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 意地第二之一

l本地分——意地第二之一

譯文

前面已經講完<五識身相應地>。什麼是意地呢?應當知道,意地也有五種體相,即意的自性、意的所依、意的所緣、意的助伴、意的作業。

什麼是意的自性呢?即心、意、識。心,即阿賴耶識,是一切有漏種子所隨逐的依止體,又能執受一切有漏種子和有根身,能引三界、六趣、四生的善惡業之異熟果體。意,包括恆行意和六識身無間滅意兩種。這裡的「識」是指第六識意識,能夠當下了別所緣的境界。

意的所依如下:等無間依,即意識;種子依,即如前所說攝藏一切種子的阿賴耶識。

意的所緣,包括與其相應的一切事物。假若是不與前五識共通而有的所緣,是受蘊、想蘊、行蘊,無為、不可見無質礙的色法、六根和一切種子。

意的助伴包括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妄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所有這些都可以與意同時生起,都可以作與意相應的心所法,所以稱為助伴。它們與意的所緣是同一個,行相下是同一個,同時生起,一一而生,都是由各自的種子而生,又互相應,有其行相,有其所緣,有其所依。

意的作業,初初能了別自己的所緣境,繼而能了別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又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能剎那了別也能相續了別。復能成為一切淨、不淨法升起的原因,或與一切淨不淨法同時生起,然後在喜愛與下喜愛的結果中執取分別。又能引發前五識產生業用,或者為因,令前五識與之相續流轉。

原典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1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雲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2,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雲何意自性?謂心3、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4、體能執受5、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6,謂恆行意7及六識身無間滅意8。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彼所依者:等無問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9。若不共者十,所緣即受、想、行蘊⑾,無為⑿、無見無對色⒀、六內處⒁及一切種子。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⒂、勝解⒃、念⒄、三摩地⒅、慧⒆,信⒇、慚(21)、愧(22)、無貪(23)、無瞋(24)、無癡(25)、精進(26)、輕安(27)、不放逸(28)、捨(29)、不害(30),貪(31)、恚(32)、無明(33)、慢(34)、見(35)、疑(36),忿(37)、恨(38)、覆(39)、惱(40)、嫉(41)、慳(42)、誑(43)、諂(44)、憍(45)、害(46)、無慚(47)、無愧(48)、惛沈(49)、掉舉(50)、不信(51)、懈怠(52)、放逸(53)、邪欲(54)、邪勝解(55)、忘念(56)、散亂(57)、不正知(58),惡作(59)、睡眠(60)、尋(61)、伺(62),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63),有所依。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64),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65);復剎那了別(66),或相續了別(67);復為轉隨轉(68),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69);復能引余識身(70),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71)。

註釋

1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即本地分中第二意地章中的第一節。《瑜伽師地論》的意地篇幅佔有第一卷的下半部分至第三卷。意地的內容攝括一切心意識而具有思量功能,它不同於五識、末那識,意地實際上是指整個精神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

2此亦五相應知:意地與前五識一樣具有五相相應,是應該知道的。

3心:梵語為質多(Citta),佛家各宗派解釋各異。唯識家認為心即集起心,即積集一切諸法的種子,又能使這些種子變成現行,即種子識、阿賴耶識。

4唯識家將一切種子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有漏法種子,這類種子是有煩惱垢染性的種子,它必須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它的變現必須受到阿賴耶識的攝持,所以稱為所隨依止。還有一類種子是無漏法種子,這類種子是脫離煩惱垢染的出世性的種子,它並不受阿賴耶識攝持,卻能寄寓在阿賴耶識中隨轉,所以稱為所隨依附依止。聽隨依附依止區別於所隨依止,前者僅依附而非受攝持,後者受攝持。兩者都依托阿賴耶識,都通過阿賴耶識轉。

5體能執受:阿賴耶識能執受一切種子。

6意:思量,即思惟度量,它不同於意地,此意只指意地中的一相。

7恆行意:恆審思量意。佛家認為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既無審(計度,辨識度量)又無恆,第六意識雖有審思量卻不恆,而第八識雖恆卻非審,唯有末那識(Manas)既審思量而又恆。所以恆行意就是末那識。末那梵語義就是意,佛家說末那就是意識所依托的根,為了稱名不混淆,所以將第六識名意識,將第七識以梵語名之末那。

8無間滅意:又名過去意,小乘認為意識也應有根,但又不能以什麼色為根,便認定無間滅意是意識的根,亦即後念之意識依托於前念之意識而得升起。大乘起,建立第七識、第八識,便以第七末那識為第六識的根,而對無間滅識作出新的闡說。

9一切法如其所應:前五識的緣慮到的境界,亦為第六識的所緣境。唯識家認為:意識能與前五識同時升起,並協助前五識認識境界。故又稱為五俱意識。五俱的情況還比較複雜,意識可以與五識中的任何一識俱轉,又可以與同時俱起的五識同時俱轉,總稱為五俱。

十若不共者:如果意識不與前五識共所緣。

⑾蘊:同類現象蘊集、聚積。佛家認為人也好,宇宙也好,無非是各類精神、物質現象的聚積,如將各種現象一一解析開便見不到什麼實物。佛家將人與宇宙共分為五蘊,除受蘊、想蘊、行蘊外,還有色蘊、識蘊。由於此處列舉的是不與前五識所緣共者,所以排除了色蘊;又識蘊歸入了下文的內六處,所以此處也不舉。

⑿無為:又作無為法,以其不具有因緣和合性、無造作性,故稱之。佛家認為一切現象都是五蘊假、仗因托緣而生的,有造作的,所以稱為有為法。有為法的實相是無為法,具有不生不滅、無來無去、非此非彼、永恆真實的性質。唯識家將無為法分為六種,即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唯識家還認為,六無為中最根本的是真如無為。

⒀無見無對色:既看不見又無質礙的相狀,如有表業及三摩地所產生的相狀。有表業,即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都具有善、不善、無記性;而善、不善、無記的造作,實際上是由思發動的。所以有表業所生色,其實是身、語業體現了意念的相狀,而意念的相狀本身卻是無見無礙的。三摩地即靜慮所產生的相,也是思的或意念的相狀,雖然分為四個階段即四禪定,心念相狀各異,但都是無見無對。之所以還稱為色,是因為還存在著相狀,有間接的體現形式。

⒁六內處:又作內六處,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⒂欲:對所愛好的事物希望追求的心念。

⒃勝解:形容解力強勝,以致作出判斷選擇後不再猶豫疑慮,也不受其它的事因影響。類似於一般所說的信仰、主見、決定、執著等。

⒄念:對過去經歷體驗的事明記不忘,即憶念。

⒅三摩地:即定。對所觀想的境界專注不散。

⒆慧:對所觀想的境界推度決定,斷卻疑念。

以上五種心所法稱為別境(注⒂~⒆),即非遍行,只是對特定的部份境界起心念,如欲對非喜好境、勝解對非決定境、念對非經驗境、三摩地對非專注境、無慧的邪見對所疑境都不起作用。

⒇信:信佛法實相的義理,即信其有實;又信三寶有清淨功德,即信其有德;還信其有能,即相信自己和別人都能通過修習 佛法獲得成就。

(21)慚:對所作的過失罪惡感到羞恥,通過自我對賢善的尊崇,生起止息重犯的心念。

(22)愧:對所作的過失罪惡感到羞恥,由於被世人訶責厭棄而感到愧疚畏怯,生起止息重犯的心念。

(23)無貪:對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活不貪愛、不執取的心念。

(24)無瞋:對痛苦、產生痛苦的原因及其它任何違逆自己的事,都以柔和不憤恨的心境相待。

(25)無癡:對諸事理明解,不受謬誤、虛妄迷惑的內心活動。

(26)精進:又作勤。精進的內心狀態有五種:一被甲精進,勇猛無畏地奮進;二加行精進,不斷自我策勵;三無下精進,進步中不自輕蔑怯懼;四無退精進,遭挫不屈,精進不已;五無足精進,雖有所成,並不滿足,更進不退。

(27)輕安:心境遠離雜染轉為輕適調暢、安穩不亂的內心活動。輕,雜染煩惱為粗重,遠離粗重則為輕。安,調暢安穩。

(28)不放逸:在無貪、無瞋、無癡的基礎上,勤奮不已地修習 一切斷妄契真的世間、出世間的善事的內心活動。

(29)捨:又稱捨、行捨,在無貪、無瞋、無癡的基礎上勤奮不已地修習 ,達到心境平等正直的內心活動。捨,捨離偏執。

(30)不害:在無瞋的基礎上使心性修到不去損害有情眾生境界的精神活動。

以上十一種稱為善法(注(20)-(30)),即善心相應的心所法。佛家認為,不放逸、捨、不害屬於假有,即是在別的心理活動基礎展開的;其它都屬於實有,即有自性,相對的獨立性。

