如來施設不同。因六凡眾生執有病故,如來以真空藥而治之。二乘執空病故,如來以妙有藥而治之。權乘菩薩執但中病故,如來以圓中藥而治之。病有千差,藥有萬種,然皆解粘脫縛之工具。其實所謂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其有差別不同者,欲令眾生得四悉之益而施設也。眾生心病有八萬四千,故如來心藥之法門,亦有八萬四千。然法門雖多,到家則一。如念佛成佛,持咒亦可成佛,修觀亦可成佛。楞嚴二十五圓通,門門皆可成佛。所謂殊途同歸。如言四門之能入不同,其入清涼池則一。故曰歸元無二路,而方便有多門也。

(二)別顯淨宗分二(初)淨土橫超勝

《解》然於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方者法也。便者宜也。乃諸佛隨順眾生機宜,而施設之方法也。諸佛所設法門雖多,於其中間,求其不曲而直,不遲而捷,不偏而圓,不漸而頓者,則莫如念佛求生淨土一法也。念佛一法,喻如阿伽陀藥,施於眾生,無病不治。乃方便中之方便。直徑中之直徑。頓中頓。圓中圓。橫超三界,帶業往生。不落階級,不落次第。十方諸佛,捨此法不足以圓成佛道。歷代祖師,捨此法不足以教化眾生。時至今日,若不念佛以求生西,將何以對閻君之問。古曰、蓮池在前,鑊湯在後。若不生西,必墮地獄。蓋吾人終日所為,不外善惡二道。作惡者,固墮地獄。即修善者,雖受人天樂報,而樂不久長,報盡亦必隨墮地獄。惟有念佛生西,一生永生,一證永證,再不退墮。亦直捷,亦圓頓。願諸仁者勉之。

(二)又顯名勝二(初)正顯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前謂諸佛憐憫,垂念眾生,施設教化。只以機宜不同,致使如來所說亦異。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則有多門。於多門中,求其至直捷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而念佛復有多種之不同。(一)實相念佛。觀能念之心,當下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亦了不可得,空觀也。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宛然,歷歷明明,假觀也。正歷歷明明,而當處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歷歷明明,中觀也。又實相無相,即空觀。實相無不相,即假觀。不相無相,無相不相,即中觀。非空假中,而即空假中,唯一實相。(二)觀像念佛。如觀佛形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頂上肉髻相,眉間白毫相,乃至足下千輻輪相等是。(三)觀想念佛。如十六觀經中之觀日輪懸鼓等,作諸懸想者是。(四)持名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唸唸無間,字字分明。如是執持名號,名持名念佛。如是觀像、觀想、實相、持名等。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便,至容易最穩健,最妥當者,則莫若持名念佛之一法,為方便中之方便,逕路中之徑路也。若其他念佛法門,須有一定之淨室,還須種種手續,法則儀軌,方可入觀。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一切處,一切時,乃至行住坐臥,出入往返,迎賓送客,皆可念佛。又觀想觀像,境界甚細,須觀境分明。而吾人心甚粗濁。心粗境細,不易入手。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易行。實相念佛,須明理。若見理不真,易入歧途。或招魔境。非若持名念佛,信願行切,即得往生,為最穩當。因持名念佛,仗佛光照觸,有四十里光明,群魔潛蹤。故於一切法門中,求其最妥當者,亦莫如持名念佛。然持名雖易,亦須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而後可。故經中先明依正莊嚴,樓台殿閣,羅網行樹,以啟信。次明鬚髮願。故經雲已發願,則已生。今發願,則今生。既有信願,然後專心念佛,以期往生。故經又雲,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往生。此之謂三資糧。念佛具此,決定往生。故雲一切法門中,念佛為最直捷。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持名為最穩當。然持名一法,言其易,則愚夫愚婦,三歲孩童,俱能持念。言其難,則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所謂欲徹底全彰,難乎其難,八十老翁行不得者此也。雖然如是吾人持名念佛,不問其難易與否,只須放下身心,驀直念去,信願懇切,水到渠成,自能成就。

(二)引證

《解》是故淨土三經並行,古人獨以彌陀經為日課。豈非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無遺,統宗教無外,尤不可思議也哉。

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為淨土之三經。並行流通於世間。而古人獨以小本彌陀經,列為日課。蓋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兼收利鈍者也。三根者,上中下也。上根乃宿世曾栽福培德,根性聰利者是。下根乃宿世業重障深,未曾栽培,根性暗鈍者是。中根在不上不下者是。持名一法,攝此三根,如天普覆,似地均擎,故曰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者,顯此念佛一法,收攝事理,無絲毫遺剩。極樂有四土。如執持名號,帶業往生者,居凡聖同居 淨土。精持名號,斷見思惑,而往生者,居方便有餘土。精持聖號,分斷無明之惑,而往生者,居實報莊嚴土。精持聖號,將窮無明之源,而往生者,居常寂光淨土。然此四土,前三屬事,後一屬理。即一而三,三原即一。四土不出一心。故曰攝事理無遺。又六字洪名為事,一心不亂為理。即一心而為六字洪名之事,即六字而為一心之理。通為一念,故曰攝。又一句彌陀,具足事理。兩重十界,即在一心圓具。所謂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彌陀之是字,即理具也。是心作彌陀,作謂造作,即事也。如上所講,可知自心本具佛界之理,故有修德之事造佛界。亦可謂是心是天堂,是心作天堂。是心是地獄,是心作地獄。具性善性惡,即理具。修善修惡,即事造。自心圓具十界,即理具。自心造作十界,即事造。全理成事,全事即理。理具事造,同居 一念。故曰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者,宗是佛之心。所謂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立地成佛。不立文字,以無言入道。故曰心宗。教是佛之口。所謂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有五時八教。五時(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八教。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依教修觀,明理而起修,故曰教門。古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故統宗。一句彌陀,豎徹五時,橫該八教,故統教。攝宗攝教故曰統宗教而無外。離此念佛外,別無宗教之可言也。又雲舉其名焉,統萬行而無遺。如一心持名,收攝六根,即是戒。一心不亂,即是定。歷歷明明,即是慧。即具三學。以此念佛功德,回向法界群生,即是佈施。故念佛一心,亦具六度。華嚴之一真法界,即是一句彌陀。法華之一乘實相,亦即一句彌陀。故昔之大智大慧,如馬鳴、龍樹、智者、蕅益,諸尊宿,鹹皆念佛生西。今之觀宗諦閒老人,博通宗教,弘經四十餘年。而其末後一著,仍以念佛生西為歸宿也。故持名念佛一法,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之微妙法門也。

(二)序註疏二(初)序古疏

《解》註疏代不乏人,世湮所存無幾。雲棲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圓中鈔,高深洪博。如二曜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彌陀一經,普被群機。法門精要,大藏秘髓。故昔之賢哲,競出手眼以註釋之,故雲代不乏人。然時遠湮沒,迄今所存無幾。雲棲蓮池大師,述為疏鈔,疏通此經要理。鈔釋疏中奧義。妙理廣大,文義精微。雲棲,杭州山名。大師弘道之所。吾夏風俗,避名為敬。後之尊大師者,故以雲棲名焉。師名袾宏,字佛慧。杭之仁和人俗姓沈。三十一歲出家。問法於遍融笑巖諸善知識,圓悟淨宗妙理,乃大弘淨土於雲棲,著彌陀疏鈔等書。住世八十一歲。於萬曆四十年,端坐念佛而逝。為蓮宗八祖。圓中鈔乃幽溪傳燈大師,以圓融中道妙理,鈔釋大佑法師之彌陀略解。圓理高深,中道廣博,故曰高深洪博。幽溪亦地名。即天台幽溪高明寺,為傳燈大師之道場也。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著圓中鈔,無生論等,弘揚念佛法門。每一登座,常聞天樂鳴空。師深達持名一法,圓具三觀。一句彌陀,即中道妙理。故以之鈔釋彌陀略解也。彌陀一經,得二鈔以釋之,如揭慧日於中天,有目皆睹。善根利智,曾研教理者,得此二鈔,即可登堂入室。只以文豐辭富,義深理繁,初機淺識,莫測其邊涯,何以登信願之階。不得已再述要解,刪繁取要,點示要眼。此乃靈峰老人敘述要解之所以。

(二)序今解二(初)正述作疏緣起

《解》故復不揣庸愚,再述要解。

前雲彌陀疏鈔,廣大精微。圓中鈔,高深洪博。只利於宿學,難益於初機。故余弗揣庸碌愚癡,再述要解。所謂智者不無一失,愚者不無一得。乃智旭大師,自序述要解之緣起,及自謙之辭也。

(二)自陳同異俱非

《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智旭大師,乃二翁之後學,何敢自出手眼,與二翁競異,故曰不敢競異。以其各有見解不同,所謂仁者見之以為仁,故又雲,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將釋經文,尊天台儀式有五重玄義。玄者,幽微難見也。義者,深有所以也。五重者,名、體、宗、用、教也。未釋經文之初,先釋經中奧義。擎示經前,俾人一覽經題,便知經中大義也。初序義竟。

(二)解經二(初)五重玄義分五(初)釋名又二(初)總標立題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此經於七種立題中,乃單人立題。能說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乃三覺圓萬德備之究竟果人,超出九界眾生之上,又曰無上人,為果德圓滿之人。所說即極樂教主,阿彌陀佛是。亦果德圓滿之人。二皆極果究竟人,故以兩土果人之單人為名。

(二)別釋通別二(初)釋別名三(初)釋佛字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釋迦牟尼是別號。佛字,是通號。釋迦是姓,牟尼是名。梵語釋迦,此雲能仁。即仁慈博愛義。亦是慈悲利濟意。佛能具此仁,所以觀四生如赤子。眾生生死不了,諸佛心內不安。故示生三界,設諸方便,以度脫之。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釋迦世尊,能拔眾生生死苦,能與眾生涅槃樂,故曰能仁。梵語牟尼,此雲寂默。返照心源,湛寂常恆。不但口是寂滅,心亦寂默。身心寂滅,澈證自心之本體。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經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曰寂默。寂默是體,即自行。能仁是用,即化他。當知世尊,於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故法華經雲,我寔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只以眾生沉淪 生死,流轉六道,生則糊塗生,死則糊塗死,生不知其所來,死不知其所去。入驢胎,鑽馬腹。生而死,死而生,輪迴不已。故我世尊憐而憫之,乘大悲願,示跡娑婆,降生迦維羅國,為淨梵王子,號曰悉達。於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八日,摩耶夫人於毗藍園,右脅而生。至年長成,睹人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十九歲即出家修道,雪山六年苦行。至是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至年八十,眾生機盡,乃示寂於雙林樹下。此即能說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也。乘大悲願者,良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故受三界生死。諸佛乘大悲願,以拔其苦也。悲復有三種之別。(一)愛見悲,凡夫具此。如世人或見親屬,有意外之災,無衣與之衣,無食與之食。雖拔其苦,但是、人分親疏,地分遠近。親者則慈悲救濟。疏者則置之不顧。有情見之悲。故曰愛見悲。又同類有苦則救之。非同類,則非唯不拔其苦,反以殘忍心待之。如世俗人之食雞豬鵝鴨,魚鱉蝦蟹。以其非同類故,非唯不拔其苦,反以之飽口腹。僅有人不殺人,同類相救拔苦之悲。而情見未忘,故名愛見悲。(二)法緣悲,二乘具此。二乘聖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而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以此空法,示教利喜,拔六凡執有之苦,故名法緣悲。(三)同體悲,諸佛菩薩具此。諸佛觀九界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諸佛之心,豎窮橫遍。故無一眾生不在佛心內,故皆同體。眾生病即我病,眾生苦即我苦,捨己從人。觀九界眾生,與我一體,拔眾生苦,即拔自己苦。自他不二,故名同體悲。五濁惡世者,娑婆穢土也。(一)見濁。凡外起諸偏邪之見,堅固執著,染污於心,故曰見濁。(二)煩惱濁。貪嗔癡三毒,如火熾然。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濁。(三)命濁。人生七十,自古為稀,壽命短促。(四)劫濁。五濁之法聚會。同時受此法,故曰劫濁。(五)眾生濁。沉淪 三界,往返六道,生生不已,故名眾生濁。然此五濁。因心濁故,世界亦濁。心淨故,世界亦淨。眾生心濁,所感之世界亦濁。世界雖濁惡,眾生雖剛強難化,而諸佛度生心切,不憚勞苦,不問淨穢,仍示生濁世,化度眾生,故曰生五濁惡世。先覺,即自覺。諸佛覺而不迷,眾生常迷不覺。諸佛是背塵合覺,眾生背覺合塵。諸佛徹悟一乘實相,故曰先覺。以所覺之實相理,而覺悟眾生,故曰覺後覺,即覺他。諸佛徹法底源,識其本末,了其所以,知其究竟。故曰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無法不知,即佛知。佛知、無知無不知,即一切種智。無法不見,即佛見。佛見、無見無不見,即究竟佛眼見。凡夫二乘偏知偏見。外道邪知邪見。菩薩二邊知、二邊見。唯佛三智一心中知,謂正遍知。五眼一眼中見,謂佛眼見。即究竟覺滿也。

(二)釋說字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悅者,喜悅也。佛以度生成佛為懷。凡度生、須待其時至機熟,方能歡喜信受,佛亦得暢己之本懷。故曰悅所懷也。念佛一法,一生成辦,圓證三不退,乃難信難解之法,故須待眾生成佛機熟,方能為說此彌陀難信之法。究竟脫者,即究竟成佛之謂也。脫即解脫。凡夫五惑全具,分段生死纏縛,當然不可謂之解脫。即三乘聖人,煩惱未破盡,無明未窮源,尚有方便實報變易生死纏縛,亦不可謂之解脫。必須至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復歸本源,成等正覺,方可謂之究竟解脫。佛說是經,欲令眾生究竟成佛,故曰究竟脫。

(三)釋阿彌陀又二(初)明導師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阿彌陀乃極樂之導師。導謂引導。眾生沉淪 苦海,無所依投。阿彌陀佛,導之令至彼岸,故名導師。四十八願,乃阿彌陀在因地中所發,接引信願行念佛之眾生。永階不退者,圓證三不退也。三不退者,(一)位不退。斷見思惑,方證不退凡夫地之真空位。(二)行不退。斷塵沙惑,方證從空出假之行。(三)念不退。破無明惑,方證唸唸中道之不退。唯一心念佛,恃自己之信願,仗彌陀之慈力,執持名號,即可圓證三不退也。

(二)明華梵

《解》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梵語者,因印土語,與梵天同。故曰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謂阿彌陀證得自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豎窮三際,無有限量,湛然常寂,亙古不變之心性,故名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謂阿彌陀,證此虛靈不昧靈明洞徹之心,橫遍十方,故曰無量光。寂而常照,即無量光。照而常寂,即無量壽。彌陀世尊,非唯光壽無量。即功德智慧等,皆無量也。功德即前五度,屬事。後般若度,即智慧,屬理。神通者,神為天性,通為慧性,以天然之性、徹照無礙。道力者,道、謂三十七道品,力、謂十力。依、謂依報,所依之國土。如四淨土,樓台殿閣,羅網行樹等是。正、謂正報,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佛身。及諸菩薩人民等是。莊嚴者,了因功德、為智德莊嚴,緣因功德、為福德莊嚴。如是二嚴為能莊嚴,法身為所莊嚴。能所不二,曰妙莊嚴。極樂依正皆能說法。能化所化,能度所度,一一皆不可以心量口量,故名無量也。或曰淨土一法,十方諸佛,鹹皆讚歎,其妙可知。若十方眾生,鹹皆念佛生西,不知極樂國土,俱能容納否。當知彌陀之極樂,即法界故。法界無盡,豈有盈欠者乎。法法是法界,法法皆遍滿。一多無礙,大小相融。如百千燈,光照一室。燈燈相攝,光光互融。如維摩丈室,能容三萬二千獅子寶座。是故只恐眾生信願不切,不得往生。不愁極樂國土之不能容納也。

(二)釋通名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金口所宣,通名為經。佛身是金身,佛口亦金口。經雲,佛身如勝淨妙明,紫金光聚。又金以不變為義。佛所說法,千古不易。如記眾生成佛,將來決定成佛。言提婆達多墮地獄,後果墮地獄。故佛口是金口,千古不易之謂也。此經是釋迦世尊,金口所說,故曰經乃通題也。佛說阿彌陀五字是別題,通別合題,故名佛說阿彌陀經也。如來一大藏教,教行理三,皆論通別。略如前文中釋,廣如天台一家教部所明。天台一宗,有三大部五小部,能攝受含藏一切經文妙理,故曰台藏也。

(二)辨體又二(初)標明

《解》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前釋名,釋其假名。今辨體,顯其實體。體是名下之所詮,名乃體上之能詮。經中從始至終,無非能詮文字,意欲尋名得體,藉文顯理,因筌得魚,因指見月。諸大乘經,以實相為正體。釋論雲,除諸法實相,余皆魔事。如華嚴以一真法界為體,即實相異名。楞嚴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亦即實相異名。法華亦以實相為體。凡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印也。小乘經,則有三法印,謂無常、無我、寂滅。有此三印即系佛說。或謂小乘,何以有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良以小乘根鈍執重,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以無常無我二印,印生死。寂滅印涅槃。故須三印。大乘根利執輕,悟生死即涅槃。涅槃生死,二俱一體。故但一法印也。實相者,無相也。無六凡之有相,無二乘之空相,無菩薩之二邊相,無名字相,無言說相,如來藏空義,一切俱非。金剛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曰實相。復次、實相者,無不相也,法法宛然。所謂虛空無相,不拒諸相發揮。一色一香,無非實相。心實相故,法法實相。如來藏不空義,一切俱即。金剛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亦是實相之異名也。復次實相者,無相不相,不相無相也。如來藏空不空義。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即中道實相也。諸佛悟此,所以成等正覺。眾生迷此,所以沉淪 四生。迷悟雖殊,而此實相理體,仍不生不滅,不遷不變,湛然常存。故以之而為諸大乘之正體也。

(二)正辨分三(初)明性量無相

《解》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原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性,即實相妙性。三法皆得為今經之正體,何故只約一念心性,以顯實相,為今經之正體耶。當知若約佛法,則疑太高。若約生法,又疑太廣。故約心法,最為切近。復次、一念心性,直示一句佛號之體,即空假中。諸佛所證之三德秘藏。乃諸佛之心要。後文雲,一句彌陀,乃本師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又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故約心性明實相體。又所謂諸法本閒,唯心自鬧。心若不鬧,萬法自如,則實相體顯矣。故約心法,而顯今經之正體,最切要也。現前一念心性,圓它它。光爍爍。隨緣不變名性,不變隨緣名心。隨染淨緣,生十界事。所謂三點如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成佛也由他。眾生不了此心,即執胸內之肉團 心,以為心。殊不知此非真心,有色質故。亦非緣影,緣影因塵而有,有生滅故。並非三處,亦非三世。視之不見,不可以言其有。聽之不聞,不可以言其無也。不在內者,不在身內也。若在內者,應先見心肝脾胃五臟六腑,而後方能見外。今既不見內,可知心不在內。若在外者,則身與心,兩不相干。是知心不在外。若在中間,南看成北,北看成南,中從何立。故名不在中間。非過去者,過去已成過去。未來尚未有來。現在則不住。自心當體不生不滅,故非三世。自心當體不可得,故非三處,名橫遍十方。即寂而常照,故曰無量光。非三世,名豎窮三際。即照而常寂,故名無量壽。無量光壽,即現前一念心性。故曰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又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皆顯一念心性,豎窮橫遍也。

《解》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前謂一念心性,非三處,非三世。今明一念心性,非能相,非所相。能對,即六根見分也。所對之境,即六塵相分也。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通屬色塵。對下聲香味觸法之五塵名曰六塵。能對之六根,喻如鏡光。所對之塵境,喻鏡影。光影唯一鏡體,能所唯是一心,故非能所相也。楞嚴雲,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四大,非六塵,非六根,非六識,非四諦,非十二因緣,非六度,非四德等是也。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此顯自心非有無相。上文於三處三世,六根六塵中,覓心了不可得,即非有。雖了不可得,而此心體湛然常存,即非空。雖無相而體用宛然,即空而有。故曰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也。具造百界千如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十界互具,則成百界。界各十如。故曰百界千如也。十界者、(一)佛法界。即三世諸佛。(二)菩薩法界。即十方菩薩。(三)緣覺法界。聞十二因緣而悟道者是。(四)聲聞法界。聞四諦法而得度者是。以上名四聖法界。(五)天法界。即六欲、色無色界諸天。(六)人法界。即四州之人。(七)修羅法界。嗔心好鬥。有天福而無天德。(八)餓鬼法界。身形醜惡。常受饑噓之苦。(九)畜生法界。愚癡無智。即雞豬鵝鴨等是。(十)地獄法界。八寒八熱。二六時中,受苦無間。上所明者,事造十界也。而十界,界界各具十界。如人道亦具十界。自心湛然常寂,寂照不二,一念平等心,即佛界。起一念六度慈悲心,即菩薩界。生一念沉空滯寂心,即二乘界。此即人道具四聖也。生一念五戒十善心,即天界。生一念三綱五常心,即人界。一念鬥爭心,即修羅界。起一念慳吝心,即餓鬼界。生一念貪噁心,即地獄界。一念愚癡心,即畜生界。此即人道具六凡也。此為人道中具十界也。人既具十界,則佛亦具十界。乃至畜生亦具十界。如斯十界互具,則成百界。界各十如,則成千如。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此謂之百界千如也。復約正覺有情。及依報器世間之三世間各一千,則成三千。復次事造三千,由於理具三千。如是心是佛,是心是天堂,是心是地獄。如水本具波浪之事,謂之理具。復有事造三千如、是心作佛,是心作地獄。如水遇風,則生波浪,謂之事造。諸法雖殊,三千攝之無遺。而事造理具,兩重同居 一念。故雲具造百界千如。則非空也。而此一念當體了不可得。如千波萬浪雖殊,而各無自性可得。故復不可言其有,則非有也。非有非空,妙在其中矣。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夫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不落文字,何有言詮。揚眉落二三,開口落兩蹶。當體無言說故離一切攀緣,思慮分別,語言文字等相也。離凡夫執有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離二乘著空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離菩薩執但中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復次凡夫之緣慮分別,即見思惑,為界內我執。二乘緣慮分別。即塵沙惑。菩薩之緣慮分別,即無明惑。此二種緣慮,為界外法執。總前見思為五住無明。而此五住無明,是虛妄相,本無自性。性本自離,原不可得,非有性而離。若是有性,則又不能離。不能離則眾生永不能成佛矣。故曰非離此別有自性也。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要之者,以要言之也。離一切相者,約真諦以破凡情聖解。所謂真諦門中,不立一法,故曰離一切相也。即一切法者,約俗諦建立一切。所謂俗諦門中,不捨一法,故曰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非有。即故無不相,即非空。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即是圓中妙理,亦是圓真,亦是圓俗也。實相無名,無相,即真諦。亦無不名,無不相,即俗諦。非真非俗,而即真即俗,至理圓融,不可以名名,為度群迷故,不得已強名曰實相。

(二)明性體圓成。分三(初)總標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

此總標心性遮照不二。實相之體,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也。此之性體,眾生本具諸佛所證,即圓成實之本體也。非寂非照者,寂者湛寂,照者明照。自心湛湛寂寂,故非有。自心靈明洞照,故非空。雙遮二邊,故曰非寂非照。寂照不二,遮照同時,故曰恆寂恆照也。雖曰非寂非照,而自心歷歷明明,故曰寂而恆照。即不變隨緣之用。雖歷歷明明時,而自心仍湛湛寂寂,故曰照而恆寂。即隨緣不變之體。寂照不二,唯是一心,故名雙照。所謂如來藏妙明心圓,離即離非,即非寂非照。是即非即,即恆寂恆照也。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現前一念心性,亙古亙今,湛寂常恆。即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寂即解脫德。光即般若德。乃諸佛所證之三德秘藏。土有不動義,故合照而寂也。自心正湛寂之時,仍靈明洞照。即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即自心清淨法身。法身有隨緣義,故合寂而照也。此明眾生現前一念心性,即諸佛如來之身土也。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此約眾生心性,又是如來法報二身,顯心性本具。照而常寂,強名法身,取法身無相義。寂而常照,強名報身,取報身有相義。問,前以寂合照,名法身。今何故又以照合寂,名法身耶。答,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前明法身隨緣,故以法身合照,顯身土不二。今明法身無相,故讓法身合寂,顯法報一體。此上四句皆約性德而言。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此二句性修合論。性德自性本具之德體也。自性本具寂照,但無修德之功,未成事用。如金在礦,未加煆煉,不能受用。故若寂若照,總名性德之法身也。修德者,即始覺智發,照本覺理。五惑盡,三智圓。修德有功,性德全顯。如金出礦,加之煆煉成為純金,可以受用。故若寂若照,總名報身也。然在礦之金,與出礦之金,無二無別。正顯眾生性德之法身,與諸佛修德之報身,亦無二無別。以其全是實相故也。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修德之照而常寂,乃諸佛自受用報身,亦名法門身。如妙宗雲,八萬四千陀羅尼為發。第一義諦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四十不共法為齒。權實二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唯獨自受用,餘人所不見。故名曰自受用身。此即修德之寂體也。修德究竟,寂而常照,名應化身,隨機應化,如觀音之三十二應,乃他受用身。垂形十界,應化一切,故名應化身。此即修德之照體也。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前來說寂說照,應知本是一體。寂如月之體,照如月之光。從體起用,全寂即照。攝用歸體,全照即寂。寂照原是一心,故曰不二。身土不二者,現見身體是身體,房屋是房屋,此皆眾生妄見。如實而論,房屋即自心中之房屋,身體即自心中之身體。即一心之寂體而為土,即一心之照體而為身。原是一心,雲何言二。故曰身土不二也。性修不二者,性德即本覺理,修德即始覺智。全性起修,由本覺理,發始覺智。全修在性,以始覺智,照本覺理。始本不二,故曰性修不二也。真應不二者,真即自受用身,應身即他受用身。自他一體,故曰真應不二也。無非實相者,謂雖分寂照,身土,性修,真應,唯是一心所現。而一心即是實相。所謂心實故,法法無非實相。所謂青松翠竹,總是真如。綠柳黃花,無非般若。到此地步,處處悉成華藏界,縱教何處不毗盧。然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即實相無相,真空義也。又雲虛空無相,不妨諸相發揮,即實相無不相,妙有義也。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真空妙有不二,即中道實相。而中道實相,即吾人一念心性。而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圓具三觀之妙理。如水銀墮地,顆顆皆圓。如析旃檀,片片皆香。此經從始至終,所詮之文,無非談此一念心性。除此心之外,別無片事可得。故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因心成體。所謂心者,即實相,實相即此經體。故稱經曰妙經,要解稱曰妙解。微妙解,不足以顯妙經之妙。微斯經,豈能成妙解之妙哉。

(三)明性具遍作分二(初)承前起後

《解》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此承前文,實相無二之理,起後文實相無不二之事。十界差別法,唯是一心作,故實相無二相也。十界諸法宛然,故無不二之相也。

(二)正顯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辭也。舉實相之全體,作依正,作法報。乃至作能贊所贊,一一皆依實相為正體也。依謂依報,即極樂之四土。正謂正報,即彌陀世尊觀音勢至等。如人之色身為正報。所依之房屋大地,名為依報。然一切依正等法,皆為自心本具。心若不具,何有依正等法。如樹木本具棹凳等器之性,謂之性具。假木匠之緣,造作而成,謂之事造。而器器無非是木。所以依正等法,無非實相。實相具一切法。如實相是彌陀,實相作彌陀。實相是極樂,實相作極樂。而舉實相之全體,非實相之少分。如窗洞內見太陽,乃見太陽之全體,非少分。在屋外見太陽,亦見其全體,非少分。乃至全世界之人類,亦見其全體,非其少分。故曰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也。乃至,超略之辭也。因其義甚多,故以乃至二字,超略之也。能說即釋迦,所說即彌陀。能所皆是實相。能度即諸佛,所度即眾生。良以眾生迷昧自心。如春蠶之作繭,自纏自縛。如秋蛾之赴火,自尋苦惱。世尊憫之,度其令至彼岸也。能信即自心,所信即淨土法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名能願。期生極樂四土,名所願。能持即三業,所持即一句洪名。三資糧為能生,四淨土為所生。釋迦世尊,及六方諸佛為能贊。極樂依正為所贊。能所一一皆是自心實相所具亦即自心實相所作。故曰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正印者,謂隨拈一法,乃至一微塵。一芥子。一香一花。皆是豎窮橫遍,實相全體所具。既曰豎窮橫遍,自心實相,事事無礙,大小相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光光相攝,重重無盡。一一無非實相。故此經以實相為正體也。

(三)明宗三(初)統論宗義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

宗者,趣也。乃修行之歸趣也。前顯體,顯於性。今明宗,明於修。全性起修,故說宗。全修即性,故說體。性德在纏非修弗顯,故顯體之後,須明宗也。又宗者,要也。乃修行之要徑也。前雖知實相體,若無要徑,何以達實相之域。故曰,宗是修行之要徑也。會體樞機者,宗如門之樞,弩之機。門之開合,則由樞。箭之發動,則由機。會體之徑,則由宗也。綱是綱要,領是衣領。萬行雖多,六度攝之無遺。宗即為六度萬行之綱領。若欲綱目張,必須提綱。若欲襟袖至,則須挈領。若欲得實相體,則須明宗矣。

(二)正明經宗分二(初)略標三資

《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此經以信願持名為宗要。信願持名,為淨土之因。極樂四種淨土,為淨土之果。茲舉因以攝果也。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雲,佛法如大海,唯信方能入。有信方能起願,故曰非信不足啟願。若無真實之願,則不足起持名妙行。信真則願切,願切則行亦切。今之念佛者,每多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皆信願不切之故也。願若懇切,唸唸欣求極樂,唸唸厭離娑婆,如斯則行心切矣。持名念佛法門能攝一切行門。如其他法門,彼此不能相融。念佛一法,一多無礙。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曰妙行。非此妙門不足滿自己願望,而證所信之彌陀極樂。然此三法,一即三,三即一。念一句彌陀,即具三種。一念之中,即具信願行。非先信而後願,非次願而後行。當知信願行同時。故此三法,為修淨業之樞機,生西之綱領也。所以經中先陳依正莊嚴。如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其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有七寶行樹,八功德水。又極樂之主伴,皆是無量光壽。如是廣陳依正莊嚴,使生信也。次勸發願。故經雲,已發願,則已生。今發願,則今生。當發願,則當生。以願導行也。次示持名。故經雲,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仗信願行之淨業,即可圓證三不退,一生成辦。故此經以三法為宗要也。

(二)廣釋三資分二(初)總標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者、相信也。信自己自性是佛,名信自。信淨土一法,乃十方諸佛,出廣長舌所贊,語無虛妄,名信他。一稱南無佛,皆得成佛道。一稱尚爾,況一心乎,名信因。四種淨土將來決定得生,名信果。信十萬億佛土外,的確有極樂世界,名信事。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在一念心中。因此心豎窮橫遍故。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名信理。梵語娑婆,此雲堪忍。謂堪能忍受諸苦也。娑婆乃五濁惡世。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而眾生住於其中,晏安如故,不以為苦。反於其中將苦作樂,堪能忍受眾苦。故名堪忍。持名念佛者,應願離娑婆之妄苦,應欣求極樂之真樂。如厭離牢獄之苦,欣求皇宮之樂。雖有欣厭心,必須實行,方可遂己之所欣。故雖信願,必須起持名妙行,方能實證所信願之極樂世界也。上略標,下廣釋。

(二)別釋分三(初)釋六信分六(初)信自至六信理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 ,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信自己一念之心性,即能信之信心所。是心豎窮橫遍。非三處,非三世。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孤楞楞之一念心性,本是豎窮橫遍。此心性本非肉團 。肉團 心,乃心肝脾肺腎。五臟中之心臟。四大因緣,假合而成。即八識之相分,亦浮塵意根也。亦非緣影。緣謂攀緣,能緣之見分。影謂所緣,六識所緣相分。乃五塵落謝影子,故名緣影心。此心最易認識,即現前妄念分別者是。又當閒坐時,雖不緣五塵。而於未靜坐以前,所見之塵境,仍分別可辨,此即緣影心。如佛頂征心文雲,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非唯阿難如是。一切眾生,莫不以此分別者為心。故曰妄認緣影為自心相。又五塵落謝之影易知。唯靜守空影,最難破析。心性即自證分,證自證分,喻如鏡之全體。鏡光,如能緣見分。鏡影,如所緣相分。而有相之影易知,無相之影難曉。此即眾生根本無明,須徹底研究。否則必迷頭認影,將他作己。認賊為子,劫汝家寶。故經雲,縱離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豎無初後者,吾人一念心性,前無始,故無初。後無終,故無後。豎窮三際,十世古今,不離當念。故法華雲,觀彼久遠,猶若今日。謂過去塵點劫事,及未來弟子成佛事,皆在現前一念心中。故曰豎無初後。橫絕邊涯者,一念心性,橫遍十方,絕無邊涯。眾生迷倒,棄百千大海而認一漚體,為自心性,良可悲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者,吾人眼見色,耳聞聲,六根隨六塵之緣。然雖隨緣,而終不變。喻如水隨寒冷之緣,即水成冰。隨和暖之緣,溶冰為水。冰水雖殊,而濕性不變。又如虛空隨明闇緣。日出則明,日沒則闇。而空性不變也。虛空國土,是我心中所現物者,謂吾人一念心性,豎窮橫遍,含裹十方。虛空微塵,皆自心中所現之物。佛頂經雲,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又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所謂心悟妙理虛空小。故曰,十方虛空皆自心中物也。昏迷倒惑者。昏、謂無明,即我法二執。迷、謂真中二迷。倒、謂枯、榮八倒。惑、謂五住惑。凡夫有我執之昏,真諦之迷,有榮四倒,起見思惑。因此感分段生死。二乘有法執之昏,俗諦之迷,有枯四倒,起塵沙惑。因此招方便變易生死。菩薩亦有微細法執之昏,中道之迷,二邊四倒,無明之惑。因此感實報變易生死。一念回心等者,謂今念佛回心,則橫超西方淨土。所謂一念回光,即同本得。若執持名號,至事一心不亂,則無六凡之昏迷倒惑。我執心回,即得生無我心中,本具方便同居 二種極樂。若念至理一心不亂,則無三聖之昏迷倒惑。法執心回,即得生無法心中本具寂光、實報二種極樂。是知吾人心中,圓具四淨土,包含一切法。生極樂即生自心中之極樂。因此深信,更無疑惑思慮。是名信自也。

(二)信他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信他者,信佛之言教也。信釋迦言無虛妄。所示持名念佛一法,乃圓頓中之圓頓。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決無欺誑眾生之語言,故願眾生諦實信仰也。極樂依正莊嚴,乃彌陀導師行願所感。而此願,決無虛妄。彌陀、釋迦乃佛別名。如來世尊,乃佛通號。解見前。六方,謂東西南北上下。雖不說四隅,實亦該括十方。廣長舌者,即顯佛多生多劫,世世以來,語無虛妄,所以舌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念佛一法,非唯釋迦世尊稱歎。即十方世界,所有諸佛,鹹出廣長舌稱讚。決無異言,應諦信無疑,隨順諸佛,真而不妄,實而無虛之言教,及慈訓之明誨,決志求生極樂。能深信諸佛利物被下之言,故名信他。

(三)信因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信因者,以持名念佛為因。深信者、非浮信,具有深刻之信也。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種子,永不壞滅。所謂如食少金剛,必定穿腸而出。又雲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何況一心不亂,將來決定得生。如昔世尊在世時,有一老翁,來至佛所,欲求出家修道。佛適他往。而諸大弟子,皆得宿命通。見老人久遠以來,未種善根。雖出家,亦難得益。皆不聽其出家。老人自悲障深,甚為感傷。後佛見而攜歸,准其出家。未久之間,即得羅漢果。諸大弟子,鹹起驚疑,問佛所以。佛言汝等所得宿命,只能知八萬劫內事。老翁於八萬劫外,身為樵夫,入山採柴,路遇猛虎,樵夫大驚,避逃上樹。虎亦追跡而至,以口嚙樹,將及半。樵夫急而無可奈何,不覺奪口而稱南無佛。以此稱名功德之善根種子,所以得今出家,圓成聖果。一稱尚成聖果,況一心持名,將來決定得生淨土。是名信因。

(四)信果

《解》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諺雲,作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則知念佛,決得成佛報。此等至理,自應深信無疑。吾等若能生西,即與觀音勢至,把臂同行。故雲,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而此利益,皆由念佛三昧得生。梵語三昧,此雲調直定,亦云正受。吾人未念佛時,妄念紛飛,曲而不直。以一句彌陀,持至一心不亂,自然不散不亂。如蛇入竹筒,自得調直。故雲調直定。正念佛時,不受諸受,故名正受。念佛、念至能所俱泯。內忘六根,外忘六塵。根塵雙忘,內外一如,即成為念佛三昧。以此為因,生西為果。瓜子為種,必得瓜果。豆子為因,必得豆果。未有瓜種而得豆果,亦未有豆種而得瓜果。瓜豆種子中,已含有瓜豆之果,名為因該果海。將來瓜果成熟,即成熟因中所具之果,名為果徹因源。故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人在太陽之下,則有身影。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身正則影正,身斜則影斜。是名影必隨形。又如在山谷中,或唱或嘯,必有回聲。是名響必應聲。有念佛之因,必感成佛之果。如是信者,名曰信果。

(五)信事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事謂事相,如極樂依正莊嚴,黃金為地,七寶為階,八功德水等。的確是有,深信無疑。名信事。現前一念者,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麼時孤楞之一念也。此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橫豎賅羅,無有邊際。既此一念之心,不可窮盡。則知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窮盡。如依一念我執心,則現同居 土世界於我執心中,若是善念,則現三善世界。謂天、人、阿修羅。於我執心中,若是惡念,則現三惡世界。謂地獄、鬼、畜生。喻如迷人所見方向,亦豎窮橫遍不可盡也。若依一念法執心,則現方便土世界,實報土世界。喻如悟人所見方相,亦豎窮橫遍不可盡也。若依無執心,則現常寂光世界,無豎可窮,無橫可遍,是名真豎窮橫遍。喻如非迷非悟人,原無豎橫可辨別也。實有極樂等者,謂上來所說四土,唯心所現。唯依心所現,心實有故,則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亦實有也。最極清淨莊嚴者,四土圓融故。莊生,即莊子。姓莊名周。寓言者,寄托之言也。即南華經。其中語言,皆假此說彼。雖有其名,原無其實事。如雲,有人名混沌,生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矣。如此唯有其名,而無其人。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有。故不同莊生之寓言也。

(六)信理二(初)明心性無外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前謂十萬億佛土外,有極樂世界。而十萬億外之佛土,即我心內之佛土。此心即法界,法界無外故,此心亦無有外也。愚者,謂屋在空中,人在屋中,心在身中。楞嚴雲,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殊不知此身,及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皆在此心之內。此心本自豎窮橫遍,實無有外。故曰不出一念心外也。

(二)明事事無礙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 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深信西方。依報四土、正報三身、主之彌陀、伴之觀音等,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此一念心性,有四分。依正主伴,乃相分,如鏡中影。同在一念,即見分,如鏡之光。心即自證分,如鏡面。性、即證自證分,如鏡銅。四分唯是一心,故彌陀依正。即我自心中之相分影子。我等眾生。即彌陀心內之相分影子。此即華嚴之四種法界。一念、即理法界。影、即事法界。全事即理等,即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等,乃事事無礙法界。全事即理者,全相分之事即內三分之理。喻如全鏡影即鏡銅也。全妄即真者,全見相二分之妄,即內自證分、及證自證分二分之真。見相二分,乃依他起性。依他如幻,原是虛妄。所以見相二分,如蝸牛之二角。出則成雙,入則為一。全真起妄,所以全妄即真。喻如鏡光鏡影,即鏡面鏡銅故。全修即性者,全見、相、自證三分之修德,即證自證分之性德。喻如鏡影鏡光鏡面,即鏡銅故。全他即自者,非唯我之相分,是我心現。即佛菩薩等相分,亦我心現。此即事理無礙法界。我心遍故等者,謂我心王、心所遍法界,佛心王心所亦遍法界。一切眾生心王、心所亦遍法界。此即事事無礙法界。此約全境即心而言。若約全心即境言之,則又曰,我境遍故,佛境亦遍。一切眾生境亦遍。喻如餓鬼所見之火,即人所見之水。亦即天所見之琉璃。故曰,事事無礙法界也。一室千燈,正譬顯事事無礙法界也。一燈遍滿一室,二燈光亦遍滿一室。乃至千燈光,亦遍滿一室。光光無礙,重重無盡互相收攝,不相妨礙。一室喻依報相分。千燈喻我身,佛身,及眾生等之正報相分。光喻不變隨緣之心。室中虛空,喻隨緣不變之性。光光互照,喻佛相分上,有我心、及眾生心、所變相分。我相分上,亦有佛、及眾生心、所變之相分。眾生相分上,亦有佛及我心所變相分。所謂彌陀即眾生心中之彌陀,眾生即彌陀心內之眾生。佛相分乃寂光土。眾生相分,且指實報方便二土。我相分,且指同居 土。又四土同在一處,故曰同居 。四土皆為眾生建立,則又同一方便。四土皆是實行所感,又同為實報。四土唯是一心,則又唯一寂光。故曰重重交 攝,不相妨礙。故後文雲,同居 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如此信者,方為信理。釋六信竟。

