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講 認識戒律

守戒等於保護自己的色身,使身心兩方面永遠是充實的圓滿的,沒有缺點、漏洞。『大智度論』比喻受戒有如乘坐一個空氣袋渡海到彼岸,這個空氣袋不能有一點缺漏,若一點點的破洞,水就會灌進來而沉沒下去,到不了彼岸。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同時也點出了修行的功夫和道理。一個修行人犯戒後,身心漏失,精氣神不充沛,永遠到不了彼岸。所有藥師如來願一切眾生在他的法門中修行,毫無缺漏。

所有佛法的戒律有一統稱叫『三聚戒』,三個要點。聚是累積之意,積功累德,我們的功德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好比作生意賺錢,是一分一厘慢慢累積成很多錢。修行也是慢慢一點一滴累積善行,功德方能圓滿,這是『聚』的道理。

那三種聚戒呢?

(一)攝律儀戒

(二)攝一切善法戒

(三)饒益一切有情戒

一般人學佛受三皈五戒,乃至受八關齋戒或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戒等,這些在戒律是屬於『別解脫戒』,是特別的戒。別解脫戒是只求解脫這個世間,沒有求成就這個世間。換句話說,只求自己跳出這個世間,沒有做到改造、完成這個世間。別解脫戒又屬於攝律儀戒的一部分。攝是包括的意思,律是道德規範,儀是修道的端正威儀,也就是儒家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都屬於司聚戒中的攝律儀戒。

菩薩道大乘戒的一部分也屬懾律儀戒。然而懾律儀戒守得好只能說成就了『一聚戒』,累積此一種戒律而得的成果,其最高成就僅是梵行清淨,尚非『攝一切善法戒』。要達到攝一切善法戒非常難,換句話說,戒律有許多是消極的、躲避的;攝一切善法戒是積極的,利他利世的。

何謂『攝一切善法戒』?簡單明瞭地說,就是大家都曉得的『諸善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一切善法戒。這兩句話是佛學的重點,也是中國文化的重點,其所涵蓋的意義誰都知道,但是誰都做不到。

禪宗有一則公案,唐代有一位連法名也不用的禪師,在山上一棵大樹上造了一個像鳥窩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裡,人稱『鳥巢禪師』,白居易在杭州聽說有這麼一號人物,便前往參訪,白居易看鳥巢禪師住在樹上,十分驚訝地說:『師父啊!下面是萬丈懸崖,你住在這裡多危險啊!鳥巢禪師說:我一點也不危險,我看你才危險!』白居易心裡覺得奇怪說:『弟子位鎮江 山,何險之有?』職位比現在的省主席還大,那有什麼危險?鳥巢禪師說了兩句話:『薪火相交 ,識性不停。』其實人人都如此,心裡妄想像一把火一樣在煎,心裡的思想、情緒、業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學問好、修養高,馬上跪下來皈依鳥巢禪師,並且問師父怎麼修行?請求師父傳法。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話。鳥巢禪師說:『三歲孩子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知道而做不到有什麼用?如果做到了就是『攝一切善法戒』。攝一切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還不夠,必須饒益一切眾生行菩薩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

天下一切眾生沒有不自私的,所有永遠成不了菩薩,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眾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薩,做到『饒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饒益有情戒更是難辦,實際上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非發願饒益一切有情不可。你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首先發願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別快。

許多學佛、打坐或修道的人常常跟我說:『老師啊!我都沒有什麼進步。』唉呀!憑你那種行為、心性想要進步?如果有進步,那真是無佛理、無天理了!一切為自己,自私自利,那你進步了,我怎麼辦?他又怎麼辦?

所以你不要問為什麼沒有進步,沒有成就,為什麼做人做事有那麼多困擾?先問你自己發心、發願了沒有?做了幾件好事?

三聚戒包含了以上所說那麼多的意義,要想做到三聚戒不缺,談何容易?那麼究竟容易不容易呢?上面有一句話可供你參考,修行一切清淨之行--梵行。

《藥師經的濟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