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與教化

今年一九九九年,我已經度過一個甲子的出家生活,假如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出家?」我會回答:「為了圓滿人生,做個好人。」他若繼續問我:「如何圓滿人生,做好人呢?」我會毫不遲疑回答他:「行善與教化。」的確,回想起來,「行善」,是我這一生努力的目標,「教化」,是我們出家人對社會應有的責任。「行善與教化」可以說就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標。

仔細回憶起來,影響我「行善」性格最多的人,是我的外婆──劉王氏老太太;培養我「教化」責任感最大的,是我剃度的恩師──志開上人。雖然我生長在農村的家庭,但我從小就有慈悲的性格,見到一個窮苦的人,我會心生憐愍,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東西掏出來給他;即使聽到山上一個老公公可憐的故事,我也當真地想盡辦法去救濟故事裡面的主人翁;對於小動物,如小貓、小狽、小鳥、小雞等等,我更是愛護有加,甚至經常為了它們的飲食,自己都忘記了吃飯,家人中只有外婆讚美我,說我有慈悲心。及至今日,我雖做不到捨身救世的言行,但對一些小事小善,我確實喜歡周濟疾苦,予人方便,想來與外婆的鼓勵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出家以後,師父志開上人要求我勤於讀書、寫作,培養聰明智能,並且告誡我立志將來要講經說法。記得有一回夜行,我打著燈籠為師父照路,師父指著微弱的燈光,說道:「我不希望你用燈光來為我照路,只希望你將來能用佛光照亮世人。」後來我在焦山念佛學院,他在棲霞山,一聽說我寫了文章在報紙上發表,馬上就叫人坐火車到鎮江 購買這份報紙;他一知道我在那個場合參加學生講演比賽得了獎狀,也寫信叫我將講稿寄給他看。有感於師父對於我的愛護與期望,當我在台灣把《釋迦牟尼佛傳》完成之後,雖然海峽兩岸交 通斷絕,但我馬上寄了第一本給他老人家評閱。後來聽說師父被列為批鬥的黑名單,不知與我寄書是否有關係;但他收到以後,仍設法將他的歡喜與欣慰寫在香煙的錫箔紙上,托人帶來給我。我接到他的音訊,真是感激涕零。此後,我對於外婆鼓勵我的慈悲及師父鼓勵我的教化度眾,更堅定誓願一生奉行到老死為止。

為了實踐「行善」與「教化」,我總是努力告訴自己要勤行傚法諸佛菩薩「福慧雙修」與「悲智雙運」的精神,因為行善要有福德慈悲,教化要有般若智能,才能廣度眾生。

所以,數十年人生一路走來,有人主張放生,我就舉辦放生法會,但是我覺得在放生之後,更要緊的是「放人」。多少人在水深火熱中,等待著我們援助;多少人在饑寒交 迫下,等待我們救護;多少單親家庭需要春風吹拂;多少孤獨老人等待暖流到來;多少四肢不全的傷殘人士,需要陽光;多少家遭急難的不幸者,盼望援手。所以我對放生行善的觀點,總覺得「行善」也是「教化」人間。

有人說為人看病很重要,我也成立診所醫院,為窮苦的人免費診療,但我覺得佛教的使命,治心比治身更重要,所以我設立雲水醫院,不但送醫療到偏遠地區,而且派有善說佛法的法師隨隊出診,隨機、隨緣為病患解答生活疑難,做心理上的輔導及開示。因為我覺得,心病好了,會增進身體的健康。

有人說養老育幼很重要,我也辦養老院、孤兒院、托兒所、幼稚園,但是我覺得並不單養老育幼重要,生、老、並死都是人生重大的問題,所以我開創佛光山的時候,決定要將人一生所有生、老、並死的問題都能用佛法解決,讓佛光山的內容,可以成為「人一生的慧命之家」,甚至我鼓勵大家應當今世往生佛光淨土,不必等到來生。

說到「教化」,有人說興學、出書很重要,我不但興建佛教學院,培養弘法人才;興建普通小學、中學、大學,培養社會人才;辦理佛教雜誌,弘揚佛陀的真理;開設佛教出版機構,宣揚佛陀的法音;我更覺得應該進一步傚法佛陀的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及觀音的普門示現、隨類應化的精神,關照到所有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眾生。因此,對於喜歡念佛的信徒,我為他們組織念佛會;對於喜歡參禪打坐的信徒,我為他們設立禪堂,開辦禪坐班;對於想要學習 各種技藝的信徒,我為他們開設佛教插花、素食烹飪、書法抄經等班級,讓他們在學習 的同時,也領略到佛法的奧妙;對於前來拜佛,而不知如何安頓兒女的信徒,我舉辦兒童班、安親班,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甚至看到有些信徒前來道場,既不是來拜佛,也不是來求法,而是心中有苦悶,想要找人訴說,我就設立客堂、談話室、心理諮商,讓他們前來傾吐心事,並為他們解決煩惱;看到有些信徒只是來寺院喝茶參訪的,我就設立滴水坊,並且安排知客帶領他們參觀;看到有些信徒只是想來品嚐素齋的,我就設立會館餐廳,招待可口的素菜……,甚至我標舉「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無非都是基於傚法諸佛菩薩「行善」的慈悲,行「教化」的方便。

