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為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入佛之門的首要條件。但是佛法除了信仰之外,還得從另外一個角度‘為什麼’來看,從懷疑來看。佛法常說:‘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懷疑也是入佛之門。沒有問題,怎麼會有解答呢?有了問題,有了疑問,才能有解答。解答圓滿生信了,然後才由正門導入堂奧。所以佛教的禪宗最提倡懷疑,先要各位提起話頭來,提出問題來,發生一團 疑情,提出一個‘為什麼’。這個‘為什麼’是個很深的問題,可以說是個微妙難答的問題。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變成不簡單。你為什麼要吃飯?因為肚子餓。肚子餓了為什麼要吃飯?吃了飯肚子為什麼就能飽?這問題是有人類以來,每天都把吃飯當為尋常的事,但若能回答為消化、營養、排泄等的道理,那問題就不簡單了,這也是以飲食為例,做為他‘知難行易’學說的基礎之一。多提出了問題,這問題也就玄深了。各位來此研究佛學,一定是希望對浩無邊際的佛法作更進一步的探討。也許有些同學是將信將疑,甚至以懷疑的態度對待佛法,坦白的告訴各位,這並沒有關係,因為佛教是不怕懷疑的,是經得起懷疑的。懷疑,正可蘊發思想,知性明心。
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的地方,是不怕有問題,反而問題越多越好,越有懷疑越好,那是為什麼呢?我解說一些使各位生疑的問題,藉以引導各位的思路,走入佛教的正理。
一.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
在我們一般的觀念裡,一是整數的起點(零是近世才被列入數字中,而這裡所談,為能數的東西,零不在範圍以內),萬億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現在我在此地寫‘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是為什麼呢?佛教對於數量、數目不是一筆糊塗帳,也不是多少都搞不清楚。一個很小的數目,為什麼要說不算少呢?萬億又為什麼要說不算多呢?
現在,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以及這支粉筆的粉末,是一粒很小的微塵。我們仔細的想,這支粉筆,它需要石膏、白石灰、顏料、水分、人工把它灌入模子,再經過太陽曬,或是熱度烘乾,然後才能成為粉筆。我們再想想:這位工人為什麼要做這支粉筆?當然,他是為了賺錢營生,既要生活,他就要吃飯、穿衣。談到吃飯、穿衣,就想到做衣服的裁縫師和種田的農夫。農夫所耕種的田地,需要陽光、水分、空氣。像這樣連綿推演下去,這支粉筆集合了宇宙萬有的能量和質量,才能成為這支粉筆,怎麼能說很少呢?
我們上課的這間教室稱為一間,台灣稱為一地,地球是一座星球,宇宙是一個虛空。這支粉筆的一粒粉末與一個虛空,都稱為‘一’,那麼,這個‘一’不是很大嗎?因此有人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來,萬法歸一,宇宙萬有歸於一,那一又歸於何處呢?一歸萬法。
在佛教裡,一與萬億不是現象界,是不能以多少來衡量的。《金剛經》說:‘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四句偈就是幾句話,在一般人想來是簡便,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若要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佈施,那才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數量很多,四句偈的數量很少。其實不然,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數量,總有個數目字,凡是有數量的,都是有相、有祝一句四句偈,幾句佛法,看似很簡單,但可不相同。我們舉個例子,各位到中國佛教會來,參加佛學講座,假使今天每位分一萬或十萬元,甚至百萬或千萬元,你們會歡歡喜喜、高高興興的,一個人雖然分了一筆龐大的金錢,可是這筆金錢,你要揮霍的話,三年五載很快的就用完,而各位來此地聽聞佛法,佛法在你的八識田中存儲反應,流衍不盡,不但今生可以薰導行為,生生世世都閃爍心海,以迄妙智功成。
所以說,四句偈的潛在功能,歷劫不泯,可以大大勝過有為法當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這個道理我現在,是把此題當話頭,希望各位進一步的去參‘為什麼’。
二.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
微塵是質量最小的單元,原子、電子、微塵,一般人以為這是最小的東西,但在研究佛學者的眼光看來卻不是很小,虛空也不算很大。為什麼小的不算小,大的又不算大呢?舉個例就可以明白此理。
過去有座寺院,掛了一幅對聯,上面寫著“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有位讀書人看了對聯,就很懷疑的說:須彌是須彌山,那麼大的山藏一個芥子沒問題,但是芥菜的籽裡怎麼可以容納須彌山?未免太言過其實了。寺院裡的知客師就回答說:“這是個簡單的問題,是不必懷疑的,你是讀書人,想必聽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吧!”