(31)貪:對三界生活貪愛執取的心念,也是眾生心性受雜染、生煩惱,在三界輪迴受生死苦的重要原因之一。貪障蔽無貪,無貪對治貪。

(32)恚:即瞋。對痛苦、產生痛苦的原因及其它任何違逆自己的事無不憤恨,概不容忍的內心活動。佛家認為瞋恚是廣泛的一種內心活動,造業為害最烈。恚障蔽無瞋,無瞋對治恚。

(33)無明:即癡。對諸事理不能明解,易受謬誤、虛妄迷惑的內心活動。癡障蔽無癡,無癡對治癡。

佛家稱呼貪、恚(瞋)、無明(癡)為三毒、三不善根,認為一切污染都是以它們為根本生發的。

(34)慢:即傲慢不讓,恃己所長,傲慢待人的心理。慢,分為多種,一慢,對比自己差的,必計較自己已勝;對與自己相等的,必計較自己不差。二過慢,對勝過自己的,妄認定自己與別人相等;對與自己相等的,妄認為自己比人強。三慢過慢,對勝過自己的,反認為自己勝過別人。四我慢,自己本是五蘊結合的虛幻身,卻自恃有主宰的實我。五增上慢,沒有證悟佛道功德卻妄以為自己已證悟。六卑慢,別人修道功德勝過自己卻自以為相差無幾。七邪慢,自己本無功德卻自以為有功德。

(35)見:也作惡見。即對各種真諦作出顛倒錯誤的推度見解。佛家一般將見分為五種,一薩迦耶見《Sat-kayadarsana),意即身見,對五蘊結合的虛妄的自身及身外境妄計為實有;二邊見,又作邊執見,即偏執見,其中分為常見(妄以為「我」恆常不改,歡樂永享)、斷見(妄以為「我」死後斷滅,不受報應);三邪見,謗毀否定佛道因果報應義理的見解,佛家認為執邪見的人作惡最狂妄無忌;四見取,意即執取前三見(身見、邊見、邪見),妄以為它們為最勝,能獲理想涅槃境界;五戒禁取,又作戒取見、戒盜見,妄以為外教依據惡見定的戒律禁條是能導人向善涅槃的。

(36)疑:對佛道各種諦義深懷疑慮,猶豫不定。

以上六種心所法(注(31)~(36)),稱為六根本煩惱,即這六種煩惱能生發出其他種種煩惱,所以又稱六本惑。

(37)忿:對現前違逆自己利益的人和事勃然大怒,不可遏止。是瞋的一種表現。

(38)恨:心懷仇恨不捨。是瞋的一種表現。

(39)覆:覆義即隱覆、藏蔽。造罪後恐失利益、榮譽,竭力掩蓋的心理。在貪、癡基礎上產生的心理。

(40)惱:平素懷恨,遇事觸動便起惱怒。

(41)嫉:嫉妒別人的長處、成就。也是瞋的一種表現。

(42)慳:秘藏財物慳吝不施捨。是貪的一種表現。

(43)誑:為獲取個人名利處心積慮誑騙世人。在貪、癡的基礎上產生。

(44)諂:阿諛諂媚,掩蓋自己,誘人中計的心念。在貪、癡的基礎上產生。

(45)憍:即驕。自恃其長,驕傲放縱不可一世。也是貪的一種表現。

(46)害:存心損害有情眾生,為瞋的一種表現,能障蔽無瞋。

(47)無慚:對自己所作的過失罪惡不感到羞恥。無慚能障蔽慚。

(48)無愧:自己有了過失罪惡受到世人訶責厭棄,並不感到畏懼羞恥。無愧能障蔽愧。

(49)惛沈:昏沈蒙昧,無心觀想,不能明達。

(50)掉舉:內心輕浮躁動不能靜止,能障礙行捨、三摩地。

(51)不信:對佛道諸法實相的真諦、佛法僧三寶具有清淨功德、世間出世間善根持不相信的態度。不信能障礙信。

(52)懈怠:明知應該修善斷惡卻懶惰不努力的精神狀態。懈怠能障礙精進。

(53)放逸:在貪、瞋、癡基礎上對修善斷惡懈怠不力,以至放縱蕩逸。此心所是在貪、瞋、癡三毒和懈怠的基礎上生起的。

(54)邪欲:對所愛好的惡事物生起希望、追求的心念。邪欲是欲的負面表現。

(55)邪勝解:判斷選取惡事物、反對佛道真諦毫不猶豫。邪勝解是勝解的負面表現。

(56)忘念:即失念,對過去經歷體驗的事不能明記不忘。忘能障礙念。

(57)散亂:心緒散亂,對所觀想的境界不能專注。散亂與掉舉略有差異,掉舉對一事有多種解,不能深入理解得出定見;散亂對多種事物持一種心念,忽此忽彼,無法抉擇。散亂也障礙定。

(58)不正知:對所觀想的境界持荒謬錯誤的見解。不正知在惡慧及癡的基礎上產生。

以上二十二種心所法稱為隨煩惱(注(37)-(58)),又稱為隨惑,它們都是隨從根本煩惱所產生的更為具體的煩惱。《瑜伽師地論》與通常沿用的《百法明門論》在歸納隨煩惱上略有差異,後者只列了二十種,而前者卻多出了二種即邪欲、邪勝解,這兩種都是別境中的負性面。

(59)惡作:又稱為悔。嫌惡所作過的惡,追悔不安的心理活動。

(60)睡眠:又作眠,身入睡夢不由自主,心處昧暗。睡眠能障礙觀想。

(61)尋:即尋求推度。對事理的粗略尋思。

(62)伺:即伺察。對事理由粗略尋思轉成深入精細的思考。

以上四種心所法統稱為不定,意即這些心理活動的內容善惡性質不能定,因為它們都屬於假有,即建基於別的心理活動基礎上,所以它們的具體活動內容的善惡性質必須與其它的某些心理活動相聯繫才能定。

(63)有所緣:有一定的對象才形成意與心所相應的複雜相狀。

(64)了別自境所緣:意識能對一切法,不管是共五識所緣還是不共五識所緣的,一切法即一切現象也都是意識覺知識別的對象境界。

(65)去、來、今世:佛家是以主體十二因緣因果報應來劃分三世的,果法已滅稱為過去世,已生未滅相為現在世,現世的因所致的果未生為未來世。

(66)剎那了別:在極短的一剎那間對境的覺知識別。意識的剎那了別即尋求心。

(67)相續了別:在善不善心的相續流轉中覺知識別對境。相續了別是意識的相續了別在決定心之後。

(68)為轉隨轉:指轉與隨轉謂意識即將作業時,若能為因,而引發其業,則稱為轉心或能轉心。若意識與其業同時生起,而不相離,則稱為隨轉心。

(69)取愛非愛果:由意識淨不淨的作業獲得可愛或不可愛的果報境界。生人、天趣為可愛果境;生地獄、畜生、鬼趣為非愛果境。

(70)引余識身:意識先生能導引其餘的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生發行運。

(71)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在五識先生引動意識相應生後,意識就作為決定性原因發起,與五識或者善或者不善性質相同的相續流轉活動。

譯文

又各種意識與其餘前五識體相比,還具有前五識沒有的精細深廣的造作活動,指的是思量識別對像境界、精細思慮對像境界,如昏醉內心惑亂、如瘋狂失常意亂、如昏夢心意昧暗、如從昏夢中覺寤清醒、如命終時心氣悶絕、如悶絕過後出離生死入涅槃,如能發起身體造作和言語造作,如能遠離對塵世生活的希求、如能使遠離對塵世生活希求的心退轉,如斷善根、如續善根,如死、如生等。

什麼是思量識別對像境界呢?由七種分別構成,即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所說的有相分別,即先前率爾心位所受的境界相。諸根成熟又善曉名字語言的有情眾生,對於先前所受境界的分別作用。

所說的無相分別,即隨先前的率爾心所引之境,不善曉名字語言的嬰兒等所起的分別作用。

所說的任運分別,指的是面對現前的對象境界,隨順意識境界的勢力,自然流轉所進行的思量識別。

所說的尋求分別,是對於各種事物進行觀察並粗略思考後所起的分別作用。

所說的伺察分別,是對已經粗略思考過、已經觀察過的境界,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並形成完整確定的觀念過程中,所起的思量識別作用。

所說的染污分別,是指對所貪愛的已經過去的事物,所進行的思量識別;對渴望將來能獲取的可愛事物,進行思量識別;對戀戀不捨的現行事物,進行思量識別。對所愛好的事物之希望,追求的思量識別,對其他任何違逆自己的事,懷忿怒不容忍的思量識別,懷著損害有情眾生所進行的思量識別,或隨與根本煩惱、隨煩惱相應所進行的思量識別。

