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維摩詰經》說:「菩薩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意思是說佛國、佛土在眾生身上求,離開了眾生,就沒有佛,離開了群眾去求道,是沒有道可求的。佛陀在各種經論中也一直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六祖大師更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道磨練、修行,經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它諸道中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學佛的最終目標是成佛,但是要進趨佛果的前階卻是做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課題。

貳·人道的完成

做人的條件很多,儒家說的是忠信孝悌;佛陀告訴我們要行佈施、持戒、禪定,這三者不但能讓我們將人做好,並且能使我們進一步生至天上,因此這三者又叫「人天三福行」。不過,學佛最重要的,第一步要發心,心發則佛道堪成;其次要有堅定的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有了發心與信仰,進一步在生活中實踐佈施、持戒、禪定等修行,則人天福報具足,必能從人道漸次進入佛道。

一、發心

在佛教裡常常講「發心」,所謂發心就是發下列三種心:

1.發增上心:可以招感人天果報。

2.發出離心:可以招感聲聞、緣覺的果報。

3.發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薩的果報。

我們希求人天果報所發的心,就是增上生心,也就是希望未來所得的果報,都能比現在更增勝一些。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增上心經〉,佛陀告訴弟子,欲得增上心,應該數數念於五相。所謂「五相」就是:

第一相:心與善相應,若生不善念時,就以此善念對治惡念,使其不生。譬如木匠以墨繩測木,以利斧治之令直。

第二相:若念善時,生不善念,則觀惡念能帶來災患,觀想一切惡念都是障道,是所以不能成正覺的因緣,如此惡念便不生起。譬如有人年少可愛,若以死蛇死狗等不淨之物繫於其頸,還有什麼可愛的呢?這是以厭離對治惡念的方法。

第三相:若雖念善,惡念仍起;雖觀惡念能障道,惡念仍生,此時應去除一切念。譬如明眼人在光明下可見各種東西,如果把眼睛閉上,即使有外境、有光明,則毫無所見,這是以不念對治惡念的方法。

第四相:若念善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亦生不善念;不唸唸時,亦生不善念。這時,應以思行漸減其念。譬如有人急速行走,自忖:我何不徐步呢?即便徐行。又自忖,我何不停下來呢?當他停下來後,又想:我何不坐下來呢?正當坐下來時,心中又想,我可以躺臥下來。這是以漸減的方式對治惡念。

第五相:若念善時,生惡念;觀念惡患時,亦生惡念,乃至不唸唸時,思行漸減時,惡念仍然不滅,這時只好咬緊牙關,所謂「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譬如兩個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賊人,他只好乖乖降伏了。

發心就是開發心田,佛經中常將我們的心喻如田地,心的田地如果不開發,縱使外緣具足,福德具足,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種子,沒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結出好的花果。所以,我們要開發心中財富,開發心地能源,必須從發心開始。世間上,發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發心的力量不可思議。

二、信仰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信仰,心靈沒有皈依處,他的內心是空虛的,人生則如無錨之船,隨波逐流。有了信仰,內心才會充實,生命才能圓滿。但是,信仰不能植根於貪求上,而必須安住在長養慈悲道德、正信因果之上,這才是正確的信仰。

學佛的第一步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就是為了確定自己的信仰。信仰可淨化我們的身心,可以增進我們的道德,可以昇華我們的人格,可以做我們生活的指標,尤其可以發掘我們佛性的能源。佛陀在成道的時候,曾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也就是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佛性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因為被無明煩惱遮掩,所以要靠自己去發掘,信仰就是開採佛性的方法。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論中譬喻說:「信仰的利益如手。」好比一個人進了寶山,山中蘊藏許多的寶藏,如果沒有雙手,就不能挖取寶物。同樣的,我們學佛,好比進入佛法這座無盡的寶藏裡,如果缺乏信仰,就無法堅定不移地埋頭挖寶,依靠著信仰,才能獲得其中的功用。因此,要想獲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備信仰。

三、修行

佛法中,從發心、信仰,到究竟的證悟,尚需經過解行的修學過程。《大毘婆沙論》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佛遺教經》說:「聞法而不行,如人數他寶,自無一分毫。」《楞嚴經》說:「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在在說明佛教是解行並重的,既需要慧解,尤須付諸實行,如此才能獲得實益。所以皈依三寶以後,進一步要受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能不殺生,則得健康長壽;能不偷盜,則得大富大貴;能不邪婬,則能家庭和諧;能不妄語,則能受人讚譽;能不飲酒,則不亂性。