“不錯啊!”
“那麼請你把這本書放進肚子裡去吧!”
“一本書怎麼放得進肚子裡去呢?”
“可是萬卷書我們能讀得進去,一本書為什麼放不進去呢?我們不該把事和理分開來,應該把事相和義理融會貫通,這便是心的客觀性和超越性。如果能藉著這個義理達到事相,雖然一粒微塵,從這粒微塵裡面,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這粒微塵就是一個虛空,這個虛空就如我們的心,心在哪裡?無形無相,等於虛空看不到,拿不到,可是這個心卻包含太虛,量周沙界。”
現在拿聲音來作個比喻,有時候我們在屋子裡面說一句話,在屋外十公尺以外就聽不到,其實,那是肉耳聽不到,如果用天耳通,不論多遠都能聽到,比如在美國轉播各種棒球比賽,我們台灣不但能聽到,而且更能從電視裡看到,我們一句話說出來,聲聞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投下一顆石子到大海,雖然看不出掀起波濤,可是這粒石子到了大海,它能使整個大海,都受到它的震動。因此雖然一粒微塵渺若無形,但一即一切,有它廣大的意義。
我們常聽到‘莫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小善可以成大善,積小惡可以成大惡;滴水可以穿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的不算小,大的不算大,‘為什麼’,希望各位去參究抉擇。
三.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
剎那依心識生滅計算,在佛教的時間裡算很短,劫波是依世界成毀計算,是很長的時間。‘剎那’短到什麼程度?經裡說:‘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一般人都認為,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劫波是最長的時間。今天,要向各位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這要從哪裡去瞭解呢?
時間本身不是實體,無可衡量長短。有人看了一本書,就感歎說:‘人生苦短,只一彈指間。’另外又有人感歎說:‘人生難過,度日如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人生百歲,如石火電光。’時間沒有長短,完全依附心行的情緒而顯現。有的微生蟲朝生暮死,它也度過一生,有的動物比人的壽命要長好幾倍,它也是度過一生。無論時間長,無論時間短,總之都是一生。除了這相對的長短時間之外,人生另有超越長短的時間,那不是以長短可以計算的時間,如你覺悟了這種道理以後,雖是朝生夕死,也會感到自己的生命是永恆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是如此,天地劇場,有情坐客,人,本來就不會死的。若是你不能覺悟的話,就算是人生億萬年,也是浪費人生,虛擲生命。
佛陀在他八十歲將入涅槃時,弟子們很傷心,因為佛陀將要離開大家,人天眼滅,世界長夜。其實,佛陀是不會離開我們的,有為的肉體雖然會消滅,但那是生、老、並死的自然現象啊!而佛陀的法身慧命卻會進入到無相的法性裡去。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佛陀在世間假如還沒有死,而我們又不奉行佛法,那生對他又有何意義?如今他雖離去了,而佛法常存,真理永在,這就是佛陀的法性,就像那火炬,永遠照耀世間啊!