所說的不染污分別,有善類和無記類,就是出離情慾所產生的思量識別、對違逆自己的事物或痛苦不懷忿恨所進行的思量識別、懷著不損害有情眾生的心情所進行的思量識別,或隨著信等修善法類中的任何一種相應所進行的思量識別,或於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舉止有威德合軌則所進行的思量識別,從事繪畫、雕塑等工藝技巧時所進行的思量識別,以及佛、菩薩為了軟化有情眾生,以神通力變現種種有情眾生時所有的思量識別。

如此等類,稱為思量識別對像境界。

原典

又諾意識1望余識身,有勝作業2,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雲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3所起分別。

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4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5所有分別。

任運分別6,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7所有分別。

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8。

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9所起分別。

染污分別十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⑾、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耽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不染污分別⑿者,若善、若無記⒀,謂出離分別⒁、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⒂相應,或威儀路⒃、工巧處⒄及諾變化⒅所有分別。

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註釋

1諸意識:包括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

2勝作業:精細深廣的造作活動。佛家認為前五識的作業都是粗劣的,勝作業只有意識才具有。

3諸根成熟善名言者:各種感覺官能都已經成熟而且善於運用概念言辭的人,一般揩少年以上的人。

4隨先所引:隨順決定心所擇定的境界起染淨心、等流心所進行的思量識別。六識實具有五種心,即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決定心對尋求心所尋的境起決定作用,尋求心所尋的境相對於決定心稱為先境,但是無論尋求心、率爾心都沒有分別作用,所以此處「先」非指尋求心、率爾心,而是指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具有分別作用,但它們必須隨順先境起分別作用,先境即是決定心所決定之境。由於染淨心、等流心所分別觀想前念先境,沒有明確的具相,所以屬於無相分別。由於此處辭句義玄,所以作了以上較詳的闡釋。

5嬰兒等不善名言者:嬰兒、幼兒等不善於運用概念言辭的人。嬰兒等,除嬰兒外,不善於名言的還有未能通事的幼兒。不善名言的分別沒有明確的具相,所有也稱為無相分別。

6任運分別:自然分別。任運,任境界現象運轉,不加造作,義同自然。

7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此指意識的一種特殊的分別對像境界的精神活動,由於境界極其恢宏或極其勝妙或極其宜人,因而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或者心意對境界已極其熟悉,曾千百遍領略,所以一旦面臨此類境界,意識不須更加造作就能剎那思量識別,隨順境界自然如化。這類意識的現象,頗類似一般心理學、美學所謂的潛意識、感悟,在心理學機制上與中國禪宗的頓悟也有類同之處。

8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此處的尋求,不等同於前面所說的五心的尋求心。五心中的尋求心是起意識過程中的一個短暫的初階,而觀察尋求所起分別是在心所法尋的基礎上所起的分別作用。

9安立:建立,此處指思惟形成結果。

十染污分別:對境界的思量識別過程受到煩惱污染或受到煩惱的左右。

⑾於過去顧戀俱行:貪愛已過去了的事物所產生的思量識別,對所貪愛的過去事物進行的思量識別,或釋為對過去事物懷有貪愛進行的思量識別。

⑿不染污分別:對境界的思量識別過程不受煩惱污染左右。

⒀若善、若無記:如善性的、非善非惡性的分別。

⒁出離分別,出離情慾所產生的分別。出離,出離情慾,佛家所倡的修養至涅槃。

⒂信等善法: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善類心所法。

以上講到出離、無恚、無害、信等善法相應,分別都屬於不染污分別中的善類分別。

⒃威儀路: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舉止,有威德合軌則。路,此處指舉止之道。

⒄工巧處:繪畫、雕塑、技術、機關、陰陽、歷數等等工藝技巧作時的心念。處,梵名阿耶怛那(Ayatana),意即處,即所謂根、境為心、心所法生發之處,此處意指作工巧時的心念。

⒅諸變化:菩薩為了教化眾生憑著神通力變現種種有情眾生時的心意。

以上列舉的威儀路、工巧處、諸變化,當意識分別與它們相應生起作用時,就屬於不染污分別的無記分別。此處的威儀路、工巧處、諸變化的無記性屬於無覆無記。

佛家說無記有兩大類,一類有覆無記,即體本性具有妄惑,只是因為極劣弱沒有顯出惡性,如第七識,所謂覆即覆隱聖道;一類無覆無記,即體本性不具有妄惑,如內法的阿賴耶識自體、五勝義根,外法的山河草木等。無覆無記就人而言又分為四種,即異熟無記、威儀無記、工巧無記、變化無記。本文無記分別沒有提及異熟,是因為異熟僅僅以作業引導,不屬於分別。

譯文

如何才是精細思慮對像境界呢?就是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不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既不是依循真理又不是不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

所說的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就是不在真實有的事物上增益,如四顛倒那樣不真實有的事物。四顛倒如下:誤認無常(非永恆)為常(永恆),誤認苦為樂,誤認不淨為淨,誤認無我為有我;也不像各種邪見那樣損減各種真實有的東西,各種邪見即如不主張佈施等各種錯誤的見解;或者是以法住智,如實瞭解知曉各種所知的事物;或者是以菩薩善的清淨的出世間智,如實覺悟知曉所知的各種事物。所有這些,稱為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如果與此相反,應當知道,這就稱為不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

所說的既不是依循真理又不是不依循真理精細思慮對像境界,是依據無記智慧,審思觀察各種事物。

所有的這些,就稱為精細審慮對像境界。

原典

雲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1、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2。

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3,有如四顛倒4——謂於無常常倒5、於苦樂倒6、於不淨淨倒7、於無我我倒8;亦不損減諸真實9,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十行;或法住智⑾,如實了知諸所知事⑿;或善清淨出世間智⒀,如實覺知所知諸法⒁。如是名為如理所引。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⒂。

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註釋

1如理所引:佛家講求契真悟真、通達真如真實,所稱的理,也就是關於真實的諦義;逕稱最高的真如(即絕對真理)為理體。

2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精細思慮對像既不契合真實的理又不違悖真實的理。

以上所說的理,都是佛家概括的關於真實的諦義,佛家所說的真實是對現象世界的否定和對現實現象的出離,而不是指一般所說的客觀實在和規律。

3不增益非真實:精細思慮對像境界時不是加強那些不合真實的觀念。

4顛倒:又作顛倒見,以虛為實、以假為真、以苦為樂等顛倒是非真假的思想觀念。

5於無常常倒:佛家認為一切現象都是五蘊結合因緣所生,無一不是虛假不實、流轉變易的,因而都是無常的;只有超脫現實現象的實相、空相,真如理體才是恆常不變、不生不滅的。但是作顛倒見的人卻把無常的看作是常的。於無常常倒,還可以譯成把無常的看作是常的,或對無常作常的顛倒見。

6於苦樂倒:佛家認為人生無非是苦。苦,梵語為豆怯(Duhkha) ,意即逼惱身心,經籍列舉的苦數林林種種,諸如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會合)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五陰即五蘊,五蘊結合的人身生長熾盛受苦,五蘊的身心盛受一切苦)。但是眾生往往貪戀三界生活,將苦視為樂。佛家又認為出離生死涅槃成佛為樂,眾生卻以之為苦。

7於不淨淨倒:佛家認為現實現象、三界生活、情慾煩惱、見思惑迷等都是雜染心性污垢不淨的,只有出離煩惱、超脫世間、斷妄契真,涅槃清淨才是淨的。但是眾生執迷不悟,以不淨為淨。

8於無我我倒:對無我與我作顛倒觀。佛家認為一切事物現象都是五蘊假合因緣所有,離散流轉便成為虛幻,所以不可能有獨立的實體、不變的主宰(我)。人本身也是如此,但人往往執迷地認為虛幻的自身具有主宰性的我。我,獨立的具有主宰性的永恆實體。

9不損減諸真實:精思思慮對像境界時不是損減那些符合真實的觀念。

十謂無施輿等諸邪見:指的是妄說佛家沒有施與等各種譭謗佛道的謬論。邪見,謬見。佛家特指否定佛教義理的論見。無施與,妄說佛家沒有施與。

施,是佛家六波羅蜜(Paramita,意即度到涅槃彼岸)之一,是佛家修行的重要法門,要求向眾生施與財物,施與無畏的精神,施與種種佛法義理。

無施與等,諸邪見除無施與外,還有妄說世間無真阿羅漢,無因果報應等。諸邪見行,以各種邪見譭謗佛道。

⑾法住智:能知三界因果道理的世俗智,此智依教法而生,所以稱為法住智。

⑿如實了知諸所知事:循依真實完全解知、所應解知的各種佛家關於人生宇宙的名相義理,諸如三法印、苦集滅道、因緣和合、惑業苦之類。

⒀善清淨出世間智:修習 佛道達到四種果位的智慧。小乘修道達到的果位有四種,即須陀洹果(Srotapanna—phala,意為預流果,即初入聖道)、斯陀含果(Sakrdagami-phala,意為一來果,即還須來欲界受生一度)、阿那含果(Angami—phala,意為不還果,即不再來欲界受生,只到色界、無色界受生)、阿羅漢果(Arahat-phala,意為不生果,即永入涅槃,不再來三界受生)。前三種果位稱為有學位,即余有受生的學位還須學;後一種果位不再受生,稱為無學位,即無須再學。前三者稱為清淨,後者稱為善清淨。四者都屬於修出世間法,都具有出世間智。