(二)釋二門二(初)正明二門

《解》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前釋六信竟,今當釋願。願者,四種弘誓也。四弘、依四諦而發。依苦諦則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依集諦則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道諦則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依滅諦則發佛道無上誓願成。此有欣厭二門。前二誓乃厭離門,後二誓、乃欣求門。四諦通四教,四弘亦通四教。此約豎義。今淨土乃橫超法門,一厭離一切厭離,則娑婆四土圓離。一欣求、一切欣求,則極樂四土圓求。圓捨則五住地惑,不斷而斷。圓取則四土佛果,不成而成。故後文雲,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等文,皆顯淨土橫超之功能也。如此信已四字,承上起下之辭也。謂既信依正二報,皆依心現。則知娑婆四種穢土,原依自己本無之穢心所感。吾人一念心性,本自清淨。因由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由斯而有三穢。謂見思穢、塵沙穢、無明穢。然而既是本無之穢,應當厭離,非是分外。又知極樂四種淨土乃依自己本有之淨心所感。謂增上善業、感同居 淨土。空觀智、感方便淨。假觀智、感實報淨。中觀智、感寂光淨。既是本有之淨,理應欣求,亦非分外也。

(二)明取捨事理分二(初)正明

《解》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厭穢,要離之又離,捨之又捨。捨離至無可捨離處,方為究竟。欣淨,須取之又取,求之又求。取求至無可取求地,方為究竟。然究竟二字,若論豎義,須至妙覺,修德畢功,性德圓顯,取捨之情見空,至此方無取捨。若論淨土橫超門,但得往生淨土,便名究竟。謂娑婆之穢,已究竟捨。極樂之淨,已究竟取。以圓淨寂光,圓登妙覺故。故後文明願中雲,以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此約事論。若約理論,豈止往生然。正當念佛時,一念相應,即一念究竟。唸唸相應,即唸唸究竟也。妙宗引證者,妙宗鈔問雲,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亦非上乘。此執別以難圓。答文,乃以圓義破別執。故答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轍者,車路也。意約圓教一取一捨,無非妙理。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取即法界,法法無非法界。故曰,取捨亦非異轍也。

(二)破執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世有一類修行人,雖亦念佛,而不發願求生。謂念佛淨心,即是淨土。一味執理廢事,殊不知執理已是取理。不願求生,已是捨事。取捨宛然,何謂不取捨也。若達全事即理,則事事無礙。隨拈一法,無非佛法。信手拈出,無非是事,全體是理。故曰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事事無礙法界。故次信事事無礙法界,而明取捨之願也。

(三)釋妙行分二(初)正明行妙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執持者,堅守執持也。名號者,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也。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因實德而立假名,因假名而召實德。德不可思議者,謂阿彌陀佛萬德,原不可以心思口議也。實德既不可思議,故佛之假名,亦不可思議。假名既不可思議,方知吾人能念之心性,亦不可思議。心性不可思議,所以散心稱名,猶為成佛種子。若能持至一心不亂,定生淨土,圓登不退之位也。

(二)校量行妙分二(初)示諸行劣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斯文顯淨土諸經,示修淨土行門不同。如般舟三昧經,則示人觀像念佛觀佛之三十二相。或丈六身八尺身等。十六觀經,則示人觀想念佛,如觀日輪懸鼓。琉璃地。八功德水等。五悔者,即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也。謂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六念者,一者念佛。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三世佛母。三者念僧,人天福田。四者念天,長壽安樂。五者念戒,清淨身心。六者念施,普濟貧窮。十六觀經雲,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具此功德,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然此諸行,全在回向發願求生。但得求生,即是念佛也。此諸法門,收機不廣。心粗境界細,上根利智者,則易入手。下根障重者,則難以入手。故劣於持名之收機廣,下手易也。然執持名號,亦不可缺此諸行。以為持名正行之輔助焉。

(二)獨顯持名妙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雲,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如來一代時教,一切諸經,皆有當機啟請,如來方說。如法華,舍利弗三請,如來方說。楞嚴,阿難啟請,世尊方說。唯彌陀經,如來無問自說。良以持名一門,圓具三種妙。(一)事妙。收機廣,下手易。(二)理妙。方便中第一方便。乃至圓頓中最極圓頓。(三)圓妙。圓收諸行。乃至三觀十乘,七科道品,無量法門,無不具足。具此三妙,眾生不知,所以無人發問。世尊憐憫心切,作不請友。無問而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者,淨土至理圓妙,非大智莫入,故須向舍利弗拈出也。梵語舍利弗,此雲鶖鷺子。以母彰名,解詳下文。第一方便者,一句洪名,驀直念去。唸唸相應,唸唸即佛。即心即佛,心佛一如不落三乘方便之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謂顯了第一義諦。佛即無上第一義諦今唸唸彌陀,唸唸即佛。真實之理,徹底顯見。最極圓頓者,以唸唸相應,唸唸即佛,不落漸次也。清珠者,清水珠也。此珠有清水之功。喻佛號有澄濁得清,返妄歸真之功也。

(三)結歸因果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法華以一乘因果為宗。此經亦以一乘因果為宗。信願行三,為生淨土之一乘真因。四種淨土,為生極樂之一乘真果。今經但以信願持名為因,舉因必攝果。故以三資糧,為此經之正宗也。第三明宗竟。

(四)明力用分三(初)總標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力用者,此經之功能德用也。力者,謂之功。用者,謂之德。此經以往生為功力,不退為德用。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此即是經之功能力用也。

(二)別明力用分二(初)往生四相又二(初)總標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釋此四土。有橫有豎,淨穢二義。約娑婆為穢,約極樂為淨。(一)凡聖同居 土。謂三界二十五有之眾生,由善業、惡業、不動業所感。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之別。而有聖人同居 ,故名凡聖同居 土。同居 之聖人,有乎兩種。(一)權現。方便等上三土,亦跡娑婆者是。(二)實果。謂已斷見思證三乘果,而未入涅槃者是。有此權實二聖同居 ,故名凡聖同居 土。若約極樂同居 淨土,乃無漏淨業所感,純是念佛眾生往生。是淨業,非有漏業。無四惡趣,無四空天。及外道天魔王等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乃他方眾生,修淨業行,帶業往生未斷見思,暫名凡夫。聖人亦有權實,與娑婆同。(二)方便有餘土。約娑婆論,斷見思惑,證二乘果,修方便道者之所游居。離分段生死,尚有變易。但破見思,未盡余惑。故名有餘。若約淨土論,則但出娑婆三界,生於極樂,不出同居 ,而超方便土。凡得生者,純是菩薩。雖有聲聞,而非定性二乘。如得生西,俱無量壽,可增進故耳。但斷同惑,名曰聲聞。余惑未盡,且名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謂稱性起修,斷塵沙惑,亦能分斷無明,感實報果。身能現土,土能現身。以俗中諦理,為所莊嚴。假中觀智,為能莊嚴。能所一如,稱性所感之實報莊嚴,故曰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即如來所證之三德秘藏。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亙古不變。三德皆寂,離五住惑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乃清淨法身所居。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無有二相。念佛生西者,圓斷五住惑,圓登常寂光也。各論九品者,因見思有輕重,感同居 土九品之高低。因塵沙有輕重,感方便土九品之高低。因無明有輕重,感實報九品之高低也。

(二)別顯

《解》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 土,分三輩九品。

見思者,迷理起分別,曰見。對境起憎愛,曰思。見惑,即五利使。歷三界四諦,有八十八使。(一)身見。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執我我所。(二)邊見。謂斷常二見。斷見,謂人死則歸斷滅。所謂一靈真性,還歸太虛。常見,謂人死為人,羊死為羊。(三)邪見。撥無善惡因果。謂作善無善報,作惡無惡報等。(四)戒取。雖不撥無因果,而非因計因,持牛狗等戒,不達正因。及佛弟子執著戒相,定有能持之人所持之戒,不了戒本無相,亦屬戒取。(五)見取。謂非果計果。執四禪四空無想等定,以為涅槃。思惑,即五鈍使。歷三界四諦有八十一品。謂貪嗔癡慢疑也。通稱使者,謂八識心王之所差使也。若論豎出三界,必須二惑斷盡。若論淨土橫超法門,只須信願行切,即可帶業往生也。倘能在娑婆穢土,懇切虔誠,老實念佛,伏見思惑,即得生極樂同居 土之三輩九品。三輩即上中下三輩。各三品,共九品也。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淨土。

事一心不亂者,行住坐臥,皆不離一句洪名。於順逆境不起憎愛,不被見思所亂,乃得我空。正念佛時,雖有人讚歎,亦不生喜。雖有人惱亂,亦不生嗔,則我人眾生俱空,見思任運先落。而行人意在念佛,不論斷惑與否。而見思粗惑先落,無明細故後斷也。如打鐵者,意在成刀。粗垢雖落,不以為喜。念佛者,意在生西。粗惑雖落,不以為意。如是見思粗惑斷,得事一心。於臨終時,則由娑婆穢土橫超極樂方便有餘淨土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理一心不亂者,從事一心不亂,不落二邊,見中道理,破無明惑,不為二邊之所亂也。無明者,無所明瞭也。凡夫眾生,不了真諦,所以執有。二乘眾生,不了俗諦,所以沉空。菩薩眾生,不了圓中,執著二邊,內修空觀湛寂,而外有眾生可度,俱在無明之中。唯佛四十二品無明斷盡,究竟登於涅槃山頂。所謂無明大夢已得明,即為常寂光之究竟佛也。若破一品無明,則入初發心住。若破至四十一品,則入等覺位。則生實報莊嚴淨土者,謂從此同居 穢土,橫超極樂實報淨土。斯土剎塵,依正互融,莊嚴異常。約所證論。即常寂光土,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等,即生斯土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前來伏見思,則生同居 土。斷見思,則生方便土。斷無明,則生實報土。若無明斷盡,則是實報土之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登妙覺位。究竟三德秘藏也。前三土皆言往生,此則言是者。前是因位,無明未盡。乃至等覺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故皆有可生。所以文殊、普賢善財等,皆發願求生。今是果位,永斷無明,故曰則是。所謂盡大地無非常寂光,故無往生之可言也。

(二)不退四義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逕生實報,分證寂光。

念不退者,破無明惑,顯三身,唸唸不退轉也。破無明顯佛性者,謂以中觀智,破本無明,顯三種佛性。法身顯,乃正因佛性。般若證,乃了因佛性。解脫得,乃緣因佛性。亦名三心圓發三德圓證。開佛知見,故能徑生實報,分證寂光也。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行不退者,中道行不退也。念至理一心不亂,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實報,行行不退,度諸眾生。良以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二乘聖人,見眾生之根機,如塵若沙。因此沉空滯寂,不肯化度眾生。須待假觀成塵沙破。方能從空出假,化度眾生。又塵沙,亦云無知。不知眾生病,不識法門藥。故雲無知也。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 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若持名念佛者,雖業債未除,亦可帶業往生。喻如娑婆,是此岸。極樂為彼岸,中間為煩惱河。如人以石投水,雖小石大石,皆必沉底。若以船度之,大小石,均可到於彼岸。吾人若仗自力出三界須將煩惱斷盡,業債還清方可。稍有絲毫之業,亦必沉入生死苦海。若仗彌陀願船,即可橫超極樂彼岸也。西方極樂淨土,乃蓮華化生。今此土眾生念佛,而彼方蓮華已生。念佛者,勇猛精進,則彼土之蓮華,日漸茂盛。念佛者日漸懈退,則蓮華即枯萎矣。故須精進念佛,以資蓮華之榮茂,將來即可由斯華中化生矣。永離退緣者,謂常見佛,永離念退緣。常聞法,永離行退緣。常念僧,與諸上善人俱,永離位退緣。若論此土,必須見思惑空,證二乘果,不退凡夫名位不退。今念佛法門,從此同居 穢土,即可橫超極樂同居 淨土。而即可圓生上三土,圓證三不退也。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至心者,即定心也。或解不解者,解謂瞭解。瞭解真空妙有不二之淨土妙理。經、謂歷也。若聞六方佛名,及此經名。一歷耳根,永成道種。假使經歷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於無量劫前,一稱佛名之種子。至此次世尊應跡,即能得證聖果。故名因斯度脫。塗鼓,乃古時戰利品之一。為波斯匿王所有,用以出征。鼓上塗毒,陣上鳴之。自軍有解毒法,彼軍則無,聞聲皆喪。如今之毒煙彈然。喻如一句彌陀之實相毒,眾生聞之,則無量煩惱,無始生死,因茲而喪。眾生由煩惱用事,生死生,法身死。煩惱生,菩提死。彌陀能活我之真常法身,死我之虛妄生死。能活我之菩提慧命,死我之虛妄煩惱。故喻塗毒鼓也。金剛者,金中之剛也。有堅利二義。利故能壞一切物,堅故不為一切物所壞。故若食少金剛,決定不消,穿腸而出。若持名念佛,將來決定往生也。

(三)較判力用分三(初)指出力用

《解》復次、只帶業生同居 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只要帶業往生,生同居 淨土,證位不退。即可與補處同居 ,皆能一生必補佛位,其圓頓為何如。良以極樂壽長。故能一生即補佛位。娑婆壽短,今世修道,來世又迷。羅漢有入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聖人尚爾,況凡夫乎。若生淨土一生即補佛位。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帶業往生,即有如斯力用。其斷惑往生者,更不可思議矣。

(二)正判力用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 。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諸上善聚會,乃橫生四土之義。一生補佛,乃圓證三不退義。既能圓生上三土,圓證三不退。亦能圓轉五濁,圓斷五住,圓修萬行,圓建立眾生,圓自在莊嚴。一切圓義,自在其中。帶業往生者尚然,況生上三土。此非但往生者如是,即行人正念佛時,唸唸成就,如斯功德也。

(三)較量力用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千經萬論,五時括之無遺。五時中,唯有華嚴法華,明一身成佛。華嚴雖談蓮華藏海,成佛只善財一人。至其究竟,仍由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一生成佛,則龍女一人。淨土則生極樂者,皆一生成佛。其數無量無邊,非算數所能知之。故雲,所未曾有也。此即與教中較量也。較彼頓悟正因等文,乃與宗門較量。溈山文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若能生生不退,佛階決定可期。禪宗之大徹大悟,即教中所謂大開圓解。頓悟僅為成佛之初步。頓悟之後,必須漸次修行。所謂頓悟雖同佛,多生習 氣深。理雖頓悟,事必漸具。故必須生生不退,方可期於佛階。若一生退墮,則生死又不能退矣。蓋羅漢有入胎之迷,菩薩有隔陰之昏。一入輪迴,又迷昧不休。頓悟者尚然,況漸悟、未悟者乎。唯有持名念佛,即可帶業往生。生同居 圓證三不退,一生必補佛位。若宗若教,豈可與之同日而語哉。

(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教者、聖人利物被下之言。相者、分別異同之致。如來一代時教,偏圓權實各異,大小半滿不等。故須判其差殊,分別同異。台宗剖判教相,固屬重要之事。唯斯經專重持名,於教相無多關重,無判教之必要,故略釋之。此經乃大乘方等教攝。蓋小乘無他土之說,大乘有剎海之談。今言西方他土,信非小乘。大乘復有圓頓歷別之不同。別教謂佛道長遠,久受勤苦,歷別次第。今念佛法門,橫生四土,圓證三不退。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一生成辦,又非別教。乃是圓頓大乘。菩薩藏攝,對聲聞藏而言。凡小乘經,攝歸聲聞藏。凡大乘經,攝歸菩薩藏。梵語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為成佛之因人,佛為菩薩之果。菩薩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菩薩作一功德,作一利益事,必須發願回向法界,普利眾生。如雲,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權乘小果。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發心,無不以眾生為前提。吾等念佛,亦須效菩薩行。亦必發願回向法界眾生。正念佛時,作如是願,我今念佛,非為己求。因見眾生苦惱,欲濟度之,只苦道力不具。今念佛求生安養,華開見佛悟無生忍,然後回入娑婆教化,普濟眾生。所謂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故我念佛,不為己求,但為眾生得益而發心。如斯用心,即是菩薩。此經所詮,無非令眾生自利利人,發菩薩心,故屬大乘藏攝也。無問自說,乃十二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孤山頌曰,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名,廣如大論三十三。念佛法門,微妙難思,無人能問。世尊徹底悲心,故無問而自說。徹底大悲,即無緣大慈。世尊欲令眾生,得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淨樂。故加被攝持,多業障多情見之眾生,依斯徑路修行,可圓證三不退也。末法者,對正像而言也。佛法有三時。正法時,修行者固多,證果者亦甚多。像法時,信教固眾,依教起行者亦眾,證果者則少。末法時,信教者則多,依教起行者少。證果者,則更少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此二時已過,茲當末法萬年之初也。多障者,多業障報障、煩惱障也。吾等為人一世,則有一世之業障。經無量生死,便有無量業障。故普賢觀經雲,假使業障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罪業雖多,唯以念佛得滅。一句彌陀,能滅八萬億劫生死重罪。故雲多障眾生念佛觀。正治眾生諸障也。有情者,有情見之眾生也。徑登不退者,依斯念佛法門,即能一生成佛,圓證三不退。所謂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故大無量壽經雲,當來經法滅後,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含識者,含靈包識,指一切眾生也。梵語阿伽陀,此雲普去。謂普去眾生一切病。謂冷病熱病,內病外病。一味阿伽陀能去之,故雲普去。喻如一句彌陀,能治眾生見思病塵沙病無明病,有見病、空見病,總能治之。其他法門,空門藥,只能治著有病。有門藥,但能治著空病。矧又空有不融,性相各別。唯淨土一門,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故能收攝三根,普去諸病也。又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故曰總持。絕待者,對相待而言。如對粗言妙,對長說短。唯念佛一法,能念之心即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即能念之心。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一如。離能所,絕對待。不可以心思口議,故曰法界圓融體,作我念佛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離能絕所,對待俱絕。包括一切法,攝持一切法。故曰絕待圓融,不可思議也。華嚴奧藏者,華乃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華嚴雖橫說、豎說,塵說剎說。說至究竟,仍以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此經即為華嚴之奧藏也。法華秘髓者,經雲,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以眾生時未至,機未熟,不得已而為實施權,方有前四時之經。來至法華,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三乘鹹會,九界同歸。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經雲,但聞法華一句一偈,皆得授記作佛。此經則雲,凡念佛者,無一不成佛。故為法華之秘髓也。諸佛心要,即是實相。實相即此心。此心當體即空假中,橫豎該羅,無法不在里許。此心即法界之全體,故為諸佛之心要也。萬行司南者,萬行從六度開出。萬行雖多,六度攝盡。今吾人正念佛時,放下身心,即佈施。無身口意三惡,即持戒。無嗔心,則生忍、法忍、無生忍,俱在其中,即忍辱。唸唸無間,即精進。湛湛寂寂,一心不亂,即禪定。歷歷明明,即智慧。故曰一句彌陀,即菩薩萬行之司南也。司南即指南針也。梵語劫波,此雲無央數。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一句彌陀,豎該五時,橫徹八教。欲歎其德雖窮大小劫而莫能盡也。念阿彌陀佛,復有多種之別。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華嚴有別圓二教之三種念佛。而華嚴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亦屬念他佛矣。阿含,但說三藏教之三種念佛,皆以空為體。所謂念真諦阿彌陀佛。通教亦然。別圓三種念佛,以中諦為彌陀佛。方等對藏教彌陀而說通、別、圓彌陀。般若帶通別彌陀,而說圓教彌陀。般若有共不共。共即真,不共即中。如金剛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真諦阿彌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即中諦阿彌陀。又雲應無所住,即真諦。而生其心,即俗諦。終日生心,終日無住。即中諦。般若所談,無非談一句阿彌陀。法華開權顯實,無非顯此一句圓中彌陀佛。故曰一句彌陀,統五時八教而無遺也。此經於五時中,乃大乘方等教攝而遍攝一切大小乘也。判教相竟。

(二)正釋經文

《解》入文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初)序分,序述說此經之緣起也。(二)正宗,出本經之正義,明當教之宗本。(三)流通,流通十方,盡未來際相傳不絕。三分分經,始於晉之道安法師。師卓見超脫,見經中義理,應分三分。如人之有頭身足。當時眾心不伏。至唐玄奘譯親光佛地經論,亦有三分。(初)教起因緣分,即序分。(二)聖教所說分,即正宗分。(三)依教奉行分,即流通分。乃知道安三分分經,深合佛意。眾心悅伏,稱為彌天高判。今古同遵。此三名下,明分科意,有三段。初明三科之要。智者下,引證。序必下,責今也。智者乃隋主所稱。即天台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俗姓陳。穎川人。十八歲出家。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大師。師見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令修法華三昧。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得旋陀羅尼。自是以後照了法華,如高暉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遊太虛。說天台三大部,判釋法華二十八品。初品為序分。方便品至十七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名正宗分。從後盡經,名流通分。若約跡本二門,則前十四品為跡門。開權顯實。開三乘權,顯一乘實。則以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為跡門正宗。法師品至安樂行品,為跡門流通。後十四品為本門,開近顯遠。本者,如來塵點劫前,最初成佛之本地實事。經雲我實成佛以來,甚大久遠。開如來之近跡,顯本地之遠壽。則以湧出品,至彌勒已問斯事,佛今答之,為本門發起序。從佛告阿逸多,至分別功德品偈為本門正宗。此後至普賢勸發品盡,為本門流通。此乃智者大師,分三分之大義也。蓋序下,責語。今人見經中文,稍涉義理,即為正宗。如將六方佛,判為正宗。智旭大師,責其所判之非也。

(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

序分,序述一經之緣起。又有通序別序之別。通序亦名證信序。諸經同有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故名為通。有此六義,證成可信,故名證信。如是二字,顯所信法成就。我聞,顯能聞成就。一時,顯時成就。佛,顯教主成就。捨衛祇園,顯處成就。千二百等,顯眾成就。言成就者,謂此六法,缺一不可故也。有此六種,信是佛說。若無六種,即是外道說。故言證信。復次佛滅度後,阿難升坐結集經藏,阿難相好如佛,眾鹹生疑,或謂佛重應世。或謂他方佛來。或疑阿難成佛。群疑不一,議論紛紛。後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一時等,群疑俱釋。咸知佛已涅槃,乃阿難結集法藏。故言證信。又名自序,佛臨涅槃,阿難慟哭流涕,甚為悲傷。阿那律陀,對阿難曰,尚有大事,速往問佛。阿難乃往佛所,請問佛曰,(一)佛在世時,依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處住。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次)問以何為師。答言,以戒為師。(三)問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言,如是我聞等。(四)問惡性比丘擾亂時,如何處治。佛言默擯。默擯、默然擯之,不與計較也。如是我聞等,是佛金口所言,故名自序。又名經後序,阿難結集時,序入故。言別序者,別在一經故。又名經前序,在正說之前故。又名發起序,發起一經之緣起故。又名他序,經家序入故。

(乙)初中二(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丙)今初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若連下我聞講,則成指法之辭。如是彌陀經,是我阿難,從佛親耳所聞。乃通指下文全經。如是等字,諸經雖同。然而同中有別。他經之如是,與此經之如是不同。又如是我聞等,具四悉檀。三世諸佛經初,皆安如是等語。佛佛道同,不與世諍,名世界悉檀。大論雲,舉時方,令人生信,名為人悉檀。對破外道之經首,阿歐二字,名為破惡。阿,謂無。歐,謂有。外道經前,安此二字。以其所計,不外有無二見。名對治悉檀。信則所聞理會,順則師資道成。名第一義悉檀。諸佛說法,種熟脫三,時時不廢。故一切經首,皆安如是等也。如是,言信順之辭者,深信三諦理也。藏教經之如是,信順偏空理。通教經之如是,信順即空理。別教經之如是,信順次第理。圓教經之如是,信順圓頓中道理。此經乃圓頓大乘,信圓融三諦理也。如名不異,即真空義也。只此無非曰是,妙有義也。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不可得,即如義。歷歷明明,靈靈不昧,即是義。正了不可得時,而自心仍歷歷明明,即如而是。正歷歷明明時,而了不可得,即是而如。真空即如,妙有即是。真空不空即妙有,即如而是。妙有非有即真空,即是而如。隨緣不變名如,不變隨緣名是。正不變時,而常隨緣。正隨緣時,而常不變。故曰如是。照而常寂曰如,寂而常照曰是。無量光即如,無量壽即是。如是即指一句彌陀。亦即指吾人現前一念,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空有一如之心性也。我聞者,此經乃我阿難親耳,從佛所聞。耳提面命之謂也。阿難所稱之我,無我見我慢之我,乃隨順世間假名之我,故非凡夫之妄計我,亦非外道之邪執我。乃常樂我淨,八大自在之真我也。聞者,耳根發耳識,聲在可聞處,故曰聞。然聞由於耳,應雲耳聞,如何言我。謂耳根為六根之別,我為六根之總。舉總攝別,故曰我聞。阿難尊者,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聞無聞不二之真聞,聞世尊金口所宣之彌陀經也。一時者,機感相應,師資道合,說聽周足,為一時也不言年月者,佛說法遍乎天上人間等處。四王天一晝夜,人間已五十年。況且天竺與華夏,年月不同。陰曆與陽曆各異。時無一定,故以說聽終竟,為一時也。佛者覺也。自覺,非同凡夫之昏迷。覺他,非同二乘之自利。覺滿,非同菩薩之著二邊。三覺圓,萬德備,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在者,示跡此間,行居坐臥,總名為在。梵語捨衛國,或雲室羅筏城。此翻豐德,亦翻聞物。謂國豐四德,多聞,多解脫,多財寶,多五欲,故曰豐德。以此四德,遠聞他方,故曰聞物。祇樹,給孤獨者,只陀太子之樹,給孤長者之園,君臣合名。梵語只陀,此雲戰勝。謂匿王出兵,得勝時生,故名戰勝。梵語須達多,此雲給孤獨。長者樂善好施,以財寶周給孤獨,故得斯號。王捨城,有長者,名珊檀那。須達多長者,與之為友。須達多一日為兒聘婦,至其家。見其忙亂異常,躬自執勞,大設供具,因問其故。珊檀那雲,明晨請佛齋僧,今預辦耳。須達雲,何者名佛。答雲,汝不知耶,淨飯王之子,悉達太子,出家雪山修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三明,及八解脫,十八不共,十力,四無所畏。有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現在城外,竹園精舍說法,普渡眾生。須達聞佛名,身毛皆豎,歡喜踴躍,睡不安枕,忽睹天明,便起出城。行之不遠,天忽黑暗。遂疑雲,莫非妖邪惑我。忽聞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遲緩前行一步,功德勝過七車七寶佈施。須達前行不遠,見如來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園外經行。忽見一人繞佛三匝,禮佛三拜。須達亦繞佛三匝,禮佛三拜。佛為說法,即證初果。便請世尊,來年至捨衛國說法。佛雲,來年已受瓶沙王請。復請後年,世尊應許。復問捨衛城外,可有園林茂勝,遠離憒鬧,可容我千眾之處所否。須達雲,但願世尊慈悲不棄,自當辦之。須達回國,周尋全國,無好處所。唯只陀太子園,樹林茂好寬廣一由旬,可容千眾。但太子非賣園之人。來日至太子處,為說買園事,太子戲之曰,汝以黃金佈滿園地,我便賣之。須達果如其言,以金布地布之將,完,太子聞說須達,確以金布園,遂覺奇異。親至園所,見金佈滿,唯剩一小角。遂問須達曰,汝未佈滿,我園不賣。須達曰,非謂不布,乃籌量用金多少耳。太子見須達並無一念退志,乃問其因。須達稱讚如來功德智慧,相貌威神,不可思議。我已請佛,後年至國說法,故我買園供佛及僧。太子感歎不已,乃雲既然如是,汝我二人,共成此舉,此未布餘地,及一切樹木,作我所施。故雲祇樹給孤獨園。須達既得園,乃請舍利弗至,監工督造精舍。舍利弗測量其地,計劃建築。量至一處,忽而泣然,悲慼現於面。須達問其故。對曰,地下有螻蟻數千萬。此等無量劫來,即為螻蟻。生死死生,相續不已。吾等若不學佛,求出輪迴,與之何異。余憐而憫之,故不覺淚下。少頃,量一處,舍利弗又發笑不止。須達又問其故。對曰,長者發心供佛,建造精舍。精舍未成,而天中宮殿已就。余為長者賀,故發笑也,乃題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疏中分二(初)總標

《解》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捨衛等,標說經處也。

信順者,謂深信於心,則言如是也。師承者,承謂承受。謂親從大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聞也。又歡喜阿難,從釋迦化佛,聞小乘法藏。賢阿難,從釋迦應佛,聞雜藏。典藏阿難,從釋迦報佛,聞菩薩藏。海阿難,從釋迦法佛,聞佛藏。機感者,眾生機熟,故說此經。如月印千江 。月喻佛,江 水喻眾生機。月未下降,水未上升。所謂千江 有水千江 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感應道交 ,不可思議。眾生機有利鈍之別,故佛現身亦有四教之殊。眾生根鈍,佛則為現應化身,說藏通法。眾生機利,佛則為現報法身,為說別圓法。說經處者,若從化佛聞,則祇園即同居 而為說法處。若從應佛聞,則祇園即是方便土,而為說法處。若從報佛聞,則祇園即實報土,而為說法處。若從法佛聞,則祇園即寂光土,而為說經處。眾生業感不同,諸佛示身示土,亦差殊也。然亦皆眾生所見有異耳。所謂仁者見之以為仁,智者見之以為智。故像法決疑經雲,一切大眾,所見不同。或見娑羅林地,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見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是三世諸佛所游居地。或見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在蓮華台,為千百億釋迦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同虛空遍周法界。眾生根有利鈍故有四土之別也。

(二)明別釋

《解》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

實相者,即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也。此心性,覓之了不可得,而具造百界千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實相無相,離一切法。實相無不相,即一切法。無相不相,不相無相。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所以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乃至能說所說,無非實相正印。若在此中,則能信所信,能聞所聞,能感所感,能住所住,一一無非實相。故曰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為如。如者,不變義。實相之體非古非今,而即古即今。古亦實相,今亦實相。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絕待圓融,不為古今所變。喻如虛空本非明暗,然明亦虛空,暗亦虛空,不為明暗所變。故強名曰如。依實相理,應當認真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故曰是。實相無相,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無不相,則苦樂之相宛然。實相無念,則無彌陀可念。若無不念,則必須老實念佛。實相無生,原無淨土可生。若實相無不生,則必需求生淨土。然而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能求、實相信願,所生、實相淨土。能所無非淨土實相,本自無非,名之曰是。今當依實相無念無不念,理應切實念佛。依實相無生無不生,理應切願求生極樂。萬不可執理而廢事也。

《解》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實相無相,非凡夫之有我。四大各離,我在何處,故非有我。實相無不相,非二乘之無我。真空不空,何妨說我。非我非無我,即真常八大自在之我。非我即非有。非無我,即非空。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即實相真我。夫世間我,有我見、我慢,及名字我。阿難已壞我見我慢,而為隨順世間,不壞假名我,故仍無我說我也。耳根有二,一者浮塵根,如新卷荷葉是。外面之粗相,乃第八識疏相分。二者勝義根,而發能聞之耳識,故曰耳根發耳識也。親聆者,聆謂聽也。是阿難親耳聽聞。圓音者,如來圓融四辯八音也。親聆,指耳根識之見分。圓音,指所緣聲塵之相分。即托佛本質,自變相分,而為親所緣緣,故曰親聆圓音。如空印空者,見本無見,因相而有見。見分乃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如空。相本無相,因見而有相。相分亦依他起性。依他如幻亦如空。能聞如空,所聞亦如空。耳識是見分,圓音屬相分。二分唯是一心。故經雲,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雲何於中有是非是。如空印空。昔日須菩提,在石洞靜坐帝釋散華。尊者問曰,何人散華。答、帝釋。為何事散華。對曰、聞尊者說妙法。空生曰、我未嘗說。帝釋曰,尊者無說,我亦無聞。無說謂之真說,無聞謂之真聞。是知真說無說,真聞無聞。當知世尊說法,說即無說。阿難聞法,聞即無聞。故曰如空印空也。

《解》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時無實法者,無一定之實體可指也。但依色心等法假立。即廿四個不相應之一。不與色心相應。依虛妄色心,而立此假名之時。又長短無定,循業發現。如三更之夢,已辦二十年事。洞中七日,世上已過千年。延促不定,故曰時無實法。以眾生之機為能感,感應道交 。弟子之機,感佛之教應。機教相扣,說聽終竟,總名一時也。

《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自覺者,覺世間一切法,皆是浮塵幻化相。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幻法從何立。名自覺。以先覺覺後覺,名覺他。三覺圓,萬德俱備,故稱曰佛。大者褒美之辭。師者教人以道之稱。佛為世出世間之導師,故曰人天大師也。

《解》捨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只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只陀感歎,施余未布少地。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梵語印度,此雲月邦。謂聖賢御物,如月照臨,故曰月邦。中印度,即中天竺。波斯匿,此雲勝軍王,軍馬勝餘國故。只陀,此雲戰勝。即匿王之太子。匿王出兵得勝,故名戰勝。初標法會時處竟。

(丙)二引大眾同聞分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前列法會時處,乃五種成就。今引大眾同聞,乃第六眾成就。當世尊說此彌陀經時,非唯我阿難一人所聞,尚有千二百等聲聞,及無數菩薩天人等,大眾同聞,以起眾生之信仰也。聲聞復有二種,(一)小乘聲聞。謂聞佛說四諦法,而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偏空理,名小乘聲聞。(二)大乘聲聞。法華會上聞無作四諦,證實相理。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名大乘聲聞。此中所云聲聞,攝此二種。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此方好略,簡稱菩薩。覺有情有三釋,(一)約自行。雖已覺悟實相理,而無明未窮源,尚有情見未忘,故名覺有情。(二)約化他。以自所覺之妙理,覺悟有情。所謂將斯道,利斯民,故曰覺有情。(三)約自他合釋。覺、即佛道。指上求佛道,自行也。有情、即眾生。指下化眾生,化他也。總之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菩薩也。聲聞無論修何行門,皆為自利。菩薩修何行門,皆為利他。聲聞、與菩薩,在乎用心不同耳。天人眾,總指天龍八部也。有此三眾在坐,故曰大眾同聞。

《解》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經中列名,先聲聞,次菩薩。夫聲聞乃小乘。菩薩,是大乘。何故將小乘列之於先耶。此有三義(一)聲聞捨俗出家,剃除鬚髮,圓頂方袍,顯出世聖人故。(二)常隨從佛。謂此千二百等,依佛得度,感佛恩深,常隨於佛故。(三)佛法賴僧傳故。佛法二寶,賴僧寶以弘傳。僧寶受持佛法,弘通教典,如救世明燈。燈燈相傳,無有窮盡。僧伽以弘宣佛法為天職,積極救世為己任。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凡為僧者,須精研佛法,以期佛法之久住,方盡僧伽之責也。有此三義,聲聞故列於前。菩薩居中者,(一)相不定。有出家在家之別。有他方應來。此土受生。其相不定也。(二)不常隨。菩薩以利生為務。此方有益,則隨此處。無益則應化他方。故不常隨也。(三)表中道。聲聞著空,凡夫著有。菩薩則內修觀道,不住有。外度眾生,不沉空。不住二邊,故表中道也。天人列後者,(一)表世間相。聲聞表出世間相,天人表世間相。(二)品雜。其中有天龍八部,凡聖交 參。多是菩薩權現應世也。(三)外護職。住持佛法故。天人為外護,擁護佛法故。

(丁)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戊)今初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與者,共也。大比丘,俱七種共相。彼此共一佛世時,共在一處所,共持具足戒,共一心智,共一無漏正見,共修七科道品,共證解脫。有此七種共,故雲與也。梵語摩訶,此雲大。俱含三義,謂大、多、勝。此等比丘,皆為天王大人所恭敬。如憍陳如,為梵天王之師,迦葉為帝釋之師,故言大。通內外典,見識廣多,故言多。超出九十五種外道之上,故言勝。大能攝多勝,故言大也。梵語比丘,此含三義。謂乞士,破惡,怖魔。乞士,謂外乞食以資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故名乞士。破惡者,謂修戒定慧三學,破身口意十惡也。怖魔者,謂羯磨成就,恐怖魔王也。梵語僧伽,此雲和合眾。謂六種和合,相聚一處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捨子等五十人,故雲千二百五十人也。此等從佛得度,感佛深恩,常隨從於佛也。

《解》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

具足戒者,具足三諦戒也。智度有十種戒。(一)不缺戒。若犯根本戒,如碗缺破,不堪再用。不犯則名不缺。(二)不破戒。若犯十三僧殘,如碗殘破。不犯則名不破。(三)不穿戒。若犯捨墮如器穿漏。不犯則名不穿。此三名事戒,能攝比丘二百五十戒。(四)不雜戒。念破戒事,名之為雜。不念則名不雜。此為定共戒。(五)隨道戒。初果聖人,隨順真諦理,戒與無漏道共發。此即道共戒,自然無犯。(六)無著戒。四果見思已斷,無所染著。此二名真諦戒,為二乘人所持。(七)自在戒。菩薩化他妙用,自在無礙故。(八)智所贊戒。菩薩篇聚無虧,常為智者所贊。乃菩薩俗戒。(九)隨定戒。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動道場,遍周十方。任運常靜,自然無犯。(十)具足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此二戒乃諸佛中諦戒也。此經聲聞,外現真諦戒,內實俗中戒也。出家者,非唯出俗家,乃出三界生死家也。聲聞真諦戒具足,出同居 生死家,尚有方便變易生死。菩薩俗諦戒具足,出方便生死家,尚有實報變易生死。諸佛中諦戒具足,出實報生死家。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圓成佛果。如是諸戒淺深不一。唯有一心念佛,真俗中三諦戒,當體具足。生西方同居 土,即可圓證上三土。一生成佛究竟,出同居 ,方便,實報等三種三界之生死家也。

《解》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一缽資身者,出家人常行乞食,以濟形命。只須一缽,足以資身。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無所蓄藏,不存財物。空其所有,無有所累。又一缽資身者,言其只須一句彌陀,以資慧命,捨去其他內財外財。諸仁者,當知不但出家人,無可蓄藏。即在俗者,亦宜少貪。因一切財物,俱屬幻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如以有相有漏虛偽之財,作無相無漏之業,是為真功德。此比蓄藏銀行更為堅固。專求出要者,出同居 三土,入寂光也。正慧,三觀正慧也。煩惱惡,五住煩惱也。愛即思惑,見即見惑。有同居 方便實報三土之見思不同。以空觀慧觀察,破見思惡,不墮同居 土之愛見。以假觀慧觀察,破塵沙惡,不墮方便土之愛見。以中觀慧觀察,破無明煩惱,不墮實報之愛見。梵語羯磨,此雲作法。謂比丘登壇受戒,白羯磨已,得無作戒體,成比丘性,入僧寶數。爾時地行羅剎,高聲唱言,此間有善男子,如法出家,受具足戒,當使諸天增勝,修羅減損。於是空行夜剎,聞之亦相繼而唱,聲至四王天中。天復出聲而唱,聲傳忉利。展轉至梵天。魔王於宮中,聞此唱言,生大怖畏,故雲怖魔。謂怖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之四魔也。

