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圓滿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靜

壹·前言

長久以來,佛教有許多深奧微妙的義理,被世人嚴重地扭曲、誤解,甚而形成對佛教的戲謔。譬如「涅槃」本是學佛的人千辛萬苦所希望求得的圓滿幸福境界,但是一般人誤把涅槃當作死亡的意思,因此祭弔的輓聯上寫著「得大涅槃」,或說:「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其實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是一個永恆的生命,圓滿的世界。

一般寺廟所供奉的佛像,分別有立姿、坐姿、臥姿等。坐姿表禪定,是一種自受用的境界,是靜態的;立姿表行腳教化眾生,是他受用的境界,是動態 的;臥姿又稱涅槃像,表示圓滿、吉祥,是動靜一如的。所謂圓滿就是了生脫死、超越時空、泯滅人我對待,自他融和一體。所以,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人生,是佛教最高的自我證悟世界。

貳·涅槃的意義

涅槃,梵語nirva,意譯為寂滅、滅度、寂、無生。《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大毘婆沙論》說,涅槃的意義是「煩惱滅,三火息;三相寂,離諸趣」。《雜阿含經》說,涅槃是「貪慾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竟。所以涅槃就是四聖諦中的滅諦,是滅除貪慾、瞋恨、愚癡、無明、邪見、是非、煩惱的一種寂滅無染、物我雙忘、圓滿光明、自由 自在的世界。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們自己清淨的本性,是真實的自我。能夠證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不被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所束縛而流轉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脫。

參·涅槃的異名

在佛教各經論中,對「涅槃」有種種不同的異名詮釋,如《法蘊足論》中「無為、無邊、無漏、無注無生、無作、無滅、無起、無染……」等四十三種說法,及《四諦論》中「無壞、無失、無等、無礙、無求、無上、無量、無愛……」等六十六種解釋,都是從否定的層面來詮釋「涅槃」的意義。而《法蘊足論》有「真實、彼岸、微妙、寂靜、恆在、安穩、勝義、至善、稀有……」等五十種解釋,《四諦論》有「解脫、超絕、唯一、圓滿、清淨、最上、真諦、真如……」等四十六種說法,都是從肯定的層面,對涅槃作廣義的詮釋。

此外,《大涅槃經》說:「佛性」就是涅槃;《華嚴經》說: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般若經》說:「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嚴經》說:證實了「理絕動靜」就是涅槃;《維摩經》說:「十地不二法門」就是涅槃;《勝鬘經》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自性。

中國四大譯經家中,俗稱舊譯家的鳩摩羅什將涅槃譯為「滅度」,就是滅煩惱障、度生死海的意思。新譯家玄奘大師則將涅槃譯為「圓寂」,圓指圓滿,寂指靜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習 氣、煩惱等,就是涅槃的真諦。

肆·涅槃的特性

涅槃的詮釋,雖然諸經所用名義各異,可是理實無二,都是指「清淨自性,真實本體」,此自性本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方等般泥洹經》卷二說,涅槃具有如下八種法味:

1.常住:涅槃之理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住,故稱常祝

2.寂滅:涅槃之理寂絕無為,生死永滅,故稱寂滅。

3.不老:涅槃之理不遷不變,無增無減,故稱不老。

4.不死: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滅,故稱不死。

5.清淨: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諸障皆淨,故稱清淨。

6.虛通: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故稱虛通。

7.不動: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稱不動。

8.快樂:涅槃之理無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滅之樂,故稱快樂。

此外,涅槃有十大特性:

1.涅槃如蓮花:蓮花不能離開淤泥而生長,但是卻不被淤泥所污染;涅槃也和蓮花一樣,不為一切煩惱所污染,不能遠離生死而證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涼性,能熄滅一切煩惱熱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猶如雨澆旱土,能解除我們對愛慾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藥:涅槃是一切被煩惱毒物所苦的眾生安養生息之處,猶如袪除百病的甘露靈藥,能滅除世間一切苦惱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對於一切屍骸沒有愛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樣的遠離煩惱形骸,無所罣礙,這就是涅槃的「無愛憎」。大海浩瀚無涯,沒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納百川而不溢;涅槃廣大無邊,也能包容眾生而不壅塞。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解除飢餓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飢餓衰弱,鎮靜眾生的煩惱和憂慮。