⒁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循依真實覺悟通曉所應知曉的各種法義。這各種法義指百法,即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依靠非善非惡性的智慧精細思慮舉止的威德軌則、工藝的巧作、菩薩的隨意變化等等事理。

譯文

什麼是昏醉內心惑亂?指的是,或者由於所依托的身體太弱劣,或者不習慣飲酒,或者飲酒次數太多,或者飲酒超過自己的酒量,就導致酒醉後或類似酒醉後的意識惑亂。

什麼是瘋狂失常意亂?指的是,或者由先世造作導致現世果報,或者由於合成人 身的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關係不平衡協調,或者因受到驚嚇恐怖萬狀而精神失去自我控制,或者由於死穴受到打擊,或者由於鬼魅附體作怪,造成瘋狂失常意亂。

什麼是昏夢心意昧闇?指的是,或者由於所依托的身體太弱劣,或者由於過分疲倦意識失去自制,或者由於進食太多致使身體負擔沈重,或者由於內心昏昧使意識難以行運,或者由於停息一切行事造作,或者由於嗜好睡眠,或者由於人身以外的種種原因作用(例如由搖扇使人涼爽昏睡多夢,或者由於他人用密咒加害,或者由於服了迷魂 幻藥,或者由於受到威勢勇猛神驗難測的力量作用),發生昏夢心意昧闇。

什麼是從昏夢中覺寤清醒?指的是,睡眠時間增長時,疲倦終於解除的緣故,有所作為如期寢眠的緣故,或者有身外的各種原因作用的緣故,使人從昏夢中覺寤清醒。

什麼是命終時心氣悶絕?指的是,由於六大界合成的身體中風的動性和火的熱性的錯亂,或者由於捶打,或者由於腹瀉(如瀉得過分轉成痢疾和出血),或者由於極度勤勞,致使心氣悶絕。

什麼是從昏惑中清醒?指的是,在悶絕過後出離生死入涅槃。

原典

雲何醉?謂由依止性1羸2劣3故,或不習 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雲何狂?謂由先業所引4,或由諸界錯亂5,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6,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

雲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弱,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7,或由於闇相作意思維8,或由休息一切事業9,或由串習 十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⑾,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

雲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⑿故,有所作者⒀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雲何悶?謂由風熱亂⒁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雲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註釋

1依止性:意識聽依托的意根體性。

2羸:瘦弱,此形容體性弱。

3劣:此形容意根弱劣,不適應激烈、緊張、複雜、繁重的精神活動,終致昏惑混亂,佛家也稱這種內心狀態為醉。

4由先業所引:由先世造作導致(現世果報的癲狂)。

5諸界錯亂: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的結合失衡不協。色身由六大界和合生,六大界和合關係不平衡、不協調即為錯亂。諸界,即六大種。唯識家認為六大界和合失衡,是導致人神志癲狂的重要原因。界,相當於所謂大種,即宇宙構成元素。

6末摩:Marman,梵語意為支節或死穴、死節。死穴受打擊極為痛苦,重則喪命。佛家說人死穴有六十四處,另說有一百二十處。

7貪所沈重:進食太多使身體負擔沉重。這種情況常常使人昏睡多惡夢。

8闇相作意思維:內心昏昧使意識難行多生睡夢。闇相,內心處於昏暗狀態。

9休息一切事業:停息一切行事造作。這樣易使人昏睡多夢。

十串習 :多次習 行。

⑾明咒:即密咒、真言。佛家認為有的密咒具有神秘的作用,有的咒可使人失去神志,昏睡生夢。咒,梵語為陀羅尼(Dharani) ,陀羅尼含義甚多,此處主要指咒陀羅尼,即神驗莫測的秘密語。

⑿不勝疲極:疲倦終於解除。

⒀有所作者:佛家對睡眠之道有一系列的要求以達到修善淨心,雖寢睡心不縱亂,覺悟清醒。

⒁風熱亂:風熱過亢,就狂躁不止,體溫 高熱,呼吸急促,氣息悶絕;風熱極弱,就體溫 趨冷,呼吸漸弱至悶絕。

譯文

什麼是發起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指的是由於發動身體、言語造作的思慮先活動:其次由於預先考慮一番後,生起決定心對未來境(將要做的事)有所選擇,於是再生起對可愛樂作的事的希求心念;再次由於接著希求心念後,內心產生要發動身體、言語造作的念頭;再次由於發動身體、言語造作的念頭生起後,再支動身體、言語隨順那念頭生起作用,從此就發起了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

什麼是離欲?指的是,隨著出離情慾煩惱的善根種子成熟的緣故,從他人處聽受到佛法的,並將此作為依據使自己獲得正修契真的緣故,遠離那些障礙聖道的煩惱的緣故,以種種慧巧方便修習 正法作循依真實不顛倒思惟的緣故,因此才能離欲。

什麼是離欲的心退轉?指的是由於貪戀名利,根性鈍劣的緣故,初修靜慮的人,反覆多次思慮種種禪定相狀的緣故,修習 靜慮獲得相應卻忍受不住停滯退步的緣故,被煩惱障礙的緣故,受惡友影響的緣故,便使離欲的心退轉。

什麼是斷善根?指的是由於根性慧利的人作了各種最樂意做的惡事,將來必得惡果現行事的緣故,隨順那些引導自己向惡的人行事所得的緣故,那些人心生反佛思想極為嚴重,頑固到底的緣故,那些人在作一切現行惡事過程中對將來墮入惡道受苦沒有絲毫畏懼的緣故,以損害其他眾生為樂,不存絲毫同情心的緣故,皆能斷善根。這些人的阿賴耶識中由先世善因形成的種子也稱為善根,不貪愛塵世生活、憤恨一切苦痛等等的現行也稱為善根。只是由於在建立現行的善根過程中途轉向作惡事,才稱為斷善根;並非由於永遠拔掉了他們的具有善性的種子的緣故。

什麼是續善根?指的是由於根性慧利的緣故,看見親朋好友在修習 能獲福德的佛事的緣故,到修行勇進的人那裡聽受真正佛法的緣故,對違悖佛理的各種謬見產生猶豫,從而轉向決定證悟真正佛法的緣故,能使已斷阻的善根續接上。

原典

雲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1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2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雲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3成熟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4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5故,方能離欲。

雲何離欲退?謂性軟根6故,新修善品7者數數思惟彼行狀相8故,受行9順退法十故,煩惱所障故,惡友⑾所攝故,從離欲退。

雲何斷善根?謂利根⑿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⒀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⒁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⒂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⒃,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⒄。

雲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⒅故,見親朋友修福業⒆故,詣善丈夫⒇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註釋

1智:此處意指在有所行為前先動腦思慮計劃一番,即預先考慮。

2身、語業風轉:支動身、語業風隨著內心轉動。佛家認為萬物能動是因為有風(動性),人呼吸是風,造作也如風的支動或動性顯現,所以業也稱作業風。

3離欲根:出離情慾或出世間涅槃的種性。唯識家是以阿賴耶種子種性來解釋善、惡根的,人有善根即出世種性,但必須成熟變現方能實現離欲,得以證悟還滅。

4障:障礙人修聖道,煩惱的異名。諸佛籍列舉的障數大同小異,本論列舉的障主要有三,一是加行障,對加力修行的障礙,如體弱多病、缺少食物等經不住修行加力;二是遠離障,對遠離塵世的障礙,如貪戀塵世種種愛樂事理不想捨離;三是寂靜障,對禪定靜思的障礙,如放逸自滿思緒騷亂,使心難以安定靜修。

5方便正修無倒思惟:以種種慧巧方便修習 徹底覺悟解脫的正法,作循依真實不顛倒的思慮。方便,Upayakausala,修習 佛法的慧巧方法。正修,修習 徹底覺悟解脫的正法。