(二)釋僧居六和

《解》僧者,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無為者,無所作為也。即不生不滅之無量壽佛也。有生有滅,即名有量壽。即道家升仙,雖雲長生。詎知有生,仍必有滅。故屬有為,以有生滅故。唯有念佛生西,華開見佛,證無生忍,無生則無滅,故能解五住煩惱,脫二種生死也。若能念佛,修無為法,名理和。六種和合,不相違諍,如水乳交 ,名事和也。

(二)標數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捨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

迦葉此雲大龜氏,姓也。兄弟三人,未出家時,為事火婆羅門。(一)優僂頻螺迦葉,此雲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雲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二)伽耶迦葉,山名,即像頭山。在此山學道,以山彰名故。(三)那提迦葉,此雲河。在河邊學道,以河彰名也。世尊觀知三人機熟,乃至優僂頻螺所,以借宿為詞。迦葉以火龍窟為世尊居。世尊於中結跏趺坐。至夜半,即有火龍出,欲以邪火傷世尊。世尊入火光三昧,降火龍於缽中。世尊現種種神變調伏迦葉。迦葉信仰,隨佛出家。其五百弟子,見師皈依,亦各發心出家。其二弟師徒五百人,亦各出家。出家未久,即證聖果。師資者,師為聖匠,徒稟天資。舍利弗,此雲身子,亦云鶖鷺子。目連,此雲采菽氏。在家皆外道。二人各有一百弟子。二人智慧利根,了知所學,非究竟法。一日路遇沙門,見其威儀嚴肅,乃問曰,汝師何人。對曰佛。又問說何法。答曰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由斯了悟因緣生滅之理,深心悅服。乃帶二百弟子,從佛出家。耶捨,即耶捨長者子,有五十弟子。再加憍陳如等五人,則有千二百五十五人。今言千二百五十人,舉其大數,此等皆感佛化度深恩,常隨佛左右,輔助弘法也。

(戊)二表位歎德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佛於祗洹精舍說彌陀經,乃阿難及諸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等同聞。此等皆是大阿羅漢,名聞十方,為眾人所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非唯同居 眾所知識,亦為方便實報眾所知識。乃至究竟寂光眾所知識也。

疏中分二(初)表位

《解》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前釋比丘有三義,今釋阿羅漢亦含三義。比丘為羅漢因,羅漢是比丘果。因地乞士,至果名應供。應受三界人天之供,即乞食果。因地乞法,以資慧命。果位亦以法普施眾生,即普應法供養,為乞法果也。殺賊即破惡果。吾人本具法性,皆被煩惱賊所劫。因地能破身口意十惡,果位即能殺見思賊也。無生即怖魔果。謂二乘聖人。見思已斷,三界無受生之處。眾生因見思未盡,所以忽生而老,忽老而死。死而又生,生而又死。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升沉六道,皆由見思所致。故二乘聖人,斷見思已,再不受生。故雲無生,即怖魔果。眾生有見思煩惱,便有生死。而為魔子孫眷屬,見而生喜。證得無生理,與生死脫離關係,超出魔王範圍。並展轉勸化,減少魔王子孫眷屬,故魔王見而恐怖。故雲無生,即怖魔果也。吾人一心念佛,往生極樂,當體無生。念至事一心不亂,即破見思賊。生極樂界,應人天供。還以香華供養十方諸佛。經雲,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即西方之大阿羅漢也。慧解脫者,以慧心所,觀一切法,當體即空。唯修慧不修福,緣空直入,但證無學。此因中所修是性念處觀,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脫者,修共念處觀。兼修四禪八定,理事雙修,具三明八解脫,能破有漏五通外道。無疑解脫者,因中修緣念處觀。通達三藏,及四圍陀典,天文地理,能破四圍陀外道。今千二百五十人,鹹是無疑解脫大阿羅漢也。若論其本,皆是法身大士。權現聲聞,輔佛弘化。又能證淨土不思議法門,故名大也。初表位竟。

(二)歎德

《解》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轉輪者,即如來說法,名轉*輪也。輪有二義,謂摧碾義,碾碎眾生煩惱也。展轉義,展轉不息。喻如諸佛法流不絕,展轉流入眾生心中。轉輪復有四種之別,謂金、銀、銅、鐵、四輪。輪王有四。金輪王,王四天下。銀輪王三天下。銅輪王二天下。鐵輪王一天下。喻佛有法、報、應、化、四佛,輪有四教*輪也。法身佛,轉四教*輪。報身佛,轉三教*輪。應身佛,轉二教*輪。化身佛,轉藏教*輪。然此約豎義,以合喻。若約橫義,則四身即一身,一身俱能轉四教*輪也。此等阿羅漢,若從化佛,轉藏教生滅四諦*輪。若從應佛,轉通教四諦*輪。或從報佛,轉別教無量四諦*輪。或從法佛,轉圓教無作四諦*輪。或頓轉。或漸轉。或秘密轉。或不定轉。或現佛形。或現菩薩等形。或於人間,轉四種四諦或天上轉三種四諦,謂通別圓或於方便轉二種四諦謂別圓。或在實報寂光,轉一種四諦。如來本一法身,因眾生根機不同,故有三身之異。法本無差,亦因眾生根有差殊而有四教之法也。廣利人天者,天有四種。(一)世間天。如一國之主,專制時代之天子是。(二)生天,三界諸天。(三)淨天,即二乘。(四)第一義天,即佛菩薩。此等羅漢,得法性第一義天。或在人中,或在四天,發起如來四益,廣利一切。故為四土大眾所知識也。表位歎德竟。

(戊)三列上首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長老者,德高臘長之稱。復有三種之別。(一)耆年。受具十年為下座。二十年為中座。三十年為上座,即耆年長老。(二)法性。不論戒臘遠近,能博通經教,弘法利生,可稱法性長老。(三)福德。福慧具足能統大眾,為眾領袖,此即福德長老斯等上首,具足三德,故稱長老。

舍利弗,此雲身子。又雲珠子,以母彰名。以母為女人中之聰明人。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曰珠子。身子者,母身形端好。身之所生,故名身子。父為作名,名優波提捨,此雲論議。論議為妻。因論名子。顯父德故。捨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曰舍利弗。弗者子也。

摩訶目犍連,此雲大采菽氏,又雲萊茯根,乃古仙人所食,因以名族。本名拘律陀,乃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命名。尋常所稱目連,即是此尊者。目連初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母在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祈佛濟度。佛即為說盂蘭盆供,即尊者發起也。

摩訶迦葉,此雲大飲光,又雲光波。身光映物,能使餘光不現,故言飲光。毗婆屍佛滅後,塔像缺壞。時有貧女,自得金珠,倩匠為薄。金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為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恆金色,心恆受樂。最後身,托摩竭提國,尼拘律陀婆羅門家。年長,父母為其納婦。對曰須得身恆金色與我同者方可。後於他國中,果得女身金色,乃成為夫婦。光波出家,婦亦出家,即紫金光比丘尼。因中嚴飾佛像,感身光映物,故雲飲光。又翻大龜氏,先代學道,靈龜負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又名畢缽羅,亦樹名。禱樹得子,故以樹名也。

摩訶迦旃延,此雲文飾。文章華麗,出口成詞。又雲扇繩,其父死,母欲他適。因有文飾,不得遂願。如繩縛住,故雲扇繩。又雲好肩,又雲思勝。尊者善好論辯,有執斷見外道,問曰,我見人死不還,雲何說其受苦。故知無他世。答曰,如罪人被拘,寧得歸否。又問若生天上,雲何不歸。答雲,如人從廁所得出,寧肯再入否。又天上一日,當此百年。生彼二三日,未遑歸心。設有歸,而汝已死,寧得知之。尊者慧辯,世無能敵。而且出口成文,故雲文飾。

摩訶拘絺羅,此雲大膝,舍利弗舅,由來論勝於姊。姊懷孕,論則不勝。知所懷者乃智人,寄辯尚爾,況出胎乎。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大經。無暇剪指,世人稱謂長爪梵志。學訖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天。彼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姊子。徑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雲,一切法不忍。佛問汝見是忍否。此墮兩負處。若我見忍,前已雲一切不忍。若我不見忍,無以勝佛。即底頭得法眼淨。

離婆多,此雲星宿,父母禱星宿而生。又雲假和合。釋論雲,此尊者夜宿空亭,見二鬼爭屍,要其分判。設順理枉理,俱不免害,故隨實而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其屍補之。食竟拭口而去。眼見自身已被食去,遂疑此身是誰,是否屬我本身。逢人則問,是否有我身。眾僧雲,此人易度。語雲,此身本是他遺體,非己有也。即從此得道,故雲假和合。

周利槃陀伽,此雲繼道。兄弟二人,周利名大繼道,槃陀伽名小繼道。西域風俗,母孕將生時,須還娘家,遂生於道,故名繼道。從佛出家。唯小繼道甚愚癡,誦經無記憶力。其兄不悅,使其還俗。出門外,得遇世尊,仍令出家,告以半偈,令常誦習 ,可能得道。其偈曰,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槃陀伽誦未久,即得道果。當知佛法無多知,多知反成障。如提婆達多,雖讀六萬法藏,臨終尚墮地獄。吾人學佛,須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如淨業一法,只須專持六字洪名,即能得證解脫。

難陀,此雲喜,即孫陀罹難陀。孫陀羅,此雲好愛,亦云端正,乃其妻名。喜尊者為佛之親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具三十相。若眾生有不識者,謂其是佛。摩竭提國,有裸行外道,大聰明,國人號為智者。共身子議論結舌,欲於佛法中出家。次見難陀色貌殊偉,歎曰短小比丘,智慧尚難概,況堂堂者乎,難陀即度出家。

阿難陀,此雲慶喜,或雲歡喜。如來成道時生,王大歡喜,舉國欣慶,因名慶喜。阿難隨佛入龍宮天上,見龍女天女,心無染著,故又名無染。

羅侯羅,此雲覆障。往昔塞鼠穴六日,今在母胎六年,故言覆障。耶輸有娠生子。諸釋皆嗔。佛已出家,雲何有此。欲治欲殺,惡聲盈路。寶女劬毗羅,證之小差。因焚火坑,發大誓,我若為非,母子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抱子投坑,火變為池,蓮華捧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後佛還國,耶輸令羅雲奉佛歡喜丸。羅雲幼稚之年,於大眾中。徑持上佛耶輸因此息謗。然謗由子有,故言覆障。

憍梵波提,此雲牛司,亦云牛王。謂其口內時常嚼食,如牛司之相。是一種惡業餘報,因緣詳後。

賓頭盧頗羅墮,此雲不動利根。不動,名也。利根,姓也。或雲重幢。婆羅門,凡十八姓,此居其一。

迦留陀夷,此雲黑光。顏貌粗黑,色黑光耀,異於常黑故。

摩訶劫賓那,此雲大房宿。父母禱房星而生故。

薄拘羅,此雲善容。色貌端正故。

阿冕樓馱,此雲無貧。因佈施功德,得無貧果故。

等者,等於千二百五十人,及天龍八部也。學在師後,為之弟。法從師生,為之子。此十六位尊者,皆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身常隨佛輔化也。

《解》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道德戒臘,俱長俱老,謂之長老。出塵羅漢,為眾人之所敬崇。能斷除煩惱,能了卻生死,超然物外,故為世間天人之所尊仰,故雲尊者。舍利弗,在母胎中,智辯已寄母口。八歲登座,論議無雙。七日之內,遍通佛法,故雲智慧第一。又一切智第一,道種智第一、一切種智第一。言第一者,乃各舉一德,引諸偏好。但各論其所長。若如實論,舍利弗非唯智慧第一,而神通何嘗不勝目連。如世尊一日說法,身子入定未去。目連喚身子,目連見其入定呼之不應。乃用神力,欲令其起。不知目連雖用盡神力,而不能動身子衣角之絲毫。是知身子神通,超乎目連之上也。如彌陀經,念佛法門,乃微妙難解之法,非智莫入,故特向大智舍利拈出也。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徹無礙,故名神通。復有六種,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無漏通。四果聖位,得證此六通。昔日世尊,與目連上忉利說法。上升之時,經須彌山腳,有毒龍嫉佛生嗔,吐毒沙害佛。目連即變沙為軟花,復現大身,繞須彌三匝,阻佛上升。目連亦現大身,倍大於彼。後又現小蟲,入龍腹,龍即攝伏。又帝釋造善法堂,心甚喜悅。尊者現通,以火焚之為帝釋說生滅無常法,帝釋領悟。而善法堂天,仍儼然如故。目連時用神通,種種神變,故言神通第一也。迦葉傳佛心印,為西天初祖。當時梵王至靈山,以金缽羅華獻佛。捨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百萬人天,悉皆罔措。獨有迦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摩訶迦葉。是為西天初祖。故佛與祖,乃心心相印,祖祖相傳。夫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涅名不生,槃名不滅。即吾人不生不滅之心性。此心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只以迷悟差殊,故有凡聖之別。若能一念回光,便同本得。故阿難能悟此心,迦葉傳之為二祖。歷代諸祖,莫不皆然。以心印心,故雲心印。梵語頭陀,華言抖搜。謂抖搜精神,刻苦翹勤,斷除塵勞煩惱之謂也。迦葉俗本富有,出家自念,非刻苦不為功。乃捨一切珍寶,行十二頭陀。謂衣有二種頭陀行,(一)著糞掃衣,即今之破衲衣。此衣以拾人間所棄之糞掃破布,洗淨拉雜,湊補縫綴而成。著此衣者,內離己貪,外息他貪。常得資持幻身,即可長養聖道故。(二)但三衣(一)大衣。即升座說法所披者是。(二)七衣。禮佛聞法,所著者是。(三)五衣。凡執勞服役,一切時中,俱可著者是。食有五種頭陀行,(一)常行乞食。捨己慢心,增他福德故。(二)次第乞。無貧富之分別,起平等心故。(三)日中一食。多食則多增慾念故。(四)節量食。盡己之食量,而節減之故。以減貪心故。(五)過中不飲漿。為度餓鬼之饑噓苦故。住亦有五種頭陀行,(一)住阿蘭若處,此雲寂靜處。以城市中,熱鬧異常,難以修道。故至山岩石窟,易於入道。境靜則心易靜故。(二)樹下坐。因樹大,則雨落不濕。且又風涼,無人噪鬧,正好念佛故。(三)露地坐。月明星朗,深靜寂滅故。(四)塚間坐。易作無常觀故。(五)但坐不臥。人命無常,晝夜六時,行精進故。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一日至世尊所,世尊讓半座,與之坐。謂其年老勸令休息頭陀行,而迦葉仍行如故。世尊乃深贊有頭陀行,我法得以久住。是故迦葉以行頭陀為第一。婆羅門,此雲淨裔。乃梵天苗裔。文飾尊者,博通世出世法,論議無雙,所以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由精勤故,得妙辯才。能一問十答,十問百答。有問必答,故辯答第一。離婆多,了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因緣和合,妄見有生。因緣別離,妄見名滅。由斯坐入禪定,心無顛倒,意不散亂。故雲無倒亂第一。槃陀伽,因根鈍,僅持半偈,辯才無盡。其半偈,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辯才有四種,(一)義無礙辯。(二)法無礙辯。(三)詞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尊者持半偈,所得者即義無礙辯也。佛在世時諸比丘尼,請諸大弟子,輪流說法。一日輪至槃陀伽。諸比丘尼,知其僅持半偈,乃生輕慢心。待尊者升座,將欲說法,諸比丘尼即欲先誦其半偈,以難尊者。尊者威德所感,比丘尼欲誦不能出口。尊者即將半偈,所詮奧義,重重講出。比丘尼乃誠心愧伏。尊者得義無礙辯,故雲義持第一。佛之親弟孫陀罹難陀,即喜尊者。佛令出家,因愛妻美麗,不願出家。然佛見其出家機熟,乃設方便。一日佛至王宮乞食,正遇難陀與妻午餐,難陀見佛至,即以缽飯供佛。佛令其送至精舍,尊者不敢違兄命。逮送至精舍,佛即令其出家。尊者因想念孫陀羅,時時思逃。佛乃攜之往忉利天宮,游至一處別院,見天女甚眾,且美艷無比。難陀問天子何在。答曰,此院天子,即孫陀罹難陀,今已從佛出家。待報盡,即生來此受樂。尊者聞出家,能生天。歸精舍後,即發心用功,以求升天。世尊知其用心。數日後,復帶之往游地獄,見刀山箭樹。鑊湯爐炭,種種苦具。游至一獄,只有油釜,無人受罪。乃問鬼卒曰,此獄雲何無人受罪。答曰,此獄罪人,即孫陀罹難陀。今已出家,將來生天。天福享盡,墮此受苦。難陀聞說,身毛皆豎。因畏地獄苦,不欲生天。歸精舍後,勇猛精進,求出世無漏不生滅法。後來得證阿羅漢果。尊者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儀容第一。阿難為佛之堂弟,即白飯王子。為佛侍者,多聞第一。結集經藏,皆賴尊者之力。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尊者有八不思議,一不受別請。二不受佛故衣。三見不非時。四不生欲心。五知佛入定。六知眾得益。七知佛說法。八法不再問。故雲多聞第一。羅侯羅,為佛之太子,密行第一。法華雲,羅侯羅密行,唯我能知之。密行者,秘藏之行,唯佛能知。七方便人所不能知,故曰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因前世時,輕弄年老沙門,謂其食飯若牛。出一惡言,五百世為牛。牛若食後,恆事虛哨。余報未盡,時人稱為牛司。又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華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啖馬麥。唯牛司尊者,獨於天上尸利沙園,受天供養。故雲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律雲,樹提長者,以旃檀缽,置剎桿頂上,號眾雲,神力能取者與之。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故雲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尊者身相粗黑,且有光明。一日夜行至村莊,孕婦見而驚駭,遂墮小產。佛知已,遂禁比丘夜行。此尊者乃摩利夫人之師。教化夫婦,同證聖果者,數滿一千。一人證果者無數,故雲教化第一。劫賓那,本是父母禱房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中,第四星。又能善知星宿,故雲知星宿第一。薄拘羅,壽一百六十歲。毗婆屍佛時,以訶利勒果,施辟支佛。自爾九十一劫,無病無夭。由持不殺戒,感五不死。此尊者初生時,趺坐嬉笑,母以為怪。初置□盤中,燒不死。後置釜中,煮不死。又推落水,淹不死。被大魚吞,咬不死。刀破魚腹,殺不死。故雲壽命第一。阿冕樓馱,號無貧者。賢愚經雲,弗沙佛末法中,時世饑饉。有辟支佛行乞,空缽無獲。貧人見而悲哀,白言勝士,受稗米飯否。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變相。後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闇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用腳,取之無盡。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乃斛飯王次子,為佛堂弟。又因中為獵師,入古寺內,見佛前燈欲滅,以箭剔之。今感天眼之報,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故雲天眼第一。此等下,乃開跡顯本。約跡為輔佛弘化,示為常隨眾。若約本,鹹是法身大士。為度眾生,權現聲聞相。所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如影隨形如谷答響,為示影響眾。若約得益,又為當機眾。謂堪能荷當,領悟妙法之機。如楞嚴,阿難為當機。法華,身子為當機等。是為當機眾。復有發起眾,結緣眾。名四眾弟子。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者。謂阿羅漢,雖斷見思,尚有塵沙無明。雖離分段,尚有變易。今聞淨土法門,即能得第一義悉檀,了脫變易生死也。增道損生者,道即中道法身,第一義諦。損生者,損無明之生長也。謂證一分中道,損一品無明。故雲增道損生也。

(丁)二菩薩眾

《經》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並諸菩薩摩訶薩,此句舉類。並者,及也。承前起後之謂。謂佛於祇園說彌陀經,非唯聲聞在座,尚有菩薩同聞。文殊師利,此雲妙德。經雲,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故雲妙德。又雲妙吉祥。以其降生時,有十種祥瑞。(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生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生時現十事吉祥,故雲妙吉祥。法王子,法王即佛。我為法王,於法自在。菩薩能紹隆佛化,荷擔家業,故稱法王子。舍利弗,為聲聞眾中,權智第一。文殊為菩薩眾中,實智第一。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又雲慈氏。因修慈心三昧,故位居等覺,為當來補處大士。乾陀訶提,此雲不休息。曠劫修行,而不停息。常精進,此菩薩教化眾生,勇猛精進。與如是等,等及無量無數菩薩也。

《解》菩薩摩訶薩,此雲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次列。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大道心成就有情者,謂菩薩發廣大道心,成就有情識之眾生,鹹令成佛道。大道心,乃大智。成就有情,是大悲。大道心是自利。成就有情,乃利他。悲智復有六即之別。謂理即悲智,名字悲智,乃至究竟悲智。文殊等是究竟悲智也。佛為法王者,佛乃法王中之王。王於同居 ,方便,實報,寂光之四土中也。佛有三子,菩薩堪負家業,為佛真子。二乘保守偏空,為佛庶子。凡夫心游道外,為佛外子。文殊能負荷家業,為真子中首。文殊智慧第一者。表其為根本智。此難信難解之經,非第一勇猛根本實智,莫能證入。故以文殊列首。彌勒次者,阿逸多為當來補處佛。現居等覺位,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不休息等,文顯易知。此等深位大士,鹹皆求生淨土。不離見佛,用功易得益。不離聞法,智慧易增長。不離親近供養僧眾,則不致退墮。以住持三寶,顯自心一體三寶。又三寶之境,即菩薩所證三德秘藏,故能速疾圓滿菩提也。二菩薩眾竟。

(丁)三天人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釋提桓因,此翻能為主。能為三十三天主。即道家所稱之玉皇上帝。迦葉佛時,身為貧女,發心修塔,請三十二工匠。匠人憐其貧,不取工資,同作功德,故感三十三天之報。等字等於三界諸天也。無量,即指三界諸天,無有限量也。大眾則該括天龍八部也。

《解》釋提桓因,此雲能為主,即□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天,此天在須彌山頂。正中善法堂天,四方各有四天。四隅山峰,亦各有四天。則成三十三。帝釋居中,四方皆輔佐。忉利天主,佛為授記號無著尊佛。四王即四王天也。四王在須彌山腰。須彌,此雲妙高。四寶所成,在香水海中,入水八萬四千由旬。出水高亦然。四王天在山腰,四面與日月齊。山之東方,有黃金埵,為持國天王之宮殿。山之南面,有琉璃埵,為增長天王之宮殿。山之西面,有白銀埵,為廣目天王之宮殿。山之北面,有水晶埵,為多聞天王之宮殿。此四天王,統領八部鬼神,護持世間,故為護世四王也。忉利四王,皆地居天,依地而居。夜摩已上,乃空居天,依雲而居。夜摩此雲時分。以蓮華開合,即知晝夜。善知時分故。兜率此雲知足,以五欲知足故。內院居菩薩,三災不到。外院居天人,有三災。化樂天,變化五欲而娛樂故。他化自在,奪他五欲,而自娛樂。此為欲界之六天,名欲界天,以五欲為界故。色無色者,色界十八梵天。梵者,淨也。此十八天中,無五欲。以清淨色,禪定為樂故。又名四禪天。無色者,四空天也。以無色蘊,但有受想行識四蘊,故曰無色界。無量諸天者,廣指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諸天也。十方天人者,十方各有三千世界天人也。八部者,護法八部也。(一)提婆,此雲天。(二)那伽,此雲龍。(三)夜叉,此雲勇健。能飛行守天宮。(四)乾闥婆,此雲嗅香神。以香為食,亦名香陰。帝釋之樂神也。(五)阿修羅,此雲無端正。男醜女美。(六)迦樓羅,此雲金翅鳥。一舉能飛萬里。以龍為食。(七)緊那羅,此雲疑人非人似人,而頭有角,亦帝釋之樂神也。(八)摩侯羅伽,此雲大蟒神。腹行者也。復有四天王所統八部鬼神,即非人等也。問,天人龍鬼,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何以不列。答,夫諸道之升沉,由戒有持毀。見佛不見佛,由乘有緩急。然持戒有粗細,故受報有優劣。持戒有大小,故見佛有權實。且略判戒乘,各為三品。次以四句料簡,其義則顯。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然通論戒乘,則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得稱乘。如人天等五乘,及道共等戒也。今約別判,則以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者,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觀慧推尋。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生滅,無生,無量,無作諸智,能破煩惱,運出生死者,名之為乘。(一)戒乘俱急者,持下品戒急,報在人中。持小乘急,則以人道身,聞三藏教,見佛聞法。如持中乘急,則以人道身,聞通教大乘,見佛聞法。如持上乘急,則以人道身,能於法華華嚴等教,及諸圓經中,見佛聞法。預列為同聞眾者是也。若持中品戒急,報在欲界天。如持小乘急,則以欲界天身,聞三藏教,見佛聞法。余如上說。若持上品戒急,加修禪定,報在色無色天等。如持小乘急,以色無色天身,聞三藏教,見佛聞法。余如上說。第一句竟。(二)戒緩乘急者,三品戒皆緩,報墮三塗。持小乘急,以三途身,於三藏教,見佛聞法。余如上說。第二句竟。(三)戒急乘緩者,戒急故,受欲界天人及色無色天身。三乘緩故,佛雖出世,說三乘法。而彼等受著人天樂報,耽荒五欲,不見佛,不聞法。捨衛三億家,及諸不見聞者,三界著樂諸天等是也。第三句竟。(四)戒乘俱緩者,受三途報,不見佛不聞法也。第四句竟。經中不列地獄眾者,由其戒緩致重報。佛乘又緩,所以不見佛,不聞法。余經有列者,除乘急耳。若得此意,則識列眾來不來義。亦識自己聞經聽法。有緣無緣,三世因果,朗然可識也。通序竟。

(乙)二別序,發起序也。

《解》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倡依正名字為發起。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如梵網下卷,自倡位號雲,我今盧捨那等。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此明智旭大師,分科之意。蓋一切諸經,皆有別序,序一經之由起。今淨土勝法,無人能問。佛觀成佛機熟,不待請而自說,故無他人發起之文。旭大師遵智者大師判梵網分科之意,判此文為別序。別序亦名發起序。發起一經之由致,令眾得四悉之益也。淨土以究竟極果,與眾生作因,故雲妙門。又門以能通為義,乘此一句洪名,能於娑婆之穢土,通於極樂之淨土,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故曰妙門。非九界自力能知,謂之不可思議,故無人能問也。倡者,宣也。佛智下,明發起此經之因緣也。四悉者,即四悉檀之益也。如梵網下引例。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等。智者大師,判此段偈,作發起序。故此經雖無發起文,例智者大師,判梵網意,故判此文為發起序也。

《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爾時者,當爾之時也。正當世尊觀眾生機熟,應聞淨土法門之時也。佛、即釋迦世尊也。告者,以上對下之謂也。是、即指娑婆,此雲堪忍。謂堪能忍受眾苦也。十萬億佛土者,謂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化之土。億、或以十萬為億,或以百萬為億,或以千萬為億。今約最底限度,以十萬為億。應過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外,有世界,名曰極樂。此二有字,正顯極樂之依正主伴,確實是有。欲令眾生著實生信,以求往生也。今現在說法者,簡過去已滅,未來未至,唯有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正勸末世眾生,速念佛以求生西,得見阿彌陀佛,即可頓證無生。諸仁者當知吾等生於末法之中,釋迦已滅,彌勒未來,正是佛前佛後。若不念佛生西,猶恐彌勒出世,吾人又沉淪 三途,何能得見世尊之慈顏哉。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 ,今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唯有念佛生西,現世即能得見彌陀世尊,即可了生死,成佛道。且念佛一法,最簡易,最方便。只須七日一心不亂,即可往生。若用其他修行法門,猶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功勳,若風帆揚於順水。願諸仁者勉旃。

疏中分三(初)明召告意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

淨土一法,甚深難解,非大智莫能信忍,故告大智舍利弗。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約四教言,藏通二教,攝小不攝大,攝鈍不攝利。別圓二教,攝大不攝小,攝利不攝鈍。唯淨土一門,三根普攝,利鈍全收。後文雲,上上根不能越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也。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者,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唯心為宗。(二)唯佛為宗。(三)絕待圓融為宗。(四)超情離見為宗。一切法皆唯心所現,唯識所成,念佛即念我自心之佛。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體為法界。故曰唯心為宗。世界國土,依正主伴,三藏十二部,皆是佛之相分。全法即佛,故曰唯佛為宗。絕待者,絕諸對待也。能念之心,即所念之佛,全心即佛,所外無能。所念之佛,即能念之心,全佛即心,能外無所。離能所,絕對待,故曰絕待。圓融者,心性遍滿法界。佛性生性,亦遍滿法界。佛性遍處,生性亦遍。生性遍處,心性佛性亦遍。彼彼無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名曰圓融。正絕待,便圓融。正圓融,便絕待。故曰絕待圓融為宗。超情離見者,但約心佛絕待,已超凡情離聖見。若約心佛圓融,圓該四句,融會百非,尤非凡情聖見所及,故曰超情離見為宗。總此四句宗旨,為一句彌陀之正宗,故曰不可思議也。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者,法門雖多,不外四門。謂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今唯佛之宗,圓收有門,圓超空門。以唯心之宗,圓收空門,圓超有門。以圓融之宗,圓收雙亦門,圓超雙非門。以絕待之宗,圓收雙非門,圓超雙亦門。正圓收,便圓超。正圓超,便圓收。同時無礙,無非一句彌陀故。甚深難信,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佛初成佛,三歎奇哉。即欲說此彌陀經,只因眾生成佛之機未熟,不得已而為實施權。故經雲,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直至今日機熟時至,故特告大智舍利弗,如斯難信之法。當知念佛一法,大智者,能明理起修,名曰明通聖智,顯合道妙。庸夫愚婦,雖不明理,而能正信無疑,名為冥通聖智,暗合道妙。唯半智半愚者,實為可憐愍也。

(二)正釋經文分五(初)釋西方又二(初)正釋

《解》西方者,橫亙直西。標示現處也。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山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

橫亙直西,亙者通也。謂橫通直西也。標示彌陀示現之處。一世界即有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有一洲。須彌東,有東勝神洲。西有西牛貨洲。北有北俱盧洲。一鐵圍,謂四洲外,有四大海。海外有山,名鐵圍山,其山純鐵。鐵圍山圍四大鹼海,海內四洲。中有七金山,圍香水海,海中有須彌山。山腰有四王天,山頂有忉利天。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此為欲界。再上為色界初禪天,此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即一千初禪天,上有一二禪天所覆,名為小千世界。千小千,即一千二禪。上為一三禪天所覆,名為中千世界。千中千,為大千。即一千三禪,上為一四禪天一四空天所覆,名為大千世界。共有百億四天下也。斯為一佛所化之土。過如此十萬億佛土,始是極樂世界也。

(二)破疑

《解》問,何故極樂在西方。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足致疑。文顯可知。

(二)釋依報分三(初)正釋世界

《解》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極樂國,梵語須摩提。此雲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如下廣釋。

世界者,世謂三世,界謂十方。橫豎交 徹,故稱世界。安養者,娑婆有五住煩惱,惱亂心神,所以不安。有二種生死逼迫,所以不養。極樂反是,故名安養。如下廣釋,後文明苦樂中釋也。

(二)別明淨穢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凡聖同居 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淨。

土尚無一,雲何有四。因眾生無明有輕重,故感四土之別也。五濁有輕重,故感土有淨穢。先明同居 淨穢之相。五濁者,性水本清,因塵勞而成濁。塵勞無體,依性水而有相。(一)者劫濁。四濁增劇為體,熾然不停為相。(二)煩惱濁。五鈍使為體,惱亂逼迫為相。(三)眾生濁。三緣和合為體,輪迴不息為相。(四)見濁。五利使為體,邪知謬解為相。(五)命濁。壽暖識三為體,催減年壽為相。輕重分淨穢者。如三途濁重,則土穢。人道濁輕,則土淨。人道比天道,則人道穢,天道淨。欲天穢,禪天淨。娑婆一總是穢,苦空無常故。極樂一總是淨,凡夫例聖故。

《解》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

此明方便土淨穢之相。方便土,有九人生。謂藏二乘,通三乘,別三賢,圓十信。皆已斷見思,未破無明,寄居方便耳。若藏教二乘,不了即色是空。秉析空觀,斷見思,度分段生死,而證入者穢。法執重故,觀智拙故。若是通三乘,秉體空觀,斷見思,度分段生死,而證入者,所見則淨。法執輕故,觀智巧故。又通教穢,不達中道故。別教淨,了達中道故。別教又穢,不達即中故。唯圓十信,所見則淨,已伏無明故。言析空體空者,以四大五蘊,分析此身,覓我、我所,了不可得,故曰析空。體空則非但我空,法亦如幻。體達一切法,當體即空,故曰體空。極樂是大方便,小乘皆向大故。

《解》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

實報土,乃別十地,及等覺妙覺,並圓教四十一位,如是別圓菩薩所居。次第三觀,乃別教所修。謂十信修析空,伏見思。十住修體空,斷見思,入方便。十行修假觀,破塵沙。十向修中觀,伏無明。初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中道,始入實報。以智不圓故,所見土相則穢。一心三觀,乃圓教菩薩所修。謂觀一念心,了不可得,謂之空。能所宛然,謂之假。雖能所宛然,而性常自空,空假不二,謂之中。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一心三觀。此觀若成,則圓斷三惑,圓證三德。故初發心住,即破無明,證三德,而入實報。以觀智圓融,所見土相則淨也。極樂是實報淨,以所證圓頓故。

《解》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

此土。乃如來所居之土。若約別教妙覺,於本教雖稱究竟,而斷十二品無明,乃是分證位。故曰分證者穢。無明未窮源故。若論究竟滿證,乃圓教妙覺,盡無明源究竟清淨圓滿之大覺。極樂是寂光,淨受用同佛故。

《解》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 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

同居 ,即橫具上三淨,所以謂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佛在同居 ,即寂光土。菩薩在同居 ,即實報土。聲聞在同居 ,即方便土。又同居 即方便土。又同居 橫具上三。方便橫具上二。實報橫具上一。故雲同居 淨境,真俗圓通,不可思議也。

《解》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 極樂,最極清淨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 獨擅,方是極樂淨土宗旨。下明義處皆然。

此數行小字,乃成時大師所批。一切微塵具足佛土者,謂萬法唯心,微塵亦唯心。心淨故土淨,心穢故土穢。任運之理,故曰法爾具足。極樂雖修德,亦是性所本具。然非修亦弗顯也。

(三)釋正報教主分三(初)明單復三身

《解》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佛有三身,各論單復。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復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復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復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

前釋佛之依報,今釋佛之正報。佛有三身,各論單復。法身單,指所證之理性,即如如理。乃人人本具之實相理體。彌陀證此,名曰法身。即三德秘藏中法身德也。能證功德智慧,即如如智。乃諸佛自受用報身,實相之宗用也。即三德中之般若、解脫二德。功德即解脫,智慧即般若。亦名福慧二嚴。即理而智,名報身。即智而理,名法身。理智不二,法報原是一體。法身無始無終,報身有始無終。所現相好色像者,眾生根利,佛則為現圓滿報身,則有八萬四千相好色像。根少利者,則見勝應身,或見帶劣勝應身。根鈍者,或見劣應身,乃至隨類化身。色相皆佛從體起用之化身。又法身如月之體,報身如月之光,應身如月之影。眾生機感,如江 中水。所謂千江 有水千江 月。然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但以眾生機感,故佛有以應現耳。復三身者,復謂重複,二種同一身故。自性清淨法身者,性德法身也,即所證之如如理性。雖隨緣而不變,不被所染,故曰自性清淨法身。如在礦之金,未加煆煉,未有受用。乃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性也。此身通於因果。離垢妙極者,修德法身也。離五住之垢,極三智之妙。斷德究竟,智德圓顯。修德有功,性德徹彰。如出礦之金,已受煆煉之功,成為受用。此約諸佛果德,故曰離垢妙極法身也。自受用者,乃彌陀智斷二德,究竟實果。智德則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斷德則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乃佛之自受用身也。他受用者,乃彌陀隨順大乘眾生之機感,現剎塵相好。所謂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即佛之他受用身也。示生化身者,謂諸佛觀眾生成佛機熟,示現八相成道也。應現化身者,應物示現之化身也。佛界化身者,謂眾生應見佛身得度者,佛則為現佛身也。隨類化身者,謂隨九界而示現。如觀音之三十二應,現同類身,示同人法也。

(二)明超情離見

《解》雖辨單復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前明佛有單復三身,恐眾生不得益,而妄生三一之情見。故復明三身,乃非三非一,而即三即一之旨,以破凡夫情見,故名超情離見。非一非三者,三身本一故非三。實際理地,不立一法,一身亦不可得,故非一。所謂兩不成雙,一亦不單。離三一相,故曰非一非三也。而一而三者,謂法本無說,若遇四悉檀因緣故,不妨無說而說。三一本無三一,為令眾生得四悉檀因緣故,不妨說三說一。此文恐人又執非一非三,故以而三而一,破非三非一之執見也。不縱橫,不並別者。謂佛之三身,如伊字之三點,如摩醯首羅天之三目。無前後曰不縱,無分齊曰不橫。說三身而非□點水之縱,說一身而非□烈火之橫。說一而非並,言三而非別。離四句之過,絕百非之非,不可以心思口議。不可以定一思議,不可以定三思議。不可以定非三非一思議,亦不可以定而三而一思議。此為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則成十六句。約三世則有四十八句。再約已起未起,則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名為百句。佛身本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曰不可思議。然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如吾人念佛,能念至一心不亂,萬緣頓息,一心湛然。則佛之三身,即可朗然彰顯矣。

(三)指示生化身

《解》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 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

前謂極樂有四土,佛有三身。今阿彌陀佛,於單復三身中,究屬何身耶。答曰,正指同居 土中,示生化身也。猶恐眾生執非法非報,故又曰即法即報也。原夫佛之三身,本不離不即。不離故,三身本一身。不即故,隨眾生機,各各所見不同也。佛之法身,喻如珠體。報身喻如珠光。應身喻如珠影。三身各不相離。雖不相離,不妨隨機所見不同。釋正報竟。

(四)重釋二有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干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圓彰性具,令深證故。

經雲,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此二有字,甚關重要。顯極樂依正,皆屬是有。以起眾生之信仰也。蕅益大師,別號西有,即系此意。言有者,具四悉檀益。的標極樂之依正實境,令眾生生欣求心,即世界悉檀歡喜益。佛是誠語。非誑語,非虛語。是真語實語,所說之極樂世界,的確是實有。令眾生專心一致,以求生西,即為人悉檀生善益。示其的境,簡非干城陽焰。干城,即乾闥婆幻現之城市。曠野深山,多有之。及蜃樓海市等,皆妖氣所現。乾闥婆,此雲香陰。解見前。陽焰,即春時草地晨曦太陽光所照之陽氣。遠看似水,近看則無,虛妄不實。非權曲示現者,破李長者,華嚴合論,謂西方是佛權巧方便示現,委曲宛轉為小根所示。當知淨土一法,上上根不能越其閫。文殊普賢,尚鬚髮願往生,何只僅為小根而說。非緣影虛妄者,破末世眾生,將第六意識所緣之法塵影子,以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斯即所謂執理廢事。保真者,乃藏教保真偏空涅槃之化城者也。法華經雲。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偏謂藏教偏真。但謂別教但中。謂之西方二有,乃圓教妙有,非偏非但也。破凡外魔邪,權小執著,即對治悉檀破惡益。圓彰性具令深證故者,謂極樂依正二報,乃我心中本具之物。若不發願往生,不能得其受用。若得往生,本具極樂,全體圓彰。故曰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即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五)釋現在說法