6.涅槃如虛空:涅槃是一種不生不死、不來不去、無所罣礙的境界,就好像虛空一樣無邊無際,不住一處而遍於一切處,不依一物而為一切物所依,讓聖者自由 自在遨遊其中。

7.涅槃如摩尼寶珠:涅槃就像摩尼寶珠,能放射出道德的光輝,使人人歡喜,滿足眾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稀有難得的奇樹;涅槃也如赤栴檀,散發出無與倫比的芬芳戒香,聖者所讚歎,世間所稀有。

9.涅槃如風:涅槃之妙理,可吹送人至於菩提,猶如在順風中行駛舟船,故譬之如風。

10.涅槃如山峰:涅槃又像高高聳立的山峰,即使在風雨之中,也一樣卓然不動,任何煩惱惡賊都難以攀登。峰頂土質堅實,所有無明、痛苦的種子都不能生長,是完全脫離一切有漏染污的境界。

伍·涅槃的種類

涅槃有層次上的分別,各宗派對涅槃的分類也有不同。茲以天台宗與法相宗所舉說明如下。

一、三種涅槃

天台宗就體、相、用三方面來詮釋涅槃:

1.性淨涅槃:就涅槃的體而言,諸法實相的自性清淨,不生不滅,稱為性淨涅槃。

2.圓淨涅槃:就涅槃的相而言,修行證果,如實覺了諸法為圓,破除一切煩惱為淨,所以稱為圓淨涅槃。

3.方便淨涅槃:就涅槃的用而言,佛陀雖已證入涅槃,但是為了救度眾生而隨眾生的機感示現一切應身,說一切法,機緣盡時,應身滅亡。然而生本非生,滅亦非滅,而是涅槃的一種方便應現之生死假相,又稱為應化涅槃。

二、四種涅槃

法相宗將涅槃分為四種:

1.自性清淨涅槃:一切諸法雖然被客塵煩惱所覆障,但是法性真如清淨不變,無生無滅,湛然澄明有如虛空,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為一切有情萬物所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證得清淨的真如自性,稱為自性清淨涅槃。

2.有餘依涅槃:雖然已經斷滅三界煩惱,更不起惑造業,卻還余留過去業力所招感的肉體存在,但是不會受饑寒苦樂等影響,能平靜地面對人生世事,叫做有餘依涅槃。

3.無餘依涅槃:不但斷除所有煩惱,而且由過去業力所招感的色身也滅亡,無有餘遺,一切微苦皆已離盡,是名無餘依涅槃。

4.無住處涅槃:斷除所知障,證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厭生死,不動本際,不住涅槃,悲智雙運,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稱為無住處涅槃。

由以上涅槃的種類,我們可以得知,涅槃的境界並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證得。例如:佛陀三十歲時,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早已證得涅槃,只是還有色身的依報存在,是為「有餘依涅槃」;八十歲時,在娑羅樹下入滅,則是「無餘依涅槃」;佛陀在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染無著的「無住涅槃」生活。佛陀曾在《法華經》中自述:「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已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余那由他阿僧只國導利眾生。」所以,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的誕生、出家、降魔、成佛、說法、入滅等諸相,都是「方便淨涅槃」的運用,也是「無住涅槃」的境界。我們之所以要求證涅槃,就是要找回清淨的自性涅槃。

陸·涅槃的境界

眾生每天在五欲六塵中煩惱不已,而證悟涅槃的諸佛菩薩是生活在那一種境界呢?根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記載,涅槃有四種境界,稱為涅槃四德:

1.常:涅槃境界的覺悟是永遠不變的覺悟。

2.樂:涅槃有四種大樂:

