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秦鏡照影兩重虛

下面要講到見地同修證功夫的配合。

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

他解釋《無生義》這部經典的道理,經中這位不退轉天子已證到無生位的境界,這是他自己修證見地功用的心得。我們要瞭解「諸見從有心而生」,以佛法來講,稱見地;在普通來講,就是觀點、觀念、意見的不同。

在佛法的見地,小乘聲聞的見地同菩薩的見地不同,與佛的見地又不同,光是佛法的知見程度便有各種等差,何況是芸芸眾生界,有如中國人一句老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看同樣一個面孔,都是五樣東西兜攏來,世界上卻沒有一個相同。面孔都是如此,心理那更是不用說了。平常我們說一對意見不同的夫妻,「同床異夢」,其實啊!世界上哪有兩個人睡同床做同樣的夢?

所以我們人與人這間相處,意見當然不同,不可能一樣。因此在修養方面,只有收回自己的意見,將就人家的意見,這就是菩薩情懷。要聽我的意見,你的意見收起來,這是英雄心態。菩薩道則是我都沒有意見,聽你的,這是菩薩。

五方佛的冤情

一般世間的見,乃至佛法的見,很明顯地就是一個有見取、有所境界、有所得的此心未了,所以說「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比如諸佛的國土,像五方佛土,我們大家學佛的把它的名詞參研一下,也可以徹悟。西方的叫極樂世界,是無量光;東方是琉璃世界,北方是不空如來,南方是寶生如來,中央則是含蓋一切的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的佛土是一個大世界,一切具足在其中,哪有方位的分別?五方佛就是一個毗盧遮那佛,十方三世佛土就是一個。

像《華嚴經》最後就把這個八萬四千法門帶到回向西方。西方什麼?極樂淨土。涅槃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不是枯槁,不是那個地方沒有汽水賣,也沒有餅乾吃,什麼都沒有的,那個不是涅槃。這個涅槃是「常樂我淨」,之所以不翻譯它的意義,只翻譯它的音,是因為它離一切分別,無有諸見,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所以極樂世界也就涅槃境界,涅槃境界也就是極樂世界。此外是不空的,此處是透明的琉璃光生生不已的,長壽而不生不滅的;此處是俱備一切萬法,所以是寶生的;此處是含蓋一切,所以是毗盧遮那的。這些在佛土的名稱中都給你說明白了,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用心,硬將五方佛作差別心解,好像你們替那諸佛菩薩做主,把他們分家,每個公寓給他們分蓋一間,這一間是南方佛,這一間是北方佛,好在佛是不動心的,否則一寂靜氣死了,你們究竟把我擺在哪裡去?

佛土是清淨的,清淨是無心,無心之心是名佛土。真到了淨土境界,乾乾淨淨的,一念不生,所以「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無心的淨土是不見天子,什麼人也看不見,鬼也看不見,神也看不見,無一境界可見。「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他說這一位天神,雖然也是一位普通人,不過他善果成就了,所以成天神,他同我們人一樣有心,可是他悟了道,本有心而不再生念,到達無心地,因此他說我沒有見過一個佛土。十方三世的佛土,我一個都沒有看見,這是真佛土。這樣,這個境界成就了,達到不疑,不疑就是不分別,不二法門,沒有兩樣,「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無心是空,有心也本來空,二者都是空境界。這一段又說明「生無生」的道理,同時這個問題也還與前面所說的那個知與無知有關。

寶鏡三昧論

接著永明壽禪師引用牛頭融禪師的話。唐代時現在南京的附近有個山,這個山上住了位大修行人法融禪師,在禪宗史上很有名氣。

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說鏡像無心,從無心中說無心。人說有心,說人無心。從有心中說無心。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

我們照鏡子,鏡子裡頭有外我的相,這個我的相是無心。法融禪師說,在鏡中那個人的相是無心,拿這個觀念來推理,鏡裡頭的相是人的影子,那個影子本來沒得心,所以那是從無心的立場來說明無心的實際。我們現在站在鏡子前面,我們本來是有心的,鏡子裡頭那個影,它可是無心的,這樣我們這個有心不就發同鏡中影相的無心嗎?這就是「從有心中說無心」,以我們有心念的修養,成就到無心的境界。永明壽禪師下面引伸的道理,看起來話很重複,但如果我們仔細地一參究,就智慧開發了,可以悟道了。有許多人不大喜歡邏輯,不喜歡思辯,覺得那很繁複。事實上,不肯思辯的人往往他所悟的境界、修成功的境界,都非常籠統,籠統便不切實際。所以菩薩道要學五明,包括因明,必須要思辯深刻,這裡這種繁複就是要讓大家思辯得深刻。