有的人僅活了幾十年,如僧肇大師,如譚嗣同、鄒容先烈等,他們對這世間的影響是無限的。有的人奮發努力,很想有所成就,卻遭遇很多障礙,歲月漫漫,終於一無所成。所以長和短完全是一個人分別心的作用。
1924年冬季,太虛大師在普陀山閉關,一夜 ,大靜一聲鍾下,心空際斷,泯無內外,再覺已是清晨,這一夜 ,像只坐了一個小時而已。我們不要掛念時間的長短,我們只問所修所學的價值。長與短不是紙上能講就算了,各位可就愛因斯坦相對論,有關時空觀念對照佐證我的說法,這裡面含有很深的內涵,‘為什麼’這一點,希望各位更進一步的去探討。
四.有的非真有無的非真無
我們平時對一個觀念,有的東西絕不會說沒有,沒有的東西,也絕不會說有。比如說,房子是有的,人也是有的,誰會說這裡沒有房子,沒有人,如果說這裡沒有房子和人,豈不是大妄語嗎?在佛法裡有的東西,用本覺靈照去正確的透視 它就是真的沒有;無的東西,看不見抓不住的,反而認為存在。例如,風是看不見的,是抓不住的,可是無形可見的風,卻能吹動了林木,蕭瑟了大地。再如電,電在哪裡?不是在銅絲上嗎?如果把銅絲剖開來,就知道銅絲裡 哪裡有電了。還有愛與恨是在人的身體上的哪一部分呢?所以,有沒有的問題,不是全憑感官就能決定有無的。
真如本性是一個充滿於虛空,遍滿於法界,與時間同長,與空間等寬,在境界的立義上本來沒有,我們不承認它的東西,可是在法理立義上這個實相就有了,即使你要說沒有也否認不掉。當佛陀初成道的時候說:‘我不能夠去弘法利生,因為我所要講的,與世間人所知道的剛好相反,他們認為財色名利是快樂的,但我認為這些都是苦惱的根源;我所要講的真如圓成實性是清淨的,是真正快樂的,但他們認為這是虛無飄渺不合實際的。我所證悟的,與一般人所知道的剛好相反。’大智、大悲、大聖的佛陀都如此感歎,可見眾生認識顛倒,不容易一下就轉過來的。
我們來省察一下,有的是否真有?無的是否真無?比方說,我在這裡講演,這講過的語句是沒有留下什麼東西,但在各位的心上,卻隨著我的講演忽東忽西。現在我指著桌子問你們“這是什麼?”你們各位會告訴我“這是桌子。”但我可以說:“這不是桌子,是木材,因為木材做成桌子就是桌子,做成黑板就是黑板,做成門窗就是門窗。你看到的桌子,實際上它的本體是木材,桌子只是它的假相而已。”假如我再拿一塊木材問各位“這是什麼?”你們各位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說:“這是木材。”但我可以說:“這木材的本來樣子是山上的大樹,砍下來以後才成為木材。”假如,我進一步再指著窗外一棵樹問各位“那是什麼?”你們會說:“那是樹。”“其實,同學們,樹不是樹,樹的本來面目是種子。種子也不是種子,種子只是假名,種子的本來樣子是因緣,是許多因緣和合才成為這一粒種子,這一粒種子還需要很多因緣(如土壤、水分、肥料、日光、空氣等)才能成為樹,樹也需要很多因緣才能成為木材,木材也需要很多因緣才能成為門窗、桌子、黑板。”
我們看宇宙萬有,宇宙萬有實在只是一個假名,離開因緣,一切都不是本來面目,所以說有的非真有。你說沒有,這又不是,因為‘有’是因‘緣’而有,因緣不就是真理嗎?當我們了悟到因緣,體會到因緣,那我們自然就解脫思想上的纏縛。
佛教裡經常講到空,空是有呢?還是沒有呢?平常說:四大皆空,空空如也。你們瞭解的空,不是佛教的真空,你們的空才是有──不空。不空就是沒有,不空就是不能事理無礙,要空才有,要空才能事理無礙。假如房舍沒有空間,怎麼能容納這麼多的人來聽講演?真空生妙有,你以為沒有的,其實還是有的,怎樣從無(空)的上面去認識有,各位不要從幻有上去找有,要從真空上去找有。為什麼?希望用空的至理,調攝複雜的事相。
五.污穢不算髒清潔不算淨
對一樣東西我們會生起這是骯髒的,那是乾淨的,這間教室堂皇莊嚴,那間房屋破落簡陋,有種種的分別。現在為什麼說污穢的不算髒呢?清潔的不算淨呢?我們先從人的大便說起,人的大便就是自己都認為是髒的,可是狗類卻把它當成佳餚美味,互相爭食。我們認為是髒的,狗子卻認為不髒。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眾生的業感不同,對淨穢的看法自有差異,如唯識學上說:天人所看到的水是琉璃,人類看到的水是水,魚看到的水是宮殿,地獄裡的眾生看到的水是膿血,而理化學家又把它看成二個氫分子、一個氧分子的化合物。同樣是水,業感不同,知識分別,其淨穢價值就迥然不同了。