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淨者,可說是眾福之所歸。由於能持淨戒,現生不受國法,並且能受到社會的尊重,人天愛戴,天龍護持。

十善業也是德行的根本,十善業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

十善業在大乘佛法中,屬菩薩戒,同為人、天、聲聞、緣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海龍王經》說:「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一個人若能常行十善業,不但自己幸福快樂,社會也多了一份安寧祥和。

從受三皈,進而受持五戒十善,在修學的過程中,可以說又更上層樓。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能常行佈施,廣結善緣,常行禪定,以定得慧,則不僅是完成人 道,更是向佛道邁進了一大步。

參·佛道的完成──修學菩薩五十二階位

佛道就是解脫之道、菩提之道、涅槃之道。佛經上說,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也就是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功德,以至成就佛果,必須經歷三大阿僧只劫。其間必須經過十信、十注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稱為菩薩五十二階位。分別是:

1.十信:是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回向心。十信是因為菩薩在萌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為主,故名十信。

2.十住:是初發心注治地注修行注生貴注方便具足注正心注不退注童真注法王子注灌頂祝十住是指菩薩於此安住其心,於六度等,行未殊勝,但得住名,故名十祝

3.十行:是歡喜行、饒益行、無恚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此十位通名為行,是因為能行六度萬行,則必能利益有情。

4.十回向:是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諸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寶德藏回向、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如相回向、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法界無量回向。此十位通名回向,是因菩薩能將所修,普皆回向給一切眾生。

5.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十位所以通名為地,是因為菩薩能總攝能證之智與所證之理的功德以為自性,並依持所修行,令此自性得以生長。

6.等覺:當菩薩修至第十地的法雲地時,已經位鄰佛果,僅比佛果略遜一籌,因此稱為等覺,也就是等同正覺的意思。又名一生補處,表示次一生即將成佛。

7.妙覺:妙覺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究竟佛果,因為它的境界奧妙不可思議,故名妙覺。

五十二階位中,十信至十回向屬第一阿僧只劫,十地中的初地至第七地,屬第二阿僧只劫,第八地至第十地屬第三阿僧只劫。經過三大阿僧只劫而修成佛果,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覺。此時不但泯除人我關係,建立無人我對待,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平等觀;並且能視一切眾生如同親人,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怨親平等」的慈悲觀包容一切眾生;尤其能正觀緣起,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法,一切眾生都是累世的親人眷屬,因此能不執空有,不執生死,在無住臂中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永恆無限的境界。這個境界,正是我們學佛人所追求超脫的境界。

因此,我們如能建立平等觀、慈悲觀、因緣觀、無住臂,以此為待人處事的依歸,那麼當下就是在實踐「佛道在眾生身上求」的佛道。

肆·結語

《法華經》中曾以「人身難得」的譬喻,來讚歎生而為人的可貴。《阿含經》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這些都是意謂人身的難得,人間的可貴。

生而為人,到底有什麼可貴?根據佛經上說,人道有三事勝於三惡道及諸天: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有了這三個條件,加上人身有種種痛苦,而這些苦又是在我們「堪忍」的限度內,所以它不但不會障礙我們學道,反而會激發我們的精進勇猛心,成為學道的增上緣。因此,人道是成佛的樞紐。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得何生度此身?」得生人身難,因此應該好好珍惜人身,好好把握今生,只要我們能把人做好,把人道完成,其實已經掌握到成佛的契機,已經邁向成佛之道了。

第二篇 從入世到出世

壹·前言

佛法分世間法、出世間法,一般把世間法稱做俗諦,把出世間法稱做真諦。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更重視出世間法。不過,人生在世,是不能離開世間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離開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所以對於世間、出世間法,我們應該抱著「先入世、後出世」的態度,惟有把世間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出世;惟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昇華。

另一方面,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佛陀成道以後,不捨世間眾生,仍然到處說法,把菩提的歡喜散播給大眾,不求獨樂,但求眾樂,這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所以,學佛應該要先入世後出世,然後再從出世而入世;要具備出世的般若智能之後,再積極從事入世的度眾工作。

貳·入世的生活

人既然不能離開世間而生存,也不能沒有入世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過著:

1.以物質為主的生活,因為物質佔了我們生活的主要部份。

2.以感情為主的生活,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佛說「眾生」為有情。

3.以人群為主的生活,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居。

4.以根身為主的生活,因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快樂。

人雖然過著物質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為主的生活,但是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慾望 ,所以我們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令我們滿意,所以我們要有淨化的感情生恬;人群是利益衝突的,不能常久和平相處,所以我們要有六和的處世生活;根身是無常的,因緣會招感聚合離散,所以我們要有法樂的信仰生活。

一、合理的經濟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訴我們:身為佛教徒,必須從事正當的職業,過正當的生活,用正當的方法取得錢財。

所謂正命就是合理的經濟生活;反之,經營不正當的事業生活,就是邪命的生活。譬如開酒家,逼迫別人從事色情行業;開賭嘗販賣人口、毒品 、槍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等。在《佛遺教經》中,佛陀曾指示佛教徒不應該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都是不合乎因緣法則,不合乎正命的經濟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有了正當的職業,正當的生活後,如果錢財有盈餘時,佛法指示我們有幾種的處理方式:

第一、要供養父母師長。(約佔全收入的十分之二)

第二、要讓妻子兒女衣食無缺。(約佔十分之四)

第三、要擴展正當的事業。(約佔十分之二)

第四、要有一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約佔十分之一)

第五、要佈施、救濟,以造福人群,廣結善緣。(約佔十分之一)

這就是佛教處理財富的方法。

二、淨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只對自己喜歡的人好,遇到和自己有緣的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交 給他;自己討厭的人,不但不肯多付出一絲關心,甚至還要打擊、傷害他。一個學佛的人,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怨親平等」的精神,對待眾生要能從「有緣」的感情做到「無緣」的感情;甚至別人對我不好,只要有意義、有價值,應該平等施予歡喜,施予關懷,不必計較得失利害。學習 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悲精神,昇華感情,與眾生同體,這就是淨化的感情生活。

三、六和的處世生活

佛教稱出家人為「僧伽」,就是「僧團 」的意思,又叫「和合僧」。因為僧團 是本著「六和敬」的精神,在追求智能與行事度眾方面都能和諧相處。

「六和敬」可以做為我們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

1.見和同解:這是思想的統一。在佛教裡,大家對佛法有共同的認識,以佛法為行事的最高標準,每一個人能夠捐棄個人的成見、執著,建立相同的共識。見和同解運用在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對於國家的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要能認同,在思想見解上要能統一,以免意見分歧,背離軌道。

2.利合同均:這是經濟的均衡。僧團 中如果有施主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 由僧團 集中處理,大眾共有。利和同均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建立一個安穩均富的社會。

3.戒和同修:這是法制的平等。僧團 遵守著共同的戒律,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不擁有特權,在法律規章之前,人人平等,養成奉公守法的習慣,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悅:這是心意的開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培養開闊的心胸和心意的和諧,不要比較人我得失,不要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就是人間淨土。

5.口和無諍:這是語言的親切。人與人相處之所以會有不悅、誤會等事情發生,大都是從言語上引起的,因此,說話懇摯,語氣委婉,大家就能夠和平相處。

6.身和同住:這是相處的和樂。大家有緣相聚一處,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尊敬,能夠平等的相處、生活,就能獲得和諧、快樂。

四、法樂的信仰生活

佛經上譬喻說,世人愚癡,貪圖五欲六塵之樂,殊不知「五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五欲於人,既然有這麼大的禍患,在五欲世間生活,如何才能不被五欲所染?《維摩經》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真正的快樂不在欲樂,而在法樂,唯有從信仰中尋找快樂,才能得到佛法的喜悅,真理的快樂。

佛法的快樂不是以感官去感受的人間快樂,而是一種雖然不看不聽也陶然自在,發諸內心的寧靜之樂。如參禪者有禪悅,誦經者有法樂,拜佛者有法喜的智能之樂。因為他們所追求的是簡樸勤勞,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他們所嚮往的是內在生命的顯發,精神上解脫自在的般若之樂。如果我們能體會這種法樂,則不但不會「身為形役,心為物役」,反而能把身心安住在佛法中,而獲得自在、安樂。

參·出世的思想

所謂「出世」,就是超過和勝出一般世間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們離開人間,到另外的地方過生活而不問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為了自己了生脫死,不管世間的苦痛與困難,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認識:

一、要有人生無常的警覺

世間上每一個人都有好生惡死的觀念。其實,人生一期的生命,數十寒暑,石火電光,剎那即過;人間的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無常變幻。普賢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能夠對世間興起無常之感,能夠有人生苦短的警覺,精進不放逸,努力修行,這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遠離物質的看法