《解》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

此土釋迦已滅,彌勒未生。彼土彌陀現在說法,是故應當發願往生,親覲彌陀世尊,見佛聞法,迅速成等正覺。正釋經文竟。

(三)結出序義

《解》復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復次阿彌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結出序義者,結出發起之義也。發起者,發起一經之由致也。一經由致,不外五重玄義。故序義文中,一一指出也。序佛法僧,是住持三寶。序實相,是一體三寶。住持三寶是相,一體三寶是性。性即相中之性,相即性中之相。性相一如,故曰同一實相。又言同者,佛是究竟實相,法是能詮實相,僧是分證實相,故言同也。心性唯攀緣佛境,唯以佛界為緣起,故言唯以佛界為所緣境也。不雜餘事者,謂心性不落九界也。良以心本不生,生必隨緣。所謂心不自生因緣有。若隨佛界緣,則全體是佛。若隨九界緣,全體即九界。故曰隨聖則聖,隨凡則凡。法華為純一無雜之教,此經正與法華同味,而不同時。言雖略,五重之義周矣。初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解》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之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乙)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丙)初又二(初)征釋(二)廣釋(丁)初又二(初)征(二)釋(戊)今初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此征釋極樂名義。初二句征,後文三句釋。信願行三,為此經之正宗。初即廣陳極樂依正以啟信。此科至關重要。蓋佛法大海,非信莫入。故世尊呼舍利弗,征問之曰,西方淨土,以何因緣,名曰極樂。此世尊自征,下自釋。

戊二釋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己)今初

《經》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夫苦樂乃對待法。淨土無苦,何得稱樂。此乃對娑婆極苦,而顯淨土極樂。娑婆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極樂有三樂八樂,無量諸樂。若無娑婆昏擾之苦,亦無以顯淨土寂靜妙樂。對苦顯樂,故名極樂。須知淨土之樂,乃絕待不思議樂,無苦可待也。眾生者,指九法界眾生。若得生淨土,無生死逼迫,純受快樂,故名極樂。

疏中分四(初)略明眾生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眾生者,能受用人也。具含三義。(一)眾處受生。謂十方世界,皆我受生之處。(二)眾法相生。謂五陰四大,和合而生。(三)生滅相生。謂昏煩惱亂,唸唸生滅,有眾生滅。具此三義,故名眾生。凡生極樂淨土之眾生者,一生必階佛位。不復還來三界受生,無眾受生義。等覺者,與佛齊等。即補處大士以還。皆可名者,謂上至等覺,下至人民,皆可名眾生也。例者概也。謂人民與等覺,概是一生成佛。故曰以下下例上上也。

(二)總論苦樂

《解》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娑婆,此雲堪忍。謂此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生於中堪能忍受,而不思出離之,故曰堪忍。三途是苦苦。謂果報身,已是苦果。再加苦受,故名苦苦。人天道雖受樂,此樂不久住。對苦言樂,此樂不能久住。樂不久又轉為苦,故曰樂是壞苦。無色界,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者,謂行陰遷流,終歸變滅,故曰行苦。此三苦約事,則局三界。約理則通四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此即同居 苦苦。權現化城,不得久住,即方便壞苦。雖離分段生死苦,分證涅槃少分樂。究竟念相未盡,變易未離,尚有微細行陰遷流。即實報之行苦。極樂永離三苦,受用同佛。不同此土,對苦言樂。淨土永離三苦,故名極樂。

(三)別明苦樂分二(初)正釋四土

《解》一往分別。同居 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

一往分別者,未是詳言之謂也。分段者,分謂分限,壽量有延促。段謂段齊,身量有大小。此土同居 五濁重,故有分段生死。彼土同居 五濁輕,故無分段生死也。八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前七為別,後一為總。淨土轉五濁八苦,成清淨諸樂,故名極樂。

《解》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此釋方便極樂淨土。二乘秉圓教體空觀,了知一切法,當體即空。觀成證入方便土,了知四土圓融。無藏通二乘沉於偏空之弊,滯於寂滅之苦。此土二乘,被偏空涅槃滯礙,故名為苦。彼土反此但受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等樂。

《解》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此釋實報極樂淨土。淨土聖人,稟圓教一心三觀。了知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不縱橫,不並別。觀智圓融,無別教隔別不融之苦。但受事事無礙不思議樂也。

《解》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此釋寂光土之極樂。寂光究竟等者,究竟寂光土也。理智不二,身土一如。徹底法性,窮無明源,證常寂光。此約圓教究竟位。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者,指別妙覺。約別教雖稱究竟,約圓教猶是分證位。尚有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也。蓋別教菩薩,有不思議變易生死,無明未盡,故十二因緣亦未盡。因緣未盡,故法性之水,滲漏流注也。淨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稱性圓滿究竟之樂也。

(二)點示妙行

《解》然同居 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謂正稱名時,便以佛善根為己善根,以佛福德為己福德,故雲同佛也。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既曰少善不生,隨雲,持名得生。可知持名乃多善根多福德。善多故,能圓淨四土。福多故,能圓受諸樂。又當知此非生淨土後,方圓淨圓受。其實正念佛時,一念相應一念淨受。唸唸相應,唸唸淨受,故名行妙也。

(四)結指同居

《解》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 。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 ,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此顯淨土優勝,在於同居 ,不在上三土也。十方佛土,皆有同居 淨土。而要讓極樂同居 ,最為殊勝奇特。遜者讓也。下又可與此土較量其苦樂。優者勝也。收機最廣,故優入。下手最易,故從容。唸唸即佛故橫超。不落九界,故度越。佛說苦樂之意,正在同居 ,厭苦求樂,捨染歸淨耳。初約能受用釋竟。

(己)二約所受用釋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此正明淨土之樂事。七重欄楯者,七重表七科道品。橫曰欄,直曰楯。欄楯圍於樹外如此方花木,亦作欄楯衛護。一防物損,二示美觀。羅網覆於樹上,重重相間。四方觀之,俱有七重。羅網表定,以定覆心故。欄楯表戒,防過失故。行樹表慧,道樹高遠故。四寶者,謂金、銀、琉璃、玻璃也。表常、樂、我、淨、之四德周匝者,遍滿也。圍繞者,回護也。言重重皆是四寶之所嚴飾也。

疏中分三(初)總釋聖境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

表者,顯也。以果顯因也。七科,即三十七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詳釋如下文。四寶者,彼土寶實無量,但言四者,表四德也。此土同居 、方便,唯有四倒。彼土同居 ,人人實俱四德。凡生淨土者,鹹皆無量壽,即常德。但受諸樂,即樂德。無量光,具八自在,名我德。淨土無染,名淨德。八自在者,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以一塵身遍大千界。三能示大身輕舉遠到。四能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剎猶虛空。下文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即此八大自在我也。皆四寶下,明勝境因緣也。自功德者,多善根之因深。他賢聖遍者,多福德之緣強。此殊勝境,皆一句萬德洪名之所現也。

(二)別明四土至不定止觀亦在其中今初

《解》此等莊嚴。同居 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此明同居 土因果。以持名增上善業,及圓五品觀為因。同居 淨土為果。此土唯橫無豎。此等莊嚴者,總指四土、依正二報。增上善業者,別指同居 。乃專持洪名所感,亦是修圓五品觀行所感也。持名一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即佛。乃成佛之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今但言增上者,以增上緣,總攝前三緣也。善緣者,中道無漏善業也。五品觀者,謂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行為能感之因。同居 淨土,為所感之果緣生勝妙五塵為體者,緣生、謂因緣所生法也。勝妙者,殊勝微妙。非娑婆之粗惡也。五塵者,謂色聲香味觸也。體者,同居 淨土之體質也。以二感為能生之因,同居 淨土為所生之果。雖煩惱未斷,亦可得生也。

《解》方便淨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

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觀為能感之因,方便淨土為所感之果。因則有橫有豎。豎則即空觀智所感,橫則相似三觀所感。言即空者,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圓教即中即假之空。相似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相似位也。空觀相應,證入方便土。如念佛念至能所雙亡一念了不可得,與空觀智相應,即可生方便土。然此空非頑空,非但空,非偏空。乃一空一切空,摩訶般若畢竟空。雖了不可得,而此一念,仍歷歷明明。求其一念當體了不可得,乃即中即假之空也。妙真諦者,非是偏真,乃即中即俗之不思議真也。無漏五塵,無見思漏,無塵沙漏,無無明漏,乃中道無漏五塵也。

《解》實報淨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

此明實報土因果。以妙假觀為能感之因,實報淨土為所感之果。妙假觀者,謂即中即空不思議之假觀也。如菩薩修習 如幻三昧,了知一切諸法,皆如幻如化,當體了不可得。雖知如幻,而仍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眾生,念如幻彌陀,生如幻淨土。此名從空出假,雖終日度生,而無眾生可度。如金剛雲,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當知佛法,乃先消極而後積極。正積極而自心中仍消極。了知一切法,皆如幻化,即中即空之假,故雲妙假觀也。此觀成時,證入實報土。此約豎論。分證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分證位也。此約橫論。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等,皆修一心三觀,破無明惑,入分證實報土位也。妙俗諦者,謂即中、即真、不思議之俗諦也。無盡五塵者,隨拈一塵,皆具一切塵。謂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剎中一切塵。此即無盡五塵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

此明寂光土因果。妙中觀為能感之因,寂光淨土為所感之果。即中觀者,即空即假之中觀也。此約豎論。究竟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究竟位也。此約橫論。妙中諦者,謂即真即俗不思議之中諦也。稱性五塵者,稱性圓融,周遍法界,不可思議之五塵也。明四土橫豎論竟。

(二)明四土圓融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 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此明四土圓融。欲令易解,作此分別。此二句,明分土之由。謂欲令眾生易解故,作前四土分別。同居 是緣生,方便是即空,實報是妙假,寂光即中。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者。此明四土圓融。謂若據實理,四土無不圓融。四土無非因緣所生,則四土鹹是同居 。無不即空,則四土鹹是方便。無不即假,則四土鹹是實報。無不即中,則四土鹹是寂光。所以極樂同居 淨境者,此引圓融之境,證圓融之理也。真俗圓融者,三諦圓融也。人民表因緣所生法,同居 土也。聲聞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薩表即假,實報土也。佛表即中,寂光土也。若非圓融之理,何有此圓融之境。凡聖同在一居而無礙,故曰圓融。不可限量者,不可次第三智而限量也。下文有顯理處,皆仿於此。別明四土竟。

(三)問答破情

《解》問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此問答除執之文。恐人不達寂光,乃即事之理,落於偏見。故設此問答以遮之。問意,謂寂光真境,原不在三土外,亦不在三土內。以寂光本無所在,乃三土之理體,雲何有如斯莊嚴耶。答雲,一一莊嚴全體是寂光理性,具足三土莊嚴。經雲諸佛住處,名常寂光。若約如來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約眾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業之差別,何關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見同居 ,不見上三。聲聞但見下二,不見上二。菩薩見下三,分見寂光。唯佛圓見四土。寂光若在殊勝莊嚴外,與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別。故曰何異偏真法性也。經文二約所受用釋竟。大科初征釋已竟。

(丁)二廣釋二。(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戊)初又二(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己)今初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又字是承上之辭。前文言陸地有羅網行樹等,種種莊嚴。今言不唯陸地莊嚴如是,即池水莊嚴,亦復勝妙無比。七寶池者,七寶所成之池。揀異此方土石所成之池也。池中之水,具八功德。八功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八長養諸根。具八功德,利益眾生。詳釋如下文。池底純以金沙布地,異此土池底皆沙泥滓礫也。中為池水。而周圍四邊之階道,悉以四寶而嚴飾之。階道之上,有重樓岑閣,亦以七寶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非世之車輪,大不逾丈。乃如金輪王之車輪,其大有一由旬。約一小由旬,亦有四十里之廣。其大如車輪之蓮華,有種種色,有種種光。若青色有青光,乃至白色有白光。此蓮華即為吾人生西時之父母。吾人念佛信願行切,待娑婆報盡,即於其中,忽然化生。有華無質曰微。華多無礙曰妙。芳氣周遍曰香。非同世塵曰潔。此標蓮華具四德也。非唯極樂蓮華不可思議,即此土蓮花,亦有其妙處。試觀蓮花,出於泥水,而不被泥水所染。正顯出世聖人,超出空有之表。泥喻有,水喻空。出於泥水,喻雙遮空有。而蓮花之根,不離泥水,喻雙照空有。極樂池中,金沙喻妙有,德水喻真空。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雙遮雙照,遮照同時,即顯實相中道。故曰蓮華具不可思議功德也。梵語蘇伐羅,此雲金。阿路巴,此翻銀。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又雲不遠,去波羅奈城不遠,有此寶故。玻璃,此雲水玉。硨磲,此雲大貝。缽摩羅伽,此雲赤珠。缽摩羅伽隸,此雲瑪瑙。然須知人間七寶,即非天上七寶可比。天上七寶雖妙,而萬不及極樂七寶之微妙難思。名雖似同,其體則迥異。極樂國土,以斯微妙七寶,而為莊飾。其勝妙莊嚴,豈可得而思議哉。

疏中分四(初)總標異此

《解》上明住處。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前明淨土眾生,所住之處。今明受生之處。池水蓮華,皆為生西者受生之處。乃七寶所成,不同此方土石。極樂依報,乃是無漏勝善淨業所感。娑婆依報,有漏善惡業所感。非唯依報不同,而正報亦異。此方凡夫,是有漏染濁所感。彼土聖人,乃無漏善淨所感。極樂淨土,是彌陀世尊願力所成,莊嚴猶若天宮。娑婆穢土,是眾生業力所感,臭穢猶如地獄。地獄豈可與天宮相比哉。金銀等者,略舉七寶也。彼土寶實無量,今言七寶者,乃隨此方凡情所重而言也。此等七寶,皆是彌陀三身四德。隨拈一法,即具一切法。隨舉一寶,即具一切寶。安可以凡情測度,以謂彼土僅有如娑婆之七寶耶。

(二)明八功德水

《解》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異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飢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此釋八功德水。(一)澄清,異此方渾濁。謂彼土之水有澄清潔淨,能除污穢之功德。又能洗滌眾生煩惱。非但自體澄清,還能澄清眾生身心。故經雲,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此方之水,不但不能蕩除心垢,自體還是渾濁也。(二)清冷,異於寒熱。謂彼土之水有清湛涼冷,頓除熱惱之功德。此方之水,遇冬則冷,夏日則熱。非但不能除惱,還能亂眾生身心。(三)甘美,異鹹淡劣味。謂彼土之水有甘旨美妙,具足眾味之功德。飲此水者,離苦得樂。此方之水,非唯不能離苦得樂,且自體鹹淡。海水則鹼,河水則淡。余水味劣。(四)輕軟,異於沉重。謂彼土之水有輕揚軟柔。浴此水者,令身心皆得輕安之功德。此方之水,非唯不得輕安,又復自體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謂彼土之水,有津潤滑澤。飲此水者,得四悉利益之功德。此方之水,非但不得四益,且自縮腐褪色。縮臭也。腐爛也。褪色者,日久色變也。(六)安和,異於急暴。謂彼土之水,有安靜和緩之功德。經雲微瀾回流,安詳徐逝。聞此水聲,皆得法忍。此方之水,非但不能說法且自體急暴。(七)除飢渴,異於生冷。謂彼土之水,仗彌陀願力,有療饑之功德。療色身饑,且能療法身。飲此水者,得無量三昧辯才。此方之水,非但不得法喜,又自體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者。彼土之水,非唯長養色身諸根,復能長養法身諸根之功德,謂信、進、念、定、慧。此方之水,非但不長養諸根,復又損壞諸根,並及沒溺而死,沴戾而病。沴者不和。戾者,違戾也。十六觀經雲,八功德水,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無量壽經雲,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無不聞者。此等文,皆顯八功德水之不可思議。功德者,功能德用也。當知若欲詳論寶水之功德,真實不可思量。不過隨順凡情,略標八種耳。

(三)明充滿其中等

《解》充滿其中,異枯竭氾濫。底純金沙,異污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彼方之水,非但充滿,復善隨人意。經雲,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腰,即至於腰。乃至欲令水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此方之水,非唯不隨人意,冬則枯竭,夏則氾濫。枯竭即不能得其受用,氾濫則損壞一切,無益而有損也。又彼土池底,或是金沙,或是銀沙。或一寶沙,或無量寶沙。異此方池底、純是污泥,臭穢不堪。入此池,浴此水,便可登常樂我淨四德之彼岸,入四土之法會,見四身之佛,聞四教之法也。

(四)明華輪等

《解》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 淨土身相不等故也。青色名優□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

華輪即池中大如車輪之蓮華也。輪王即轉輪聖王。有四種,謂金銀銅鐵之四輪。今言金輪王所掌之金輪。金輪王,王四天下,有七寶千子,出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以十善化導眾生。金輪寶,大四十里。今極樂之蓮華正如大四十由旬之金輪。然此且舉最小蓮華而言。若依據十六觀經、及無量壽經如來會經所明大小實不可限量,由同居 眾生身相不等故也。又極樂蓮華,非唯蓮華大小色相無量,乃至光明亦隨色有無量差別。又非唯蓮華,如此略說。乃至行樹,羅網,寶池,金沙,德水,若光若色,若依若正,一一皆是無量。而今則一一皆是略言,以此經乃刪繁取要故也。略歎蓮華四德者,謂極樂蓮華,實具無量功德。今言四者,亦略舉耳。質乃七寶之體,而非定大小拘定之形。隨心如意,無有障礙也。又非形則非塵。既能隨心如意,則全體唯心。形唯心故,形即非形。塵即心故,塵即非塵。經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故曰非形非塵。能生之蓮胞,既微妙香潔。所生之身,亦微妙香潔。故曰生身可知也。初釋生處竟。

(己)二結示佛力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結前文。寶池、德水、樓閣蓮華等,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慈力所成就也。

疏中分三(初)約佛釋

《解》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此約佛釋。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之所成就。嚴有能嚴所嚴。大願乃智慧莊嚴,大行乃福德莊嚴。此二為能莊嚴,稱性功德為所莊嚴。性有三諦。同居 乃俗諦性,未見真理故。方便乃真諦性,未達中道故。實報寂光乃中諦性,已破無明故。願有總別。總則四種弘誓,別則四十八願,及十八願等。今以總攝別,則不出四宏。四宏依四諦而發。四諦分四教,則有四教四宏。依願起行,行亦分四教。今以藏教願行,莊嚴同居 淨土。通教願行,莊嚴方便淨土。別教願行,莊嚴實報淨土。圓教願行,莊嚴寂光淨土。又以前三教則莊嚴次第四土,以圓教則莊嚴圓融四土。此二種莊嚴,必在眾生邊修,故能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也。今以同居 普攝藏教凡聖。以方便普攝通教凡聖。以實報普攝別教凡聖。以寂光普攝圓教凡聖。又以同居 攝四教凡夫。以方便攝藏通聖人,及別圓凡夫。實報普攝別圓聖人。寂光唯攝圓教聖人。今以次第四土,普攝次第凡聖。以圓融四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專稱名號,圓融凡聖,令往生淨土也。

(二)約生釋

《解》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唸唸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上明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所成就。然須知眾生念佛,全攝佛願行功德,為己功德。則上之莊嚴,亦我自心所成就。此則約眾生釋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也。四十八願,為多善根之因。六度萬行,為多福德之緣。佛以此願行,與眾生莊嚴四種淨土。又以此願行。莊嚴成一句洪名。是故信願持名者,全攝佛四土,成我四土。攝佛願行,為我願行。故能唸唸中,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也。皆是已成,非今非當者。謂極樂淨土,種種莊嚴。乃我心中彌陀與我早已嚴成,非待我今成當成也。

(三)約不二釋

《解》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段指上佛生二義,作圓融不二義釋。彌陀莊嚴,作增上本質者,與眾生作增上緣之本質境也。緣有四種,謂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增上者,有增上之力用也。境有三種,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性境有二種,一無本質境。即彌陀大圓鏡智,及我等第八識所變身土莊嚴。又是增上緣也。二有本質境。即前五識,所變之五塵境。帶質境,亦有二種。一以心緣心,名真帶質。二以心緣色。名似帶質,即依經作十六觀等也。獨影境,亦二種。一無質獨影,如緣龜毛兔角等。二有質獨影,即依經作觀等是。帶起自心莊嚴者,托此增上緣之本質境,變起自心種種莊嚴。帶有二種,一挾帶。根本智證真如是。二變帶。即變起相分是。夫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自心本具四土莊嚴,須待外緣而起。今托佛之本質之增上緣,自第八識變起無本質境,前五識變起有本質境,第六識變起似帶質境。皆是自變而緣,全佛之本質,帶起眾生之本質。全佛之帶質,起眾生之帶質。故曰自心種種莊嚴也。全佛即生者,全佛之本質境,即為眾生心中之本質境。全佛帶質莊嚴,即為眾生帶質莊嚴。全他即自者,佛乃眾生心中之彌陀,我是佛心內之眾生,生佛互相攝入。非唯與佛攝入,又能與一切菩薩、一切人民攝入,故曰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也。初別釋所受竟。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又二(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結示(庚)今初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上敘寶池。此明空中,常作天樂,地上黃金布地。華樂交 輝,莊嚴無比也。天樂異於世樂。天樂乃第一義天之樂,系中道無漏業所成。世樂乃有漏業所成也。極樂淨土,上則天然之樂鳴於空,下則黃金莊嚴於其地。履此金地,不獨耳聞天樂,亦且眼見天華。晝夜六時,常雨天曼陀羅等華。日則初中後之晝三時,夜則初中後之晚三時。時時雨華無間。然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何分晝夜。唯以華開而為晝,華合而為夜也。曼陀羅華者,此雲適意華。謂天華妙好,適悅人意也。亦名白華,義含摩訶曼陀羅之大白華,及曼殊沙之紅華,摩訶曼殊沙之大紅華等四種。從天而下此四華,故曰雨天曼陀羅華。天表第一義諦天,華表住行向地之因位也。其土眾生,即以天所雨之華,常以清旦持取供佛。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祴者,盛花之器也。食時晨齋時也。清旦至晨齋時至短,而能供十萬億土諸佛,即還本國。正顯淨土眾生,鹹有神足通也。供養佛已,承佛神力飯食。以金銀等寶缽,盛百味飲食,隨意現前,飯訖自去。而飯後復經行以行道。經行者周匝行繞,循環不斷,徜徉自適,調身無滯,調心無逸也。

疏中分二(初)合科意(二)釋經文

《解》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

此明淨土眾生,以眼耳鼻舌身之清淨五根,受用色聲香味觸之微妙五塵。五根為能受用,五塵為所受用也。

(二)釋經文分四(初)釋常作天樂等

《解》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常作者,六時無間也。此土五塵,以天為極,故名天樂天衣天食等也。然彼土音樂,非世間天樂可比。無量壽經雲,世間帝王以百千音樂,不及轉輪聖王。乃至第五天不及第六天上。妓樂音聲,輾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而復千億倍也。所以稱天樂者,一隨此方凡情,以天為尊故。二者表第一義天之法性樂也。以彌陀國中,隨拈一法,皆是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彼土依正,各有光明,無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耳。

(二)釋曼陀羅華等

《解》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祴,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妙經四華者,經云爾時世尊,入於無量義處三昧。是時雨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曼陀羅釋如上。曼殊沙此雲柔軟,又雲赤。四華、表四因位者表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四種真因菩薩位也。以妙華供養他方佛,表真因皆趨向於佛果菩提。言供養他方佛,正表顯果德,遍在一切處也。

(三)釋即以食時等分三(初)明神足難思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

神足為六通之一,又名如意通。有三種。(一)能到。謂身能飛行,如鳥無礙。移遠令近,不往而到。此沒彼出,彼沒此出。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二)轉變。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變多,多能變一。(三)聖如意。化現無方,應變不測。此為自力神足,尚不可測。況生西者,仗彌陀之慈力,即以佛之神足而為己之神通,豈可得而思議哉。故能不離本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而能回還。逾,過也。非過時而還本國也。

(二)明事事無礙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此約理性,顯極樂國中,一色一香,一沙一塵,一彈指,一剎那,一舉一動,一聲一默,無非自心清淨真如。故能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也。前文明神足,乃約事釋。今文乃約理顯。神足非作意通,乃法性之理,法爾如然也。言一聲一塵,即所謂隨拈一法也。淨土中,隨拈一法,皆是究竟清淨真如。真如無分別,無分劑,攝盡十方無盡三寶,皆在一法之中。十方三寶,亦是究竟清淨真如,亦無分別,亦無分劑,亦能攝盡極樂無盡三寶。一法既爾,法法皆然。故得跨步彈指,互相貫徹無礙。由貫徹無礙,故能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供佛還國,不逾食時也。故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三寶影現中,我身影現三寶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三)明法門甚深

《解》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娑婆濁惡障重,如牢獄,不隔而隔。極樂功德甚深,如天宮,隔而不隔也。

(四)釋飯食經行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此文明極樂飯食不假安排做作,不勞舉拭淨洗,無有障道因緣。飯食既畢,但於金地經行,華樂娛樂,勝緣助道,故能一生成佛也。

(庚)二結示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總結前文天樂天華等,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所成就也。當知淨土一門,實為了生死之最妙法門。依之修持而得往生者,不可算數計。昔越國夫人王氏,宋哲宗從父,荊王之妻也。導諸妾婢,專修淨業。妾婢有偷懶者,則警策之。懈怠者,則訓導之。不明理者,則開示之。後有一婢,無疾而逝。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幸蒙教訓,得生淨土矣。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頃之見一大池,中有蓮華,大小間錯,或榮或悴。夫人問其故。婢曰,世人修淨業者,才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婢曰楊傑。又一人亦朝服而坐,又問何人。曰馬玗也。兩人俱修淨業,事具本傳。夫人問曰,我當生何處。婢導之行,未多遠,即見一華台,金碧輝煌,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處之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 至,更警策精勤。某年過生誕,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之則已立化矣。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竟。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解》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別就法音廣明。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

眾生五根,各有利鈍。如香積國,舌根利,以香飯作佛事。又有以天衣作佛事,乃身根利。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故釋迦佛以音聲作佛事。經雲,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故此經,別就彌陀法音,廣明其受用。若如實論,極樂圓攝法界機,五塵皆圓皆妙,皆能出生一切法門。五塵皆能作佛事,非止音聲一塵也。

又二初別明(二)總結(庚)初中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辛)初又二(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壬)今初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多而且美。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淨土鳥實無數,今順凡情,所常見者,略舉六種耳。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顯諸禽說法無間也。五根即五善根也,謂信、進、念、定、慧之五法,如樹有根,不被境風所動。能生聖道,故名為根也。五力者,謂此五法有力,能破五住煩惱也。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由前五根有力,故得七覺支之慧用也。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由前有擇法覺,故入正道也。等法二字,等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十力,四無畏,無量法門也。聞是音已,即能念佛法僧三寶。以其彼鳥圓演三寶功德,聞者即能圓念一體三寶也。念佛即得念不退,念法得行不退,念僧得位不退。圓念三寶,圓證三不退也。

疏中分二(初)釋鳥音(二)釋法利今初

《解》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雲鶖鷺,琦禪師雲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種種,不一之辭也。雜色,言其美觀也。淨土之鳥,非唯多,而且美。鳥實無量,今順凡情,所常見者,略出六種。(一)舍利,舊雲鶖鷺。琦禪師,即元朝楚石梵琦禪師。俗姓朱,寧波象山人。雲是春鶯者,西齋詩雲,舍利即春鶯,修眉漆點睛。或然者,亦未可定也。(二)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正法唸經雲,山谷曠野,其中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有如來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方能超諸其上也。(三)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心識各別,同一報命。釋迦,調達,因中曾為此。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此等諸鳥,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相似,名雖相似,體卻不同。十六觀經雲,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如意珠王化生,名雖同,其體迥異。原是彌陀三身四德所成也。

(二)釋法利又三(初)釋道品又二(初)正釋又七(初)四念處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此明淨土諸鳥,演暢之音,即七科道品。非若此土眾鳥漫鳴,無意義也。七科道品者,一四念處。念為能觀之智,處為所觀之境。此有四教之別,今正明藏教念處。以厭離門中,正當用故。良以此念處,能斷娑婆愛慾。愛慾不斷,難得往生。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喻如乘馬先須解韁,開舟先須拔錨。錨不拔,舟豈能開。韁不解,馬安得行。愛慾不斷焉得往生。念佛人多,往生者少,正為愛慾不斷之故也。故佛臨涅槃時,阿難問佛,佛在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答雲,依四念處而住。良以眾生迷倒,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不淨計淨,謂之榮四倒。若持名生西,即可轉四倒成四德。淨土眾生,鹹是無量壽,即常德。凡所領受,鹹皆是樂,即樂德。俱八大自在我,即我德。無二種生死染,即淨德。二乘迷倒,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無我,淨計不淨,謂之枯四倒。菩薩迷倒,計亦常亦無常,乃至亦樂亦無樂等,即菩薩二邊四倒。九界眾生,俱皆迷倒。故佛以四念處為其依止,以破其四倒也。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眾生不知此身幻妄,妄生執著。汝愛我心,我戀汝色,恩愛綢繆無有了期。所以輪迴六道,生死相續。當知吾人一身,九種不淨。(一)種子不淨。初受身時,一念愛慾心生,納想為胎,流愛為種,故種子不淨也。(二)受生不淨。謂受生時,攬父母赤白二滴,識投其中受生。(三)住處不淨。謂在母腹中,生髒之下,熟髒之上。如在尿坑,臭穢不堪。釋論雲,此身非蓮華,亦不由旃檀,糞穢所長養,名住處不淨。(四)食啖不淨。在母胎中,唯食母血。(五)初生不淨。十月滿足,從尿道出。血衣同下,臭穢狼藉。(六)外相不淨。是身從頭至足,純是穢物。九孔常流不淨,雙眼流淚,耳出結聹,鼻中流洟,口出涎吐,大小便道,常出尿屎。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是不淨,充遍於身。是名外相不淨。(七)自性不淨。此身根本從穢業生,托於穢物長養。其性質自爾不淨,不可更變。無論飾以美麗衣服,塗以眾妙花粉,浴以最勝香水,食以上等餚膳。而經宿之間,皆變成不淨。是名自性不淨。(八)舉體不淨。薄皮之內,膿血遍滿。屎尿盈腹,蛆蟲遍體。(九)究竟不淨。一俟業盡報終,死屍臭穢,更為狼藉不淨。若焚之於火,則爆烈煙臭。薪盡形滅,同於灰塵。若捐棄於地,則豬拖狗扯,骨肉縱橫。或入塚間,則日久腐敗,終歸磨滅。若投之於水,則膨脹爛壞,為水蟲所食。一切身中,人身最為不淨。常作如是觀,能斷娑婆貪愛,能成淨業。為修淨業者,厭離門之最妙方便。此為四念處中之身念處也。(二)觀受是苦。凡有所受,鹹皆是苦。受以領納為義,有內受、外受、內外受。緣內、名內受。緣外、名外受。緣內外、名內外受。又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內外受。又一一根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於順境生樂受,於違境生苦受,於不順不違境,生不苦不樂受。當觀樂受是壞苦,生滅無常故。苦受是苦苦,逼迫身心故。不苦不樂受,是行苦,唸唸遷流故。此名受念處也。(三)觀心無常。心謂心王。心王不住,體性流動。若粗若細,若內若外,貪嗔癡等分,皆悉無常。此名心念處。(四)觀法無我。法謂規則。有善法,惡法,無記法。人皆約法計我,我能行善,行惡,行無記。若於心王計我,已屬心念處攝。若於心數計我,從九心數,一切善數,惡數,通大地數,並屬行陰、法念處攝。此等法中,求我決不可得。如龜毛兔角,但有假名,決無實體。若善法是我,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是我,善法應無我。若無記是我,無記不能起業,但為因等起。因此無記,起善起惡。善惡業尚非是我,因等起,何得是我。當知無有我,但是行陰。然行陰亦非我,所謂四大本空,五陰非有,我身當在何處。無我我所,故曰觀法無我。此名法念處。此觀娑婆濁穢念處,以啟娑婆厭離門。次觀淨土清淨四念處,能啟極樂欣求門。一、身念處。觀淨土之身,究竟清淨,以對娑婆九種不淨。發菩提心,為種子清淨。投於七寶蓮胎,為受生清淨。端坐蓮台之上,為住處清淨。禪悅法喜,為食啖清淨。華開見佛,為初生清淨。三十二相,紫磨金身,為外相清淨。蓮華托質之身,為自性清淨。清虛之體,為舉身清淨。一生成佛,為究竟清淨。二、受念處。淨土之受,純是不思議樂受。謂六根受於六塵,皆得無量福德智慧三昧辯才。三、心念處。觀淨土之心,唯是真常。無貪愛,無嗔恚,無愚癡。既無三毒,則唯一平等真常之心。四法念處。觀法有我,淨土五陰皆具八大自在我。此名淨土之清淨四念處也。

(二)四正勤

《解》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正勤者,謂精進為體。異外道勤,故名正勤。已生惡法令斷者,謂未修淨業以前,不明佛理,造十惡業。今既修淨業,應斷以前所作之惡業。所謂過去種種,喻如昨日死。未生惡令不生者,謂修淨業者,應防未生惡於未然,使其不生。如預先防備堤塘之潰流。此二句勸行人諸惡莫作。未生善法令生者,未生善法,即六度等善法。謂修淨業者,以持名為正行,以六度等為助行。正助兼資,方可到清涼池。已生善法,令增長者。謂六度等法,既已,生,常令增長,使不退墮。此二句勸行人,眾善奉行。若論淨土正勤者,一句佛號,心心不捨,念念不忘,無有間斷,即正勤也。

(三)四如意足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如意足者,所願皆遂之謂也。亦名四神足,謂修此四法,能得神通故。欲如意足者,謂厭離娑婆苦,欣求極樂,謂將來決滿所願故。精進如意足者,謂精而不雜,進而不退。修淨業者,不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時刻不忘,精進不退。心如意足者,亦名念如意足。執持洪名,須念茲在茲。如雞抱卵,如貓捕鼠,念念不忘。思惟如意足者,謂收攝六根,自念自照。或觀此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當體了不可得。雖了不可得,而能所歷然。雖歷然而仍了不可得。制心一處,使不外馳。即思惟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也。若論淨土如意足,欣求極樂,即欲如意。直進不退,即精進。念不馳散,即心如意。句句分明,即思惟如意也。

(四)五根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信者,謂於諦理,深忍欲樂。信而有根,則不被境風所動。正道者,即持名妙行也。持名一法,乃出生死,到涅槃之要道,故名正道。助道者,謂六度等法,乃資助正行之道,故名助道。信此二法,能令行人,得生淨土,名信根。修行正道,及助道善法,勇猛精進,勤求不息,名精進根。自心中但有念佛之想,作功德之想,出此之外,別無他念,故名念根。收攝自心,在於正道,及六度等善法中。使二法相應不散,名定根。觀苦等四諦,名慧根者。謂十六行觀也。前四念處,總具四諦。此別顯四諦。何為總具,謂所觀身受心法,為苦諦。能觀之不淨、苦、無常、無我,即道諦。四倒即集諦。四倒不起,即滅諦。何謂別顯四諦,各顯四觀,四四則成十六行觀也。又以正助二道,觀察娑婆只有苦集二諦。集為招苦之因,苦為集所感之果。生死苦果為苦諦,結業煩惱為集諦。極樂但有二諦,執持聖號為道諦,無二死苦為滅諦。總之定心在道,正慧觀察,名慧根也。

(五)五力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五力者,謂五根增長,具有大力,境擾不亂,能破五障,故雲力也。信根增長等者,謂念佛念至信根有力,即能生淨信,離四倒,故能破煩惱也。精進根增長者,謂念佛念至精進根得力,即能破諸懈怠。身精進,破身懈怠。口精進,破口懈怠。意精進,破意懈怠。三業既已精進,則能成辦出世大事也。念根增長者,謂念佛念至念根得力,即能破四倒之邪念,成就出世不淨智,及苦智等四智功能德用也。定根增長者,謂持名持至定根有力,能破欲界亂想,發得世間事禪。或得八定,覺知身心輕安,身心適悅。或覺自身有綿綿之樂,美妙莫喻。或覺身心空寂,如淨水無波。或覺身冷身熱等等靜境。行者於此,切不可生喜樂心。所謂不著聖心,名善境界。若著聖解,即受群邪。乃至或發出世間理禪,即六妙門,十六特勝等,皆不以為喜,即定力也。慧根增長者,能遮見思之通惑。通惑者,三乘同斷故,名通也。亦能遮塵沙無明之別惑。別惑者,謂菩薩獨斷,二乘不斷,故名別也。發真無漏者,發真諦無漏智慧也。

(六)七菩提分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七菩提分者。梵語菩提,此雲覺道。以此道,覺其定慧均等,故名覺道也。亦名七覺分者,謂前文發真無漏智,唸唸不離此七分。七分隨宜而用。故又名七覺分也。智慧觀諸法等者,諸法即五蘊等,真法偽法也。與無漏智相應,名真法。不相應名偽法。又因緣生法,虛而不真,名偽法。一句洪名,直下真而無妄,名真法。於偽法不生取著,以真法為歸宿,如是鑒別不謬,故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法等者,道法即四教道品。若與無漏智相應,名有益真法。若不相應,即無益苦行。無益苦行者,即持牛狗戒等是也。在真法中行者,真法指正助二法,乃出生死之真法,故曰真法。若心得法喜等者,念佛念至喜境現前,此喜若與無漏智相應,名真法喜。然此喜力不可著,若與四倒相應,即顛倒之喜。能知正理,不隨倒法生喜,故名住真法喜。斷除諸見煩惱者,即斷除身邊等單四見,復四見,百八見等見惑也。亦可該括,五住地惑。真正善根即無漏智也。捨所見念著境者,謂所見所念所著之境,即見惑所取身相我相等也。虛偽不實者,此境本無,因念著故似有,為意識所變影相,故曰不實。若發諸禪者,即四禪八定乃世間禪,故曰虛假。不生愛見妄想者,愛即思惑,見即見惑。皆是虛妄想相,故名妄想。若修出世道時等者,此七科道品,乃出三界道品。行人用功時,若心沉沒,即定過於慧。則用擇、喜、進、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即慧過於定。宜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調和適中者,使定慧均平,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即可發真無漏智也。

(七)八聖道分

《解》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八聖道者,謂此八法,乃聖人所修之道。亦名八正道分,無量聖法,不依偏邪,故名正。通至涅槃,故言道。無漏行觀者,即苦集滅道,十六行觀。修此觀,可以破有漏之惑染,故名無漏。又眾生六根,漏於六塵。修此行觀,六根收攝,不漏六塵,故名無漏。慧眼分明,故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等者,無漏心,即四諦智,總名為一切智心。思惟動發者,動發四諦觀,覺知籌量,四諦之境,為令四智增長,斷惑證真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等者。四邪命,即四邪命食。(一)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二)維口食。謂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此四邪心求利,以活身命,故曰邪命。離此四邪,專行乞食,真語實語,攝諸口業,住於正語也。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等者,謂尚無不殺不盜不婬,何況而有殺盜婬業,故曰清淨正身業也。以無漏慧通除等者,上二別除身口,此則通除三業。以五邪命,通三業故。以無漏慧除,故曰清淨正命也。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等者,謂修精進行時,無我之慧現前,令我執不起,名涅槃道正精進也。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等者。謂行正道助道,總以無漏慧為正念也。以無漏慧相應入定等者,謂入定之前,先舉無漏慧,以發無漏定也。初正釋道品竟。

(二)料簡又二(初)料簡四教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此等道品者,總指前文七科道品也。道品者,修道之品,即四諦中道諦也。四諦有四教之不同。夫法尚無一雲何有四。乃如來利他妙智,因病設藥也。若見思病重,為說藏教。藏教者,三藏教也。四阿含為經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經律論三,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也。此教詮生滅四諦,詮思議十二因緣,亦詮事六度。生滅四諦者,苦則生、異、滅、三相遷移,集則貪、嗔、癡、等分,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淨土眾生,亦復如是,若小乘種先熟者,則聞生滅四諦,秉生滅道品,自屬藏教。故曰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也。若見思病輕,為說通教。通者,同也。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法入空,故名同也。又通者,通前通後,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故名為通。此教詮無生四諦,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亦詮理六度。無生四諦者,四諦與三藏無異。但以根利,了知如幻。故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四諦雖異,而無生理同,故曰無生四諦。淨土眾生,若是通教機,則聞無生四諦,秉無生道品,故曰依無生四諦而起修,即無生道品也。若無明病重,為說別教。別者各別不同也。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藏通,別後圓教,故名別也。此教詮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亦詮不思議六度,乃至圓入別三諦等。無量四諦者,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四諦皆無量,故曰無量四諦也。淨土眾生,若是別教機,則聞無量四諦,秉無量道品,故曰依無量四諦而起修,即別教道品也。若無明病輕,為說圓教。圓教者,謂圓妙、圓滿、圓足、圓頓,乃至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一一皆圓,故名圓教也。此教詮無作四諦,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亦詮稱性六度十度。無作四諦者,四諦皆實相。實相之理,如天而然,不假造作,故曰無作。苦諦則陰入皆如,無苦可捨。集諦則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道諦則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滅諦則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若淨土眾生,是圓教機,定聞無作四諦,秉無作道品,故曰依無作四諦而起修,即圓道品也。然此四教,乃智者大師,妙悟一境三諦,依此而起兩種四教,通別五時。四教四諦,乃化法四教中,所詮之理體也。