(1)無苦樂:世間的樂即是苦因,所以是相對的樂;證入涅槃,則能超越一切苦樂,而得到絕對的大樂。

(2)大寂靜樂:涅槃的境界遠離一切戲論,離言絕慮,所以是大寂靜樂。

(3)大知樂:諸佛如來證得涅槃後,具有大智能,遠離一切顛倒虛妄,於一切法悉知悉見。

(4)不壞樂:如來法身猶如金剛,不能毀壞,不是煩惱無常的色身。

3.我:涅槃的境界,自由 自在,毫無拘束。

4.淨:涅槃的境界,湛然清淨,沒有煩惱的染污。

所以,涅槃是止滅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極理想境地,是去除貪愛,捨諸有執,止滅煩惱慾念的世界,是眾德圓滿的樂土,是絕對無執無礙的境界。因此,具體而言,涅槃的境界是:

1.無生的境界:涅槃已沒有生死、變異,是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雜染的煩惱,也不起無漏清淨的涅槃想,是個染淨俱捐,境我皆泯,無生法忍的絕對世界。

2.無住的境界:涅槃之後無處不在,在清淨心裡,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內,在萬里虛空裡。證得涅槃之後,這個法身如如不動,住在蕩蕩涅槃城。所謂涅槃城就是「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的氣象。

3.無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執,到達無我的大自在,再從無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槃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4.無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們心靈上永恆的樂土,裡面充滿法樂,有完全的平靜,有至高的妙樂,有持續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脫,有永恆的自我,有真實的世界。涅槃的芬芳至樂,是人人可以證得,時時可以體悟的

第二篇 解脫自在

壹·解脫自在的定義

解脫,就是解開繫縛,脫身而出的意思;自在,指自由 放任,無掛無礙。解脫,是動態 的行為;自在,是靜態的境界。解脫與自在,是一體的兩面,能解脫就能自在,能自在就能解脫。諸佛菩薩游諸國土,度化有情,示教利喜,無非就是要使眾生離苦得樂,得到究竟的解脫。

貳·解脫自在的種類

就解脫的層次而言,約略可以分為三種:

1.世俗的解脫:生活在世間,我們要承受種種壓力,當這種壓力不存在時,就是一種解脫自在的境界。例如:通過考試的時候,完成工作的時候,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就是一種解脫。社會人士下班回家,享受親情的時刻;家庭主婦做完一天的家事,休憩閒聊的時候,也是一種解脫……。乃至貧窮的人解決生活的問題,飢餓的人得到食物,凡此都是解脫自在的境界,也就是內心的要求與外在的世界達到最好的協調。然而,這種解脫自在只是相對性的,暫時性的,並沒有永恆性,人生的貪慾無盡,使得我們的身心永遠感到逼迫苦惱。所以經云「三界如火宅」,於是,有些人就去尋找出世的解脫。

2.出世的解脫:出世就是離開塵世,到另一個寂靜的處所,閉關修道,以求了生脫死。這種解脫固然擺脫了人世的束縛,但是也逃避對社會人群應有的一份責任,所以不夠積極進齲又這種出世的解脫,恰如大石壓草般不讓煩惱現起,有朝一日,因緣和合,煩惱的幼苗還是會生長出來,所以,也不是究竟的解脫。

3.勝義的解脫:究竟的解脫應該是超越入世與出世,使精神與物質兩相兼益,使生活與修行相得益彰,使我們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逍遙自在的一種意境。這種即入世而出世,即出世而入世的解脫,就是勝義的解脫。勝義的解脫是最圓融完滿的境界,只有在生活體證中才能成就,非言語思辨所能道盡,所以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解脫。黃檗禪師云:「終日不離一切事,不為諸境所惑,方名自在人。」「安然端坐,任運而不拘,方名解脫。」

參·解脫自在的實踐

如何才能達到勝義的解脫呢?《維摩詰不可思議解脫經》是描述多劫以前成佛的金粟如來,於此世化現維摩詰居士身,為眾生開示解脫之要。本經闡述即出世而入世的解脫要旨。今就此經內容,歸納解脫自在的要意如下:

1.在生死煩惱中解脫自在:生死是人生最大的問題,而煩惱是流轉生死的主要原因。心與境和合才起煩惱,煩惱繫縛與其它世間諸法一樣沒有自性,當體即空,所以煩惱逼迫的當下就是真如實相、無上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正是此意。同樣地,生死與涅槃也是不二的假名,一般人生之可喜,死之可悲;悟道者生固不足可喜,死亦不必傷悲,故生死之外無涅槃,涅槃之外無生死。宗衍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滴,漚生漚滅,復歸於水。」了達生死煩惱性皆空寂,就是了生脫死的涅槃境地了。

後唐保福禪師向徒眾說:「近來我氣力不繼,想大概世緣時限已快到了。」

門徒弟子聽後紛紛說道:「師父法體仍很健康。」

「弟子們仍要師父指導。」

「請求師父常住世間為眾生說法。」種種議論不一。

其中一位弟子問道:「時限若已到時,禪師是去好呢?還是留住好?」

保福禪師用安詳的態度,親切的口吻反問道:「你說是怎樣才好呢?」

這位弟子毫不考慮地答:「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隨緣任它去好了。」

禪師哈哈一笑說道:「我心裡要講的話,不知什麼時候都被你偷聽 去了。」言訖,跏趺示寂。這就是在生死煩惱中求得解脫自在。

2.在疾病痛苦中解脫自在:人吃五穀雜糧,誰無疾病?「英雄只怕病來磨。」疾病的折磨固然讓人難以忍受,如果我們能深達實相,病苦的當下,就是心靈開悟的契機。當我們有了病苦時,應當自念:身體是四大和合而有,假名為身,而四大無主,此身當然也沒有我的存在,是以病者了不可得;又此身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癡愛、執著有我而生起,所以疾病的根源在於我執不斷,妄想分別,攀緣六塵。因此歸根究底,我們應觀諸法空性,去除我執邪妄,不但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煩惱逼迫,更要兼除眾生的結使憂苦。這就是經中所述:「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玻」這麼一想,我們不但不會厭離病苦,反而在病苦中長養慈悲智能,形成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原動力,病苦的本身就成為解脫的藥方了。

3.在五欲六塵中解脫自在:五欲六塵也是隨著因緣時節而改變的假名幻有。《維摩詰經》說:「一切眾魔及外道是吾侍者。」如果我們能夠善用慾望 ,樂求善法,縱使在五欲塵勞中也不會墮落沈淪;如果我們能夠通達法性,雖然在生死波濤中也能歷險如夷。所謂「依真起妄,了妄全真」,懂得利用虛幻不實的色身、壽命、財物,來求取堅固不壞的法身、慧命及法財,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4.在有情眾生中解脫自在:我們的食衣住行,乃至處事接物,都會與眾生發生密切的關聯。盡避眾生外貌不同,習 氣的差異很大,但都是五蘊四大和合的假身。我們自己身體上每一個細胞,也是四大五蘊的假合。明白了這一點,心中就不會有人我的分別。自己身上的膿瘡疥癬,我們不嫌垢穢,耐心地包紮敷藥,能夠洞悉人我一體的真諦,我們就會把解除眾生的苦難煩惱,當作自己的事情。於是修習 四攝六度,是為了度脫眾生;莊嚴佛國淨土,是為了接引有情。當我們在度脫眾生,接引有情的當下,也就求得了自身的解脫。當我們無所為而為時,一切的羈絆束縛自然消失。

肆·結語

我們凡夫往往將自己的心靈和外界對立起來,生活因而成為一種負荷與累贅,悟道者因為用平等心來看待一切,在舉手投足間隨順法性,在煩惱中不見煩惱相,在生死中不見生死相,乃至不見修行相,不求解脫道,所以隨時隨地都是解脫自在的圓滿世界。《金剛經》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短短的開場白裡,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瑣事,然而對一個悟道者而言,一樣地穿衣吃飯,它所蘊含的般若風光以及所顯現的解脫境界,就與凡夫截然不同。

所以,解脫自在不是世俗的欲樂所能達到的境界,不是到另外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世界裡才能找到的幸福。從現實生活中,去體會心物一如,從大眾中去參證人我一體,才能找到解脫自在的境界。