世間上每一個人都喜愛金錢物質,甚至有人臨死之際,金錢物質也不肯給人,他以為來生還可享用,所以貪戀、聚集,最後一棺長蓋,一壞黃土抱恨而歸。

金錢物質本來是給人用的,但是有人不會使用金錢物質,反而被金錢物質奴役了。蘇東坡說:「物質有窮,慾望 無荊」我們如果不能對物質存有遠離的看法,終身就會做物質的奴隸。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然物外,對金錢做最有意義的運用。

三、要有淡化情愛的觀念

經云:「愛不重不生娑婆,願不切不生極樂。」眾生因為有愛,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為有愛,才有你我,才有煩惱。佛教並不是要人人都捨棄情愛,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為愛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便無法增長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能化導情愛,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間的真愛。

四、要有不滿自己的要求

一般人都是對別人不滿,絕少對自己不滿。其實,自己充滿我貪、我瞋、我癡、我愛、我執、我怨、我私、我妒等,怎麼還能對自己滿意呢?

對自己滿意,這是道業進步的障礙。人生到處都是缺陷,到處充滿了考驗,能夠對自己不滿,道德人格才會有所增進,這才是積極的出世的思想。

肆·結語

佛教雖然有入世與出世之分,但是它的精神仍然著重在入世,因為佛教的本質具有人間性、生活性。「出世」並不是要我們離開世間,而是一樣在世間過著與常人一樣的衣、食、注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能夠「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眾為我」;對世間的一切能夠不貪不求,不計較、不執著。然後把這種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使每一個人能發出離心,了生死,使世界到處充滿著佛法的真理與和平。

因此,對於真正能萌發出離俗世的菩提道心的人,在他心裡,入世、出世其實都只是當下一念而已!

第三篇 從自利到利他

壹·前言

佛教分有大乘與小乘,大乘是指發「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薩,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脫為主要目標的聲聞、緣覺。「乘」是車子的意思,喻指能夠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載至覺悟彼岸的教法。菩薩發心普度眾生,故稱「大乘」。《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載,大乘的「大」有七種意義:

1.緣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之法,以無量修多羅(一切佛法的總稱)的廣大法義為緣,因此稱為緣大。

2.行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復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因此稱為行大。

3.智大:謂菩薩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觀察,了知人、法皆無我,於一切境善能分別,不起執著,因此稱為智大。

4.勤大:謂菩薩修行大乘,自久遠大劫以來,發廣大心,精修無間,期登聖果,因此稱為勤大。

5.巧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導於他,不捨生死,化身生趣,於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眾生,因此稱為巧大。

6.畏大:畏即無所畏。謂菩薩修行大乘,智力內充,明白諸法道理,能善加判別,於大眾中廣說一切法義,判定無失,則無所恐懼,因此稱為畏大。

7.事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為令一切眾生瞭解其大事因緣,因此屢屢示現於世間,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稱為事大。

大乘菩薩因為具有這七大,因此能發大菩提心,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做眾生的舟航。

在《法華經》中有個比喻,說有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聲聞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車之奔逸,不回顧後群;緣覺修十二因緣以求出離三界,略有為他之心,如鹿之馳走,能回顧後群;菩薩自度復能普度眾生,如牛之荷負,安忍普運一切;最後會歸佛乘的大白牛車。《法華經·譬喻品》說:「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發心自利利他,具有這種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薩。

在我們社會中,一般人最容易做的是「利己不利人」的事,這是因為我們凡事以「我」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著想,所以所做的都是利己不利人,甚至人己都不利。而菩薩能「無我」,所以菩薩發心先為眾生,後為自己。如果我們凡事能多為別人著想,多用一點慈悲心待人,必然也能從自利到利他,做個大乘菩薩。

貳·菩薩的人生態度

菩薩發心普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度脫一切眾生的苦厄,有兩種不同的做法:

1.先救度自己,然後再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怎能度人?如同有人溺水了,如果自己不諳水性,不會游泳,如何救人?所以要普濟一切眾生之前,必先自己了脫生死,沒有憂悲苦惱才行。

2.自己雖未得度,但是先來度人。這正是菩薩發心,菩薩是在眾生的身上學一切法,菩薩離開眾生,也就不名為菩薩了;救度眾生的工作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薩道完成的時候。

不管怎麼說法,既發大乘心學道,普濟一切眾生是首要的急務。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這就是大乘菩薩的人生態度。

參·菩薩的大乘心

菩薩發起普度眾生的心,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太虛大師說: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本,方便心為究竟。一個菩薩行者發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發大乘心。

1.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的心。佛道是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到達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那能承受那麼久遠的考驗?