(二)料簡四土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 淨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 、方便淨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半字法門者,喻小乘偏理,而不圓滿也。淨土濁輕者,淨土本無濁,因娑婆之濁眾生生彼國,故有濁輕之言也。似不必用者,若為小乘種先熟,則暫用。若無小乘種,則不必常用也。大乘初門者,別圓二教之初門也。同居 淨土多說者,同居 眾生,尚具見思惑。通道品,以空為體。真空能破見思,故多說無生道品也。獨菩薩法者,唯菩薩所行也。同居 方便多說者。上二土不用也。圓道品,四土皆聞者,四土圓融故,故是極樂宗旨也。如是同居 具該四教,方便但別圓,實報唯圓教。釋七科道品竟。

(二)釋等法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四攝者,(一)佈施攝。樂財者,以財施。樂法者,以法施。(二)愛語攝。以軟語隨順語,安慰一切眾生。(三)利行攝。隨於諸眾生有利益之行而攝化之。(四)同事攝。和光同事,隨類應身,令得沾益。以此四攝,攝取眾生也。六度者,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六度所以度六弊也。十力者,如來十種智力也。(一)是處非處力,知諸眾生,因緣果報。如作善業,能得樂報,名是處。若以惡業,望於樂報,則名非處。(二)業智力,知眾生無量諸業。(三)定智力,知諸眾生,諸禪三昧。(四)根智力,知諸眾生,根性上下。(五)欲智力,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所證至處相。(八)宿命智力,知千萬生,姓名苦樂壽夭等。(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往來生死,及其處所,並色相,洞然分明。(十)漏盡智力,自知我身已盡,不受後生,亦知他人漏盡不盡。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二)漏盡無畏。謂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三)說障道無畏。謂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四)說苦盡道無畏。謂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諸佛具此四種大無畏精神,故於眾說法,無所恐懼。故佛說法,名無所畏也。四攝六度等,義通四教。若言六度等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緣生緣滅,藏教義也。知六度是緣生諸法,而當體即空,通教義也。六度等法,各各差別,一一無量,別教義也。六度等法,稱法界性,一一法界圓融,圓教義也。機緣不等者,四教四機,四悉為緣,故曰不等也。種種開合名義不同者,若藏教機,則開生滅道品。及四攝六度等,無量法門。若通教機,則開無生道品。及四攝六度等,無量法門。別圓亦然。演暢者名開,不演名合。又若是好廣機緣,則廣演三十七道品,成無量法門。若是好略機緣,則合演道品成六度四攝等,名亦不同。隨名顯義,義亦有異。總之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曲盡其宜,無方大用。故令聞者,圓念三寶,圓發三心,圓斷三惑也。

(三)釋念三寶二(初)正明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灼見者,往生淨土,親見彌陀三身也。慈威者,佛之折攝二門也。眾生剛強難化者,則用威德折伏之。眾生根性柔和者,則以慈愛攝受之。威如父之嚴,慈如母之 愛也。不可思議故念佛等者,若藏通機,灼見彌陀應化,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聞藏通道品,法喜入心,真諦法味充足,故念法。與藏通聖賢同聞共稟,同居 土中,一心修證,故念僧。若別圓機,灼見彌陀報法二身,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聞別圓道品,法喜入心。俗中二諦,法味充足。故念法。與別圓聖賢,同聞共稟。方便實報土中,一心修證。故念僧。此念別相三寶也。

(二)料簡

《解》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能念即三觀者,謂藏教析空,通教體空,別教次第,圓教一心,此簡能念也。所念三寶等者,謂三寶有住持三寶,別相三寶,一體三寶,四教三寶,三諦三寶,權實三寶等不同。如上文以四教四土,料簡道品應可知。住持三寶者,雕鑄塑畫,名佛寶。黃卷赤軸,名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僧寶。別相三寶者,略有二義。一者三寶自別,則以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四教聖賢,階位不同,名為僧寶。二者三寶大小乘別,法報應化,為四教佛寶。教理智斷,為四教法寶。三乘聖賢,為四教僧寶。藏教乃小乘,通別圓是大乘,故名大小乘別也。一體三寶者,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佛寶。恆沙性德,皆可軌持,名法寶。性相不二,理智和合,為僧寶。然住持、別相,是相。一體是性。相即是性中之相,性即是相中之性。由別相三寶,顯自心一體三寶。由一體三寶而證究竟三寶也。四教意義者,別相一體,各分四教。別相見上。一體者,以能觀之智,為佛寶。以所觀之理為法寶。能所和合為僧寶。意者,一體也。義者,別相也。三諦者,藏通乃真諦三寶。別教次第三諦三寶,次第隔歷,又名俗諦三寶。圓教乃一心三諦三寶,一心圓融,又名中諦三寶。權實者,前三教是權,圓教是實。別相是權,一體是實。前三教一體,總為權。唯圓教一體,乃是實也。更簡四土者,同居 具一切,方便簡藏通,實報簡別教,寂光簡別相,無念無證,無三無一,復能普現一切也。此簡所念。經文初,鳥音法利竟。

(壬)一征釋略顯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佛恐眾生疑淨土,何故有畜生,不符法藏比丘之本願。因呼名而告之曰,汝等勿以為此極樂諸鳥,實是罪業惡報所生。所以者何,彼國實無惡道,亦且無惡道之名,安有惡道之實。然今所有眾鳥,乃彼佛願力,欲令佛化普及,法音周遍,得四悉利益。故以神通變化眾鳥,演暢妙音以說法,非同畜類凡禽及天鳥也。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剎中無有餓鬼畜生以至蜎蠕。又雲,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實有。不得是願,終不成佛。故知淨土實無惡道也。若此土惡道眾生,宿種成熟,能生彼國,皆成善人。女人亦成男子矣。若約自性者,本無貪嗔癡,是無三惡道義。本具如幻法門,是變化所作義。

疏中分三(初)問答破疑

《解》征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此問答釋惡名之餘疑。夫極樂眾鳥,佛力所化,無實報體。此義顯了易明。然所疑者,既有白鶴等稱,何謂無惡道之名。故難問曰,白鶴孔雀等名詞,豈非惡道之名耶。答,諸鳥之身,既非罪報所致,當是善報所化。即其名字,當非惡假名,乃善假名也。善名是解脫,即究竟假名功德。善報是智慧,即究竟五陰功德。是即如來福智二種莊嚴。故曰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也。言究竟者,智斷圓滿,證窮惑盡。十界性功德,徹底顯發。所謂究竟白鶴,究竟舍利,究竟蛣蜣也。無非性德美稱者,三千諸法,鹹是理性本具之功能德用,故曰性德。佛是修德圓滿,性德全彰。即性具白鶴等名,而為果地所化諸鳥之名,無非性德全體所現之妙用。以德彰名,故曰美稱。若濁世之鳥,但以惡業,感此惡名,全昧性德。當與極樂彌陀神通所化之鳥,判然不同。故曰豈惡名哉。

(二)問答顯益

《解》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此問答顯化鳥說法,具四悉之益。初問,彌陀既有願力神通。何不直令眾生斷惑證道。而須化鳥說法,以攝化群生,是有何義。次答、為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故。悉,遍也。梵語檀那,此雲施。謂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也。唯此經悉檀,迥異他經。他經具四教四悉,此純圓教四悉,俱詮第一義諦。言凡情者,帶業往生,未斷惑之有情凡夫也。以識情故,喜觀諸鳥。彌陀順其情而化之,令眾生睹而聞者,得歡喜益也。鳥是動物,尚解說法。人為萬物之靈,胡 可不如鳥乎。於是聞之,益加精進,令得生善益也。知鳥能說法,作善友想。人鳥平等,不於諸鳥起下劣分別之心,令得破惡益也。若知鳥即彌陀法界藏身。聞其說法,即悟入法界藏身。生佛平等,無一法不具,無一法不造,是即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三)點示標指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科雲標指者,言此文乃標月之指,直指法界之語也。法界,即當人之自性。此中等者,言此經依報妙文中所明,微風是觸塵。樹網乃色、香、味、三塵。音即聲塵。假為假法,即法塵。實為實法,即前五塵之總也。彼六塵境,隨拈一法,當體便是彌陀三身四德。塵塵無變,法法無縛,即法身常、樂、二德。不與染法相應,即報身淨德。應用自在,即化身我德。一即三,三即一。全與法界藏身,毫無差別。既是彌陀三身四德,亦即眾生三身四德,亦即我心三身四德。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為圓融法界也。

(辛)二化無情聲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此段顯彌陀化無情說法。彼國和風融融,無淅瀝濁暴之聲 ,故曰微風。吹動樹網,出和雅微妙之法音,勝於百千種之樂器,同時奏作之音。樂有百千種者,以少況多。極言樹網所出之音,盡美盡善。極人天之樂,所不能及也。其所出之音,不言根力道品者,省文耳。樂音是法音,隨所樂聞之法門,即便得聞,故令聞者念三寶也。善會者,即此土無情之物,亦說法。如擊竹悟道,觀華見性是也。復次須知自性理智交 融,便是風樹和鳴。百千種樂,非風作,非樹作,吾人心作耳。故寶樓寶池,雖為悅目之玩,實非惑蕩之色。能達風樹妙音,唯心無境。其音入耳,無不妙諦。故能念三寶也。

疏中分二(初)明念三寶因緣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有情,指彌陀聖眾與化鳥。無情,指行樹羅網,風吹妙音。極樂國土,有情之海眾化鳥,無情之風動樹網。儘是彌陀之妙體,全吐廣長之舌相。而一音妙宣,隨類各解。或聞藏教生滅道品,或通教無生道品,或別教無量道品,或圓教無作道品。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無量法門,無不隨機樂聞,隨類各施。能令聞者,鹹悟一體三寶,念自性佛法僧也。

(二)明念三寶四益

《解》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 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此釋念三寶獲四益也。三寶,是所念。行人淨心為能念。即從住持三寶,而親證一體三寶,圓獲四益,故曰是從悉檀獲益。此總標也。凡夫下,別釋四益之相。凡夫有二,心心念彌陀,唸唸息幻塵,是觀行外凡。粗垢先除,六根清淨,是相似內凡。創聞佛性之理,得未曾有。自然踴躍,滿身歡喜。是世界悉檀歡喜益。從別初地,圓初住,證入聖位,豁破根本無明,與自心一真理性相契,三寶之氣分交 接。從是三菩提心圓發,三諦善生,是為人悉檀生善益。由此無明煩惱分伏分斷,此約斷德言,即是對治悉檀破惡益。證悟自性實相覺慧之法寶,即般若德,報身。證悟自性本覺理體之佛寶,即法身德,法性身。證悟自性理智不二之僧寶,即解脫德,應化身。此約智德,名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庚)二總結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總結上化禽風樹二種莊嚴,皆是佛因地福慧之所成也。

疏中分二(初)正明唯心妙境

《解》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上來佛已三番結示,故曰重重。令深信者,藏通信偏空,別信但中,皆淺而不深。圓教信事理圓融,依正事事無礙,乃為深也。一切莊嚴者,四土依正所有莊嚴也。導師指彌陀即往昔為法藏時,發四十八大願,及福慧之妙行,圓具願行之因,果成四土莊嚴也。種智所現者,至證彌陀佛果,成一切種智,為能現。一切莊嚴,為所現也。此明極樂莊嚴,是佛心中相分所變莊嚴,全相分莊嚴即佛心也。皆吾人淨業所感者,以吾人念佛淨業,為能感之因。生於極樂,受用四土莊嚴,為所感之果。而此果即行人唯識所變相分莊嚴,全莊嚴乃眾生心也。佛心生心,互為影質者。亦可雲佛境生境,互為影質。全境即心,心境不二。此謂佛之莊嚴為本質境,卻在眾生心中為獨影境。眾生莊嚴為本質境,又在佛心內為獨影境。佛是眾生心中之彌陀,名自性彌陀。眾生乃佛心內之人民,喚作自性眾生。故曰,自性眾生誓願度,乃至自性佛道誓願成。一人如是,眾多亦然。隨拈一塵一法,皆是此境。法爾如是,非關造作。四土皆然,非但實報也。如眾燈下,更以喻明。眾燈之光各遍各明,喻佛心生心共變四土莊嚴。各人各莊嚴,俱能周遍。眾燈之光,各遍一室。卻似一光而不分,卻是各燈各明。喻佛心生心共變四土各各莊嚴。卻是同業同相而不隔,似難分析。但如同一水,天見為琉璃,人見為水,鬼見為火,即同業同相而現別業別相。故唯心莊嚴事事無礙也。即心具之理,成莊嚴之事,全心成境,故曰全理成事。即莊嚴之事,成唯心之理,全境即心,故曰全事即理。蓋以性具莊嚴,隨行願淨緣之薰,而起修德清淨莊嚴。修無別修,全修顯性。雖顯修德莊嚴,而仍是心性中本具,不出心外。乃性無別性,全修即性也。如全水成波,全波即水,不二而二。在理為性,在事為修,如說波水二也。二而不二,理事無殊,性修一體。如波水雖二,濕性是一也。亦可深長思者,言於此微妙難解之理,須深長思維,諦心研究,方堪領悟。非邪智淺識可知也。

(二)訶破愚迷

《解》奈何離此淨土,別譚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斥歎執理廢事之失,故曰奈何。鼠即,言鼠鳴作唧唧聲。譬廢事土,別談唯心淨土。離土談心,是緣影妄想。縱言即心,但有即名而無即義。蓋不了即事之理,即心之土。而別離十萬億剎淨土彌陀之外,唯執緣影妄想,而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只可類於鼠即之譚也。鳥空者,鳥鳴作空空之聲 。譬談空者,但知頑空偏空,而不達真空第一義空。於是但執唯心自性,則雲淨土不須生,彌陀毋勞念,目空一切。寧知真空不空,不礙妙有。故心心望生極樂,而了生無所生。口口稱念彌陀,而了念無所念。生無所生,卻無生而無不生,自當真實求生。念無所念,卻無念而無不念,自應認真稱念。是謂即有生證無生,即有念證無念也。彼執空廢有,但類鳥之空空然。即心唯性,但如鼠之唧唧然。甘墮人之譏誚,奚足語是哉。初依報妙竟。

(丙)二正報妙二(初)征釋名號(二)別釋主伴(丁)初分二(初)征

《經》舍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上來所明依報之殊勝,俱依正報而有,故次說正報。特呼舍利弗名而審問之。於汝意雲何,是征起。驗其解否。蓋雖知彼佛之名,未達彌陀之義。且彌陀乃一經正報之主,故須征問。欲其注意而深信也。

《解》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唯此經,真實指示修行途徑,故曰的示。持名念佛,乃諸行中,至平常而極殊勝,最容易而極簡要之行,故為妙行。特徵釋名號者,持名法門,乃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非常要緊之大事。而且一稱洪名,萬德全備。才舉嘉號,眾罪齊消。正欲吾人直信念佛為出苦之良方,因勝果勝之不可思議法門。所念之佛,既不可思議。能念之心,亦不可思議。三業受持,亦不可思議。故一心執持名號,驀直念去。即是妙觀妙境,圓收一切,圓超一切。不可復起疑貳,而謂別有法勝於此也。

(戊)二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

《解》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 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也。

此科懸示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令人一心執持,無稍疑貳也。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是正翻也。無量者,即不可限量思惟卜度也。不可以心度量,不可以口議量,即所謂不可思議也。意顯佛之神通,智慧,禪定,三昧,功德莊嚴,悉不可以語言意識詮量,極言其超勝也。夫第一義諦,佛所證者,本不可言說詮示。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為悉檀因緣,令眾生了悟心境。故釋迦本師,特約俗諦門中。以光壽二義,收盡彌陀一切稱性之萬德也。心體本寂而常照,彌陀證此,故智德圓滿,光明無量,照遍十方無邊無隅而為靈明洞澈之無量光也。心體本照而常寂,彌陀證此,故斷德究竟壽命無量,窮徹三際,無始無終,而為湛寂常恆之無量壽也。照即寂,寂即照。圓融不二,不二圓融。誠如燈燭,光照不礙除冥,除冥不礙光照,交 互映澈。橫中有豎,豎中有橫。智斷一體,即法界圓融之自體也。一切事理因果生佛依正,悉含容於此,出生於此,歸攝於此。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也。舉此體作彌陀三身四土,亦即舉此體作所念名號及能念之心。是則身土名號,鹹吾一念心之所變作耳。喻舉墨而成山水人物之畫。而舉畫之全體,無非即墨。如舉心性之全體而成彌陀三身四土。而舉彌陀依正之全體,無非是我心性。又喻舉墨而書文字,全文字無非是墨。如舉心體而作彌陀名號,而名號無非即自心。是知舉墨成畫成字,全畫全字無非是墨。舉一念心,作彌陀身土名號。則身土名號,無非一念心性也,明矣。眾生能念之心,即始覺之智。所念彌陀洪名,即本覺理性。即心即佛也。能念能持之心、即從本覺而發始覺,離所無能,離本無始,故即心是佛。所念之佛號、即從始覺而照本覺,離能無所,離始無本,故即佛是心。始覺照本覺,是眾生念彌陀,如子憶母。本覺發始覺,是彌陀念眾生,如母憶子。二憶念深,母子相會,即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生佛不二也。如是所念之彌陀身土,即吾心之彌陀身土。吾能念之眾生心,亦即彌陀心中之眾生心。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是故眾生能一念與佛相應,便一念是佛。能唸唸相應,即唸唸是佛。但得彌陀不離心口,則恆順佛界之淨緣,不隨九界之染緣。一生成佛,有何難哉。

(己)初約光明釋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此佛自以光明遍照義,釋成彌陀之名。以顯彌陀威德光明,最勝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若疑彌陀既光照十方,無所障礙。則娑婆不出十方,何以不照耶。須知因眾生業障,不隔而隔。如日月麗天,盲者不見。眾生以見思塵沙無明之盲,故不見佛之光明也。彌陀之光明無量,非放光及智光,乃常光也。彌陀尋常身光,迥異諸佛。願行所成,為緣有異。十方者,不同獨照一方。無礙者,非同日月燈光,有邊表遮障,不能周遍也。

疏中分二(初)釋佛光無量又分三(初)約證釋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初二句,明所證理體。心者,乃不變隨緣之聖智。性者,為隨緣不變之覺體。即如理如智。所謂實相如如,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也。彌陀以自覺聖智窮徹底蘊,徹證心性橫遍十方之無量體。故寂而常照,光明無量,不變而常隨緣也。所謂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故為光明也。亦即所謂以一心三觀,究竟證一心三智。將本有心性無量智德之體圓顯,故光明無量也。

(二)約願釋

《解》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初三句,明諸佛同證心要,同證寂照之理智,皆有無量光之德用。所謂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是也。是則諸佛光明,皆能遍照十方,皆能與彌陀同名無量光。而今彌陀別稱無量光者,乃為眾生作四悉檀因緣而立也。亦是因中願力不同故耳。彌陀往昔在世自在佛所,捨王位榮祿,發心出家為比丘,名法藏,於佛前曾發四十八大宏誓願。其本願中雲,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於日月百千萬倍。又雲,願我作佛時,光明照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蠕,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以此別願所致,故立無量光之名。言作四悉因緣者,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隨順眾生,是世界隨樂欲義。發四十八願,以弘願攝善成淨,是為人隨便宜義。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以破眾生黑暗,是破惡隨對治義。今成佛果,如願而償,現無量光,是第一義隨入理也。又眾生機熟,聞名睹光,得悟第一義,即點示入理益。若障重者,睹聞而眾罪齊消,是對治。而信心堅固,善根增長,是為人。若只種善因,以帶業往生,是世界也。於此即可悟即心即佛矣。

(三)簡三身

《解》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初正簡三身。然三身下,明隨悉檀利益。法身者,法是法性,言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身是積聚義,言蘊積自性功德智慧也。無分際者,言法身無相,不可狀顯,不可色表。無分齊,無方隅。無大小,無遠近。故其光明亦無份量邊際。此為諸佛同證之法身也。報身者,言以真實修德之正因,而感真實無上之勝報。所謂真實因滿,無上報足。即自受用報身稱合法性,始覺智契本覺理,故光明亦稱合真性也。此乃諸佛同證之報身。涅槃雲,今我所獻食,願得無上報。即此報身也。應身者,應謂應赴,隨機感發。非生示生,不滅現滅。有應時而赴者,所謂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也。有應處而赴者,所謂此方默,彼方說。或俱默俱說之類也。有應機而赴者,所謂如洪鐘待扣,大扣大鳴,小扣小鳴。機薪若盡,應火雲亡。潛興顯化,隨宜所現也。故其光明,有一由旬,乃至千世界廣狹不等也。由旬乃輪王巡狩一停之捨。如此方之驛站,以若干裡為一驛一站。小者四十里,中六十里,大八十里。世界者,即一佛土,約三千大千言也。有一十百千廣狹不等者,隨機異也。佛實一光圓照,以眾生障有厚薄,故見有遠近耳。此通約諸佛三身不異而異,故如是分別。唯阿彌陀佛,應身光明,十方普照,周遍四土,彌滿法界,亙窮三際,故別名無量光。斯乃極樂淨土之宗趣。經中雲,彼佛光明無量者,即指應身光明也。然而佛之法報應三身,本來圓融,一身便具三身,不可說一。三身原是一身,不可說異。不一則不即,不異則不離。不即不離,而即而離,不可分別思議。但為眾生得四悉檀利益,作此一異分別耳。

(二)明佛光無礙

《解》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當知者,誡飭令注意也。佛光燭照,本無遠近及礙無礙。但由眾生念佛,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即能圓見三身之光明。至若法報光明,則無處不周,無時不照。應佛光明,則隨其機之所在,而示現之。但須機感而後得見。如昔阿難頭腦著地,禮拜稱佛名號。頭未舉起之際,佛放大光明,遍照上下。又今時念佛人,真切修持,即感彌陀現身,見佛放光,即其類也。若眾生不念佛,與佛緣淺。緣淺則障深,障深則被遮礙,而不能見。所以眾生多不見佛光者,誠由無明迷心,煩惱自蔽。道眼未開,智目不明故也。如皓日麗天,盲者不見。雷霆霹地,聾者不聞。過在盲聾,非雷與日有偏也。世間有三,故曰一切。正覺世間,佛機也。有情世間,九界機也。依報國土世間,十界所依之土也。良以一句佛號提起,則心光透露,稱性周遍,盡大地鹹是自性常寂光。故念佛眾生,若凡若聖,有情無情。或顯見,或冥見。俱能圓見三身之光明也。

(己)二約壽命釋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此舉壽命無量,以釋名也。一期果報為壽,色心連持曰命。有延促長短窮通壽夭者。如今減劫、至長僅百歲,增劫亦止八萬四千歲。縱輪王天帝,乃至非非想八萬大劫,皆凡夫有限量之壽也。言無量壽者,佛有三身,壽亦論三。法身以如理為身,報身以智慧為身,應身以赴機為身。壽者,受納為義。法身以真如受諸法,實無能受所受。真如即諸法,諸法即真如。真如無始終,諸法亦無始終。故法身之壽,亙徹三際,無始無終之壽也。報身以始覺之智,受本覺之理。始本合一,亦無能受所受。以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以空合空,以水投水。理智相應,能所不二。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故報壽有始無終也。應身以慈悲赴機名受,亦無能受所受。以佛唯用悲智為眾生作增上緣,令善根成熟眾生,感見自心佛說法。眾生機熟應則隨現。眾生機息應亦隨亡。佛本不來,眾生不往。月不下降,水不上升。法爾普應,現如是事。是為有始有終,一期赴機應身壽也。阿彌陀佛,約應身、壽長無量百千萬劫,故名無量壽。乃有量之無量也。若三身圓說,言無量之無量亦可。及其人民者,指清淨海眾,恃怙於佛,以佛為王,故稱人民。阿僧祇,此雲無央數。主伴壽命,均不可以劫數計也。人民壽延有二原因,一者佛本願故。二者自淨業功德力故。

疏中分二(初)正釋壽命(二)重釋光壽(初)又二(初)釋佛壽無量(二)釋生壽無量(初)中三(初)約證釋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初二句,明所證隨緣不變之體,即如理如智。雖非寂非照而復照而恆寂。雖隨染淨之緣,其體原來不動。所謂遊遍十方,不離本處。此以理為壽命也。徹證者,洞徹本源,證窮實際。今彌陀證此心性無量之體,圓顯三德實相,故名無量壽。然上言無量光,從智德究竟邊。以一心三觀,證一心三智,菩提成就也。今言無量壽,從斷德究竟邊。以一心三止,證一心三解脫,涅槃成就也。吾等念佛,妄想不起即寂,佛號宛然即照。同在一心,即寂照不二。由淺至深故有證名字光壽,有證觀行光壽,乃至證究竟光壽者。今彌陀乃究竟光壽耳。

(二)約願釋

《解》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此亦明隨彌陀願力因緣,別立無量壽名也。法身約真如不生不滅而論壽命,故無始無終。報身約從迷至悟,故有始無終。從本覺發始覺,為有始。既證法性,不復再迷,故無終,此亦證道皆同。應身下,正約願釋別。言隨願隨機延促不等者,如釋迦願在濁世,應化剛強眾生,其壽則促。彌勒願在當來淨世。應化循善之機,其壽則延。蓋願長則壽延,願短則壽促。機長則壽延,機短則壽促。佛又有縮劫智,或願長機短,則促長令短。或願短機長,則延短令長。各隨四益,故曰不等。法藏願王,即彌陀往昔在世自在佛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願願悉自在成就,故稱王。其中有雲,吾成佛時,佛及人民,壽皆無量。今佛果成就,如昔所願,故別立應身為無量壽也。

(三)簡三身

《解》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阿僧祇無量無邊,俱是華嚴經,十大數中首三數。阿僧祇,如上釋。又雲無量無邊者,顯非一阿僧祇,乃無邊數阿僧祇。又非一個無邊,乃無限量之無邊。極言其多,故三數重沓也。劫謂劫波,此雲時分,乃時分之最長者。此間人壽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今極樂彌陀及人民壽命,鹹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稱無量壽也。然較五濁,數十載光陰,誠等蜉□朝生暮死耳。實有量之無量者,言華嚴大數,唯佛菩薩所知算數,尚非二乘所知,何況凡夫能測量乎。是在聖人現量聖智,誠能知其邊表壽量,故曰有量。凡小莫測,復名無量也。故此無量是應身無量,非法報二身無量之無量。若是無量之無量,則彌陀無涅槃之日,觀音無成佛之時,何必稱觀音為極樂補處耶。然三身下破計恐不達意者,計三身份裂,隔別乖違。故破之雲,一身即三身。此應身即法報,非定異。三身即一身,法報不離應身,非定一。故雲不一不異。是知應身有量之無量,亦即是法報無量之無量。故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焉。

(二)釋生壽無量

《解》及者,並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並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等也。

人民指等覺以還之凡聖。彼國唯彌陀為法王。觀音勢至等補處大士,及分證相似之聖賢,並帶業往生之凡夫,悉屬人民。並與彌陀同壽無量阿僧祇劫也。等覺亦稱人民者,以上例下言之。若以下例上,則人民概可名為等覺。所謂才生西方,便登補處,誠奇倡極談也。

(二)重釋光壽又三(初)總明

《解》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彌陀光壽名號,本於豎窮橫遍稱性之體,亦即本於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建立也。以心性本自豎窮橫遍,彌陀證之,而建立橫豎光壽名號,故能生佛平等。眾生持佛名,即是以彌陀果德光壽,引發自性光壽。即自性光壽,而成現行果德光壽。是即所謂即佛即心,即心即佛。故吾人能念佛生西,即能光同佛光,壽齊佛壽,相等無異也。

(二)別明又二(初)明光義

《解》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此明以持佛名因,而感橫遍十方之無量光。故見彌陀,即見十方諸佛也。極樂即華藏世界,華藏不隔極樂淨土。華藏乃珠光交 映,帝網重重。一世界,炳現一切世界,圓融無礙,極樂亦爾,故極樂即是法界藏土。能生極樂世界,即等生於十方佛土。能遍十方佛土,即橫生四種淨土矣。彌陀法身,即毗盧遮那,此雲遍一切處,乃諸佛同證也。眾生念佛,能見彌陀法身,即見諸佛法身。能見諸佛,即圓見三身矣。能自度者,用一句佛號,圓斷五住煩惱,圓證三德秘藏。周遍親近,普興供養,是自度也。普利一切者,自度究竟,即是度生已訖,以眾生乃自性眾生。若有一生未度,便是自度未畢,悲心未盡。故能自度,即普利一切。以一切眾生心性,與我心性,自他不隔故也。

(二)明壽義

《解》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上約光義明因果,此約壽義明因果。一句彌陀,乃豎無初後,無始無終之體。能持之即是以無量壽為因,生於極樂,便能圓證三不退,至一生補處,而成妙覺佛果,故曰皆定此生成佛也。不至異生者,顯極樂眾生,鹹證無始終不生滅之體,個個即生成佛,決不再至異處,或異道受生而後成佛。蓋彌陀願力所成,亦即稱佛名號不可思議也。

(三)結勸

《解》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當知是誡詞,意顯不可心外取法,法外取心。應知即心是光壽,光壽即是心。此會歸心要,不可不知,故曰當知。初二句,明即心是佛。此心歷歷明明,即無量光。此心湛湛寂寂,即無量壽。離卻一念光壽,別無有彌陀光壽。如棄波覓水,終不能得。故離心無佛,向何處別求彌陀名號耶。蓋佛即此心所具也。若離卻彌陀光壽名號,欲別證一念光壽,如離水求波亦不可得。故離佛無心,又向何處別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耶。蓋佛即證於此心也。是故吾等念佛,須仗彌陀願力攝受,生於極樂,生則決定生。以非極樂淨緣,不能徹證一念光壽故。雖然生極樂,去則實不去。以心外無法,離此一念,別無極樂可生故。是知淨土法門,實乃明一念理事,固不可執事廢理,說心外別有彌陀光壽。亦不可執理廢事,偏說自心就是彌陀,此性即是淨土,不肯念佛,不求極樂,致遭落空之禍。宜三復斯旨,故重勸深思也。

(丁)二別釋主伴分二(戊)初別釋(二)結示(初)又二(己)初主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前發起序中雲,彼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乃正示佛之住世。此中正明主伴,乃指已成佛之劫數。佛言成者,約趣果也。若論性德,含生本有,不待修成,不因證得。祗以眾生在迷所以不成。苟能一念回光,即悟而不迷,當體便是。故成與不成,唯在迷悟之間也。十劫者,言一期赴機之始,尚正興而未艾也。

疏中分二(初)論三身成劫(二)明十劫之意(初)又二(初)總標

《解》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舉凡一種法會,必具六種成就,方能說法。謂信、聞、時、主、處、眾。今阿彌陀佛,乃極樂世界六成就中,能說法之教主成就也。主既成就,則余五種因緣,一成一切成也。

(二)別論又二(初)論劫

《解》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

初五句,明三身皆具事。又法下,論三身皆具理。然,轉語詞。法身無成無不成者,法身本有,故無成。修德方顯,故無不成。不可思議,故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者,萬行俱足為因圓,萬德究竟為果滿。證得無上菩提,故名成。應身為物示生者,所化眾生為物機,應身、為眾生而示現八相成道,故亦論成。既報應二身論成道,則皆可論其劫數也。梵語劫波,華言時分。有小中大三種,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此約世界成壞,而論劫數也。是知法身不論成與不成,亦不論劫。報身應身具論成劫,是約事論也。約理論者,法身因修德顯,指離垢妙極法身也。法身雖本理具,要藉般若解脫二種修德,方能顯發。以般若照理究竟,名智慧莊嚴。以解脫斷惑究竟,名福德莊嚴。二嚴周足,名離垢妙極法身。圓覺經所謂,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此即喻顯出纏之無垢妙極法身也。故約修德,亦可論成論劫矣。報身別無新得者,報身雖因修滿感報,然亦理所本有。苟非本有,修何能成。如沙非飯本,縱使熟蒸,豈成嘉饌。但復本自性,更無一法新,故無新得。雖雲報身修成,實證本有,故亦無成無不成也。應身如月印川者,法報為本體,如天上之真月。應身是化跡,如千江 之月影。若無天上之月,安有水中之月。若無法報證本,何來應化事跡。用由本施,別無自體。應身雖有八相成道,而全用即體。體無修證,故亦無成無不成也。既三身俱不可思議,均無成不成,皆不應論劫,則非定可論成論劫。斯乃三身約理言也。以此事理二論,通會三身。則自他情計,無不迎刃而破矣。

(二)論成

《解》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諸佛成道,有通有別。通、則藏成劣應身佛,通成勝應身佛,別成報身佛,圓成法身佛,俱名為成佛也。別則別指示生八相而成道。本跡亦有通別,通具六雙(一)真諦之理為本,俗諦之事為跡。(二)所詮之理,具含事理二義為本,顯說事理之言教為跡。(三)能詮事理之言教為本,稟教修行契理之行為跡。(四)因行證體以體為本,從體起用以用為跡。(五)久遠成道實證為本,中間唱生唱滅權施為跡。(六)從華嚴至法華前十四品已說為跡,後十四品至今方說為本。別則如法華跡本所明。本跡並不可測者,即如法華壽量品中,謂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補處彌勒尚不知,何況小乘凡夫能測量哉。釋迦既爾,諸佛亦然。今彌陀成佛十劫,且約示現極樂化跡而言,非指本地也。本地當然不可測量矣。即是下,融會三身。謂彌陀雖於世自在王佛授記,今於極樂成佛十劫,俱是應佛化身。雖言示生化身,亦即法報。故應佛成道,即是法報成道。一成一切成,亦即非成非不成而論成。非偏論也。

(二)明十劫之意

《解》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經中言成道十劫,含有二義。一者顯彌陀現在說法伊始。無量壽命猶在初時,尚未至中半。正大興法會,高樹法幢之時。普勸三世一切眾生,速求往生,正法可期。機會難遇,不可自負,錯失勝緣也。央者,半也,中也。二者顯法門勝妙,攝機最廣,被根最普。利鈍兼收,凡聖俱宜。下手易而得效速,用力微而成功高。故於十劫中,上自補處大士,下至十念凡夫,往生不退所成就者,何可勝計。今娑婆釋迦滅度,彌勒未來,正在佛前佛後難中,何幸得逢如是勝妙法門。吾儕宜如何努力念佛,以期蓮華化生,階不退地耶。經文初釋教主竟。

(己)二伴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主必有伴,彌陀願力廣大,普攝群機,故有無量無邊諸弟子聲聞者,聞佛四諦聲教而悟道也。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聲聞緣覺為佛之庶子,菩薩為佛之真子,凡夫為佛之外子。既生極樂,無三乘人天之別,故俱稱弟子。先明聲聞,次例菩薩正以賢聖之侶,不別前後也。皆阿羅漢,揀非有學。不言緣覺,攝於聲聞眾故。非算數能知,極言其多也。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 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文分二,初明非實聲聞,二明實是菩薩。言他方者,極樂以外娑婆世界,並十方一切世界也。定性二乘者,謂聲聞緣覺已證無漏,已斷見思,決定趣向無餘涅槃,沉空滯寂。無大乘積極之觀念,乏出假菩提之妙行。坐守化城,不願成佛。飲三昧酒,墮無為坑。決定住於二乘種性,故為定性二乘也。此輩定性二乘,無成佛善根,便不肯念佛。既不念佛,便與彌陀緣淺,故不得生彼極樂。若先雖修習 小乘道品,尚未斷見思,證無漏。至臨終之時,有淨友善知識,善巧勸導。是人才聞淨土法門,即諦信無疑,回小向大,發願念佛,欣求極樂,厭離娑婆,遂蒙彌陀接引,往生彼國。既生彼已,佛順其宿世善根,為說藏通道品,令斷見思,與羅漢位齊,故假名阿羅漢。如別教十住斷見思圓教六根清淨除四住之類。斷惑雖齊二乘,實是大乘菩薩,非聲聞也。蓋藏通下,二明實是菩薩。佛恐傷小乘善根,故對藏通之人,不說他方佛名。所謂大乘有剎海之談,小乘無他佛之說是也。既不聞他方佛名,則唯知有釋迦也。然則吾等雖生末世,進不聞一音之旨,退不睹雙林潛輝。而能得聞淨土難信之法,執持彌陀名號,則是別圓二教菩薩根性矣,可不自慶自重哉。又彼二乘人,若於臨終能聞淨土法門,發願往生則宿世已是大乘根機。今習 小行,乃暫時歧路,非久坐化城者可比也。

(戊)二結示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文總結主伴弟子諸賢聖之所莊嚴者,皆彌陀因行願力所成也。

《解》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唸唸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成就有三一者已成就。宿因行願為能成,佛果莊嚴為所成。約境四弘誓為能度,苦諦境為所度。道諦為能斷,能成。集諦為所斷,滅諦為所成也。法藏比丘,因地行願以攝眾生行願,故能應。眾生行願,復攝法藏行願,故能感。因果互成,彼此相攝,以成此無礙殊勝之莊嚴也。果上一成一切成者,由法藏因地願行無礙,一修一切修。故成佛時,一切種智如理顯現,妙用繁興,一現成一切現成,有此自他勝妙影像也。若以大乘論義,則眾生念佛,無礙之因,成就聲聞等無礙之果。果中唯識一變一切皆變,變此自他影像。法藏因中無礙之行,成就彌陀無礙之果。果中種智一現一切皆現,現此自他影像。互相成就此事事無礙之果也。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者,就果則彌陀為自,眾生為他。彌陀乃眾生心中之佛,則自即他心中之自。眾生是彌陀心中之生,則他即自心中之他。自心中之他,他本非他,故聲聞等乃佛心內之眾生也。既屬心內,則全生即佛,故非他也。若他心中之自,自原非自,故彌陀乃眾生心內彌陀也。既屬心內,則全佛即生,故非自也。就因明非自非他,例上可知。自他不二者,生佛平等,凡聖體同,俱是妙淨明圓法性所現,有何自他區別乎。能令下,明今成當成也。極樂已成之依正莊嚴,為現在眾生,及未來眾生,所觀本質境,作增上緣。由是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信亦唸唸如是信,願行亦唸唸如是行願。是則資糧充足,於唸唸中決定如是成就,與彌陀已成莊嚴相等也。初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至此已竟。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二(初)揭示無上因緣。(二)特勸淨土殊勝。

《解》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 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

此文是正宗第二科,明一經之大力用也。初、揭示無上因緣,關係淨土法門極大。二、特勸淨土殊勝。論其特點,諸經論中,言之綦詳。今文扼要明之,略舉數端。(一)帶業往生。謂人生前,塵緣牽纏,障蔽善根。不知念佛。而過現罪惡,則山重海深,懺悔無由。理應死墮惡道,受諸苦報。是人幸於奄奄待斃之時,仗諸善友,開示念佛法門,導生極樂世界。是人即信心發願,稱名十聲,遂蒙彌陀放光接引。如張善和之類是也。(二)橫出三界,對豎出三界言。三界有九地,共有八十八使見煩惱,八十一品思煩惱。余門學道,必從下至上,次第修,次第斷。如先修五停心,次修三十七道品伏見或修觀煉熏修四禪八定等。須至世第一後心,方能證初果,入見道。然後重緣真理,次第進斷三界九地思惑,始證無學道,出三界。誠如蟻子登萬仞重巒不勝其難。唯淨土、只要六字洪名,老實受持,真信切願做去。雖不斷煩惱,便可即生超出三界,預入蓮胎。如順風掛帆,又得順水,不勝其易也。(三)同居 橫具四土。他方世界,同居 等四土,障隔未融。故具縛凡夫,唯住同居 ,二乘聖人唯住方便。權乘菩薩,祗住實報,唯佛獨處寂光。唯極樂世界,能四土圓融,復能四土炳然。如帶業往生,住同居 。斷見思,生方便。除塵沙,生實報。破無明,生寂光。然上三土不離同居 ,而同居 即具上三土。故以上例下,即觀音勢至悉稱人民。以下例上,即帶業往生亦名補處。故四土鹹名淨土也。(四)開顯四教*輪。彌陀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解。為順未斷見思利鈍二機,開顯藏通二教*輪。為順未破無明利鈍二機,開顯別圓二教*輪。雖聞四教,俱發大乘心也。(五)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眾生但肯發願,生於彼土,便得圓斷三惑,清淨四土,見三身,證三不退。斷見思,淨同居 方便二土,見應身佛,證位不退。斷塵沙,淨實報土,見報身佛,證行不退。斷無明盡,淨寂光土,見法身佛,究竟念不退。以生於極樂,無機不圓,故一圓一切圓也。(六)人民皆一生成佛。娑婆修行,易入歧路,或著有為,或墮無漏,或證權果。欲想成佛,百千人中難得二三。故有菩薩發大心,如魚子庵羅華,因多果少之語也。唯極樂人民,鹹是一生補處,無不即生成佛,至圓至頓,不欺我也。如是等句,承結上列勝異。恐人忽略,故於科題懸示,令注意也。