再比如說:我們吃剩的飯菜,如果髒了、壞了,把它倒了,因為這是不衛生、不清潔的東西,可是有很多修道的人,他們認為吃殘羹剩飯才有功德,甚至還專選這些髒的、臭的東西吃,有名的鳥窠禪師,出身六宮使者,與帝王相處如兄如弟,但出家後棲居松樹上,茹苦不避惡食;金山活佛專在廚房裡以洗鍋水為食。有的人吃的是山珍海味,他還覺得不高興吃,沒有味道;歡喜吃魚蝦的人,假如他知道吃一口魚蝦,也同時把多少魚蝦的大小便腸胃都吃下去時,他一定會噁心;豬肉好吃,但豬公、豬母都吃最髒的東西成長的。當然,為了口腹之需,心裡就不把那些看成是髒的,所以淨穢皆由自心所現,自心所造。
在佛教裡常談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東方琉璃世界是個淨土,有的弟子就懷疑的問佛陀說:“佛陀!您的世界怎麼不是淨土呢?您看娑婆世界是多麼污濁骯髒啊!”佛陀即用他的佛力,要弟子看他的世界,頓時日月四洲,金河茂樹,繁花秀草,齊現眼前。怎麼世界變了?因為那才是佛陀的世界,體驗的境界。
心淨國土淨,心若清淨,那世界就自然清淨。如是清淨,才是修道者的圓滿的價值,修道者的心中世界,不是外面世界的淨穢為淨穢,修道者的心境可以轉移外境的淨穢。所以學佛的人,應該不要受環境影響,要能自立獨行,要能在狂風駭浪、舉世濁流的環境裡,不受環境影響,而去支配環境。所以,學佛的人,要證得心境的湛定,就要把那些虛妄的對待法都拋開,應該朝超越對待的般若智慧裡去找。
我在這裡所說的淨穢,是就心境層次的提高,以解物慾的桎梏,並非要大家矯枉過正,去傚法雞犬或邪命外道,希望不要誤會。
六.退步非落後進步非向前
退步為什麼不是落後?進步未必就是向前,這是為什麼呢?
這道理應該很容易明白,因為,地球本來是圓的,假如你坐飛機往前飛,飛到最後還是回到原地。進步不一定就是向前,反而是往後退呢?有時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回過頭來就是彼岸。所以研究佛法的人,人生觀往往跟人家不一樣,有時候進步進步,向前向前,碰到了電線桿,面前阻礙,此刻回過頭來退一步路,反而比較容易到達目的地。
各位現在正是朝氣蓬勃的年齡,依我看來,各位這種朝氣,恰似一天飛絮,滿路紛紛,將來歸於何處?尚實須智慧的引導,戒定的薰習 ,才能見到人生的光輝。道安法師說:要用難忍難行的精神來救人救世。我認為可以用後退的心,用回頭的態度來化導人間。道路很廣,有時候退步才是進步。
各位同學們,星期假日,你們本來可以去遊山玩水,而卻肯來此地聽聞佛法,這是為了什麼?退步就是向前,今天我們退到這裡就是為了有大智慧,希望能有大進步。
關於‘為什麼?’就是說明對世間的認識:在數量上不要講究多少,在物體上不要講究大小,在時間上不要講究長短,在空間上不要講究有無,在認知上不要講究淨穢,在行動上不要講究前後。過去所有的觀念,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用佛學的尺度,將過去對數量、物體、時間、空間、認知、行動,再來衡量一下。關於這個道理,在今後你們要多留心求解。或請教善知識解答,或者要常常記住,思惟參悟。
其次,若只是從道理上去研究,只是知識的瞭解而已,仍然不夠徹底。應該進一步追求精神上的落實,那惟有修持;佛法不同哲學,除了理解以外,還要實踐。有人問趙州從諗禪師:“怎麼樣才能修行開悟?”趙州禪師不回答,站起身來說:“我要小便去!”說後就走,走了一段路停下說:“你看!這麼一點小事,還要我自己去。”小便是小事,需要老僧自己去始得,他人是沒辦法代替,甚至於不能用金錢解決,真正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去實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