6性軟根:貪戀名利,根性鈍劣,在修習 中輕易退轉。軟,貪戀名利遏制善性。

7善品:此處指修靜慮(禪定)法,因旨在離欲,所以稱為善品。

8彼行狀相:修靜慮法,每至一定地都有內心種種行運稱為行,行運的狀相或內心狀態為行狀相。

初修習 禪定的人,因思惟其狀相得以進入靜慮境界;但是往返多次思惟生雜念,又不能升登無漏究竟境界,因而有可能從離欲過程中退轉,出定。

9受行:靜慮時內心行運效果獲得了。

十順退法:或忍受不住靜慮時的喜樂、功德,或未能調練好諸根以便進步,或貪戀已有效果等等順次退還以至喪失一切成果。

⑾惡友:引導自己向惡的人,惡指悖違佛道;相反地,引導自己起善向佛的人為善友。

⑿利根:素質慧利;相反者為鈍根,即素質愚鈍。此處利鈍,都是指攝受佛道的可能程度。

⒀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作了各種最樂意做的惡事,必然導致將來墮入惡道的現行事。成就,此處只是講作成了,不是常講的功德成就。上品,佛家將導致惡果的煩惱惡行分為不同等次,行相猛利、程度極重者為上品,次為中品、下品;上、中、下三品中又細分為上、中、下三品,如上品中又分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其它類推。惡,其現行導致將來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者稱為惡。現行法,現行現象。

⒁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那些人心生反佛道的思想極為嚴重,頑固到底,摧折善法。邪見纏,由自己心生邪見固執不改。所謂邪見即認定無因果、無施與等。

⒂得無畏:存在無怖畏心,此處無怖畏不是佛家常說的因脫離三界六道無怖畏,而是指對可怕的後果沒有意識到而無怖畏。

⒃相違相續:即相違性的相續,相違作為修飾成分;相續即續接著的。

⒄非由永拔彼種子故:前文講到善根有二種,一是種子善根,二是現行善根。此處所講的不是拔掉第一種善根,而是斷阻了第二種善根。

⒅性利根:與前面的性軟根相對,即根性慧利的善於接受佛法真諦的本性。

⒆福業:特指能獲福德的佛事。

⒇善丈夫:也略說為丈夫,指修習 佛道勇進不退的行人。

譯文

什麼是死?指的是由於眾生的壽命到盡頭的緣故致死。這死又有三種,就是壽命已盡的緣故致死,福報已盡的緣故致死,不避開導致死的原因致死。理當知道這也可以說成壽盡時死、未到壽盡時死二種,這或者是懷抱善心死,或者懷抱不善心死,或者懷抱非善非不善心死。

什麼是壽命已盡的緣故致死呢?如同臨終前感受到自己壽量已盡所以要死,這就稱為時死。

什麼是福報已盡的緣故致死呢?如同有一種供維持生命的條件欠缺的緣故致死。

什麼是不避開導致死的原因致死呢?如世尊所說的,有九種原因導致不能滿壽命時期死。是哪九種原因呢?就是進食不合身體的需要量,吃的食物對身體沒有營養價值,已吃的食物未消化還進食不斷,吃的食物使身體苦痛難忍卻不吐出,上述原因釀成的疾病嚴重化卻不設法除病,已患重病拒不就醫服藥,不知道攝取的食物對自己是有害還是有益,在不適宜的時候行男女婬事、過量行男女婬事,以上原因致死稱為非時死。

什麼是懷抱善心死呢?如同有一人將要命終時,自己回憶起以前修習 過的善法,或者又由別人使他回憶起以前修習 過的善法,有了這二種原因,這時,對佛道的信念等等各種善的心念升起在內心,甚至在內心裡浮現出明晰的事理相狀。如果心中處於昏昧任心意浮動,各種善的心念隨即消失,只留存非善非不善的心念。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這時,對曾經修習 過的善法已經不能回憶起,別人也不能使他回憶起來。

什麼是懷抱不善心致死呢?如同有一人將要命終時,自己回憶起以前反覆不斷習 行的惡法,或者又由別人使他回憶起以前反覆不斷習 行的惡法。他在這時,對塵世生活的貪戀心、對一切違逆自己的痛苦、憤恨等各種不善的心念一起生起在內心。至於在內心裡浮現出明晰事理相狀時,和內心處於昏昧任心意浮動時的情景,如同前面已經清楚解說的一樣。

又懷抱善心死的時候,死得安樂,將要命終時,沒有極重的痛苦感受逼迫自身。懷抱噁心死的時候,死得苦惱,將要命終時,有極重的痛苦感受逼迫自身。又懷抱善心死的人,會現出不是淆亂怪誕的形相;懷抱不善心死的人,會現出淆亂怪誕的形相。

什麼是懷抱非善非不善心死?指的是行非善非不善法的人,或者沒有行什麼法的人,將要命終時,自己不能回憶起什麼,別人使他回憶時也回憶不起什麼。這時,懷抱非善非不善心死,既不是死得安樂,也不是死得苦惱。又行非善非不善法的人,將要命終時,或者自然地回憶起從前習 行過的善法和下善法,或者別人使他回憶起從前習 行過的善法和不善法,他在這時,對過去多次習 行印象最強的,心裡特別回憶起,至於其它的一切就都忘了。

如果一生中,沒有什麼印象特別深刻的,他在這時,隨著自己開始的回憶,或者別人使他回憶,除此之外,不再起其餘的心念。這時,由於二種力量的推動,而得命終。這二種力量,指的是於無意義言論中放逸墮落的力量,和過去世所造的善、不善的業力。

前世造作引來的現世果報身已承受完了,如果現世一生作不善事,定會在這死時,承受一生作的各種不善事所導致的未來世中受苦的果報身的相,變現出如同在夢中見到種種令人悚心的怪誕可怖景象。對於這種種怖畏的景相,世尊說:

如果有人生前造下不善業,他在這時,形相如同日落的時分,群山峰影等等,先遮掩部分陽光,漸漸遮掩全部陽光,最後完全掩蔽光明,一片黑闇。此人臨終時所見的這些相,是從明晰逐漸闇昧。

如果先受盡前世造作引來的現世苦果,轉而修習 善法,就與上述狀況相反,當知如此人所見到的相,是從闇昧逐漸明晰。其中有不同的地方,是這類人將要命終時所現出的未來世中的果報身相,如同在夢中見到的是種種令人悅意舒適的景相。

如果有人作了極不善的事,臨終時見到這種怪誕可怖的景相,於是流汗毛豎,手足亂擾,大小便失禁 ,雙手摸索虛空,翻睛吐沬,他在這時,身體就變現出此等怪誕可怖的形相。如果有人作的是一般的不善事,則臨終時所見到的怪誕恐怖的景相,也許有,也許沒有,如果有,也不及前面所述。

而且,眾生將要命終時,只要意識還清醒,則長時自我愛著的力量自然現行,由於這種勢力,使他相信自己真的要死去了,於是他就貪愛自身。由此形成在死後和投生前之間的中陰身、乃至來世的果報身。如果有人修行到預流果和一來果,在這時,心中自我愛著的力量,也會隨之現行。但憑智慧力,能夠加以調伏不受固執。猶如身體強壯的男子與體弱病殘的人角鬥而能制伏他,理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有人修行到不還果,這時他執愛自我身心的習 氣便不會再現行。

而且,眾生在壽命逐漸終了時要受肢節解分的劇烈痛楚,除了天處、地獄處的眾生外,其它處的一切眾生都得承受這種痛楚。這種狀況有二種:一種重,二種輕。重的,是作惡行的人承受的;輕的,是作善行的人承受的。北拘盧洲的一切眾生承受的都輕。

而且,色界的眾生死的時候,各種根體都具備。欲界的眾生死的時候,各種根體隨身體是否受到解分肢節苦,有的具備,有的不具備。

而且,阿羅漢斷絕一切見惑思惑,不再受生報,捨身命永入涅槃,稱為用佛法調和控制身、語、意的造作,而獲善終。沒有斷絕煩惱惑染仍要受生死果報苦而死的人,稱為沒有用佛法調和控制身、語、意的造作,而不獲善終。

而且,人將要命終時,作惡行的人,他的阿賴耶識從上部根體分離時,冷的感觸就隨即產生,像這樣的分離逐漸擴展到心部。作善行的人,他的阿賴耶識從下部根體分離時,冷的感觸就隨即產生,像這樣的分離逐漸擴展到心部。理當知道阿賴耶識最後只從內心分離,從此冷的感觸就遍及全身。

原典

雲何死?謂由壽量極1故而便致死。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2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雲何壽盡故死?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

雲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3闕故死。

雲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4說,九因九緣5,未盡壽量而死。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6,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7,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8,非時、非量行非梵行9,此名非時死。

雲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 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十現行於心,乃至麤想⑾現行。若細想⑿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 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雲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 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⒀。

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噁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雲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⒁,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⒂,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 善及與不善,或他令憶,彼於爾時,於多曾習 力最強者,其心偏記,余悉皆忘。

若俱平等曾串習 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余心。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⒃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⒄,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

受儘先業所引果⒅已,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⒆先所作⒇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21),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22)說:

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遍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