(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彼國眾生,非但儘是聖賢,亦且鹹階不退。從下品凡地,直至成佛,更無退轉者。各具三十二相,諸根明利,神通自在,常知宿命,俱補佛處,其數甚多,無量無邊,不可以算數測知也。

疏中分二(初)釋跋致(二)釋補處(初)又三(初)正明

《解》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先通釋三不退義。梵語阿鞞跋致,譯成中國方言,雲不退。以生極樂,緣淨境善,更無退化與回轉故。通論有三不退,一位不退者,言所證果位,已斷見惑,空我執,入真空法性之流,見真道,登聖位,永不退墮於內外之凡夫地也。二行不退者,言踞菩薩乘,行大乘行。已破塵沙無知,空法執。不著二乘自了之空境,恆發大悲心,入塵度生,不倦不退也。三念不退者,謂無明分破,法身份證。其心唸唸趣入種智不二之境,永無二邊似道法愛也。梵語薩婆若,此雲一切種智,即諸佛果海也。

(二)點示分二(初)點示勝異(二)點示超絕(初)又二(初)示此土難證之劣

《解》若約此土,藏教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此約四教點示三不退,以明五濁證道之難也。前三教,全約豎論三不退位。次圓教,約理雖橫,約事仍豎。故不退位次,定不可移也。藏教初果名須陀洹,此雲入流,能入聖道法流也。通教四地,能見真諦法性,故名見地。別教初發心住,圓教初信心位。此四教初位俱斷見惑,從有漏入無漏,捨凡性入聖性,永不退墮三界凡夫地位。故約此土果位,名位不退也。通教九地名菩薩地。前八地,尚有退菩薩之大乘行而向二乘小果者。九地以上,菩薩行成,故無退轉。別教十回向位,十度行成,故無退。前十行中,正遍學四教,行猶未成,故有退。圓教八信至十信,見相似中道理,斷界外無知,故行亦無退。此約通別圓三教,斷界外塵沙,顯俗諦,出假行成,故名行不退。是知藏教全乏菩薩行。雖有三隻百劫之說,乃別圓權示,非當教人。通教至九地,別教至十向,圓教至十信,方得證行不退,足見其難也。若論念不退,藏通俱不能證。惟別教初歡喜地,圓教初發心住,均能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故能任運唸唸流入薩婆若海證念不退也。前二教不能證者,以未破無明,未證法身故也。益可見其三不退位之難證矣。

二示彼土圓證之勝

《解》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此科示淨土法門,極大關係,為我等帶業往生,一生成佛之大事因緣也。五逆者,言五種惡業,悉為逆理背德之行也。一者出佛身血,如調達傷佛。若佛滅後,則破壞佛法,搗毀遺像者也。二者弒阿羅漢。下殺上曰弒。夫羅漢,乃人天福田。恭敬供養,則獲福無量。而反加謀害,則獲罪於聖,無所赦矣。三者弒父。乾德為父,生身恩深,彌劫難報,而反忤逆不孝弒害之。四者弒母。坤德為母,養育德重,粉身莫酬,而反忤逆不孝弒害之。夫二親是吾人極大恩田。古德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涅槃雲,奇哉父母,生我育我,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長之後,推干就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當須報恩,隨順供養。然今縱不能報深恩於萬一,供甘脂於高堂,已成大不孝。而復反弒害二親,忤逆謀殺,吾不知是何居心。論其罪,當永墮無間,長劫莫休矣。五者破和合僧。具五德,修六和,謂之和合眾。乃十方雲集共修之僧伽,堪稱人天導師,塵世福田。理應設法擁護,成全其道。何乃反欲破壞,擾群亂眾令人不安,搗亂搖惑令其分散。其罪當不止一劫二劫受地獄苦也。俱是違恩背德,故曰五逆。十惡者,身業三,謂殺盜婬。口業四,謂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業三,謂貪嗔癡。造茲五逆十惡之罪,上品墮地獄,受刀山劍樹,鐵床 銅柱等苦。中品墮餓鬼。常受饑虛餒餓不聞漿水之名等苦。下品墮畜生,常受宰割吞啖等苦。蓋以惡因而感惡果,無可避免也,但是惡人宿殖有善幸於臨終時,遇善知識開導,勸令念佛,即信心持念,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即仗彌陀願力功勳,接引極樂。十六觀經雲,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斯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勸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於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證三不退也。良由淨土法門,仗彌陀願力,及自己性功德力,感應道交 ,故能帶業往生也。居下下品者,謂極樂蓮華往生有九品差別。圓發三心,願生彼國者,上品上生。深信因果,讀誦大乘者,上品中生。亦信不謗,發願求生者,上品下生。受持齋戒,無諸過患往生者,中品上生。一日一夜 齋戒,威儀不缺而生者,中品中生。孝養父母,行世慈仁,念佛生者,中品下生。作惡謗經,臨終稱佛往生者,下品上生。犯戒偷盜,臨終聞佛法往生者,下品中生。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往生者,下品下生。即帶業往生之類也。皆得三不退者,若能圓證念不退,即見法身佛圓斷根本無明,圓成無作道品,圓證一切種智,圓成實報之淨土也。若能圓證行不退,即圓見報身,圓斷界內外塵沙,圓成無量道品,圓證道種智,淨圓方便淨土也。若能圓證位不退,即圓見應身佛,圓斷見思無明,圓成生滅無生二種道品,圓證一切智,圓成同居 淨土也。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何其勝哉。帶業往生,雖居下品,亦得不退轉即位不退而圓證三不退。故古德雲,但願九蓮居下品,不受浮生一胞胎。良有以也。

(二)點示超絕二(初)示此土難超

《解》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捨故稱。

此文據教道,以明進退不亂位次也。初句承上彼土圓證之勝,以較此土教道難超之劣。教道者,約教相之道,斷惑證理從淺至深,階級位次,不能亂也,故稱教道。凡夫全具煩惱,唸唸著有,故非同初果見空之聖人境界可比。若是二乘,證偏真涅槃,作自了漢,無大乘利他之心,故非從空出假益物道觀雙流之菩薩可比。別教住、行、向,未證法身,未破無明,未證如來同體法性,不得中道應化之本。但以意生身,赴機利物,有生有滅,故稱異生。登地之後,證同體權實,隨緣起應,不同意身生滅。與諸佛法身同體,故曰同生性。意顯似道三賢之異生性菩薩,迥非分證同生性之登地見道菩薩可比也。此明約進下位,不能越躐上位。又已證同生性之登初地者,名念不退菩薩,當然不同於住行向異生性之行不退菩薩。又三賢位之行不退菩薩。當然不同於初果見道之位不退須陀洹。初果見真空道之位不退聖人,當然不同於具縛凡夫之境界。此明約退,上不能類下也。躐等者,言超越等次。不遵庠序也。成大妄語者,言以下濫上,則成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之妄語罪也。進步則捨故稱者,凡夫進步入見道,則名見道聖人,不復名凡夫。二乘回大,則名菩薩,不復名二乘。相似進步入證道,則名初地,不復名三賢。升上則離下位,故曰捨。正顯此土,行位隔別。三不退位次隔歷,相差甚遠,不可混同也。

(二)示彼土超絕

《解》唯極樂同居 ,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上文極言此土不退位之難超,今文實顯極樂不退位之易登。蓋以娑婆之難而劣者,比顯極樂之勝且易者也。科雲超絕者,超謂頓超,不落漸次。絕謂絕待,無相對分別。意顯極樂同居 土,約超勝言,凡往生者,與彌陀等同無量光壽,一生成佛,已非人民非二乘非菩薩乃與佛同體,不得謂之眾生。然還有習 氣余惑,具煩惱性,又不得稱之謂佛。是為正報一切俱非也。所居之土,鹹是一生補處所住,乃分證寂光。非凡夫之同居 土及二乘之方便土與菩薩之實報土。然又稱同居 ,不得名常寂光。是為依報一切俱非也。既生極樂即補佛處。如王子墮地,貴壓群臣。能受所受,並勝餘人。然又非與王同樂。生淨土者,一生成佛俱為補處佛。能受正報,所受依報,鹹優於他方之凡夫二乘菩薩,然較佛又相差甚遠。故彼土同居 一切俱非。是為圓超絕待義也。若約俱是者,則俱是無上人,俱是二乘,亦可俱是補處菩薩,亦可俱是不退轉也。所居之四土,可皆名同居 以鹹是善人住處故。亦可俱名方便均為圓教二乘住故。又可俱是實報,均名圓教大士故。還可俱名寂光,均是一生補處故。又若言俱是人民,而位位俱是補處。若言俱是補處,而個個又是人民。若言同居 ,而四土又可均稱寂光。若言寂光,而四土又不離同居 。相即相攝,圓妙無礙,故言俱是。又依正俱非,是離一切相。妙有非有,大真諦義。金剛所謂生心無住也。依正俱是,乃即一切法。真空不空,大俗諦義。金剛所謂無住生心也。俱是俱非,離即離非。乃空有不二,遮照同時。中道第一義諦義。金剛中,無所住而生心,生心而無所住。是為三一相即,不可思議之無上因緣也。其意正顯娑婆三不退,如此難證難超。極樂位次,如彼之勝異超絕。有智者,當知去取矣。

(三)結歸

《解》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此文結歸心法願三種力,為不思議因行之三要素也。以除極樂之外,其他佛土,無彌陀之弘願,持名之勝因,光壽齊佛之階位。故無依正俱是俱非之名相,亦無俱是俱非之階位,復無俱是俱非圓融絕待之法門。唯極樂鹹證無量壽故俱非,鹹證無量光故俱是。良由眾生彌陀,心性圓超圓攝,俱即俱離,故有極樂依正俱是俱非之名相由持名念佛,即心成佛之奇特功勳,故有光同佛光,壽齊佛壽,一生成佛之階位,由彌陀四十八願攝受眾生,故有憶佛念佛,決定成佛之法門。心性極致者,心要也。持名奇勳者,境要也。彌陀大願者,法門要也。會三要於一時,證不退於一念。若非淨土超絕,曷克臻此。初釋阿鞞跋致竟。

(二)釋補處又分三(初)正釋

《解》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

一生補處者,但生極樂,便臻圓三不退,候補十方佛處,決無再受輪迴者。舉例,如彌勒觀音等。彌勒住兜率天中,為候補娑婆世界釋迦佛處之候補佛。觀音住安養國,為候補極樂彌陀處之候補佛。即是前佛將非滅示滅,此大士預待繼續前佛之後焰,而登妙覺果佛也。即下文所謂,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是也。又極樂國中人,非僅觀音能如是一生成佛。即凡生於極樂之眾生,無不即生成佛。乃至鸚鵡八哥之畜類,能往生者,亦再不要經歷多生多劫,歷聖賢階位,即生成佛也。人人必實證補處者,非謂定補彌陀之處。凡已證三不退者,皆能預在極樂,候補十方無盡世界,無盡佛所之佛位也。故十方補處大士,俱在極樂,圓證三不退位,圓轉五濁而成五清,圓斷三道而成三德。一切神通力用,悉在其中,圓滿具足。經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也。

(二)點示

《解》復次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此文確示華嚴海眾,儘是法身大士。末後普賢悉導歸極樂,期補佛處。以顯上善俱會,確乃不謬也。言一代時教者,指佛始從華嚴,終至涅槃,一期所說之法,曰一代。本宗,智者大師,判為五時。(一)華嚴時。佛初成道為界外大根機菩薩所說之法。如旭日東昇,先照高山。約化儀為頓教,約化法為別圓。(二)阿含時。是佛為三乘弟子,說三藏小教。如日漸高,轉照幽谷。約化儀為漸初,約化法為但藏教。(三)方等時。是佛為執空二乘,說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之法。令執著二乘者,回小向大。如日上三竿,照於陰林,即隅食時。約化儀為漸中,約化法為四教並談。(四)般若時。是佛為情執未卻之二乘,以般若空慧之水,融化其執情。如午前之日光朗照時。約化儀為漸後,約化法,帶通別說圓教。(五)法華涅槃。是佛最後為根已成熟眾生而說。先以法華開權顯實為三根人授記作佛。後以涅槃,扶持戒律,詮顯常住佛性,捃拾前法華所未收之殘機。二經並如日輪當午,無暗不照。約化儀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約化法為純圓獨妙。八教,(化儀四教。是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是藏通別圓。)以攝盡如來教法。然於此五時中,唯最初華嚴,最後法華,明一生成佛,余經都無此義。而華嚴中入法界品,善財參文殊時,得根本智。後歷五十三位善知識,得差別智。末了行願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安養。足見善財成佛之因,端在極樂,非圓滿於娑婆也。善財既歸極樂,例知華藏海眾,亦應以此法門勸進。故行願品雲,‘願我臨命欲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皆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此文是華嚴導歸極樂之明證也。法華中,藥王本事品亦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是法華經導歸之明文也。故彌陀經,若論次第,在第三時。若論一生成佛,獨推此經。誠為勝異超絕也。

(三)嗟歎

《解》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嗟乎,乃感歎之詞。以目擊世道之澆漓,人心之陷溺。能遇斯淨土法門,仍不肯深信切願實修。而甘墮入海算沙,枯守禪寂之失,不禁感慨系之。凡夫例登補處者,生極樂之下品凡夫,概同上品之補處大士相等,無勝劣高低之別。例者概也。良由念佛法門,即生成佛,不用三祇百劫艱遠苦行。且可帶業往生橫超三界,毋須歷別次第之勞。誠為奇特之倡,極則之談也。又非凡情意識推測,語言度量,所能知其深妙。古雲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澈五時,橫該八教,信矣哉。華嚴諸經之王,尚仗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安養。則知華嚴頓教一生成佛之法,其宗旨真義,亦歸宿於淨土法門。但天下弘法修行之人,自古至今,肯老實念佛,求生極樂者,稀如麟角。真信者少,疑惑者多。甚至反疑淨土,是初機方便,接引鈍根之階漸。縱有信芽初萌,但以心眼未開,無正知見,欲闡明其理,述為章疏,無非言繁無旨,浮泛非要。反將唸唸即佛之妙旨,時教所歸之圓意,隱蝕遮蔽不顯。余,是旭祖自稱也。剖者,破也。瀝者,水滴也。旭祖見眾生福德善根淺薄,雖聞至圓至頓之淨土,不肯信心稟受。唯有吐盡肝膽,描寫於要解之中。剖心以相見,瀝血以證明。旭祖如是誠懇,願諸開卷者真信秉受,得淨土之達道。睹文者切實研閱,知念佛之途徑。故此要解,句句是彌陀心要,亦是諸佛心要,亦是旭祖心要也。字字為彌陀海印,亦為諸佛圓鏡,而亦為蕅益老人之心血也。吾人幸遇之,顧可忽乎哉。初揭示無上因緣竟。

(丙)二特勸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此是經文中、釋迦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也。佛特告舍利弗言,如上所明一生成佛,無上大事因緣之法門。眾生業深障重,本不易成佛。今幸仗彌陀慈悲弘願,及宿世善根之力。得聞念佛法門,一生可取證佛果。此實不易聞,幸而得聞。則不可錯過機會,傷失善根。應深信佛語,發大誓願,求生彼國。所以然者,蓋若生彼國,便登補處。且與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及往生彼國之諸上善人,共為伴侶,俱會一處,把臂親善,同行菩提之道。親覲彌陀,同證無生之法。何等慶幸。今若徒聞此經,而不發願求生,可謂辜負釋迦彌陀之悲願。亦辜負自己之性靈矣。

疏中分四(初)釋上善

《解》前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雲上。其數甚多,故雲諸。

前經文敘眾,雲聲聞菩薩之類,但可稱善人,非是等覺故。彼極樂,上至等覺,下及帶業往生者,皆一生成佛,悉是補處,方稱上善人也。又善人分四類料簡。聲聞羅漢,祗肯自利,名下善人。菩薩能悲智雙運,名中善人。補處大士,居因位之極,名上善人。佛乃惑盡智圓,無能超過,名無上善人。今極樂三輩九品,往生聖賢,並是補處大士,故稱諸上善人也。

(二)釋一處分三(初)詳示此土粗劣又分二(初)示尋常

《解》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 。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 。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俱會一處者,即言凡夫與聖人,同聚會於同居 土也。約娑婆平常,言凡聖同居 土者,凡即六道眾生。聖分權實二種,實聖,謂實證之聖人,即現在同居 證果之有學無學聲聞。現雖證聖果而此果報身,由過去宿業有漏因所招感,而生同居 土也。權聖,謂從上三土之三乘聖人,示生同居 。或從他方佛剎來,權現此土。乃乘大悲願力,倒駕慈航,現同事行以攝化。所以六道凡夫,得與權實聖賢同處也。然實聖證到無餘涅槃時,則灰身滅智即升方便土。權聖機緣若盡亦還上三土,受寂滅之樂,唯凡夫仍輪迴六道沉淪 生死,但受眾苦。權實二聖唯受涅槃寂靜樂,菩提覺法樂,永無三途八難沉淪 之苦。凡夫著我所,四相遷滅,三界升墜,但有煩惱逼迫之苦。升者勝而樂,沉者劣而苦。乃碩然不同,大相懸殊差別。故雖凡聖同居 ,實如石火電光,暫時相同,非究竟永同也。又天壤下,別明天上人間。天,謂三界諸天。唯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所居,余天則無。壤謂人間山林聖跡。如五台峨嵋九華普陀天台雞足等,是聖人所居也。又色界諸天,獨有欽聞五不還天之名,不能親知親見。楞嚴雲,此不還天,彼諸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是也。又人間,山林曠野,均是聖道場地,阿羅漢所住持。世間粗心人,罕能知道。故娑婆土中,於天壤間,雖有賢聖同住。而能使人親見聖人,不可多得。或幸而得見,復能長侍法座,久承明教。或追隨親近依止,亦步亦趨者,更不可多得矣。故此土同居 ,實凡多而聖少,億劫難逢。如寒山拾得永明傅大士等,才知為聖人,便已入滅。吾人欲遠趨親教,不其難乎。

(二)示佛世

《解》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前言尋常,明其粗。此舉佛世,顯其劣。此土同居 ,如釋迦出世,諸聖密輔,影響大化。或為菩薩,或為二乘,或示現凡夫。千聖聚會,群賢畢集。較無佛世之貪慾增盛。魔邪稠林,導師絕跡,歸投無從者,則勝過遠矣。然若望極樂同居 土之同行同住。唯聖唯賢,恆聞法音者,則又不及多矣。又此土聖人出世,時有時無,前後靡定。即佛在世時、雖有聖人,亦如希有之珍寶,難得之祥瑞。不能如極樂之時時刻刻,可親近賢聖,以受教也。亦不能同極樂、在在處處,俱有聖人可參謁。如星羅棋布,周遍充滿國中。親炙聖訓,隨願應現。又此土,聖人修無漏道業,凡夫唯塵勞生死。所辦事業,迥然不同。何如彼土,無論凡聖,同念彌陀,同行佛事,同佛自在神通,同佛無量光壽之為愈耶。娑婆唯有同居 之名,而無同居 之實,粗劣甚矣。

(二)點示彼土勝超分二(初)示勝異

《解》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塤如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初二句,明勝因恆同。前說此土因劣,凡聖所辦事業,升沉迥別。今言彼土,同以念佛中道無漏不思議淨業為因,臨終感生極樂,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又念佛為多善根,多福德,即念成佛之無上勝因。仗此得生彼國,以彌陀為導師,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為勝友。如塤篪毗連,不相捨離。無漏不思議業者,唸唸即佛之行,圓超九界之有漏,故曰無漏。圓超九界心識分別,故不思議。感生俱會一處者,能念之心為因,所念佛號身土誓願為緣。以此因緣所生之法,全體即無生第一義諦。故能師資凡聖,俱會一處。如塤如篪者,極樂一切凡聖,為我師友,為我兄弟。時相過從,不相捨離,其樂陶陶。塤篪,乃樂器名。詩經中,古有兄弟二人,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相隨不捨以喻極樂,凡聖相隨不離也。同盡無明同登妙覺二句,顯果勝常同。論斷德,同去五住煩惱,圓淨四土,圓捨二種生死,圓證三不退。明智德,同證三智,同顯三德,同圓三身,至涅槃山頂,證妙覺佛。及一切權實力用,莫不同佛。故極樂同居 ,因果俱勝也。

(二)示超絕

《解》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

是則二字,為承起上勝異文,點出下圓超圓絕二義也。圓超者,即凡夫帶業往生。如張鍾旭,張善和之類。生前業屠罪深,臨終獄相現前生懼。承善友示以淨土法門,即具信心,十稱佛號,感生彼國,圓證三不退,超盡住行向地等覺四十一因位,而證佛果,是圓超絕待義也。圓絕者,以下例上,均稱補處。以上例下,鹹名凡夫。非凡非聖,即凡即聖,相攝相融,是絕待圓融義也。異生二字,即指多生多劫,經歷無量別異之生死。或亦可指別教三賢,未證同體中道之異生。教網不能收者,如來八教如網目,撈摝一切有情。以釋迦法中,無此名相,無此法門,無此階位,故不能收。剎網不能例者,十方佛剎,重重無盡,彼此交 攝,亦如網目之伙。亦無此名相,無此法門,無此階位,無此同居 ,故不能例也。

(三)結三不思議

《解》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 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 ,超出十方同居 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此文結成三力,不可思議。淨土法門,方便中之勝方便。所謂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其功效即在三力,故誡當知。夫人生最大事,極重要因緣,莫過己躬下事。生死大事,了生死,成佛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吾人大事因緣也。此外財色名利,婚喪家事,皆可商量,不名為大。唯生死不能相替代,不能作商量,故稱大事。同居 一關最難透脫者,欲發心修行先須斷除愛見粗惑。蓋愛見二種煩惱,為三界六道輪迴之因。欲離苦果,先截苦因,苦因即見思。見惑有八十八使,如四十里急流之洶湧。欲斷駐中流,度過彼岸。非披精進鎧,具堅固志,不能到也。思惑,有八十一品。斷除之難,如截十里闊流。若見思未斷,三界生死,終無了期,誠為要關。加之境緣惡劣,修行超脫,更非易事。若分段同居 一關能透脫,則方便實報,不難克登。如娑婆同居 濁惡熾盛,更難超出。唯極樂同居 ,迥異他方。以唸唸即佛,法門殊勝。即凡即聖,階位超絕。斷五住,淨四土,圓顯三德秘藏,圓證三解脫門,決定一生成佛,不至再受胞胎。觀此土同居 成佛之難,較彼土同居 成佛之易,當諦信彌陀願力不可思議。能諦信佛力,方能諦信名號功德力,是彌陀萬德莊嚴之洪名。眾生能執持名號,其功德力,誠不可思議。若能信持名法門不可思議,方能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良由彼土勝境,乃彌陀一切種智所現相分境,復是念佛眾生唯識所變相分境。此種智唯識,即吾人一念心性。是知從能現心性不可思議,方有彼土同居 勝境不可思議。觀所現勝境不可思議,信知心性不可思議也。非淺泛之信,是諦實淨信,故曰深信。彌陀四十八願,俱依無作境發,故能攝取自性眾生。今眾生念佛,亦依無作四諦境,發願求生,故能蒙彌陀接引。心心相照,如磁石吸鐵,不期然而然。所謂根大枝茂。源遠流長。即心為道,胡 不信哉。釋一處竟。

(三)點示淨宗

《解》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具此,即指能具願力佛力心力。三種信根堅固,永不為余法,轉移其信心。既具三種真實之信方能切實發願。此願從真心至誠心所流露,故經文中,應當發願,應當二字,即指深信而後發願。既能深信發願。即是無上菩提。誓願為菩提正因。合此信願,確為淨土慧行指南。蓋持名念佛,須有信願為前導。則持名之功,方不落於人天小果。如行路人,要先開眼,識路頭。然後起程,則所詣可達。故信願行三,目足並運,方為淨土正行也。

(四)專重信願

《解》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淨土法門,以信願為往生之券。若信願堅固,但臨終十念,或一念,亦決定得生。以有信願則與佛有緣,有緣便蒙佛接引。信願若欠,則不信極樂是唯心所現,彌陀乃唯性所證。但信六塵緣影,以為唯心淨土。六識妄想,以為自性彌陀。將妄作真,認賊為子。所以極樂不願生,彌陀不願見。雖有念佛,但為壓捺妄想而已。如是持名,縱能持至萬緣俱息,一念不生。晝夜靡間,功夫綿密。違順之境不能羼雜,六塵之風不能飄入。思惟之念不生,妄想之雨不濕。堅如銅牆,牢如鐵壁。雖然念佛到如是湛然一心之境,而無真實信願,亦不能得生極樂淨土。倘起謗法因緣,則罪更彌天。故修淨業者,應須以信願,為生西之先導。老實念佛之行持。則極樂蓮台,可指日而成矣。大本彌陀經,即無量壽經。其中菩提願,即四弘誓願,與此淨行相同。蓋求生淨土,須有欣厭二心。厭離娑婆之心,即眾生自度,煩惱自斷。欣求極樂之心,即法門自學,佛道願成。然臨終能念佛,全仗平素功夫純熟。否則臨命終時,四大分張,識神罔措,業債牽纏,如螃蟹落湯,不得自主矣。經文,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竟。

(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分二(初)正示無上因果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上來二科,初廣陳依正二報,勸令起信。二顯法門圓超,勸令發願。今第三科,正示持名妙行,勸令起修也。此段初示無上因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欲顯持名功勝,先示其他漏無漏之福德,及世智出世空智之善根。如佈施持戒禪定讀誦智慧般若等,一切福善非正信回向淨土者,鹹為少善根少福德。唯今經持名往生,乃多善根多福德因緣。蓮池大師雲,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當知極樂非少善根、非少福德得生。要深慧多福,方能有濟。故佛號為兩足尊者,亦即福慧圓足,舉世所尊也。修淨業,欲栽培福慧。非別另修無量行,多劫勤苦。但能信願持念佛名,便是大福大慧,得生彼國。更能廣行放生佈施,多修慈善功德,以回向淨土,則福慧更資勝矣。舍利弗下正示持名方法。若宿植深厚,能持名念佛者。無論緇素利鈍,老幼貴賤,皆是善男善女,不限其類也。聞說佛名,即聞慧。但須能持方稱慧。若不能持,聞同不聞,則不名慧。執持名號,即思慧、修慧。執謂信力領受,堅執不捨。持謂念力奉行,任持不忘。如人握物,不落不搖也。約大乘論理,固不能執著。今念佛法門,應須堅固執持,拳拳服膺。若持而不執,難免退失之過。所言執者,執西方依正決定是有。我能念佛,彌陀決定接引。釋迦決不欺我,六方諸佛,決不虛贊。逮到臨終。十萬億剎外之極樂,不離唯心。無量光壽之彌陀,不出自性。始知全理即事,不執而執。全事即理,執而不執也。所言持者,或高聲,或低聲,隨體力強弱而定。或默持,或出聲持,或金剛持,唯以心念心聞,唇舌微動,不出音聲。或記數,或不記數,隨人所宜。總之須相續靡間,行住坐臥,不離彌陀,方得實益。一日至七日,指示剋期取證之法。因恐尋常事忙,無暇念佛。故定七日為期,謝絕萬緣,放下身心,專辦念佛,不作餘事,以期早得一心不亂。倘末世根鈍,昏散病重,一七日不能見效。二七乃至七七日,或三年乃至盡形壽,專一念佛,求生西方。今但雲一日至七日,專就根利障輕也。一心不亂者,分事理二種。不求明理,但能朝夕不輟,唸唸無間,不為五塵六欲見愛妄想所亂,名事一心也。能悟至理,了達彌陀極樂,不隔自心。十萬億土,不離剎那。剎那自心,原來湛湛寂寂,無依無住,明明歷歷,不昏不散。今一句佛號提起,當下全性起修,無明頓破,中道理彰,是理一心也。又理論迷悟修證六位。自性本明本寂,被惑覆蔽而不自覺,是理即一心。承知識開導,知此本照本寂,唯心所成之淨土法門,諦信無疑,是名字即一心。能全性起修,唸唸彌陀,唸唸三觀圓照,是觀行即一心。能念至不起思量分別,寤寐不離彌陀,風雨不侵,塵緣不雜。四住先落,六根清淨,是相似即一心。以上並約事明位,未證法性理也。若再進唸唸彌陀,不落空有,無明豁破,親證心性之理,中道分彰,超登三德之位,是分證即一心。若窮無明源,顯究竟智,全心成佛,全佛顯心,心佛一如,澈法底源,是究竟即一心也。無論理持事持,鹹能證事理一心。此顯無上因也。其人臨命終時,生極樂國,即明無上果也。吾人現生果報將盡,命根未斷,六根失其效能,一息奄奄將命斷氣絕之相,是臨終相。若其人平素已得一心不亂工夫,此時彌陀與諸聖眾,現其人前,慈光攝照,慈力攝受,其心清淨,無諸虛妄顛倒,如入禪定,一彈指頃,即生彼國。若其人平素念佛功深,得理一心,則法身彌陀與諸聖眾,現其人前。若得事一心,則應身彌陀與諸聖眾,現其人前。要須平日念佛功深。方能感應道交 。所謂彌陀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彌陀影現中。若諸眾生念頭歸一,彌陀自然現金容。故廬山遠公,三見聖相,即其例也。

疏中分三(初)正釋又分五(初)總釋無上因果又二(初)明因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初文正釋善根福德。聲聞下,別明得生與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梵語菩提,此雲道,亦名覺。即能修之覺智,為正行,故曰正道,是無漏善根也。此覺智為正道,即成佛之了因慧心,為成佛親因種子,故為親因。即相宗、六因中習 因。謂宿世習慣,成為今世感果之因。如習慣念佛,唸唸彌陀,唸唸即佛,即菩提正道。以此淨業為因。感生蓮胎五陰淨報。故習 因乃總感五陰果報之主質,亦名總報主也。種種下,明福德。種種助道,即三十七助道品,及施戒禪定等。萬行六度,鹹是福德。觀經雲,欲生彼國,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皆為往生之助行。即助緣者,是資助親因之緣。如五榖生長,先有種子為親因,後以水土培植滋長為助緣。淨土法門,以信願持名為親因,以六度萬行及諸善法為助緣。又名報因。感果稱福德,又名報果。以修因有淺深,故感果生淨土,莊嚴有九品。名別報主也。聲聞下。別明得生不得生。聞四諦聲,修四念處生空觀智,緣空自修,無大乘善根,故曰聲聞。此以聲聞之智,表善根少。觀十二因緣覺悟緣生性空,亦無大乘善根。此以緣覺之智,亦表善根少。二乘人但斷見思,未破無明,沉滯空寂,無菩薩行,無成佛之真因,故善根福德俱少也。人天道中,作有漏之善業,感有漏之福果,報盡還墮,依然是惡。生死未出,輪迴未息,其福德之少,不逮言矣。以上二乘之善根,及人天之福報皆微皆少,皆不可生淨土。然觀乎古今,以圓悟自負,不肯念佛求生者,如草堂青,長盧□,俱為大悟宗匠,以惑業未除,不信念佛,致□老後身耽戀富貴,青公轉世歷多憂苦,則與二乘人天之福善,僅差一籌,可不慎哉。唯以信願下,別明得生之因。信要真,願要切,持名要堅執,則三資糧具足在一心中。不前不後,一心中具三法,無欠無餘。信中具事事無礙之信,願中具事事無礙之願。此二為多善根之親因,名慧行。以慧導行,行中亦具事事無礙之行,此為多福德之助緣名行行。如是念佛,聲聲顯萬德之慈尊,句句攝百行以無遺,字字彰心性之自體,唸唸合諸佛之果德。若具真信切願,雖散亂心中念佛,其善根福德,已不可限量,皆得生彼國。況一心不亂,勇猛精進念佛,其善根福德,當為十方諸佛,稱揚莫盡。其樂邦蓮品,當必優勝矣。

(二)明果

《解》故使感應道交 ,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

故使二字,承上接下。由上文明事事無礙,同在一心中,具三資糧,故使感應之道相交 ,受佛接引也。感應道交 者,眾生福德善根為能感,彌陀聖眾為所感。佛聖慈悲為能應,眾生善根福德為所應。各有冥顯。天台宗,以顯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之四句,各開為四句。連根本四句,共成三十六句。其義甚繁,茲不贅述。姑就六即以明感應義。若善根福德,未臻一心不亂。但自心理智,暗合彌陀法身。所謂暗通聖旨,冥符道妙是理即感應。善根福德微動,能聞念佛法門,信心不逆,是名字感應。能真實念佛,是觀行感應。以上但與化身彌陀,同居 聖眾,感應道交 。至事一心不亂,四住粗惑能斷,六根清淨,則與應身彌陀,方便聖眾,感應道交 ,是相似感應也。至破無明,證法性,得理一心,亦名分證一心,則與報身彌陀,實報聖眾,亦與法身彌陀,寂光聖眾,感應道交 ,是分證感應。至登極樂後,惑盡智圓,究竟成佛,是究竟感應也。文成印壞者,涅槃經雲,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又如此方,以銅鑄像。須先用泥造成模形,然後將鎔銅貫之。像文既成,模形則壞。成壞同時,不落前後。以喻念佛眾生,淨業若成,娑婆五濁報謝,極樂蓮胎成就。於一念間,不分前後。古雲,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即此意也。但壞有粗細,成有淺深。或三界五濁業壞,同居 淨土文成。有漏業壞,方便淨土文成。或無漏業壞,實報淨土文成。或二邊業壞,寂光淨土文成。其成壞均在一心中,不落前後也。彌陀聖眾,不來而來等四句,正明不思議感應。彌陀聖眾,是眾生心內之彌陀聖眾。念佛眾生,亦即彌陀聖眾心內之念佛眾生。彌陀證此常遍之心,雖遍應眾緣,仍然不離於彌陀之自心,故曰不來。如天中一月,普印千江 ,月體實未下來。此約全事即理明義也。月雖不動不來,而大小淺深之水,祗能澄清,無不現影。以喻彌陀雖證法性無去無來,而利鈍之機,優劣之根,祗要三業清淨,一心願行,以感於佛。佛則一一現身其前,垂手接引,故曰而來。此約全理即事明義也。自他同在一心,事理本來相成。約事接則決定接,約理來則實不來也。行人心識者,即念佛人,臨終趨生彼國之八識心也。不往而往者,約機論事理二門也。極樂乃眾生心內之淨土,臨終雖生極樂,乃生自心之極樂。蓋自心本絕彼此往來之相,故曰不往。此約全事即理而言也。雖雲自心淨土,須憑彌陀願力與彼土淨緣,及須自發切願往生。仗三力以攝受確離娑婆穢土,而托質於極樂蓮池中,實有往來之處,故雲而往。此約即理而明事也。眾生於此二門,一心齊修。故生則決定生,去而實不去也。又眾生之事理,即彌陀之事理。彌陀之事理,即眾生之事理。一而二,二而一。故能往來無礙,感應道交 也。總釋無上因果竟。

(二)別明能持所持

《解》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男女善人,為能持。彌陀洪名為所持。善,有宿生曾種善因,而得聞佛名者。或有今生善道,而得聞佛名者。悉以得聞佛名,信心念佛名善。非有漏福業及余善因為善也。男女二字攝義甚廣。凡天人修羅地獄鬼畜,有牡牝二性者,均名男女。無論四生六道,凡善根成熟信心念佛,皆名善男女,皆得往生。出家指割愛辭親,受具足戒之僧尼。在家指曾受五戒之優婆塞、夷,及敬信三寶之清淨男女。貴賤老幼,即含外道異眾。六趣謂人天及鬼獄,從因趣果故名趣。四生者,胎因情有、含孕而出為胎生。卵因想有、依殼而生曰卵生。濕因合感、假潤而興為濕生。化以離應、無而忽有曰化生。四生具六道,六道統四生。此四生六道眾生,能聞彌陀佛名,即過去善根成熟也。五逆十惡皆名善者,以其雖是惡人,能聞萬德洪名,即名字善。能隨喜念佛,即觀行善。是知世之屠夫妓女,雖擇業不慎,淪於惡作。能觸境感覺,暫稱佛名,亦為種因不淺。仗彌陀願力,亦得往生。況善人能至心念佛,而不往生哉。一句彌陀稱為萬德洪名,彌陀因修萬行,果彰萬德,所以為萬德慈尊。名有召德之功,德有應名之實。故一句彌陀名號,即圓召萬德之實。無量光壽稱性彰顯,故稱之為萬德洪名。所謂以假名而攬取實德,全實德而成假名,假名外無實德。如全水成冰,冰外無水。故曰罄無不盡。即此持名,統百行以無遺,攝眾德以俱備。以為正修,毋須更涉觀想參究也。且眾生心雜,觀想難成。參究起疑,致礙淨念。等即等於執理廢事,守理坐空念佛之類也。唯持名妙行,賢愚老幼,俱能奉行。心口默念,不妨營事,最簡易也。唸唸即佛,一生取證三不退位,至直捷也。

(三)別明三慧又三(初)明聞慧

《解》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相成不離,名三資糧具足。若一法不具,縱肯念佛,但為遠因,不名聞慧。誠與不聞,無有異也。

(二)明思慧又二(初)標

《解》執持則唸唸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持念佛名,拳拳服膺。如手握物,如子憶母,如犢思乳,唸唸不捨名執持。有事持理持,鹹約教觀闡釋。可糾正往昔之積弊謬解也。

(二)釋又二(初)事持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定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事持,唯在真信切願,確知西方依正是有。我今念佛,決定蒙佛接引。但未了達自心唯性之旨。祗以憶念無間,決志求願往生。望樂國為家鄉,仰彌陀如恃怙。念茲在茲無時或置。如子憶母,歸心如箭。唸唸記憶,無有暫忘。此之謂事持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是佛全體自心所成,即理具顯事造,故曰是心作佛。自心本具是佛,全事造即理具,故曰是心是佛也。

(二)理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理持者,由達其即理故,即事持便是理持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者,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體即法界,理具三千性相為心具。隨緣起用,變造三千諸法為心造。具無別具,具於事造。造無別造,造於理具。是故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也。彌陀乃我本性所具所造之彌陀。十萬億剎外之極樂,亦吾心所具所造之淨土。即以吾心具心造之彌陀樂土,為我心所繫念所憶持之境。了知憶他佛,即是憶自佛。念佛即是念心。離能念之心,別無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外無所。離所念之佛,別無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外無能。能所不二,理智一如,是名理持。但理持仍不廢事持也。蓮池大師雲,執持即皈命義。謂委身歸投於極樂,方能執持。蓋取意釋耳。又雲,今人雖聞佛名號,不肯執持者,有四種遮障故。(一)謂即心是佛,何必捨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良由執理迷事也。既許念心,不許念佛,則心佛是二,即義不成。應知念心念佛,兩無礙也。(二)謂何不遍念諸佛,而唯念一佛。良由不知心專志一,乃成三昧。眾生智淺,繁則不勝。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多歧者功喪。如普廣大士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諸佛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三)謂佛佛可念,何不隨念一佛,而必念彌陀。良由不知彼佛與眾生,偏有因緣。彼佛名號,人所樂聞。就令惡人有時不覺失聲念佛。乃至人逢喜事,不覺念佛。讚歎歡喜、人逢惡事、及與苦難,不覺念佛。傷感痛切,機感因緣,莫或使之而自然也。(四)謂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號耶。良由不知持名、於末法最投機也。以眾生愚鈍,理觀不解。促令念佛,聲聲相續,自得往生。此四種疑慮,為淨業之大障礙。無論事持理持,俱宜淘汰淨盡也。