第三篇 法身實相

壹·法身實相的定義

「法身」是指佛陀證悟的法性,是理知所成的法性之體,是清淨離垢妙極之身,不同於父母所生的粗陋垢穢生滅之身;「實相」是指諸法真實的體性。法身與實相具有相同的意義,《華嚴經》說:「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實相是涅槃的三德之一,具足一切功德智能,永離眾患,畢竟安樂,十力具足,妙用無窮,萬古不變,歷劫常存,福智圓滿,萬德莊嚴。經典中除了以實性、實際、一如、真性等來詮釋法身實相的真實不變之外,更常以否定的字眼來形容法身實相的不可思量,例如: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來、不去;不出、不入;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娶非捨;非有相、非無相;不可稱、不可量、過諸數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無作、無境;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等。

貳·法身實相的意義

「法身實相」是佛的自證境界,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諸經論為了化益眾生,而別立不同的名稱,各宗各派也本著自己的立場俺予不同的教義。雖然如此,百川歸於大海,各種教義都是相互融通無礙的。茲將各種說法詮釋如下:

1.法身實相是平等一如的理體:現象界的森羅萬象彼此消長,互為因緣,其理體是平等一如的空性。在差別的萬象中存有無差別的空性,就是萬有的實相。

2.法身實相是理事圓融的境界:萬有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是由平等的理體所緣起,所以宇宙萬有,無非空性,萬象的空性,也無非差別的現象。法身實相就是這種有空中道、理事不二的平等世界。

3.法身實相是相即相入的萬象:由於萬有諸法互相緣起,所以隨舉一法,都具有萬有的特性,每一法的力用都能無遠弗屆地遍及於十方一切諸法,而又不失其本位。此外,法與法之間,無力的諸法含攝於有力的一法中,所以法法都能藉著力用與其它諸法相互容受。以上是就空間而說諸法的相即相入。就時間而言,三世諸法遷流不息,過去之外,沒有現在未來;現在之外,沒有過去未來;未來之外,沒有過去現在。所以,三世諸法相即相入,重重無荊總之,同時俱起,相互顯發,沒有前、後、始、終之別的十方三世一切諸法,都是萬法的真實相貌。

4.法身實相是本自具有的佛性:世間的形形色色無一不是法身實相,然而凡愚眾生因為無明貪愛,執妄為真,將自己執著於萬法表面的假相上,所以處處覺得障礙隔離。佛陀因為證見法身,所以能超越時空,在清澄的心海中,印現出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森羅萬象。由此可知法身實相歸於一心,也就是我們本自具足的佛心佛性。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這個意思。

參·法身實相的證得

法身在那裡?實相是何相?由法身實相的意義看來,法身非身,非不身,因為它包含了全法界;實相非相,非不相,因為隨拈一微塵,都是實相的全體。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森羅萬象都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互相緣起,莊嚴無比的一大建設。蘇東坡的一首詩說得好:

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無非都是法身示現;一沙一石、一山一水,無一不是實相妙諦。甚至涓涓的溪流、颯颯的松濤也都是如來的法音宣流。當我們證入法身實相時,山河大地、宇宙虛空,乃至一切眾生,都是從自己清淨自性中湧現出來的智能活泉。所以法身實相就是我們週遭的人、事、物,法身實相就是我們本自具足的佛心佛性,法身實相是物我一如的境界。法身實相雖是諸佛的自證境界,然而每個人都具有佛性,只要我們本著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證見實相。因此,如何與三世諸佛共同遨遊在法身實相的世界中呢?

1.無我度生:「法性平等,無有高下」,契合法性,泯除對待,發同體悲心,度無量眾生,在實踐無我的當下,就是平等一如的法身示現;在千差萬別的眾生相裡,就可以見到無相無不相的真如實相。

2.無住生活:經云:「凡有所住,皆為非祝」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幻有的假相,不執不拒,內心寬廣,等如虛空,就能在行住坐臥中體會到「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實相世界。

3.無得而修: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法身實相,如果有修證的意念,便被修證之相所繫縛,就不是如實的修證。唯有無得而修,好比以空印空,以水印水,隨到隨遣,了無痕跡,才能見到本自具足的清淨法身。

《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