若作上品不善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沬,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業者,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設有不具(23)。

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 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24)生報。若預流果(25)及一來果(26),爾時,我愛亦復現行(27)。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28),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角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29),爾時我愛不復現行(30)。

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31),所餘生處一切皆有(32)。此復二種:一重,二輕。重,謂作惡業者;輕,謂作善業者。北拘盧洲(33)一切皆輕。

又色界(34)沒時,皆具諸根(35)。欲界沒時,隨所有根,或具或不具(36)。

又清淨解脫死(37)者,名調善死(38)。不清淨不解脫死(39)者,名不調善死。

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40),如此漸捨乃至心處(41)。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42),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偏滿所依。

註釋

1壽量極:人的生命時節到頭。佛家根據業報輪迴的義理,認為眾生永無休止地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即先世造作(作業)致死後投胎受果報(即現世處在哪一道和成為何等樣的身都由先世作業所致),現世造作又致死後投胎受果報,如此輪迴下去,除非修學佛道,才有可能脫離受生。眾生每一期生命從開始到結束,稱為壽;在一期壽中,支持人色、心連續的為命。壽和命習慣合稱為壽命,梵語為僑尾單(Jivita)。佛家認為眾生的壽命不一,皆由前世作業而定。

2不平等:由於種種違逆定命的原因能造成不按定命死,就稱為不平等,因此不平等死意味著未盡壽死。

3資具:一切資生活命之具。

4世尊:佛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意即世所尊崇。

5九因九緣:九種致死原因。

6食無度量:進食極多極少均危及生命。此處所說的食,就是指通途義的食,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段食。

7熟而持之:由於上述種種原因釀成的疾病嚴重化稱為熟,病重不設法治療除去稱為持。

8不知於己若損若益:不知道攝取的食物對自己是有害還是有益。前面從「食無度量」到「不近醫藥」都是就段食而言的,此處則就四食全體而言。佛家將因身體和精神的資養需要所攝取的對象統稱為食,並把進食的方式分為四種:一為段食,也叫搏食,將有形質的食物分段吞食,指人滋養身命所食;二為觸食,指鬼神觸氣而食;又作樂食,以心所法觸喜樂事,如終日觀劇忘食;三為思食,又作念食,以第六識作希望之念,如極渴思飲;一說為禪天食;四為識食,阿賴耶識作為人身命精神的本體,所以稱為食;一說為識天食。以上稱為世間食。還有出世間食。

9非梵行:指男女婬事。當人病重或女人經期行婬事稱為非時行非梵行;縱婬無度,稱為非量行非梵行。

十信等善法:指心所法中的十一種善法。

⑾麤想:對事理想像明晰敏利。

⑿細想:任運昏昧。

⒀善說:清楚準確地解說,善即好、妙。

⒁不行者:沒有做什麼事的。當然也就無所謂善、不善。

⒂補特伽羅:Pudgala,意即人、眾生,又意譯為數取趣。即反反覆覆在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中輪迴,受生死果報之苦的主體。

⒃二種因增上力:二種能令眾生流轉生死的力量,即所謂的樂著戲論的力量及過去的造善、不善業的力量。

⒄樂著戲論因增上力:「戲論」系指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之言論,唯識宗認為種種戲論,都會熏習 成名言種子,隨阿賴耶識流轉於六道中,令眾生放逸懈怠,與煩惱法相應。

⒅先業所引果:佛家認為現世身都是前世造業所招感的。

⒆受:承受,此處指預先變現未來果報身相,只是受相,不是受身。

⒇先所作:死之前即現世中之所做所為,而不是指前世之所作所為。

(21)前相:未來世的相狀讓人在將死時得以表現,此相即前相,即未死投生前,身相發生變化,變得與未來果身的相相似,所以也叫變怪相。

(22)薄伽梵:Bhagavat,又作薄迦梵、婆伽婆、婆伽婆伽梵、癸葛斡諦等,就是世尊的梵語,其中包含著自立、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種意思。

(23)設有不具:造中品不善事的人也有來世投生惡趣的相,但不是都以變怪相出現在將死的人心中。不具,不齊全。

(24)中有:也叫中陰身,佛家認為除極善極惡的人死即投胎外,其他人都在死後滯在冥間,彷徨尋求投生處,其身形如赤裸的童子,但諸根如成人 一樣明利。注意,佛家所謂中陰不同於民間傳聞中的陰間鬼魂。

(25)預流果:梵文Srotapanna-phala的意譯,音譯須陀洹果,小乘佛教修行的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聖道之法流。

(26)一來果:梵文Sakrdagamin-phala的意譯,音譯斯陀含果,小乘佛教修行的第二果。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而證入果位者。

(27)、(28)我愛亦復現行,由智慧力數數推求:須陀洹、斯陀含尚未斷盡欲界惑業,自我愛執的意念仍有現行的可能,但憑智慧的修證,能令暫伏,不起現行。

(29)不還果:梵文Anagamin-phala的意譯,音譯阿那含果,小乘佛教修行的第三果,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回欲界受生之階位,故稱為不還。

(30)我愛不復現行:阿那含由於斷盡了九品思欲,自我愛著的意念,不再現行,所以不還欲界,只在色界、無色界受生。

(31)那落迦:Naraka、Naraka,又作落迦,即地獄。此處指地獄中的眾生。

(32)所餘生處一切皆有:其餘的人、阿修羅、餓鬼、畜生的一切眾生都有(死時解肢節苦)。其所以除開天、地獄眾生,是因為此二類屬於化生,無所謂肢節,也就不存在解肢節。

(33)北拘盧洲:Uttarakuru,□多羅究留的略說,梵語義為最上最勝,是佛家所說的一小世界大鹹海上四大部洲中的北方洲,洲上眾生壽命長達千歲,衣食自然。

(34)色界:處欲界之上,欲界九品思惑斷盡的眾生上居色界,但仍有形質,即有身體,居國土、宮殿,所以稱色界,因為有此形色故。色界天眾修四禪,所以又稱為四禪天;其天眾不著衣服,也無髻,但和著衣、戴冠一樣;其身長、壽命遠大於欲界天眾,如最高處的色究竟天眾身長一萬八千由旬,壽命一萬八千大劫。

(35)皆具諸根:這是因為色界天眾已無解肢節的苦受。

(36)隨所有根,或具或不具:欲界中有六欲天眾和地獄眾,無解肢節,因而死時諸根具(地獄眾生本已受的苦千百倍於解肢節);其它眾生有解肢節,所以不具。

(37)清淨解脫死:阿羅漢斷絕一切見惑思惑不再受生報,捨身命永入涅槃。斷惑為清淨,不受生死果報苦為解脫。

(38)調善死:又名調伏死。意即運用佛法調和控制身、語、意的造作得獲善果死。

(39)不清淨不解脫死:沒有斷絕煩惱惑染仍要受生死果報苦而死。

(40)冷觸隨起:識從根體分時,冷的感觸便隨著升起。

(41)心處:經文這裡的心,應該是「肉團 心」的意思。

(42)識於所依從下分捨:佛家認為識根分捨,有從上開始、從下開始的區別,這種區別與人死前的善惡有因果聯繫。

譯文

什麼是生呢?由於自我愛著的意念,無間生起,再加上無始以來的任意執著戲論所形成的種子,造作善、不善業所形成的種子,依著這二種種子的強勢力作用,使執愛自我的心所依托的身即中有身、果報身,沒有間隔地在他應當去的投生處相續地生成。死和生同時發生,如秤的兩頭,高低同時。而這中有身,必然具備六根。作惡行的人,得到的中有身,膚色像黑羊,或像陰闇夜一樣濁闇。作善行的人,得到的中有身,膚色像白衣,或像晴夜一樣清明。

而且,中有身只有極為清淨的天眼才能看見。這時候的中有身,因為阿賴耶識已離原有身,隨中有身往當生的處所了,中有生以前的執愛自我一類的心就不再是現行的了。所以,前一期生命中的自我愛執不再現行。然而原來對境界所起的戲論,隨著中有身在當生的處所,隨其應有的形貌續生。而且,中有身的眼如同天眼,視力能透過物的障礙,不過只有在觀望自己要去投生的處所時才能無障礙。中有身要去哪裡身體也能穿透障礙,如同獲得神通一樣,不過只有在到達自己投生的處所的道途上才能無障礙。而且,中有身通過這眼,能看見與自己同類的有情中有身和必將去的投生處所。而且作惡行的人,中有身的眼把下面惡趣的穢垢相看成淨妙的,臉朝下去,向當生的處所。往天趣投生的中有身臉朝著上行來,往人趣投生的中有身臉朝著旁邊行走。