對於徒眾,我也是量才為用:長於慈悲心的,我都鼓勵他們從慈善事業;長於口才的,我就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教學;長於行政的,我就安排他們到各教會去服務。就這樣,各方的救災救難、養老育幼、急難濟助、家庭輔導、殘障關懷、社會教化、監獄弘法、學院教書以及各種慈善、教育、文化、福利事業興辦起來。我們積極從事的原因,為的就是要讓世間「行善」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對於一些思考文才的青年學子,他們的思想靈活,智能見解過人,我就鼓勵他們著書立說,弘化十方,以實踐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

我抱持著「不捨一件善事,不捨一個眾生」的理念去做事,常常最初得不到共鳴,但最後總能讓大家明白我的苦心沒有白費。佛光山剛開山的時候,經常有人將路邊撿到的小孩送來山上,因為他們的到來,必須要到戶政機關設立戶口,但因沒有人敢收養,我就叫他們登記在我的名下,跟著我俗家的姓,全都姓「李」。現在他們都成家立業,不但沒有增加我的負擔,而且生活幸福美滿,令人欣慰。高雄縣政府設立約可以容納兩百個老人的崧鶴公寓,要交 由我認養照顧,許多人都和我說:「這可是一項很大的負擔啊9數年後一次供僧法會中,忽然看到許多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婆們也走到台上表演唱歌、舞蹈,一副豁達開朗的樣子,經司儀介紹,才知道原來都是老人公寓的居民,讓大家看了都覺得感動不已。

與「教化」比較起來,「行善」實在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在佛光山建寺安僧、弘法度眾、辦學校、辦雜誌、發展文化教育,都是捉襟見肘,「日日難過,日日過」,但是辦慈善事業卻可以讓我在緊急迫切的時候,得到及時多方的資助,例如,有一次佛光山支不出工程款,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和「宜蘭仁愛之家」借了五十萬元,後來負責人一再向佛光山提醒,那種逼債火急的樣子,雖然讓人生氣,卻也感到我平日「行善」助人,能在緊要的關頭得到慈善事業資助,心中還是十分安慰。

記得多年前,朝山會館的服務小姐向我抱怨,許多信徒在朝山會館吃完了飯,卻將油香錢拿到育幼院去捐獻,我安慰他們:「『行善與教化』都是度眾的法門,不要因為捐獻的去向而妄分彼此。」雖說如此,但是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社會上一般人對於慈善事業的偏好。究其原因,不外是因為人人都能佈施「行善」,人人也都能接受佈施「行善」;但不是人人都能從事「教化」,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教化」。

盡避有人行善後悔,慨歎「善門難開,善事難做」,其實「行善」只要隨心隨力,不望報答,實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例如,當大家看到生物學家將老虎、獅子養大之後,放回山林,那種歡喜踴躍的樣子,不正說明了「行善乃快樂之本」。

不久前,聖地牙哥動物園花了數百萬美金,將威鯨送回冰島的家鄉,引起了世人一致的喝采,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談論「行善」的花絮。我也常常將被風吹落地面的小鳥拾起來撫養,將找不到媽媽的小松鼠撿回去保育,為它們取名為「滿天」、「滿地」,雖然它們長大之後,我都放回自然,任其遨遊,但是多少年來,心中的祝福歡喜仍然不減。「教化」就困難多了,不但要觀察眾生的性格,耐煩地應機施教,而且往往好不容易度化了一個人來學佛,但就因為一件事情不能順應他的心意,而前功盡棄。姑不論吾等凡夫福薄慧淺,即如大聖佛陀度眾何止千萬,但對於城東老母,雖然想盡辦法,種種教化,還是無法接引她得度。對於提婆達多,雖然佛陀也是諄諄教誨,循循善誘,也無法抑制他累劫以來貪婪私心的習 氣,只有忍見他墮入地獄受苦受難。

雖說「教化」如此困難,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大德們仍不減悲心,孜孜矻矻,行化各地,弘法度眾,這是因為唯有「教化」,才能從根本上濟助眾生度過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

佛世時,善德居士在家中設立大施會,供養各類宗教的出家人及一切貧窮、孤獨、下賤乞討的人,以為功德巍巍,但維摩詰尊者卻說:「真正的大施會,應該以法施為重,為什麼你卻只設立財施之會呢?」

印度闍婆國高僧求那跋摩尊者被迎請入京時,宋文帝親自拜見,並且向他請法,問道:「朕想要持齋戒殺,但是朕日理萬機,實在難以兩全啊!請示大師,我該如何是好呢?」求那跋摩尊者回答:「帝王與凡夫的修持本來就因地位不同而有分別。君王擁有天下四海,地位超過世人之上,只要您一句好話、一項德政就能使文武百官、庶民百姓普受利益。這就是真正有意義的齋戒『行善』。」

可見「行善」固然要緊,「教化」更能契合佛心。像我每年在各地救濟窮苦,但許多人拿了賑濟品之後,不但沒有謝意,而且丟下一句:「下一次東西要再多一點啊9那種貪求無厭的樣子,真是令人慨然!