(三)明修慧分二(初)明七日邁期

《解》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此明□期念佛方法也。經中一日,至七日者。世出世間,鄭重之事,恆以七故。如禮懺曰七夜,持咒曰七遍。經中羅網行樹,曰七重。世之七政七星之類,鹹以七數表中道,不多不少也。法有初學久練二則。利根下三句,明初學□期方法。言利根者,今雖初學,但宿因已熟,祗念一日,即水到渠成,即得一心不亂。不亂,湛然一心,當下離念境界,即契念佛三昧。一日為能得,不亂一心為所得。其中有歷一日不亂,有經若干日不亂。或得事不亂,或得理不亂。並隨其功行深淺,以定不亂工夫,經時長短也。鈍根七日方不亂者,宿根遲鈍,宿習 未熟,功行未專,要修習 七日,方得不亂。或暫或久,或事或理,並隨其行不定。中根宿根無定,今時開發,亦有經二日三日,或四五六日無定。不亂之定力,亦有經一日,或若干日。或得事一心,或得理一心不等也。又利根下,明久練方法。久練者,經長時學習 久遠鍛煉也。蓋已得工夫之後,又久久練習 。若得事不亂後練,乃已破通見惑,又進破通思惑也。若得理不亂後練,乃已破別見惑後,又進破別思惑也。又利根者,或一個七日中,俱能與不亂相應,甚至能若干七日相應。鈍者僅一日中與不亂相應。中根者,或六日中俱能與不亂相應,或五四三二日相應,不定。

(二)明一心不亂

《解》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由不達理,判為事持。能達理,則事持而為理持。雖說理持,亦不廢事持。若事若理,皆須唯專唯勤,一心執持聖號,方得利益。執持名號,至五品觀行位,能降伏見思。若,利根者,亦能圓伏無明持至初信位,見惑除。至七信位,思惑除。界內事惑斷盡,名事一心也,從八信至初發心住,無明一分破,法身一分證,親見本性彌陀,唯心淨土,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執已亡,不為見思事惑所亂。理一心,法執已破,不為無明理障所亂。又事一心是緣修,理一心是真修,故為修慧也。

(四)往生二相

《解》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 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上來別明能持所持及聞思修三慧,是明無上因。此科解釋經文後四句,乃明無上果也。不為見思亂等,承上文事一心來。謂尋常念佛工夫,若至事一心,則人我見之我執空。至命終時,不為見思煩惱所亂,如入禪定,感彌陀應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接引。是人心中,不復起貪戀娑婆三有我執之顛倒。若伏我執,即生同居 極樂。斷我執,即生方便極樂世界也。不為二邊亂等,承上理一心來。謂尋常念佛,若至理一心,則法我見之法執亡。臨命終時,不為空有二邊所亂,感報身佛及諸聖眾,現前接引。是人心中,不復起生死涅槃二邊見之顛倒,唸唸趣入中道理。若分破無明,則生實報極樂。若破無明盡,則生寂光極樂世界也。

(五)結前起後

《解》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唸唸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此文直示持名之勝妙,法門之圓頓,攝機之普遍也。當知者,承上結勸,應當注意也。執持六字名號,隨時隨地都能念,無壇場儀式之鋪張,故簡易。一生成佛,無三祗百劫之迂遲,故直捷。直階不退,一生補處,故至頓。四土融攝,事事無礙,故至圓。一念相應,一念即佛。唸唸相應,唸唸即佛。即方便是圓頓。觀想濁智騰波,參究邪魔侵入。但唸唸彌陀,不必再用觀想參究,當下圓圓明明,無稍余剩亦無欠缺也。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亦願往生。下下根如十念帶業,鸚鵡八哥,亦得往生。踰,超越也。閫,門橛也。雖愚夫愚婦,亦能達乎淨土之域。其所感佛,分法報應三身。其所生土,分同居 方便實報寂光四土。一往如是。若更進而論,則一身圓具三身,一土融攝四土。而持名功行有淺深,其往生蓮台有高低。故四土各分三輩九品,不得一概而論。橫該豎徹者,顯圓收圓超也。五時八教雖廣,無非一句彌陀全收。一句彌陀,即是自心之三諦。以唸唸彌陀,念而無念,即亡能、亡所、之真空觀,即顯真諦彌陀。以唸唸彌陀,無念而念即能所歷歷之妙假觀,即顯俗諦彌陀。以唸唸彌陀,唸唸即佛遮照不二之妙中觀,即顯中諦彌陀。三諦彌陀,即一心是,亦即五時八教所詮之理。一句佛號,能念之心,所念之佛,因緣所生,即藏教彌陀。當體即空,即通教彌陀。明明歷歷,本來即假,是別教彌陀。能所平等,空有不二,即圓教彌陀。如第一華嚴時,為初成道,專被別圓大機,有圓融,有行布。圓融是圓教三諦彌陀,行布即別教次第彌陀。二、阿含時,明藏教半字法門,獨被三乘,但詮真諦彌陀。三、方等時,四教並談。對藏通半字真空彌陀,說別圓滿字中道彌陀。四、般若時,以畢竟空慧之共不共般若彌陀,破二乘偏空之執情,帶通別二教彌陀,說圓教圓中彌陀。五、法華涅槃時,暢佛本懷,開權顯實,純說圓教絕待圓中,一心三諦之彌陀也。三藏邃文,十二部妙典,俱在一句彌陀中,圓該圓證。釋迦徹底悲心,和盤托出。宜乎法門深遠,無問自說。且極口歎其為難信難解之法也。

(二)破疑。前後十二問答。總為七科。(初)不必觀想疑

《解》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

上來正釋經文,此下問答釋疑。初問意,恐不了者,聞不勞觀想之說,便疑與觀經相違。答意謂此持名法門,原出觀經。彼觀經,觀想彌陀報佛身土,如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等,殊勝偉大莊嚴之觀法,非凡夫粗劣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觀。別開觀一丈六尺之劣應身佛。而心粗障重者,於此微劣之觀,復不能憶想分明。故又於第十六觀,特開持名法門。俾專主念佛,易得一心。今小本彌陀經,正為末世障重粗心者,偏令專注第十六觀念佛法門也。良由際茲去聖時遙,背教日遠。眾生心雜,障緣強盛,觀法境微,欲期成就,固屬至難。若能觀一丈六尺之像,與實持無量壽佛之名。何嘗廢於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名號,是心是名號之旨。故觀劣者,即攝勝觀。持名者,即具觀想。毋勞好高騖遠也。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今唸唸彌陀,唸唸具諸觀想矣。

(二)不必參究疑又二(初)正破不必參究

《解》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旦。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裡打親生爺娘。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

問天奇毒峰二師,並教人看念佛是誰,為何今不許參究耶。答意,謂若能念佛,則不必兼參究,悟理有期。若參禪者必須兼念佛,可免錯路。古時人根堅利,直究默參,便能頓悟自性,契證真如,不注重念佛猶可。至後人根漸鈍,非唯於禪無益,即念佛人,不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旨,輒作心外有佛,極樂路遙,暴棄自己,不肯死心踏地行去。口雖念佛,心猿意馬,一味向外奔騰。自心既不悟,極樂又不生,則與佛無問自說徹底悲心相違。故天奇毒峰諸祖,為不肯真參直念者,邊傍巧出不甘心之方法,提倡參究念佛是誰。俾於念佛昏墮不得力處,直下痛錐詰問一句,念佛畢竟是誰。猛力提醒,篤其正念。令其心開意解,破其妄想緣慮,通達心是心作之的旨。良由正念佛時,一句彌陀,全體即心性。心性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全體是彌陀。既所念之佛即心,能念之心即佛。則淨土依正,不離自心一念。自心一念,自是極樂依正矣。苟明斯旨,安有不頓息狂緣,死心念佛,以期見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者耶。何止長夜復旦者,意謂如上參究澈悟,或散心念佛者,由無始無明,迷昧清淨覺心,妄執六塵緣影,恆在昏暗長夜中不見天日。今用念佛是誰,猛力錘擊,幻妄盡捐,真心獨朗,了自性唯心之旨,誠不啻如朝曦東昇,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矣。我輩下,斥責。意言古時根利,參悟尚能投機。故看念佛是誰,猶可得益。今值茲障重魔強,參究既不宜,猶不死盡偷心,老實念佛。尚苦苦將參究一法,橫在胸中。欲見自性彌陀,了脫生死。實如自棄親生,拈取敲門破瓦,當作至寶,遠向屋內親生父母毆打,豈不成忤逆不孝耶。破瓦子喻參究公案。屋喻五陰色身。爺娘喻自心。色身是自心親相分,故曰親生。毆打,喻反向也。諸祖原是一片婆心,善順時機。不了者,以禪夾淨,不能得一心。弄巧成拙,是為惡逆也。

(二)兼破不肯死心

《解》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然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大勢至法王子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不被燒。

此乃從上斥責,不肯死心作進一層問。故意謂肯死心踏地念佛,能契佛徹底悲心,不參究則可。若障重者,既未明心眼,又不肯死心念佛,口稱彌陀心散亂,若不參悟心地,焉能與徹底悲心相應耶。曰,如爾所言,實令人悲歎不已。噫字,即感歎所發之聲 。蓋欲人不要參究,老實念佛。正為未肯死心,所以獨要你不夾雜,不參究。肯放下萬緣,死心踏地,堅持名號,俾與如來徹底悲心相應。所謂但辦肯心,必不相賺也。今汝輩不明心性之旨。對淨土法門,無正確信心。只妄起我法二執,膠粘不捨。正如生牛皮,堅硬不可屈折。若明瞭淨土旨趣,有切實信心不取我法,則如熟牛皮,柔軟隨用,復何勞參究。若已明萬法唯心,即心是佛之正眼,必能諦信無疑,決肯死心念佛,以契徹底悲心,斷不再雜參究。如皓日之下,再燃孤燈,實為多事。若正眼未開,唯宜死心念佛,期得相應,自能心通理悟。又何必於清淨本覺心中,苦苦參究念佛是誰,強覓能念之心。而成騎牛覓牛,迷頭尋頭之顛狂。如盲人必於日光明照中,苦苦覓孤燈。即使得之,復何補於明,反為徒勞耳。且大勢至章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不假二字,寧非欲人老實念佛,不假參究方便。但能念到一心不亂,自得心開理悟,啟發正信也。一行三昧者,即唯修念佛之行,而得正定也。大火聚,即熾然猛火。觸手手爛,觸額額壞。喻顯念佛三昧,到一心不亂,決定悟澈三昧,唯心之旨,燒壞無明額,見愛手也。此二語,即不必參究之大榜樣也。

(三)寧保非魔疑

《解》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

參禪人,從空入手,佛魔俱遣。有時定中見佛,即屬魔境。今問念佛人見佛安得保非魔耶。答意,謂念佛見佛,與參禪見佛,不能例同。蓋參禪平素期心空及第,不作佛觀,忽然佛現,原非本心所期,故名魔事。念佛人本期見聖相。念佛心淨佛現,正為淨業有成之佳兆。佛現其前,即知心垢清淨,感應道交 ,故非魔事。然見佛相後,更當發慚愧,益加精進。莫誇矜己功,致歡喜魔,潛入心腑。是則念佛人臨終時見佛,既表念心純淨,亦是彌陀本願。並非致魔之時,毋須疑慮為魔也。

(四)料簡七日一念

《解》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初料簡七日。問曰,經雲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即得往生彼國。此在平時預得七日不亂,以待臨終耶。抑臨終一心不亂,即得生耶。答曰,須於平時預辦,以備臨終得生也。又問,若平時得七日不亂後,忙於餘事,又復心亂,起惑造業,到臨終時,亦得生否。答,爾言得一心不亂後,又復心亂造業,是非真得。果真得一心不亂,決無更起惑業之理。果得事不亂,我執已空,決無更起見思惑,造有漏業。果得理不亂,法執已空,決無更起無明惑,造二邊業。此誠如照妖寶鑒,覺不生迷也。問大本下,料簡一念十念。大本,即無量壽經,明十念得生極樂。念佛三昧寶王論,明一念得生。此十念一念,屬平時預修耶,抑臨終才念耶。答,十念通於平日,晨夕二時。特為事至忙者,設此方便耳。其法於晨起晚睡之時,淨手敬香,跪佛案前。若未奉佛堂,只面向西端立亦可。舉手合掌,念西方極樂世界等,接念佛號。盡一口氣為一念,足十口氣名十念。取藉氣斂念,易得一心念畢,唱發願偈已,禮佛而退。但無論家居旅行,強健病弱,悉不能廢。果能若是,至臨終決蒙彌陀接引彼國。此法始行於慈雲大師。若十念得生,則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也。寶王論,一念往生,唯約臨終一念,感應道交 也。又問,寶王論一念,與觀經十念,既能往生。何須捨易從難,徒勞七日,乃至經年累月耶。答,臨終能十念一念一心不亂者,其工夫都在平時做就。若平時但縱意放逸,妄作惡為。無綿密工夫。到臨終時,則諸苦畢集,萬緣牽纏,業識昏昧,心神無主之際,不容你作主,安能念佛。佛尚不能念,又安求十念一念之不亂。既心緒紛亂,則不能感佛接引。唯隨強先牽,順業受報,依然沉淪 六道,寧不可惜。故欲求臨終不亂,須於平時念熟,不加作意。則臨命終時,善友才提,即能信願受持,方為有效也。豈可平時不務真修,而妄冀臨終十念往生耶。淨土或問,天如維則禪師所著。今錄其斥文,以醒世之迷執。時一鐵漢問雲,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禪師斥之曰,苦哉苦哉。有等愚謬害人之言,等於砒霜鴆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更毒於砒霜鴆酒者也。非特誤害自己,又且誤賺天下、若僧若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向所謂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個半個。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豈不見群疑論雲,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七者臨終惡友,壞彼信心。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九者軍陣鬥戰,奄爾命終。十者忽墜高巖,傷壞性命。如此等十種之事,皆是尋常耳聞眼見。不論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業所招,現業所感,忽爾現前,不容迴避。你又不是神通聖人,有宿命通,能知臨終,有業無業。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臨終,好死惡死。如上十種惡緣,忽然遭著一種,便休了也。便做手腳不得了也。便有知識活佛,圍繞救你,不得了也。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能聞也。直饒你好病而死,無此惡緣,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螃蟹落湯,病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易作得主也。更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若是俗人,又兼傢俬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苦在身。忍痛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也。更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困頓龍鍾,愁歎憂惱,只向個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雜思亂想,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清閒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遭些子境界現前,一個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閒之日,稍有一事掛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且做世間事業,你真癡人,說此癡話,敢保你錯用身心了也。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 結官豪,你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豈不見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儘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增刀槍,袈裟下,失卻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禪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堂,日夜歡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怎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即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情面。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裡親聞。前街後巷,親戚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世人多雲,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到老,少年夭死者多矣。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又雲自從早年索妻養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幾部經,燒得錫箔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惡。以此比較,著甚麼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牛馬。又古德雲,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蟲,庫中錢爛貫。日裡把秤稱,夜間點燈算。形骸似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費,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有心於淨土者,不可不讀也。

(五)遙遠即到疑

《解》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問雲,西方極樂隔娑婆,距離有十萬億佛土之遙。念佛人,於臨終時,何能頃刻即到耶。答中分四意,初五句正答。以眾生妄認自心,在色身方寸之間。不知自己心量,元是廣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也。不出一念心性者,一切世界,無量無數,皆我心量所包。楞嚴雲,一切世界因果微塵,因心成體。法界諸法,唯心所現。則極樂不出法界,安能越乎我之一念。相宗明一念具四分。現前起分別之念,即八識見分。不變隨緣之心,是自證分。隨緣不變之性,是證自證分。十萬億佛土即相分。四分即在一心,故曰不出。此心性自體即法界,豎窮橫遍,本無內外,故曰無外。此明依報隔而不隔也。又彌陀是自心中佛。今仗自心中之佛力,接引佛心內之眾生,何難即得往生。此明正報隔而不隔也。又十疑論雲,十萬億剎,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但使眾生淨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生,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 ,而心意識遍至他方。生淨土亦爾,不須疑也。經雲,一彈指頃,即得往生。又雲屈伸臂頃,又雲頃刻之間。故自信錄雲,十萬億剎,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如鏡下,二約喻顯。鏡喻大圓鏡智,亦具四分。鏡面喻自證分,銅質喻證自證分,能照功用喻見分,所照山水樓閣喻相分。層數宛然,喻十萬億剎宛然。彌陀接則決定接,念佛者生則決定生,來去宛然,實無遠近。彌陀眾生國土,並唯心所現。然自心無相,實無遠近去來之隔也。一照即了,見無先後,喻四分不出一心,隨感即應,隨接便到,感應道交 ,去來同時也。從是下,三以法合。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句,乃正合。意顯彼土彌陀,現在說法等依正二報,不出現前一心四分。亦如鏡中山水樓閣,層數炳然,宛爾無性,一照即了,見無先後也。聖眾現前,正念往生亦如是,意明佛來生往不出一心四分,亦如鏡中來去宛然,來去無性,一念俱了,見無先後也。當知下,四總結。字字皆海印三昧等者,海最深廣,萬像炳現顯性德理具,豎窮橫遍,萬法俱彰,故曰海印三昧。智稱大圓鏡者,鏡乃隨對現像,照物無遺。顯心事造,隨緣有因果諸法,如願所成。其實理具,具無別具,具於事造。事造,造無別造,造於理具。事造理具,兩重三千,同居 一念心性也,佛說此淨土法門,字字即事顯理,句句即相明性,故皆三昧鏡智之靈文也。

(六)二行差別疑

《解》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此簡正助二行差別疑。意謂前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如目足並資。既判持名為行行,則是助行。將何為正行耶。答中,先依一心說。於一心中,頓具信願行三。故非定三先後各異也。蓋無願下,次約圓論。蓋字乃推原其意而釋之。謂無願無行,縱能信乃妄信,非真信。若無行無信縱發願,乃虛願,非切願也。若信願有虧,行必非實。今以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信願並提。由真信發切願,由切願立實行,由實行始能顯真信切願。故信願行三,聲聲中圓足,名多善根福德也。若不會三力於一時,收信願行於一念。何能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大罪耶。

(七)能除罪否疑又二(初)平日除罪疑

《解》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稱洪名,萬罪滅。

答中初六字約喻,次六字約法。意顯眾生無始背覺合塵,造諸罪障。如日落,則全明成暗,暗外無明。此時返迷歸悟,信願念佛。如日出,全暗成明,明外無暗。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良由心造罪時,全佛成眾生。今稱名時,全眾生成佛。所謂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故能才舉洪名,眾罪齊消也。

(二)散心除罪疑又二(初)問

《解》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

(二)答又二(初)正答

《解》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

答中初二句,明佛名難思。凡能念佛,不拘定散,無不滅罪。但不定下,明散心念佛。不易往生。悠悠者,似有若無,浮泛不專心念佛也。散心念佛,為有漏善。其力微薄,難敵無始以來,所積重罪。故臨終被累,不能往生。當知下,明罪性無體,唯一心念佛能破。爪上土者,佛昔與弟子外游。路中以指甲拈土,問弟子雲,爪甲上土多,抑地上土多。眾弟子進雲,地上土多,甲上土少。佛因警策雲,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也。今借喻重罪難滅,散心念佛難期收效。唯信願持名,念到事理不亂,超登極樂。則無量惑業,當體化為無上正遍智覺矣。健人喻至心念佛,念至一心不亂,突破娑婆穢土之重圍,速達蓮邦之淨土。雖有見思塵沙無明之三軍,善惡不動之業債。安能制伏於我,追索於我耶。

(二)引證

《解》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逼,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

初二句,明散念雖不易往生。亦為當來成佛之遠因種子。如人食少金剛終久不壞,必有穿腸之期。念佛種子,植於識田,終有破無明成佛之時。余文可知。

(三)誡勸

《解》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伏願二字,乃旭祖切望於現在未來緇素大眾之婆心。四個勿字,是聖謨法語之告誡。蓋修行,須直心正念。楞嚴所謂心念直故,乃至始終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設心念不直,則思量分別之念生,難易淺深之情萌,與道遠矣。緇為染衣出家二眾,素為白衣在家二眾。視為難者,畏極樂路遙而難達,佛果位高而莫攀,輒生退諉,棄置而不前。視為易者,圓悟以自負,撥事而執理,漫不策勤,懈怠而不進。視為淺者,言愚夫愚婦方便權小之行,匪我之所宜,藐視而輕慢。視為深者,仰法門太高,成佛難期,獨推聖境,不敢承任自心全體是佛。如是曲心分別者,何有成功之期。故旭祖叮嚀規誡之,曰勿也。所念不可思議者,即所念之佛身,為境要也。能念不可思議即能念之心性,為心要也。一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者,即身口意三業,時時相應,為法門要也。是亦名三不思議之妙解也。經文初正示無上因果竟。

(丙)二重勸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此為同體大悲,重勸眾生,當信我佛親見如是實在利益,故說此淨土法門。倘有眾生,從善知識,聞此淨土法門。或從經教上見此淨土法門,都應當發願往生彼國。

疏中分三(初)正釋又二(初)約理圓釋

《解》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瞭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我字,佛自稱。非凡夫之妄我,及二乘之偏我。是中道法性之真我也。見者,佛五眼圓明,三智洞鑒。所見諸法,究盡明瞭。六道眾生,被見思所蔽,慧眼未開,故不見。二乘聖人,被塵沙所蔽,法眼未開,故不見。菩薩被無明所蔽,佛眼未開,故不見。唯佛見無見,無見而無不見,五眼圓見,故曰我見。橫出五濁者,一劫濁,二見濁,三煩惱濁,四眾生濁,五命濁。謂娑婆有同居 五濁,方便五濁,實報五濁。念佛之人,臨終往生彼國。三種五濁,一時超出、故曰橫出。極樂四土,頓時清淨,曰圓淨。三不退位,即生即證曰圓證。言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者,其在斯歟。

(二)約事確釋分二(初)明仗自力之難

《解》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麼羅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 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者裡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上文是利,約橫出圓淨釋義。今復約臨終心不顛倒義釋,故用復次二字起之。此段更為警策,令人心寒。生死關頭,最難得力者,言人於臨終生死關頭之際,前六識不行,失其主宰。八識中習 氣,及無始業債,並現在前。如國無主,亂臣賊子,乘機縱禍。欲國之平靖無事,得力於緊要關頭,誠難乎其難。唯仗願力,始有依憑。華嚴雲,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楞嚴謂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諸文並仗佛力願力,始得是利也。頑修,指暗證盲修之參禪人。狂慧,指有說無行之習 教人。麼羅,統總也。意謂但有事行而無理觀之頑修,或但有理觀而無事行之狂慧。是二類,到臨終時皆不能作主,完全無功用了。唯有慚愧平時,無深刻修持真實工夫而已。是輩且姑置之不論其得失也。即悟門深遠,圓解透澈,勝過頑修者。操持實履潛修確當,勝過狂慧者。然雖悟理深徹,操履潛密。如儻有分毫婬愛貪慾習 氣,未除清淨。未免隨偏強之習 氣,牽入輪迴,墜於生死。所謂毫釐系念,萬劫羈鎖。如五祖戒禪師轉蘇東坡,草堂青禪師轉曾魯公,圓澤禪師轉生南浦,即其例也。十人九蹉路等句,系永明大師所說。永明禪師乃禪宗大匠。名延壽,號沖元錢塘王氏子,少誦法華。錢文穆王時,為稅司。以放生用官課遭刑,其色不變。釋之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於禪觀中,觀音授灌頂水。後住永明寺,賜號智覺禪師。日課一百零八件事,念佛十萬。夜間別峰行道。開寶八年,二月一日。吳越王問永明大師雲,今時有真僧出世否。永明雲,杭州法相寺,有長耳和尚,乃定光古佛之應身也。王即趨寺叩禮長耳和尚,稱定光佛出世。長耳雲,彌陀饒舌。即指永明為彌陀之應化。未幾,二俱坐化。師時年七十二入滅。後有僧,病中入冥,見閻王禮一僧像。詢之乃雲永明禪師,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禮敬耳。師著宗鏡錄百卷,會天台賢首法相異同之旨。又著萬善同歸集二卷,處處指歸淨土,有禪淨料簡偈四首。其三雲,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世有好禪而不信念佛往生,十人中有九人走錯路。蹉路者,失路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中有身也。臨終中陰境現前即忽爾隨他去。瞥爾,即目睛一霎也。隨他去者,自己毫無主宰,業牽識走。即八識跟隨中陰業緣而受生也。睹此則臨終一著,可不寒心惶悚哉。初果下,舉勝顯劣。凡夫迷惑,醉生夢死,姑不說。即證到初果聖人,因有七番生死,尚有出胎之迷。藏通分位菩薩,亦有入胎隔陰之昏。何況吾儕凡夫。隔陰者,捨前生五陰身時,見中陰身,即隨他受生,不能自主,並不能明瞭往事矣。者裡,言正臨生死關頭之際。吾人平時作主宰者,乃六識,作意心所之功能。今到命終時,前六識不行。雖有七八二識,乃無記性,故不能強作主宰。既不能自作主宰,又豈能於此生死關頭,容你強作主宰,而僥倖顢頇過去,而不招墮耶。

(二)明仗他力之易

《解》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慇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

吾人在六道中,受五陰胞胎,誠如荷一重擔。到臨命終時,如過泥濘深陷滑溜之路。行一步,陷一步。正疲憊時,仗彌陀願力,攝受其人現前安慰。如幫助挑擔,又加扶持之。使心不顛倒,正念昭彰,自在往生,保任成佛。如負重擔人,忽來親友,分擔助力,則其心志澄定,氣力舒徐,自在舉步,到家有期矣。又佛見眾生,將臨終之時。自昔至今,所有諸罪業債,緊緊追逼。心神迷亂,無法脫避。特為眾生,保任其事。說此持名念佛,到臨終時,得以抵抗,帶業往生極樂。然後回入娑婆,化度群生。如生死業緣債務人,債台高築。年關生死臨頭,各方皆來追索酬報,無法還償,正臨終惶惶莫措之時,忽來彌陀大富長者,接引而去,為大富長者子。從此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無債而不還也。世尊所以慇勤再勸眾生,應當發願,往生彼國。若仍不肯老實念佛,不肯切願往生。其猶負債人,自願徘徊窮途,任受索逼之擾。乃至強者先牽,識隨業走,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二)破情分二(初)問

《解》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

此問執自而廢他,不知顯他佛全是自佛也。十六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盡顯心本是佛。然則竟言念自佛,何其通快。而今必以念他佛為殊勝者何也。

(二)答分二(初)約二見破

《解》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念佛法門有三種,一者念自佛。但觀內六根,即如來藏,常住佛性。如言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之類。二者念他佛。但依他佛,都攝六根。塵塵所對,無非佛相、佛聲、佛境。專持佛號,唯期一心不亂,信願往生,不求悟理也。三者自他俱念佛。先開圓解,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他本是不二。乃托他佛果德,顯我性德理體。全修顯性,契佛究竟果德。故應身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今為自他俱念。立唯心識觀,圓破我法二執。了知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也。若但知自佛。不能言及他佛,以為忌諱。就是他見未忘。若獨尊自佛,則成我見顛倒。既是我執未空,則法執難除。我法既在,何能圓淨四土,圓證三身。且佛雖心作心是。但彌陀乃心中究竟已成之彌陀,自佛乃心內理具未證之自佛。今念他佛,乃期心中已成之彌陀,來接心中未成之自佛。如何言他佛非自心也。

(二)約四益破

《解》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悉檀,此雲遍施。四益者,初廣陳依正妙果以啟信,得歡喜益。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約生善即為人,破惡即對治。三正示行人執持名號以立行,即事持達理持,入理益也。後三益事不孤起者,世界悉檀歡喜益,為前一悉檀。生善破惡入理,為後三悉檀益。然後生善破惡入理之三悉檀益事,不仗他佛之緣,不能孤然得益。蓋不從世界悉檀,見依正妙果,深發慶信。則發願中,欣求極樂之生善益,厭離娑婆之破惡益,尚不能生。何況即事持而能悟入理持,顯性佛乎。然則能得四悉利益者,唯憑念他佛之力,能即事持達理持。故彌陀聖眾現前時,就是吾人本性顯明也。若未得理一心,縱念自佛,亦是念他,以有能所法執未忘也。若證理一心,縱念他佛,亦是念自佛、以達自他不二也。所以是人臨命終時,往生彼國,見佛聞法,即是自性本有慧身顯現,不由他人開導,及造作而悟也。

(三)總結

《解》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二正宗分竟。

此段總結法門深妙,唯上智與下愚,能赤體擔荷也。若世智辯聰,一知半解,而半智半愚者,則恐信受不及矣。夫淨土法門,為成佛之要道,甚深奧妙。若能破盡一切玄虛不實戲論之談,斬盡一切偏斷獨裁 胸臆之見,直心直行,不落擬議思量。其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諸上智之流。馬鳴尊者,東天竺,桑岐多國人,婆羅門姓。得法於夜奢尊者。嘗制大乘起信論,末後勸人,求生淨土曰,眾生以住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發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 ,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據此,馬鳴菩薩,亦極提倡指歸極樂。龍樹尊者,南天竺梵志之裔。得法於迦毗摩羅尊者,意欲廣演經教。時大龍菩薩,即以神力接入海宮,開七寶函,與諸方等典。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即送之出宮,還天竺國,大宏法施。嘗造毗婆沙論,論中有稱讚彌陀偈。略雲,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彼佛本願力,十方諸菩薩,來供養聽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諸菩薩,具足諸相好,以自莊嚴身。我今歸命禮。彼諸大菩薩,日日於三時,供養十方佛。是故稽首禮。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十方現在佛,以種種因緣,歎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其土諸嚴飾,殊彼諸天宮。功德甚深厚,是故禮佛足。又造大智度論,廣明念佛功德、不可思議。是為龍樹菩薩闡弘淨土者。智者為天台宗主,名智顗,字德安,穎川人。母孕時,夢煙五采,縈繞懷抱。及誕,室內光明洞然。眼有重瞳,臥必合掌,坐必面西。少長見像即禮,逢僧必敬。年十八,投湘州果願寺出家。誦法華經,兼通律藏,性樂禪悅。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禪師。思一見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示以普賢觀道場,為說四安樂行。師修法華三昧,讀誦法華。誦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而入定。照了法華,達諸法相。初居金陵創宏妙法。太建七年,結庵於天台北峰。未幾奉詔入金陵,復游荊揚間。隋開皇十四年,歸天台。前後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萬軀,親度人一萬四千。著有台宗三大部,五小部。有十疑論一卷,詳剖淨土疑義,委明念佛真理。誠為念佛指南。師化緣既畢,往剡東石城寺。謂弟子曰,吾當卒於此矣。命施床 東壁,面向西方,專稱阿彌陀,般若觀音名號。又命多然香火,唱無量壽佛經,及觀經題竟。贊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聖行道力,功不唐捐矣。言訖端坐而逝,如入三昧。永明大師史略前錄。往聖先賢,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方能屏除一切戲論,淘融一切意見。於淨土法門,澈源窮底,信受奉行,擔荷得去。無絲毫疑義,直下承當者也。若此外稍明禪教之理,及知科哲學說,世俗淺智,口頭辯才意識聰明。略通儒道,兼研禪旨。實無深造確到之功。以所知障重,欲將淨土法門,作禪教科哲儒道等學等量而齊觀。縱使盡身智之力,思惟度量,亦是自取煩惱,愈推測而愈離遠,愈研究而愈迷昧耳。又反不若愚婦愚夫,肯老實念佛。卻能暗暗之中,與佛智妙道相契合也。經文中,我見是利,即是佛眼親見。故說此言,即是佛音親宣。既以佛眼佛音,印定此往生極樂蓮邦之事。吾等何人,豈敢背佛意,抗聖言,而不老實念佛也哉。二正宗分竟。

(甲)三流通分。

《解》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唯佛境界,唯佛佛可與流通耳。

此明科意。將此經流傳於過現未三世,通達於四維上下十方。橫豎普遍,無間無壅,故曰流通。尋常判流通者,有判在佛說此經已後文,或判在六方佛後者,皆未合經旨。唯旭祖妙得佛意,特判六方佛入於流通。恐不達者,有所異議。故先於科意明釋之。信願持名,總舉淨土信願行之三要殊勝。豎與諸法門渾同,具攝三根,並收大小,無欠無餘,契時契機,故曰圓收。橫與諸法門迥異,徹五時,超八教,非頓非漸,即權即實,故曰圓超。一切法門,指淨土以外,所有顯密禪教諸行門也。橫豎者,藏通別三教,行位理果漸次深入,總名為豎。諸教名異,闡理不融。修因既殊,趨果亦別。總名為橫。然淨土,唯圓行圓位圓理。約六而常即,便名為橫。即而常六,便名為豎。若詮理證悟,豎與二十五聖無異,故曰渾同。若帶業往生,橫超娑婆。則諸教所無,淨土獨有。故曰迥異。至於諸經論中,約圓人智利斷惑,淺深分齊。即於此娑婆同居 ,得見上三土。如斷見思,身在同居 ,得見方便。乃至斷無明,身在同居 ,得見實報,或分證寂光。可名為橫。若上土覆障未斷,即不能見。故約斷仍豎。與淨土法門,帶業橫超之義永別也。但法必流通普遍,非僅為一時一處之眾生而已。此經發起,既佛無問自說。中間唯示佛境界,均非下聖智力所及。則流通此經亦唯六方諸佛及釋迦世尊,可以究盡此經諸法實相之理,堪能倡募流通,盡未來際普利一切。如洪流之下澍,通之而不壅。故從六方佛起,即判入流通也。

文為二。初普勸(二)結勸(乙)(初)中又三(初)勸信流通(二)勸願流通(三)勸行流通(丙)(初)又二(初)略引標題(二)征釋經題(丁)(初)又六(初)東方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如我今者等三句,結佛自讚彌陀不可思議功德,橫超普攝圓淨圓證之勝利功德也。經意具有十方,今止言六方,乃省略耳。東為方之始,故先言之。方者,常法也,亦以表相。阿(音同觸ㄔㄨˋ)鞞者,翻為不動法身常住,不為二邊及九界三障所擾動也。須彌相,翻為妙高相。以山表相,顯佛相無盡如須彌也。眾寶所成曰妙,顯佛相好百福所成,無不具足,非六凡三乘可思議故。迥出群山曰高,顯佛相超出人天三乘之上,無能及故。大須彌者,對七金山之小而言。大梵天王乃六道眾生之父母,如小須彌。佛為人天二乘三教菩薩之父母,如大須彌。須彌光者,佛光普照,猶如須彌寶光映照眾生。須彌乃四寶所成,四面有光。喻佛乃四德所成,皆具光明也。妙音者,法音圓妙,說法契機。亦即佛具六十四種梵音,稱利鈍機,說四教法,無差忒也。諸佛德號,鹹具四教六即,意推可知。

疏中分五(初)釋功德又二(初)釋佛功德

《解》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此文共三節,初二句引標,二一橫超下列意,三此皆導師下結利。(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者,可以帶業往生。不必斷煩惱,方能出三界。但生西方,即齊超同居 方便實報三種三界。蓋念佛之人,一念心信,即常寂光土。與佛號相應時,當體煩惱即菩提。故不待斷惑方論超脫也。(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者,能生西方同居 土,即得三不退位,即得無量壽,一生成佛。於一生無量壽中,盡可斷五住煩惱而超同居 分段,及二土變易,安住常寂光,故非漸證也。(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者,一句佛號提起,一念不生,湛寂無慮,即名禪。靈靈不昧,聲聲清楚,即名觀。念佛一法,統攝諸行方便,故雲不假。(四)一七為期等者,中上根人,能於一日或七日,便得一心不亂,證念佛三昧,自在往生,故不藉多年月。若中下根,未得一心。須畢此身,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方能濟事。不可以七日為限也。(五)持一佛名等者,諸佛法身智慧神通功德,悉皆平等。故持一佛名,為一佛之所護念。而彌陀為法界藏佛,即等於持一切佛名,為一切佛之所護念。蓋諸佛因德立名,以名召德,圓融相攝,無礙無隔。如斯勝利功德,皆由彌陀大願大行之力,所成就也。

(二)明自功德

《解》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

一句佛名,全攝彼土,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不可思議,三昧功德不可思議也。今行人信願持名,即以名召德,成自己三業不可思議功德也。又彌陀功德不可思議,即諸佛功德不可思議,即眾生心性不可思議。心性及諸佛,是三無差別。故雲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二)釋佛號

《解》阿鞞,此雲無動。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舉一隅,仍具四悉。隨一一名,顯所詮德。劫壽說之,不能悉也。

佛名乃究竟證得之假名,即解脫。佛德乃究竟之實德,即般若。佛身乃究竟圓滿之五陰,即法身。既法身非一非多,而為眾多之佛德。佛德既無量,以德召名,名亦無量。名雖無量,世所共稱者,乃不出四悉檀因緣。或取因行以彰名,或隨果德而立號。或表性德,或顯相用。或攬行以破惡,或從願以生善。等字統及其他萬德也。雖舉一隅者,顯佛號雖只一德以彰名,仍具四悉檀義。而因果性相弘願之萬德,則佛佛俱同,德德皆備。且有劫國名號住行壽命,隨機有淨穢長短之別。若具足說之,無有窮盡矣。

(三)釋東方

《解》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略舉恆河沙耳。

東者,方位之首,於時為春,萬物生長。以表智慧為萬法之先導,故首舉之。虛空不可盡者,空間之廣遠,不可以眾生心識分別,及有漏神通言說,所能窮其邊際。虛空既如是曠遠,則依空所建立之世界,亦不可窮盡。世界既如是多,則住世之諸佛,當亦不可窮盡。今舉少顯多,以恆河之沙為喻耳。恆河又名殑伽河,此雲天堂來。言此河流,來處至高,如從天堂下注。在西域無熱地側。香山頂上,有無熱惱池,其水流出四河。恆河在南,廣四十里。沙逐水流其細如粉。佛近彼河,說法表多,常取為喻。今明東方世界,諸佛之多,如河中流沙。又以恆河為數量,義含四悉。(一)人多熟識。(二)入河得福。(三)八河中最大。(四)是佛生處。故以喻之。

(四)釋舌相

《解》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藏果頭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表理誠稱真,事實非謬也。

此等諸佛者,指住於東方世界無量諸佛,各在本國出廣長舌相,讚歎此經,勸眾生信此經。而眾生以業障因緣,仍然聞等不聞,不生信心,誠為頑冥極矣。頑者,愚也。冥者,昏昧也。言眾生再不信十方諸佛廣長舌相,真實勸進,誠為最愚癡昏昧冥頑不靈者矣。常人下,釋舌相廣長之由。平常人信口雌黃,全無信用者,其舌最長不過三寸。古謂掉三寸舌,則毀譽抑揚循其私意,容未可信。若成德君子,言必忠信,行必篤敬。能三世不妄語,其舌即可至鼻。三藏教果頭佛,在因地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不妄語戒,心言真實,舌可覆面。六方諸佛,各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國土。如是廣長之舌,寧有妄語。慈恩雲,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至髮際。今覆大千世界,證大乘也。又雲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三千大千世界者,謂一佛所化導之範圍。以一初禪天,一六欲天,一日月繞須彌山,為一四天下,即為一小世界。如是千個四天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為二禪天所統也。千個小千世界,成一個中千世界,為三禪天所統也。千個中千世界,成一個大千世界,為四禪天所統也。小中大合之,名三千大千,共有千百億四天下,乃至千百億初禪天。豎為三界,橫曰大千。是一佛千百億,應身所化之境。經意具十方。秦譯本,只六方,義該故也。如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每一世界有一佛為教主,故佛亦不可盡。如是無盡諸佛,各於本國土世界出廣長舌,遍覆本所化導之世界,勸告眾生,當深信極樂世界,及彌陀願力。若他方眾生有緣者,互得聞之。淨土既為十方同贊,而舌相又遍覆大千,確表理誠稱乎真性,事實決定不謬。吾人若再不信,可謂無信大闡提矣。

(五)釋標題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什師順此方好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雲,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義無增減。

一切諸佛所護唸經,乃釋迦佛標出當部經題也。坊間流通本,稱阿彌陀經。乃鳩摩羅什法師,隨順此方好略習慣譯成,為巧合持名妙行耳。唐玄奘法師,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三題文異,義無增減也。