又這中有身如果未能順利投生,就會滯留在中有狀態滿七天。如果能順利投生,就下必滿七天。如果滿了七天還沒能順利投生,就死去又復生滿七天。這樣死去活來反覆多次不能順利投生,以至七七四十九天滯留在中有狀態,從這以後肯定能順利投生。而且,這中有身,逢七之日死後,有的就以已經獲得的中有身類往當生處所投生;如果有的中有身以其它的造作勢力使自己身裡的種於轉形,就往當生處所投生成其他的形類。

而且,這中有身有種種的名稱,或者稱作中有,是因為它在死有和生有中間生存的緣故;或者稱健達縛;或者稱作尋香行,是因為他四出尋求香氣,用香氣資養身命的緣故;或者稱作意行,就是依托意念去向投生處所的緣故,不過這裡說的是身隨意去,不是僅僅說意念的嚮往;或者稱為趣生,就是能發起生有生的緣故。理當知道中有身類,是不包括無色界的一切住處眾生的。

所謂造作惡者,是指屠殺 牲畜類的眾生而言。這類眾生,由於誓行殺業,所以感得未來墮入地獄的果報。當他的中有身在投生的時候,如同處於夢中一般,在未來投生的處所,還能見到這些種類的有情眾生身和屠殺 羊、雞等事相。由於以前常做,中有身便在這時產生喜愛意樂,激勵著中有往投生處所投生,就在投生處所被有形質的物障礙,於是中有身隨即滅亡,生有身在剎那間續生。中有身將要滅沒的時刻,就像人原來死前的情景一樣,現出淆亂怪誕的相狀。這些狀況,甚至中有身生滅的道理,如前面曾說過的道理是一樣的。

又中有身投生到地獄時,只是化生,所以六根齊全。其在投生的時候,心想和那些與自己同類的可意的有情眾生嬉戲享樂,習 耍各種技藝,於是他在這時產生顛倒的觀念,認為:嬉戲享樂、習 耍技藝是作種種事業和觸感冷熱快適。如果遠離幻見,即使見到種種適意相狀,也不會有投生的慾念,何況是再往那裡投生;如果不往那裡投生,就不可能有生身生。上述狀況在地獄趣眾生受生時是這樣,在其它的與地獄眾生相似的鬼趣眾生受生時,理當知道也是這樣,如頸生瘤的醜鬼。還有其它餓鬼、畜生、人等和欲界、色界的天眾同類眾生,將要受生時,在當生的處所看見那些與自己同類的可意的有情眾生相,這些眾生對那些眾生相就產生欣樂相從的慾念,隨即去往當生的處所,便被有形質的物限制障礙。這樣的死生道理理應知道。

而且,當三種能依托的處所同時出現時,阿賴耶識才能進入母胎,第一、他的母親身體調和安適而且正處在能受孕時,第二、父母交 合都產生污染心性的愛心,第三、中有身這時正奸出現在這受生的處所。又還須無如下三種障礙,就是生產處有由於下隨順導致的障礙,精種有由於父母的不隨順導致的障礙,由於過去中有有情和父母造作的不隨順導致的受生障礙。

什麼是生產有由於不隨順導致的障礙呢?指的是如生產處感受風熱血瘀的苦痛;或者在生產處所中長有芝麻、麥子那樣的瘤物;或者陰道門生得像車螺絲形,有畸形,有彎曲,有髒物,有濁液等,這一類生產處所的障礙理應知道。

什麼是精種有由於父母的不隨順導致的障礙呢?指的是父親洩出的精液達不到與母體卵子相合的結果,或者母親排出的卵子達不到與父體精液相合的結果,或者父母都不洩出精血,或者父親的精血朽爛無效,或者母親的卵子朽爛無效,或者父母的精血都朽爛無效等,這一類精種的障礙理應知道。

什麼是由於過去中有有情和父母造作的不隨順導致的受生障礙呢?指的是或者父親或者母親不作、不加強能導致未來生子的行為,或者父母都不作、不加強能導致未來生子的行為,或者那投生的有情眾生不作、不加強導致未來有特定父母的行為,或者那父母作了並加強了導致未來生得別的子女的行為,或者那投生的有情眾生作了和加強了導致未來有別的父母的行為,這一類過去的造作導致的受生障礙理應知道。

如果沒有這樣的三種不隨順,而且三種能依托的處所同時出現,阿賴耶識才能進入母胎。那眾生就在中有身的處所,看見與自己同類的有情眾生在嬉戲等相,在他要投生的處所產生了要去投生的希求。他在這時,看見他的父母一起作愛的邪事時產生顛倒的觀念。產生的顛倒觀念,指的是看見父母在作邪事時,不認為父母在作這邪事,於是產生顛倒的幻覺,似乎看見是自己在作邪事。看完自己作的邪事後,便產生貪愛心,如果應當受生成為女的,他就對他的父親產生會合的貪愛心;如果應當受生成為男的,他就對他的母親產生會合的貪愛心。如果要受生為女的,心裡就想著自己已成為女人,而迫切地去向那裡對付他的母親,並想要他的母親遠離開;如果要受生為男的,心裡也有這類想法。

這種慾念過後,受生成為女的就只看見父親,受生成為男的就只看見母親。他漸漸地接近他要去投胎的處所,如此這般漸漸地不再見到父母身體的其它部分,只看見男女的生殖器,就在這處所被執制阻礙。死與生的道理如前面說過的理應知道。

如果是福薄的,必然投生到下賤的家,他在死時和進入母胎時,就會聽到種種淆亂的聲音和幻見自己進入到叢林、竹葦、蘆荻等境相裡。如果是福多的,必然投生到尊貴的家,他在這時,就聽到寂靜美妙悅耳的聲音和幻見自己升入宮殿等適意的境相。這時父母作愛貪愛都達到最高潮,最後決定各人洩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精血結合依托在母胎(子宮)中,如同熟乳凝結時的狀態。必然在這處所,含藏一切種子、攝持異熟果報的阿賴耶識就與精血合成的一段相結合併依托在這中間。

什麼是阿賴耶識與精血結合併依托呢?指的是當父母洩出的濃厚精血相互結合時,中有身在看見父母精血相合從而產生顛倒觀念的同時,中有身就滅亡。

在中有身滅亡的同時,立即由阿賴耶識所具有的差別功能,有五蘊的未成形根和能生未來人身的大種的集合物產生,和五蘊的身根與同類的精血相結合聚集成的物體產生。在這時,可以說阿賴耶識已經入住於母胎之中,這一階段稱為凝滑位。這凝滑位中有人身各種根的大種,只能與身根和根所依托的器官肉體種同時生。由於這些與身根同生的各種根的大種勢力發動的緣故,眼等各種根必然依次生出。又由於這些與身根同生的各種根所依托的器官肉體種根發動的緣故,各種根所依托的器官肉體必然依次生出。由於那各種根及其所依托的器官肉體生長齊全,所以稱為人的生長達到根形完滿心識有依。又這凝滑位的肉體與內心識活動安危相是共同的,所以稱為互相依托。由於有內心識活動的依托勢力,所以肉體不會爛壞,由於肉體損益,內心識活動也損益,所以說他們安危相是共同的。而且,這凝滑體是阿賴耶識最初依托的處所,名叫肉心。這阿賴耶識在這處所裡最初得到依托,在將來死時也從這處所最後捨離。

原典

雲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1樂著戲論因已熏習 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 故,彼所依體2,由二種因增上力3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熱無間得生4。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5。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6。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往故7。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8,即彼形類中有而生9。又中有眼猶如天眼十,無有障礙,唯至生處⑾。所趣無礙,如得神通⑿,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見己同類中有有情⒀及見自身當所生處。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⒁,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往人趣者傍。

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⒂,極七日住⒃。有得生緣,即不決定⒄。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⒅。如是展轉⒆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⒇,自此已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七日死已(21),或即於此類生(22);若由余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23),便於余類中生(24)。

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25),尋香行故,香所資故(26);或名意行(27),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28);或名趣生(29),對生有起(30)故。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31)。

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豬等(32),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33)隸同分(34)故,作感(35)那落迦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猶如夢中,自於彼業所得生處(36),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由先所習 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此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37)。

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38)。復起是心而往趣之,謂我與彼(39)嬉戲受樂,習 諸技藝,彼於爾時顛倒(40),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41),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42);若不往彼,便不應生,如於那落迦如是,於余似那落迦鬼趣中生,當知亦爾,如癭鬼等。又於余鬼、旁生(43)、人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

又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44):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45),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46)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雲何產處過患?謂若產處為風熱癮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

雲何種子過患?謂父出不淨非母,或母非父(47),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

雲何宿業過患?謂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余子業,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余父母業,或感大宗(48)葉(49)業,或感非大宗葉業(50),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

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

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余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51)。死生道理如是應知。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 ,及自妄見(52)人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升宮殿等可意相現。爾時父母貪愛俱極(53),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54),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托。