我也盡力養老撫孤,但一些人在舒適的生活起居中,仍經常爭吵不斷,那種瞋心熾盛的樣子,委實讓人歎息。無怪乎西哲有云:「給他一張桌子,不如給他一塊木板,教他如何做成器具。」所以,一九八八年,我舉辦「送愛心到泰北」活動,藉著運送物資之便,發起「以設立工廠來代替救濟」,承蒙泰北第三軍軍長的女兒李健圓小姐深表贊同,多次為此到台灣來募款,我也鼓勵信徒給予支持贊助,可惜力量渺小如我們,仍如杯水車薪,無法解決問題。我也曾經多次到蘭嶼、綠島、小琉球等地舉行冬令救濟,事後看到當地同胞心靈上的空虛仍然無法解決,令我體會到古人所言「救急不救窮」,誠乃經驗之談,想起「慈濟功德會」在世界各處濟貧救苦,功德無量,應該也深有同感,希望各界繼續給予鼓勵支持。

記得有一次信徒座談會上,陳秋琴師姐舉手發問:「『行善』與『教化』孰輕孰重?」慈容法師答道:「『行善』就好像孩子哭鬧不乖的時候,父母塞給他一顆糖吃,使能暫時止啼;『教化』則好比父母花時間耐心教導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讓他瞭解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陳師姐很有慧根,一聽就瞭解到「行善」與「教化」的分別,從此多少年來,與夫婿劉招明居士兩人出錢出力,護法衛僧,不遺餘力。

也有人問我:「從事救濟事業和建築寺院孰輕孰重?」我覺得不必互相比較,因為眾生各有所需,吃飯配菜固然可以當飽,喝牛奶吃麵包同樣也能充飢。我一生在五大洲建立一百多個道場,我覺得都不是居家,而是教化人心的學校,一個灰心失意的人進寺院拜了佛之後,往往能夠鼓舞精神;一個事業受挫的人聽到法師的一句開示,或許可以重建幸福人生。所以我常說:「寺院像加油站,能為人加油;寺院像發電廠,能為人充電;寺院像百貨店,能讓各人選取所需的佛法;寺院像醫療所,能診治心病;寺院像慧命家,能長養心靈所需的養份。」寺院對於一個人如此重要,難道不是在「行善」嗎?因此「行善」也好,「教化」也好,在我看來都是同等的重要。

然而,世間就是因為有很多分別,才會產生許多糾紛,如果能將「行善」與「教化」看成人 之雙臂,鳥之兩翼,「行善」與「教化」不都是一樣的嗎?像我在荷蘭建寺的因緣,是因為當地一個即將臨終的老婆婆和兒子說:「如果沒有出家人為我往生助念,死了我也不甘心。」後來她的兒子找到羅老居士唸經,羅老居士又找到佛光山,千里迢迢請我去建寺安僧;澳洲許景河的女兒發生不幸的意外,中天寺法師給予種種支持,讓他感覺到佛寺道場對於當地家庭、居民的重要性,此後學佛更加虔誠;還有許多旅行的人到新西蘭有了一些意外,常常得到佛光協會幹部們的各種協助,因而激發他們要在各地建寺;旅美企業家陳正男夫婦也是有感於我為他的父親往生前往誦經祝福,後來不但資助佛光山各地道場及佛光大學圖書館的興建,而且對佛教的文教事業熱心捐輸。佛光山許多道場及事業的興建就這樣先從「行善」開始,能進一步達到「教化」的功用。

有監於「行善」的重要,我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下設有「慈善委員會」、「急難救助委員會」,後來,中華佛光總會裡面也成立「慈善委員會」、「急難救助委員會」。有人問我:「為什麼設立那麼多種慈善的單位?」我告訴他:「『行善』還怕多嗎?」最近巴布新幾內亞因海嘯而造成災難,佛光會用直升機載救濟物品前往賑災,中南美洲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等國的風災,佛光會也幾次用貨櫃運送糧食前往濟苦。《華嚴經》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這一點點的善心美意,能讓他們沾上一點法緣,能讓他們生起追求真理之心,從此尋得人生的方向。更祈願這一點點的財施回向給十方一切眾生,讓大家能夠究竟離苦,共成佛道,則於願足矣!

總之,「行善」是「教化」之初階,「教化」是「行善」之究竟。今天我們的社會所普遍缺乏的,既不是豐盛的物質,也不是繁華的街市,而是「行善與教化」的心意及行動,所以目前我在各地提倡「三好運動」──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如果大家能從彼此的關懷做到彼此的勸勉,從物質的共享做到思想的交 流,從慈善的廣被做到文教的發展,從環境的美化做到心靈的淨化,相信我們的社會必定會更加安定和諧,我們的國家必定會更加富強康樂。

《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