(戊)二南方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日月燈佛者,顯果地三智圓照。日照晝,喻道種智,照俗諦。月照夜,喻一切智照真諦。燈繼日月通乎晝夜,喻一切種智二諦齊照。佛之大智普遍,豎窮橫亙,故名日月燈也。名聞光佛者,名謂名稱,聞曰普聞,光即聲光。言佛之名稱聲光,普聞於十方世界也。大焰肩佛者,肩謂二肩,有荷負之功,表權實二智。焰謂火焰,有照耀燒燃功能,表權實二智照於事理,燒燃眾生一切惑薪。佛智超過九界權智之上,故稱大也。須彌燈佛者,須彌最高,在四洲之中。置燈其上,則光照四部洲。表佛以中道大智照諸眾生,無暗不破,如須彌頂上燈之光明也。無量精進佛者,無量有二,謂時無量,即恆常心。事無量,即廣大心。精進亦二,謂身精進,即讀誦旋禮,始終不懈也。心精進,即理觀無間。乃至六度萬行皆精進奉行。蓋此佛自無量劫來,於行道學佛度生,皆發大心,精進不息,故名無量精進也。上來諸佛德號,皆含四教六即之義,意推可知。

(戊)三西方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

無量壽佛者,與本佛同名。古有二說,(一)謂諸佛同名甚多,決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本佛不應自讚故。(二)謂設若自讚,理亦無妨。以導引眾生,令生勝意故。約藏教是生滅之壽,通是幻化之壽,別則無量次第之壽,圓則無作之壽。無量相者,相好無盡。或三十二相,或八萬四千相,或微塵相。福德無量,故相亦無量。又藏則劣應三十二相有生滅,通則勝應八萬四千相,是無生幻有。別則塵剎之無量相,圓則實相不思議之無量相。同居 土有四教無量相佛。方便土具生滅無生二教無量相佛。實報寂光二土,唯圓教不思議無量相佛。又六凡眾生,佛性常住,萬德本有,是理即無量相。乃至常住理顯,萬德全彰,是究竟即無量相佛也。無量幢佛者,幢謂寶幢,表高顯義,喻之如幢。又無量法門,樹立無量法幢。謂生滅法幢無量,乃至無作法幢無量。同居 具四法幢,方便具二,實報寂光唯無作法幢。亦具六即義。大光佛者,佛光廣大,照耀眾生,映蔽一切也。大明佛者,佛智光明、破一切暗。光是體,明是用。有光則明,普照十方。二佛同顯智慧廣大也。又光是照明四諦,照明十二因緣,照明六度。明是明瞭偏真,明瞭即真明瞭次第三諦,明瞭圓融三諦。寶相佛者,相好殊特,如妙寶莊嚴。又功德智寶,光相圓滿也。謂三十二寶相,八萬四千寶相,塵剎寶相,中道寶相。四土六即可知。淨光佛者,佛德至淨,出大光明。譬如鏡體清淨,能鑒萬物。有析空淨,體空淨,次第淨,一心淨。四土六即論之可知。

(戊)四北方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焰肩佛如前解。又焰是暖義,謂佛以二肩權實二智之火,暖眾生三世善根,令生道芽也。最勝音佛者,佛音最勝,超過六凡三乘。具四辨八音,微妙難思也。難沮佛者,沮謂沮壞。佛證法身,已得金剛不壞體,更無餘惑。雖違逆叢集,惡境橫流,不能沖壞於佛德也。又沮者,止隔義。謂佛德普被,非六凡三乘權位菩薩所能止隔,令不顯現也。日生佛者,日為星月之王,能生長萬物。喻佛為法中之王,令眾生開發智慧。又佛未出世,十方暗冥。佛出世間,十方洞朗。又眾生本覺覆在無明,如長夜中,不見日光。惑破智顯,始覺朗然。如日東生,大地普照。有四教日生,四土日生,六即日生。網明佛者,眾寶珠網,光明徹照,相映無礙。又如來教法,如網目之多,能破眾生黑暗。梵網經雲,十方世界猶如網孔,我之教門亦復如是。然眾生煩惱惑業,纏縛自性,亦稱為網,即苦集二諦。如來教法能撈摝眾生,亦名為網,即道滅二諦。有生滅四諦網明,乃至無作四諦網明。乃至四土六即網明。

(戊)五下方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師子佛者,師子有二特勝,一者為獸中之王,遊行無畏。喻佛乃凡聖中獨尊,出入三界,自在無礙。二者師子一吼,百獸隱匿。如佛說法,天魔外道悉皆信伏。又無五種怖,具四無畏,故以師子為佛之德號。名聞佛者,名稱音聞,具四教六即可知。名光佛,從法身之光,建立名字故。有生滅名光,乃至無作名光。達磨佛者,此雲法,即執持義。以法執持己德,成就法身。執持他身,令諸眾生皆證法身。有四諦法,因緣法,六度法。乃至四教四土達磨,六即達磨。法幢佛者,佛法高顯,猶如寶幢。人天崇仰,邪外潛伏也。持法佛者,執持佛法,流通三世,使不斷絕。又善持中道妙法,不墮二邊也。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雲法。

世界,乃眾生業緣所感,組織地水火風空五大而成。地上依正萬物依地輪而住。地輪依水輪而有。水輪依金輪而成。金輪依風輪而住。風輪依空輪而得安立。此是世界組織之相。空輪之下,復有世界。人天六道依正萬物俱同。乃至下而又下,重重無盡也。

(戊)六上方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

梵音佛者,佛音清淨,無雜染也。三乘說法,雜於煩惱染,不得清淨。唯佛以一乘法,化導群生。所謂純一無雜也。有生滅梵音,無生梵音,能淨界內六凡五濁。無量無作二梵音,能淨界外三乘五濁。宿王佛者,月為星宿中王,故曰宿王。所謂萬點星光,不如孤月。喻佛乃眾生之王,超乎九界也。香上佛者,此佛為聖中之聖。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之香,為香中之香,最上無比也。香光佛者,如來身光,皆出妙香。又戒香清淨,即發慧光,喻智斷二德也。大焰肩佛者,以權實二智之焰,荷負眾生也。雜色寶華嚴身佛者,以萬行因華,嚴一乘果德,如寶華燦爛之色也。娑羅樹王佛者,梵語娑羅,此雲堅固。此樹歲寒不凋,斧斤不損,有堅固義。喻佛證法身之本,惑不能損,境不能動也。亦云最勝,為九界中最殊勝故。不被物轉,三界獨尊,喻樹王也。寶華德佛者,天上寶華,具四種德,(一)寶華無凋落,喻佛常德。(二)寶華悅人意,喻佛樂德。(三)寶華發妙香,喻佛我德。(四)寶華瑩潔之體,喻佛淨德。富有萬德,道尊九界,故喻寶華。見一切義佛者,五眼圓明,世出世間諸法之義,佛無不見。所謂真諦義,俗諦義,中諦義。如悉達太子名一切義成是也。如須彌山佛者,須彌為眾山之王,極高極勝。喻如佛德超絕廣大,聖中之聖。須彌四寶所成,喻佛四德。須彌居大海而不動,喻佛居薩婆若海而不動。須彌為人天所居,喻佛為凡聖所歸也。上來諸佛德號,皆具四教六即義例知。

疏中三(初)略明上界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金輪,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也。

娑婆世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世界。其中安立層次,均與現世界同。如近今所發明天文學,測知此地球之外,尚有甚多行星和地球。但科學之推想,是比量境。安得及我佛現量智所知之現量境可同日而語哉。

二問答破疑二。(初)偏贊西方疑。

《解》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贊西方。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贊阿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疑者,謂十方既有諸佛,必有淨土。何以獨贊西方。答中初句斥非正問,假使下釋意。此問與壇經意相仿。六祖雲,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雲愚人願東願西。意謂東方琉璃世界,及娑婆兜率內院,俱是淨土,何不可生。而獨贊西方偏生極樂耶。蓮池大師釋此有四意,(一)為門庭不同。六祖所說,是以理奪事。若人心清淨,無土不淨,不必獨願西方。若以事奪理,則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安得無淨土。又晉宋而下,競以禪觀太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至梁代達磨東渡,初來提倡,祖胤相承,惟欲大明禪道。示人舉心即錯,動念即乖。生佛雙泯心境俱寂,從空門入道。而淨土法門,正教人起心念佛,趣向佛果,以佛國為所緣境,從有門入道。門庭施設,方便不同。為抑淨揚禪,故斥西方。(二)似毀實贊。六祖東西之說,只勸人實心為善,空願無益。未曾說無西方。如人以中國淆亂,欲往英美。倘英美淆亂、復往何國。不求自救,依人何益。故六祖之說,唯在鼓勵眾生,急須自修自悟,便可即穢邦而成淨土,轉娑婆而為極樂,非撥棄西方也。(三)不為初機。六祖自雲,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設示之初機,投於非器,便落狂魔。淨土法門,乃三根普被。猶仗願力往生,不可與禪觀相例也。(四)記錄有誤。壇經又雲,去此十萬八千里。是誤以五天竺國為極樂。天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然極樂世界,自去此十萬億剎之遙。則十萬八千,恐是學者記錄之誤也。又智者大師雲,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以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無不攝取。又釋迦世尊說,彌陀九品度生。方便接引,慇勤勸發,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能慕人,及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水鳥樹林風聲樂響,使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增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純一大乘清淨之域。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

二遍緣法界疑二。(初)問。

《解》問,何不遍緣法界。

緣為攀緣。遍緣者,謂緣念東方,又緣念南方。乃至緣念下方,上方,到處攀緣。蓋不了現前一念,乃法界之綱宗也。

二答二。(初)約事答。

《解》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初文標三義。蓋佛度下,明三義因緣所以。令初機易標心者,初機修行,貴乎一心專注無量光壽之境,易得標明橫遍豎窮之心性也。阿彌本願勝者,佛為法藏比丘時,所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也。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者,眾生易感,彌陀易應也。蓋佛度眾生,由眾生與佛有緣,方能受化。故教化之難易,得益之淺深,總在前生有緣無緣。前緣若淺,則生難受化,佛亦難度。前緣若深,則生易受化,佛亦易度。如佛世城東老母,與佛緣薄,佛難化度。與羅侯羅緣深,羅侯羅為現通說法,便受化成阿羅漢是也。佛度生,生受化等總在於緣者,緣謂前世與眾生所結之緣也。今阿彌陀佛,無人不知,無人不念。或以喜事快樂,偶念一句兩句彌陀。或以苦逼憂愁不覺歎氣,念出一二句彌陀。即顯彌陀與娑婆眾生,比較其他諸佛偏有緣也。緣之所在恩德弘深者,欲與眾生有緣,須惠恩施德於眾生。前世所惠恩德深,則緣重。恩德淺,則緣淺。今世若能佈施結緣,未來世決定與眾生有緣。今世不肯佈施結緣,未來世決定不能教化眾生,以無緣故也。現見彌陀,化度之廣,攝受之易,豈非四十八願之恩德勝過諸佛耶。以發大願,即冥薰法界,與眾生結緣。願愈深廣,與眾生緣愈深。以其恩重緣深,故釋迦說出淨土三經,種種念佛法門,以啟發眾生。能令眾生聞之,歡喜信受得歡喜益者有之。或聞之觸動宿世善根,得生善益者有之。或聞之魔障消除,得破惡益者有之。或聞之自性開發,得入理益者有之。總之十方諸佛,原從法身理本,垂於應化之跡。必然廣結良緣,法種遠播,能令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齊臻佛果。用世界悉檀於娑婆,施以至尊嚴隆重之教乘,詮揚極樂依正之妙用。以為人對治二悉檀,啟大悲救苦之心,沁深入於生死苦海。行第一義悉檀,發大慈與樂之心,接引眾生於蓮邦,契證無量光壽者,其唯阿彌陀佛而已。所以十方諸佛,欽承讚歎於上。無量輔處群靈,圍繞親近於下。如眾星之拱北極,似萬派之朝東海。豈非三義特勝,故得諸佛偏贊,眾生偏念也。

(二)約理答。

《解》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當知者,誡勸吾人應當知之,不可忽略也。所知者何,謂上來正宗文中,勸眾生以信願行,偏緣西方,偏念彌陀。其實全體即是遍緣法界,遍念法界也。佛種從緣起者,成佛之道種即佛性,是一真法界理體。隨緣了二因而開發,故曰緣起。緣即法界者,佛性為法界理體,緣因為法界性用,了因為法界德相。三一不二,故即法界也。一念一切念者,彌陀乃法界藏身,一身即具諸身。故念彌陀一佛,即念一切諸佛也。一生一切生者,極樂即法界藏土,融攝一切佛土。故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佛土也。一香一華等者,舉一瓣香,即法界藏香。故一人一處拈香,供養彌陀。即一切處拈香,供養諸佛也。奉獻一華即中道妙華,故以一華供養彌陀,即奉一切華,供養諸佛也。能以一妙音,讚歎一佛。即以一切音聲,讚歎諸佛。乃至行人稟法受教,向彌陀懺悔己之業障,即是向一切諸佛懺悔一切眾生業障。彌陀垂手與我摩頂授記,即是一切諸佛垂手,與一切眾生摩頂授記。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一切依正,一切六塵,莫不遍攝遍融。是為增上緣因。行人念佛時,唸唸與此理相應,即名法界緣起三因圓融。此即所謂遍緣法界也。若偏贊西方,不能融通余方。偏念彌陀,不能融通諸佛。豈得謂為至圓至頓至妙至勝之法門耶。

(三)誡勸後賢。

《解》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淺位人,即六凡眾生,未證聖果者。以雖屬凡夫,本不出法界體外,便可決定志願,專求極樂。所謂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是也。深位人,即出世三乘,及登地菩薩。圓根眾生,了悟西方,不離華藏。故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但得生西方,何愁不入華藏世界耶。所謂上上根,不能越其閫是也。若華嚴合論中,判華藏是實,西方是權。華藏是大,西方是小。斯乃李長者之錯誤,積迷之習 氣未去故也。全墮眾生遍計執情者,約三性判其所執之非。一遍計執性,謂愚夫愚婦周遍計度所執我法,以為實有。即我法二執也。二依他起性者。依他眾緣和合而有,如幻如化,非有似有,有即非有。此即權實大小之幻相也。三圓成實性者,圓滿成實之法性,亦即一體無性之實性也。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者,不了權亦法界,實亦法界,權實無非法界。故西方橫具四土,同居 即是常寂光也。大小無性者,華藏雖大,亦無自體。眾世界和合而有,故大無性。西方雖小,橫具四土,故無小性。李長者不達西方橫具四土,故計以為小。又不了權實大小皆依他起,皆如幻化,無有實體,唯一圓成實性。但順情妄執,故稱之謂遍計執性也。經文初略引標題竟。

(丁)二征釋經題

《經》舍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唸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於汝意雲何,是佛征問舍利弗,以測其解悟如何。何故名為下,是自征經題。蓋既有能詮之名,必有所詮之義。須彰其義,方克奉行。舍利弗下,自釋其義。意顯上來十方諸佛,皆勸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此經上半卷明信願持名聞思修三慧功德殊勝,固已知之。但雲何名為諸佛所護所念,猶未明瞭。故釋迦說出聞經受持及聞佛名之勝利,而得為諸佛所護所念,而得不退轉位。眾生聞之,固當信受是說也。

疏中分三(初)釋護念二。釋果覺三。結勸信。(初)又二(初)正釋。

《解》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此文初略標經所詮,有三義,一無上心要,二諸佛名字,三無上萬德。無上心要者,能念之心性,起信願行三資糧也。諸佛名字者,所念之彌陀名號也。彌陀名號,體即法界,能攝一切名號,故為諸佛名字也。無上萬德者,能念心性本具萬德。所念諸佛,智德圓滿,斷德究竟,法身體顯,澈證萬德。以我心具萬德,念佛無上萬德。以佛無上萬德,明我心具萬德。能所不二,故稱無上。詮者,顯也。此經文字為能詮顯,無上心要等為所詮顯。所詮既以萬德為體,能詮亦當以萬德為體。故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經。即是得聞無上心要,萬德洪名。故為諸佛於常寂光中,護之念之。又聞已由聞慧而進入思修,能受持斯經,執持名號。即是思惟無上心要,思惟萬德洪名。亦即是受持無上心要,受持萬德洪名。故亦為諸佛護之念之。又彌陀名號,即諸佛名號。彌陀萬德,即諸佛萬德。眾生心要,即諸佛彌陀心要。諸佛彌陀心要,即眾生心要。俱以三德秘藏為體,乃諸佛共證。故眾生聞經持名蒙諸佛共所守護愛念也。

二料簡二(初)問。

《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或問,此經既闡無上心要,佛名又詮無上萬德。故聞此經,能為諸佛護念。假使有人,但聞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既無閒暇,又不識字,而未能持念阿彌陀經。亦得蒙佛護念,得不退轉耶。

(二)答又二(初)明通局二義(二)明自他二力(初)又二(初)明局義(二)明通義(初)又二(初)明他經

《解》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根,不得廣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答中初句,略標二義。局者限局,拘隔不通。唯限於一心不亂,方能感佛護念。約豎論也。通者,融通。不論散心一心,垢心淨心。但聞佛名者,皆得蒙佛護念。約橫論也。占察下,先明局義。占察,即占察善惡業報經也。引彼經以明諸佛護念,唯局相似分證,不通初心也。雜亂垢心者,見思垢心之所雜亂,惡念思惟之所紛攬。雖然口中喃喃稱誦彌陀,而心中雜念紛紛,顛倒妄想。聖賢其口,而虺蠍其心。如是念佛,雖念無益。古人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舌頭念破也徒然。以口是心非,雖念等於不念。故雲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決定信解者,既心不歸一,則定水不清。既無禪定,則慧月不朗。既無慧解,則不能生真實信。既無深信,則無願行。然則散心念佛,豈非徒勞無益乎。曰否。亦可得人天善報,增長福業。不過但獲世間有漏,不能出生死,登極樂,悟無生忍,得不退地之深妙廣大利益耳。若到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亂境界。便能悟無生忍,登不退地也。則成廣大微妙行心者,明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廣謂性具,大謂性量,深妙謂性體也。若見思惑空,六根清淨,入相似位,名相似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者,中道理性,二邊不生,對待不生。此中道不生滅法忍可於心,故名無生法忍。言相似者,粗惑雖除,無明未破。見而非真,故稱相似。即相似無生法忍,相似性體性量性具,相似第一義諦也。依占察經,須到六根清淨相似位,方可名為聞十方佛名也。

二明此經

《解》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此字指本經局義,亦應與占察義同,故曰應爾。若聞此經已信受持名,至事一心不亂,破我執,斷見思,脫凡情,能與一切智相應,一切智即應身佛名也。則蒙應身佛護念。若念到理一心不亂,破法執,空無明。亡聖解,能與一切種智相應,一切種智即法身佛名也。則蒙法身佛所護念矣。

二明通義

《解》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諸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性海流出。任運被機,不謀而應。故不可思議。諸佛名號功德,全性成修,全修顯性。從性立號,以德彰名。故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但得聞佛名,無一不成佛也。有心,即定心念佛者。無心,即散心念佛者。若信,即信心念佛者。若否,即聞佛名不信而謗佛者。不分定心散心信者謗者,但能得聞佛名,便成未來得度之緣,成佛之種。故華嚴偈雲,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即此意也。諸佛以平等大慧,度生化物,故不簡怨親。精進不息,故恆無疲倦。苟有福德善根,得聞佛名,豈疑諸佛而不護念耶。地藏經中,塵滴善根尚護念成就。今聞此難信之妙法,萬德之洪名。必蒙諸佛護念,更無疑矣。

(二)明自他二力又二(初)明自力之難

《解》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金剛三論,乃釋金剛般若經註解,為無著天親二大士造也。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觀智與佛同,證理與佛同,稱為同生性。地前三賢,住前五品六根。觀智與佛異,中理未親證,稱為異生性。入同生性,親證法身,故蒙諸佛護念也。

(二)明他力之易

《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上文約自力念自佛,須到分證位,入同生性,方得任運護念。今仗他力,念他佛,到相似位,得事一心不亂,見思已空,生方便土者,即蒙佛護念。若初念佛人,不須到相似位。即以前名字觀行,但能生信發願,亦有通途蒙佛護念。似位以還,即觀行位。一聞佛名,即名字位也。同體法性,有資發力者,佛及眾生,法性體同,故曰同體。正當聞佛名時,即是由法性力,資養八識中過去了因種子,發成聞名善根之現行也。雖不得當時破惑證真,得其近果。亦得遠在未來,為成佛之因,證不退位也。

(二)釋果覺

《解》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

佛為九界之尊,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無上。正觀諦理,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真俗融通,對偏而言,名之曰等。覺者,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朗然大悟,名之為覺。一切六道凡夫,雖有佛性,名為菩提但為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為邪覺,不名為正。聲聞緣覺,止破見思。雖得菩提,未見中道。是為偏覺,不名為等。一切菩薩,已斷塵沙,未窮無明。雖得正等菩薩,佛地猶遠,不名無上。唯佛一人,妄盡覺滿。如十五夜月,無能過者。故名無上正等正覺也。大乘果地者,乃摩訶衍乘之極果也。藏通果覺,有位無人。別教妙覺,是圓二行菩薩。故前三教佛果,但有名字。唯圓教妙覺,方為究竟果覺也。

(三)結勸信

《解》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圓三不退,即是初地初住分證佛。故雲,乃一生成佛之異名。此經即為一生成佛之妙典。故佛勸勉囑咐舍利弗,汝等菩薩二乘,天龍八部,聞此經者,皆當信解受持。既以聞名,將來決得一生成佛,登三不退。其功德有如此大。何況更能受持讀誦,其功德勝利,當更不可涯量。斯語皆為釋迦,及十方諸佛,金口誠言。我等聞之,豈可不真實起信心乎。

(丙)二勸願流通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已願今願當願,過現未三時也。上來六方諸佛,皆是勸信流通。此乃釋迦勸願流通也。

疏中分三(初)正釋(二)破疑(三)結贊(初)又二(初)明三勸之意

《解》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慇勤三勸也。

已願已生等者,願若發在過去時,則於過去生中,已生極樂。願發於現在世時,則於現生中,定生極樂。願發於未來世時,則於未來生中,當生極樂。

正顯願無虛發,誓不落空。一念相應一念生,唸唸相應唸唸生也。然今之念佛發願甚多,而往生者寥寥何耶。良由人多浮泛之願。不注重於唸唸切實之願。以致一旦疾病臨身,心神俱亂。棄極樂而不憶,戀娑婆而不捨。仍被業緣所牽,致隨六道輪迴耳。果能在疾病時,臨終時,心心極樂,唸唸彌陀,願生彼國。如憶慈母,似戀家鄉。豈有不生者乎。又若疑人人念佛,都生極樂,則彼國有人滿之患。曰否。念佛往生,如滄溟納百川而不溢,明鏡含萬象而有餘。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以心歸心,如水含水,有何不能容納耶。非信下,明信願互助。以名字信願,助成觀行信願。若無名字願行觀行願行,亦不能生。故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也。又願者下,明三資糧中以願為要務。券者,文約也。樞者,門樞也。喻顯信有願,則文約在手,永無改悔。行有願,則行有所歸,決定無倒。故為要務。若有願,必具行信。所以信行但勸勉一次,願則慇勤三勸,良有以也。

(二)明願依四弘

《解》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菩薩四弘誓願,依四諦境而發。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乃至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今念佛求生淨土,所發弘誓願,亦總攝四弘。謂心心厭離娑婆煩惱生死苦,則與依苦集二諦,二種弘誓相攝。唸唸欣求西方無量光壽,清淨自在之樂,則與道滅二諦,二種弘誓相攝。既與四弘菩提心相應,故能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言大菩提,即無上菩提也。

(二)破疑

《解》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唸唸相應唸唸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疑者問,今時發願,只可雲於當來時,生於極樂。何以上文雲,今發願若今生耶。答謂今字義甚寬,姑以二義釋之。一、約個人從生至死一期果報名今。即是今生平時發願,至臨命終時,往生極樂也。二、約現前剎那一念之心性為今。一念相應一念生者,吾人正當信願念佛時,西方七寶池中,已生蓮華一朵,標其姓名。若其念佛精進勇猛,則蓮萼日見光榮。若其念佛懈怠退悔,則西方蓮華日漸憔悴。一念既爾,唸唸皆然。此土念佛為妙因,彼土標名為妙果。雖彼此遠隔十萬億剎,而要不出當人現前一念心性之顯現。即唸唸佛,即心已生彼國。不待臨命終時,才往生於蓮池也。稱理,則萬年一念,何過未而非今。一念萬年,何念起而不攝過未耶。故唸唸遊行極樂國,時時禮覲阿彌陀。稱事,則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彌陀金台接引,於剎那頃離五濁,於彈指間到蓮池。此乃即理之事也。古今念佛人,神遊極樂,親睹蓮華標名者,應驗非一。如往生傳,茲不詳錄。

(三)結贊

《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吾人此土念佛,彼土蓮華標名。同在一念,不前不後。娑婆極樂,不離一心。唯此圓頓難思之旨非如舍利弗大智慧,不能直下承當諦信無疑也。

(丙)三勸行流通二(丁)初諸佛轉贊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初三句,結釋迦贊諸佛功德。彼諸佛等下,明諸佛轉贊釋迦功德。而在此五濁世中,猶能說此難信之法,誠為希有也。

疏中分三(初)明諸佛轉贊

《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余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逕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此文以兩土施化比較難易,顯出釋迦勇猛,故得諸佛轉贊也。初三句,明諸佛自證功德智慧,佛佛道同,普皆平等,無分優劣。唯化他則有隨機淨穢難易異也。淨土成菩提易,濁世成菩提難者,其原因略有十種,一、淨土常常見佛故易,濁世不常見佛故難。二、淨土常聞彌陀聖眾華鳥樹林說法故易,濁世不常聞法故難。三、淨土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易,濁世惡友牽纏故難。四、淨土無有魔事故易,濁世群魔外道惱亂故難。五、既生淨土即不受六道輪迴故易,濁世六道輪迴永無休息故難。六、極樂無三惡道故易,濁世惡趣易墮故難。七、淨土壽命無量故易,濁世壽命短促故難。八、淨土緣勝,助道多故易。濁世緣惡,障道多故難。九、淨土圓證三不退故易,濁世修行多退化故難。十、淨土一生成佛故易,濁世歷劫難成故難也。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難者,淨土根利,濁世根鈍故。漸法即前三教所說之法,乃隨他意語故易。頓法為圓教法,是隨自意語故難。余頓法者,謂於圓教所闡法門中,仗他力念他佛,橫超帶業往生以外,其餘一切持咒看經坐禪觀心,念自佛,仗自力之法門。為利根人說之,尤易悟易受,容易證入。唯淨土念他佛法門,不俟斷惑帶業往生,說之猶非易易也。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者,淨土法門,即佛即心,故曰頓修。即心即佛,故曰頓證。能念之心,即一心三觀。所念之佛,即一境三諦也。諦觀同在一心,故曰妙觀。非九界三乘智力所能說,故雲尤難也。一句彌陀,提起容易。不勞三祇百劫,修福修慧。唯仗六字洪名,畢生即可直登不退地。故雲無藉劬勞修證也。用力微得效速,下手易成功高,故奇特勝妙。非權乘菩薩聲聞緣覺六道凡夫智力,所可心思言議,故曰超出思議。仗自力斷惑淨盡,方成佛道,是第二方便。仗他力帶業往生,即生成佛,是第一方便。釋迦如來。於濁世成道說法度生,已甚為難。而又於濁世,說此至圓至頓至巧妙至方便之持名念佛淨土法門,故更為難中之難也。然能於五濁惡世,難成者能成,難說者能說,難度者能度,難行者能行。故十方諸佛,無不稱讚釋迦為大勇猛也。

(二)明能為希有之事。分四(初)明妙行能轉

《解》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劫濁者,劫謂劫波,此雲時分。以人壽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濁者,眾濁交 湊,昏亂駁雜也。此土人壽減至二萬歲,即入劫濁矣。事五濁在同居 ,理五濁通四土。濁法聚會者,五濁最重減劫末法之時,苟非一句彌陀,帶業橫超,必不能度此劫濁也。

《解》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汩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見濁者,見煩惱也。五利使為體。五利使者,利謂快利,使謂驅使。言眾生以此五種妄惑,驅使流轉於五道生死,日以增長熾盛也。一身見,謂執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見,妄認四大為自體也。二邊見,謂執斷執常,失乎中道,名斷常二邊也。三邪見,謂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而起斷常邪外不正之見也。四見取,謂執粗為勝,擔麻棄金,自以所見為是,非果計果也。五戒取,謂非因計因。修諸無益苦行,而起我能持戒之見也。種種見惑,如雲翳蔽暗昧。如流水汩沒淪溺。惑亂真性,故名為濁。念佛是真實行易修易證,不假方便助道,名不假方便之行。蓋諸見稠林,邊邪網蜜,非仗念佛不能度此。

《解》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嗔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煩惱濁者,五鈍使,思煩惱也。鈍謂遲鈍,對上利使而言,故名為鈍。一貪使,謂順情境上,起於愛著。引取無厭,不能捨離也。二嗔使,謂於違情境上,起於恚恨。嗔怒忿發,不能容忍也。三癡使,謂非違非順境上,起於愚闇。癡迷不了,不能覺察也。四慢使,謂於一切眾生起憍傲心,自恃輕他,不能恭遜也。五疑使,謂於師於法於己,起猜忌心,猶豫不能決定也。念佛法門,即凡念成佛念,無取無捨。非此行不能度煩惱濁也。

《解》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眾生濁者,即以見煩惱濁為因,造有漏業為緣。以此因緣,招感粗陋弊惡五陰。命暖識三和合,假名為六道眾生相。色陋劣是色陰,心陋劣是受想行識四陰。皆系無常無我苦不淨,故曰陋劣。念佛要心心厭離娑婆陋劣,唸唸欣求極樂清淨。非此不能度眾生濁也。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者,以外色內心,互相連屬。息暖識三,相持不散為命根。佛世人壽百歲。今時將三千年,減三十歲,僅七十歲。而此石火電光,風中燈燭。剎那不住,尤為短促,故雲濁也。見濁,煩惱濁,為因劣。眾生濁,為果劣。十唸唸佛,能生極樂,故不費時劫。但持六字洪名,故不勞勤苦。非此不能度娑婆短促壽命,而得西方無量壽也。

(二)明妙行能得

《解》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此明一句彌陀,能信願具足,老實念去,即是不思議妙行。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信願莊嚴者,定為信、為福德莊嚴,願為智德莊嚴。彌陀法性為所莊嚴。言一聲者,若隨智論,六根六塵,皆豎窮橫遍,皆為能莊嚴之信願,及所莊嚴之彌陀。今隨此方機,且以耳根圓通易明豎窮橫遍之義。故一聲彌陀,句句從口出,聲聲從耳入。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即是唸唸圓轉五濁,而成五清也。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者,劫濁為濁法聚會,今生淨土,成淨法聚會。觀行轉成同居 海會,相似轉成方便海會,分證轉成實報海會,究竟轉成寂光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者,見惑迷暗,性具智德光明。今生淨土,則轉成大智慧光明義。有同居 智德無量光,乃至寂光智德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煩惱是思惑,今生淨土轉成斷德。有相似斷德常寂光,乃至究竟斷德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者,或同居 化生乃至寂光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者,或同居 無量壽,乃至寂光無量壽也。

(三)明釋迦所得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故字,承上文一句彌陀妙行,能圓轉圓證,而起當文。是承上起下之辭。本師釋迦牟尼佛,因地能持行一句彌陀之如來行,所以能於五濁惡世轉濁為清,澈證本源自性,即證一聲彌陀之全體三德秘藏。所以果地能成無上菩提,從體起用說此淨土法門也。

(四)明釋迦所說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上文明釋迦於五濁中,能得菩提。此科明能為濁惡眾生,說此難信之法。聖人說與為授。故釋迦從初說華嚴,終演涅槃,無非授與眾生淨土法門。不過或顯或密不同耳。一句彌陀,即一念心性。唯佛與佛,證窮此心性。故唯佛能究盡,非九界智力所能信解。須要佛力加被,方堪納受也。

(三)明眾生世間

《解》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經文中,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者,為諸眾生,別指同居 土,有情世間中,六凡眾生,故雲五濁惡人。一切世間四字,通指娑婆世界,凡聖四土,及九法界中,器世間有情世間也。言難信之處,蓮池大師略舉十種。一今居穢土,習 久心安。乍聞彼國清淨莊嚴,疑無此事。二縱信彼國,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極樂。三縱信極樂須生,又疑娑婆去極樂十萬億剎,雲何極遠而得生彼。四縱信不遠,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雲何遽得往生彼國。五縱信得生,又疑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種功行。雲何但持名號,遂得往生。六縱信持名,又疑持此名號,必須多歷年劫,乃能成就。雲何七日一日,便得生彼。七縱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離胎卵濕化。雲何彼國,悉是蓮華化生。八縱信蓮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緣。雲何一生彼國,便得不退。九縱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鈍機眾生。上根利智,不必生彼。十縱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經或說有佛,或說無佛。或有淨土。或無淨土。狐疑不決。不但凡夫難信。而二乘聖果,權教菩薩,或有疑之也。

(丁)二教主結歎。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云,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此明科意。本科文是釋迦總結歎淨土法門,難說難信。故名教主結歎。又名付囑流通。前文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各本土一切世間。此文是釋迦付囑娑婆,一切世間。囑語略別從通者,上文有別指通指二義。今文不雲為諸眾生,但雲為一切世間者,乃略其別義,從其通義,以通收別故也。如前文勸信流通中,諸佛如囑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其義相同。當知文殊等者,既雲一切世間,則文殊彌勒迦葉,皆付囑在內也。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難事有二,一者自利,謂於五濁世得菩提難。二者利他,謂於五濁世說此難信之法,是為更難。古人設四喻,以顯其難。一如人。身入大海,復乘破舟,又起逆風巨浪。傾覆堪慮,危在頃刻。而能安隱免難,是之為難。不但自救,而能令全體脫險,是謂甚難。自救喻自度,救人喻利他也。二如人。身罹重病,而又風霜曝露,無衣無食。加之亂投藥石,死在旦夕。然能調理安痊,是為難。非唯自愈,凡同病者,悉能治差,是為甚難。三如人在獄。既受楚撻。又染疾病,行將槍決。而能於中忽然解脫,是為難。不但自免,並諸同罪,悉得赦免,是為甚難。四如人墮井,毒蛇荊棘同處。又值惡人拋擲土石,必死無疑。能於中騰躍而出,是為難。且能與同墮者,俱時出之,是為甚難。大海,重病,監獄,阱陷。皆喻娑婆三界。風浪,霜露藥石,楚撻,染疾,毒蛇,荊棘,惡人。皆喻此土魔障惡緣。自免喻自行得菩提。救人脫險,喻以念佛法門,度人生極樂。法喻昭然,吾人聞之,能不速念彌陀,以報佛恩乎。

疏中分四(初)法門難遇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稟此也哉。

念佛妙行,唯在信願持名,圓轉五濁。無設壇具儀破障除惑等事,故雲不涉施為。念佛成佛,故非九界思議所行境界。假設非本師釋迦,示跡五濁惡世成菩提道,悲智雙運,見此念佛,行此念佛,說此念佛法門。然則我等何由稟受此念佛,而得往生也哉。

(二)明五決定

《解》然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慾所陷,惡業所螫。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此五段文,應與上五必不能度文、合參。蓋處於娑婆五濁中。若非帶業橫超之行,決定難逃劫濁。若非不假方便之行,決定難逃見濁。若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決定難逃煩惱濁。若非欣厭之行,決定難逃眾生濁。若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決定難逃命濁。以吾人處於濁法聚會之時,必為時所囿。囿謂苑囿,如囚在獄,決定難逃下四濁之苦所逼也。處見濁中,自己正眼未開,定被邪智所纏。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豈能逃乎。在煩惱濁中,決被婬欲坑所陷,惡業五毒所螫也。在眾生濁中,決定以色身眾穢革囊,為安樂,不能洞然覺悟其不淨苦空。甘自陋劣卑弱,不能奮發上升。亦決不肯承當自性,本來是佛。在命濁中,必為無常生滅,身心遷變生如石火電光,瞬息即為死魔所吞啖。故吾人在此末法五濁最重之時,若非念佛法門。欲才發心修行便措手莫及矣,注意毋忽。

(三)無知之錯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烽勃宅裡,戲論紛然。

五濁甚難出,念佛必能度。若不深知其意,心中將謂別有玄妙之法,可超出五濁。且在娑婆,邪智邪解邪師愚弄。臭煙烽勃,大火宅中,貪著嬉戲。邪見戲論,紛然雜陳,可不懼哉。

(四)知難之是

《解》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吾人修行,唯有深知念佛,必能度脫甚難出之五濁。方才肯死盡偷心,將一句洪名,珍若至寶。此釋迦所以極言五濁難出,念佛難信。意欲吾人,既能遇此法門,不可當面錯過。須信願念佛,以出此難出之五濁。囑我等應深知之。大科初普勸竟。

(乙)二結勸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舍利弗,是當機眾。諸比丘,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世間,該括正覺有情國土三世間也。天者,六欲四禪四空諸天也。人者,四大部洲之人類也。阿修羅等者,統攝八部眾也。如來難信之法說畢。聞法大眾,皆身心歡喜,信解受持。最後禮佛謝法竟,各還本處。故曰作禮而去也。

解分二初總標四益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

橫超帶業之淨土法門。全事顯理,全理成事。事理俱融,絕言絕思。非偏空三乘信力所及,為之難信。非六凡陋劣智力所知,為之難知。佛意高深九界莫測,故無一人能問。如來以三輪不思議力,大圓鏡智鑒機。無謀而應,照見眾生善根已熟。憶佛念佛之法,正合其機。故為不請之師,不待人問,自動宣說,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受其化者,如大旱之甘霖,適時契機。故聞說大法,歡喜無量,頂戴信受也。

(二)別點四益

《解》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惑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身心怡悅名歡喜,乃世界悉檀歡喜益。無疑名信,不忘名受,乃為人悉檀生善益。感大恩德者,指示淨土法門為大恩,教令念佛為大德。聞至教,身心頂受曰歸命。歸命佛界,便破九界之惡,乃對治悉檀破惡益。遵佛所囑,依教奉行,一往直前,逕登不退,名而去。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但能往生淨土,便登圓三不退。非藏通別思議法門可比也。經文流通竟。

三跋語

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復研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為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舉筆於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贊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跋語分為四節。初經雲至其何能淑,敘淨土法門,正為末法修行得度之要道,應時應機之寶筏也。釋迦佛法住世,正法千年,人根銳利,各種法門修之,皆能得道證果。像法千年,人根稍鈍,得道證果亦減。末法萬年,人根轉鈍,障緣轉強。倘但依仗自力法門,億億萬人修行,多被魔障阻退,得道證果甚少。罕者,鮮少也。唯有仗彌陀願力,持名念佛,方能濟度生死耳。慨今正是末法念佛得度之時也。若捨此不思議念佛法門,別尋玄妙。不過空過一生,復何更有善巧之道,而能救出生死輪迴耶。淑者,善也,清淨也。二從旭出家時,至理不可卻,敘述要解緣起。旭祖初出家時,以宗乘參禪自負,輕忽經教。妄謂念佛是中下根所修。後以大病嬰身,參究毫不得受用。乃改途易轍,發意念佛,專志西方。又復研讀觀經妙宗鈔,幽溪圓中鈔。及蓮池彌陀疏鈔。暨各種闡揚淨土諸書。始知持名一法,為末世出生死之無上至寶。方肯放下萬緣,死心踏地而執持名號。萬牛莫挽者,言其信願堅固,不為環境所退化也。去病,別號也。古吳,蘇州古稱。法名正知。事淨業功深。為利他故,請旭祖述為要解。被時機所逼,又為普利眾生,義不容辭,不獲已而述此書。故雲理不可卻。三舉筆下,至凡九日告成。乃述作年月也。四所願下,乃發願回向。一句一字鹹作資糧,世界意。一見一聞同階不退,破惡意。信疑皆植道種,為人意。贊謗等歸解脫,入理意也。佛聖證明,上求也。同學加被,謙虛也。西有道人,旭祖別號也。

《佛說阿彌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