雲何和合依托?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

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55)根及大種(56)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57)。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58)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59)。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60),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61)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62)。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63)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64)故,名得圓滿依止(65)成就(66)。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67),故名依托。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爛壞(68),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托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69)。

註釋

1無始:虛妄不實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生,前因又有前因,所以無有初始。

2彼所依體:執愛自我的心所依托的體。執愛自我的心不變,但它所依的體卻有變,即三有之體:一為本有的身,即死之前的身;二為當有的身,即死後所投生的身;三為中有的身,即本有和當有中間的身。另還有四有的說法,一為死有,即死的最後一剎那;二為生有,即投生各趣的一剎那;三為中有,即死有與生有中間的身心;四為本有,除生有、死有之外的身心。

3二種因增上力:樂著戲論因、淨不淨業因的強勢力。

4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隨順二種因,就在他應當去的投生處,中有身、果報身沒有間隔地相續生成。

5中有,必具諸根:本有轉為中有時,各種根體必然具備。因為中有屬於化生,不像果報身有一個在娘胎中逐漸生長的過程。

6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意即非此天眼是看不見中有形相的。

7識已往故:識已隨著中有身往當生處的緣故。也就是識已離本有身而他去。

8隨所當生:眾生造業必然導致將來的相應果報身,死後成中有投生到必然去的道,成為果報身,稱為當生。

9即彼形類中有而生:意思是說上述的「隨所當生」是在中有的形態中完成的。

十天眼:能看見人眼所見不到的形相,即能透過種種障礙見到極明、極遠、極微、極淨色相。

⑾唯至生處:中有身的眼只有在觀望他要投生的去處才能無有障礙。所以中有眼還不等於天眼。

⑿神通:此形容中有身去投生趣也能穿通種種障礙,和現世中人相比就像有神通一般。

⒀見己同類中有有情:中有身,未死之人是看不見的,但死後成為中有身卻可以看見別人死後的中有身。

⒁眼視下淨:眼睛把下面惡趣的穢垢相看成淨妙的。這是一種顛倒見。

⒂未得生緣:未能順利投生,或未能順利投胎,即投胎不成功。生,投生,生有。

⒃極七日住:滯留中有身滿七日。

⒄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能順利投生,就不限定中有身七日。

⒅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從死返生滿七日,七日滿又死。此處的死指中有身的死。

⒆展轉:即輾轉,原義身體翻來覆去轉動,此處引申為反覆多次。

⒇七七日住:七次七,即七七四十九日滯留中有身。世間盛行七七齊為死者修造福德,就是基於中有身七七展轉的說法。

(21)七日死已:此指每個七日。

(22)即於此類生:就以已經獲得的此類中有身往當生處投生。

(23)由余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由其他的造作的勢力可以使中有身裡的種子轉形(往當生處生)。

(24)便於余類中生:便往其它道投生。

(25)健達縛:Gandharva,又作乾闥婆,譯為香神、嗅香、香陰、尋香行。八部眾之一,鬼神類。

(26)尋香行故,香所資故:四處尋求飲食發出的香氣的緣故,用香氣資養身體的緣故。乾闥婆又稱為樂神。西域現實生活中,稱呼以俳優為生的人為乾闥婆,說他們聞有人家飲食香氣就上門獻藝乞食。

(27)意行:由意左右行動。

(28)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此處說的是由意左右的身往,不是說僅僅心念往。往,往當生處。

(29)趣生:即往生。趣,趨向,往當生處。

(30)對生有起:能發起生有。正是由於中有有趣生功能,所以能發起生有。

(31)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無色界天眾沒有形質,所以死後也就無中有身,因為中有身是有色(形質)的。無色界一切生處即包括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上面從「而此中有,必具諸根」至此處文字都是講中有。下面的文字接著講述了中有身如伺投生的種種情境。

(32)屠羊、雞、豬等:屠殺 羊、雞、豬等生靈。此為犯佛家首戒「不殺生」。

(33)住不律儀:住,持續不止。不律儀,發誓作惡。發誓作善為律儀。

(34)眾同分:又作有情同分,即同界同趣同生同類同性同形的有情眾生。

(35)感:依業感得果報。

(36)於彼業所得生處:在他造作所獲得的死後投生處。

(37)生滅道理如前應知:中有滅、生有起的有關道理如前面講述的死有滅、中有生的一樣。如前面所講的無間續生、低昂時等之類。

(38)唯是化生,六處具足:此指感地獄眾生從中有到地獄只是化生,所以六根齊全。六根又稱內六處,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39)彼:此處指與自己同類的可意的有情眾生。

(40)顛倒:觀念顛倒。即以穢為淨,以苦為樂等。

(41)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認為是作種種事業和觸感冷熱快適。指前文的「嬉戲受樂、習 諸技藝」。

(42)何況往彼:意思是說趣欲既無,往彼就更談不上了。

(43)旁生:佛家稱畜生,指一切非人的動物,其中還包括傳說中的龍。

(44)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三種能依托的因緣同時具足,阿賴耶識才能依托入母胎。本文從此處開始講生有發生的條件和情景,以及胎兒生長的條件及過程,表明了古印變人民及佛學家對人的生殖及衛生、優生有了豐富的知識。

(45)值時:處在能受孕時,即受孕的年齡和受孕的時間都具備。

(46)種子:此處種子不是指阿賴耶識種子識,而是指男女交 合行的精子。

(47)母非父:即母出不淨非父。佛家認為受精是父母各出一滴濃血相合。

(48)大宗:大乘宗。

(49)葉:蓮葉,清淨行。

(50)或感非大宗葉業:或者導致未來非人乘或小乘,清淨行果。無論大乘小乘清淨行都脫離塵世,自然無須受生。

(51)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中有身就在這處所被執制阻礙。即被有形質色身束住障阻,而入母胎中。

(52)妄見:此處作看見的幻相,或彷彿看到。

(53)爾時父母貪愛俱極:當中有死、生有起的一剎那,也正是父母愛慾交 合達到極點的時刻。

(54)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這是古代佛學家對受孕過程的描述,無疑是以一定的觀察為基礎的。

(55)微細:未成形的根,有五根功能,但根體未成形。

(56)大種:非地、水、火、風等宇宙構成元素,此處特指能生出未來人體 的胎種。

(57)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五蘊的身根與同類的精血相結合聚集成體。微細根所依托的身,即身根,身根雖未成形但仍為身。同分,指未成形的身與父母精血同類型。搏(□□□,音篆) ,束聚。

(58)結生:於輪迴轉生之間,指由中有而托生於母胎。其相,通於大小乘,凡諸因緣具備,男女各於異性之父母起愛著而生。然此顛倒想僅限於凡夫,若菩薩則不然;菩薩入母胎時,心不顛倒,於父為父想,於母為母想,俱相親愛,無有異心。

(59)羯羅藍位:受孕成胎的第一階段。羯羅藍(Kalaia)譯意為凝滑、雜穢;由父母兩精血和合凝結如膏脂,所以叫凝滑;由父母遺洩的不淨物合生,所以叫雜穢。

(60)諸根大種:能生出將來人身各種根的大種。此處主要是指淨色根,即眼、耳、鼻、舌的神經。

(61)根所依處:即肉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也就是現代心理學所說的分析器官部分,佛家所說的扶塵根。

(62)眼等諸根次第當生:眼等各種根必然順次產生。由於與身根同生的各種根的種子生長的勢力,促使各種感覺神經的形成,所以稱為次第。眼等,指眼、耳、鼻、舌的感覺神經。

(63)根所依處大種力:感覺器官肉體的種子生長勢力。它不同於諸根大種力。

(64)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各種感覺神經和器官肉體生長齊全。

(65)依止:此指心識有依托得以運行。

(66)本論從「與滅同時」起,至此處的文字,講述了從羯羅藍到圓滿的過程,這過程佛家又稱為胎藏八位(八個階段),即:一羯羅藍;二額部曇Arbuda,意即皰,受孕後的第二個七天,胎形如皰;三閉屍Pesi,意為聚血、軟肉,即胎生長的第三個 七天,形如軟肉;四健南Ghana.意即凝厚,受胎後第四個七天已具身意二根,其他意尚未具;五缽羅奢佉Prasakha,受胎後第五個七天,肉團 初顯出四肢及身體各部分;六毛髮爪齒位,第六個七天所現;七根位,第七個七天,眼、耳、鼻、舌四根完備;八形位,第八個七天,形相全部完備。

(67)色輿心心法安危共同:有形質肉體和心識、各種心理活動安危共同。色,即肉體身。心心法,也稱為心心所,即心法與心所法。

(68)由心心法依託力故色不爛壞:由於有心心法對肉體身的依托力,所以肉體身才不會爛壞。

(69)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阿賴耶識在生有生時最初依托在肉體心中,將來人死時又最後從這肉體心中捨離。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