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下,南無定光如來(三稱),如果今天常念定光如來,然後又能夠持齋,消除罪業四十劫。所以我們修行兩個目標,第一個就是不要痛苦。不要痛苦就不要造業。意見造了業,我們就要懺悔。懺悔除了自己的慚愧力,還要靠佛菩薩的加持力。這個叫依止力。再來就是一種自己受戒的,既然我過去因為殺生、吃肉才會這麼生病,所以從今天發願,開始不再殺生、吃肉了。這個叫決定力。不再做這個事情了。再來,對治力,然後,雖然我已經決定不再殺生、吃肉了,希望業障減低,所以我多去幫助病人,多去放生。多誦《藥師經》,這個叫對治力。所以永遠,佛經講的這四種力量,我們要背下來。第一個,來,出罪力;出罪也是改過、慚愧的意思。
第二,依止力;所以我們念定光如來,念藥師七佛,所以依止佛菩薩。第三個,決定力;也是受戒的力量。過去因為我賭博 才會輸錢,現在我不要賭博 了,過去因為我生氣,所以很容易生心臟病,睡不著覺。所以我決定不再生氣了。要有這個決定力。所以第四個,來,對治力;所以我們透過一般人做的都是對治力。生病,所以我多佈施藥,多來放生回向給父母健康。但是最圓滿的對治力是什麼?念一下,思惟空性。對。所以所有的罪惡都是因為不瞭解自性,覺得有一個「我」,這樣的思想、感覺存在。所以因為有這個「我」,產生我執,就有分別、貪、瞋、癡,所以才會去造業。所以如果能夠經常思惟空性,就可以得到解脫。
所以假設作一個比喻好了,現在突然消息傳來,外面有一個小孩子被車撞到了,死亡了。那個時候大家會有悲心。趕快為他念大悲咒、藥師佛。希望他能夠離苦。結果消息傳來是你的兒子,你就愣住了。這個叫沒有空性。如果別人的小孩,你只會有悲心,但是是你自己的兒子,你就非常痛苦。所以各位你要這樣思維,原來所有的痛苦,就是因為沒有空性。有一個「我」跟「我的兒子」。所以各位學佛,這一點一定要抓緊。就像今天上午在放生,對我來講,我在那邊看,老的、小的、健康的、病的、男的、女的、有錢的、沒錢的,都在那邊放生。大家做一個同樣的動作。
曬著太陽在救命,這個是最美的。因為如果那個時候你很認真放生,你也忘了你幾歲、有錢、沒錢,這個已經接近空性了。但是如果你邊放生,攝影機有沒有在拍我,我今天穿得那麼美來,所以你的放生就有加了一個我執。有一個想法。這樣就不圓滿了。所以我們放生的時候,最好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思惟空性。所以空性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譬如說那個被撞死的小孩,我要去幫他,他是不是我兒子,我都要去幫他,這個就是一種顯現慈悲,但這種顯現慈悲,幫的能力,最圓滿是在有空性的狀態。但是如果你一執著是我兒子,你那個時候你不會做事了,只會哭。還要我們來幫你,來安慰你了。
別哭了,別哭了。所以你就失去了幫助對方的能力。我想在這一點,各位不管做什麼,要有那個思惟空性的習慣。所以你現在穿的衣服,坐的椅子,這個搭的帳篷、法會。這些都是無常,無我的。本來就如此。沒有一樣不是如此。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相、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佛這樣講,是要你隨時保持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你才能夠做菩薩。觀自在菩薩,為什麼能夠做菩薩?先做的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度一切苦厄的果,是來自於什麼因?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你有這樣子的隨時的觀照,這樣你才能夠度眾生。
譬如說,今天他的兒子被撞死了,然後你在安慰他,在安慰他,最大的安慰是什麼?我告訴你,我的孩子也是三年前被撞死。但是我已經走過來了。我現在的快樂,就是幫助別人。所以你也可以走過來的。三年以後,你就不會那麼傷心。而且如果你現在就開始想著,更多的人車禍,你盡量去幫助他。你今天會那麼痛苦,是因為你執著這一份愛情、感情。所以你會很痛苦。所以你現在一方面幫助別人,一方面不要去想這個事情。先轉移念頭。念阿彌陀佛。進一步思惟空性。你想想看,每天這麼多豬在被殺,你都不哭,為什麼你兒子死,你在哭?這個就是你的分別、執著。這樣對你兒子有幫助嗎?所以各位這個要思惟。
今天有一部車,載著你兒子要被殺,你會追著車跑,哭。因為你執著。但是如果你不執著,旁邊有一部殺豬的車,你只會生悲心,它們好可憐,現在載過去,晚上九點就開始殺了。明天就變豬肉賣了。可憐,要生起悲心。所以沒有悲心就會很,沒有空性,很痛苦。而生起不了慈悲。有空性才會有悲心。所以你要一直去思惟。不然哪一天痛苦隨時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