經中說:世上多一個人發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種子。學佛不發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種;耕田不下種,將來那裡會有收成?菩提心就是願心,有願心才有成就。發菩提心就是發四弘誓願的心。

《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薩若忘失菩提心,則不能饒益眾生。因此,菩提心實是一切菩提道種的根本,是大悲法行的依據。

2.發大悲心:就是下化眾生的心。菩薩下化眾生,是要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把眾生的苦難看做自己的苦難,把眾生的歡樂看作自己的歡樂。度眾生而不望回報,為眾生工作是應該的。所謂「願為眾生馬牛」、「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3.發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攝法的心。眾生的根性不同,要解救眾生的痛苦,必須廣行方便。佛陀對眾生觀機逗教,開出八萬四千法門,這些無非是佛陀度生的方便。菩薩行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說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這三者就是大乘心。發大乘心救度眾生,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否則,大乘心是不容易發的。

肆·菩薩的性格

菩薩最大的特徵,在於有慈悲與無我的性格。當菩薩看到眾生受痛苦煎熬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發出拯救眾生出離三途之苦的大願。因此,慈悲正是推動菩薩實踐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動力。

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有如嚴父慈母一般,有求必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陽普照大地,照拂一切眾生,無微不至,並且是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菩薩慈悲為本,隨順眾生的需要,運用般若智能普度眾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以無比的悲心,發下十二大弘願以度脫五濁惡世的一切眾生。他隨時隨地駕著慈航,席不暇暖,運用神通方便,尋聲救苦。只要眾生發出求救的聲音,觀世音菩薩沒有不及時應現,及時灑下甘露法水的。他為了隨順眾生,應病與藥,而示現種種法身,有時為諸天,有時為八部;或者現婦女相,或者現童男、童女身;有時攜魚籃,有時騎蛟龍;有時住竹林,有時持楊枝,化現三十二應身,隨處示現,救苦救難。這種隨緣而化的道行,正是菩薩從無我慈悲中所流露的圓融性格。

伍·菩薩道的實踐

佛教是一個重視實踐的宗教,也是充滿倫理特性的哲學。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經典,汗牛充棟,教理高深,對於宇宙人生的現象有精闢獨到的闡發,有別於其它只能信仰不許懷疑的宗教,因此說它是哲學。但是佛教更重視道德倫理的實踐,因此說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就是一個注重道德實踐的典範,因此,佛陀證悟之後,一再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法要,希望眾生從道德實踐中淨化自己。

菩薩道的修行,正如學生求學一樣,是循序漸進的。由煩惱的凡夫而至四雙八輩的阿羅漢,而至斷除煩惱的等覺菩薩,乃至於功德圓滿的佛陀境地,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薩的境界也因實踐功夫的深淺而有不同,即使登地的菩薩,也還有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十地的分別。進入初地歡喜地的菩薩,方稱為地上菩薩,在初地之前的為地前菩薩。地前菩薩要實踐三十七道品方能離凡超聖。

所謂三十七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是調治惡行,長養善法,斷除無明,莊嚴法身以進至菩提的資糧。這三十七道品即使是修至十地的菩薩,仍要勤持不懈。

除此之外,菩薩還要修持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種。

另外,在實踐菩薩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六度。《發菩提心經論》捲上談到修行六度可以自利利他的意義:

1.行佈施,能流布善名,隨所生之處而財寶豐盈,此為自利;能令眾生得心滿足,教化調伏眾生的慳吝,此為利他。

2.行持戒,能遠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不犯惡業,此為利他。

3.行忍辱,能遠離眾惡,達於身心安樂的境界,此為自利;能化導眾生趨於和順,此為利他。

4.行精進,能得世間、出世間的上善妙法,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勤修正法,此為利他。

5.行禪定,能不受眾惡而心常悅樂,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修習 正念,此為利他。

6.行智能,能遠離無明,斷除煩惱障、智能障,此為自利;能教化眾生皆得調伏,此為利他。

菩薩六度的精神是積極的,具有深遠意義的。這種微妙、深奧的道理,是佛陀在過去無量劫所親修驗證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們,才有機緣聞此大法。因此,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必須躬親實踐,護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間;以真誠懇切的態度去創造事業,福利社會人群。若人人都能信奉佛教,進而勤修六度法門,自利利他,則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自然就能實現。

《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