「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從人的立場,人本來有心,為什麼竟在討論道的最高境界是無心呢?這就像站在樹頂上看一棵樹一樣,沒有從根本上來觀察。換句話說,這是分析它的現象,從它末尾的地方下手,在有心中體會無心,這是「從有心中說無心。」 若從根本的本體而言,萬物本來無心,天地本來無心,一切眾生本來無心。這樣從「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簡言之,有心中說無心,是講修持的作用,由用歸體;而本來無心,是直接從本體上開示,本來如是。

眾生計有身心,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

這一段文字看起來反反覆覆,難免令人不曉得玩些什麼花樣。當時,在唐朝以前的印度,佛學還流行,佛教還沒有滅亡,但到了唐朝的初年,玄奘法師去留學時,印度的正法已經衰敗了。到了宋朝,完全沒有了,佛法都到中國來。所以,我經常說要研究印度的最高文化,中國的《大藏經》替它保留了全體。宋朝以後,回教的力量,阿拉伯的勢力進入了印度,佛法衰退了,慢慢舊有的婆羅門教就恢復了,稱為印度教。現在我們到印度去找佛的遺跡,是有呀!那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不過找佛法的跡象啊,卻是箭過西天,連影子都找不到。所以說,在印度當時佛法在時,乃到中國唐宋禪宗、唯識學流行的時代,這種因明的論辯是非常重要的。西方人笑中國人根本沒有哲學,是因為看中國人不大喜歡用思辯,凡事講得籠統,一開口、一下筆就是含蓋一切的人生哲學,說得很高明,但是在學術的論辯上,比較疏忽簡省。尤其我們中國禪宗根性的似乎比較多一點,一問聰明得很,一搞好像就懂了,就悟了。其實,真的悟了什麼?往往像粘到一起的軟紅薯一樣,一塌糊塗,思辯不清楚,沒有學問。真正悟了道的人,必有學問。人家都說六祖不識字,但六祖還會說一部《壇經》,你念別的經給他聽,他也會解。所以你如果也說我不要讀書,能同六祖一樣悟道,那可要小心了。且不要說你能不能也留部《壇經》,光是不肯研究學問,就是逃避現實,自甘糊塗了。

現在我們看永明壽禪師的論辯。因為「眾生計有身心」,這個計就是度計、估計、量度、猜度,譬如一般年輕同學犯這種錯誤非常多,儘管是學佛、打坐,一天用功得很,目的是什麼?耶!一修呀!將來修到老了,能夠出來一個年輕不老的,返老還童,這就是在那裡計度這個身心,甚至估計另外一個身心的好處。大家仔細從阿賴耶識下意識反省一下,都有的。口口談空,步步求有,一邊說學佛我看空了,如果碰到一點打擊,唉唷!好像佛法都不靈了。你看他是學空嗎?可見是在學有嘛!所以「眾生計有身心」,都是把這個身心抓得很牢。那麼法融禪師說如鏡像一樣,說鏡像是為了破一般眾生身心堅固的觀念,但是說鏡像,又有人抓到鏡像那一邊去了。

因此有些學道家學密宗的還專門買一個鏡子來,看著鏡子在打坐,然後看這個鏡中像就是我的像或佛菩薩本尊的像,這是佛法的方便法門。因為鏡子的性質,畫個什麼就有什麼,畫個葫蘆就有個葫蘆,於是大家都來學畫葫蘆,你畫個葫蘆,他也畫一個葫蘆,人人都來依樣畫葫蘆。畫歸畫,可惜不明佛意,說一個鏡像,就修一個鏡像法,然後深著其中,真是沒得辦法。這叫做「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般若裡頭是講畢竟空,徹底空,把這個鏡像影子也破了,所以說「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同時又交待,「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此身本同鏡中影本來空。但又怕後人又執一個空,因此接著說「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畢竟空只是一個權設的名相,千萬別最後又留一個「畢竟空」在哪裡。

永明壽禪師講到這裡為止,一路顯空的真義,他是宋朝人,不曉得宋朝以後中國的佛學,唯識跟般若兩家爭的是「畢竟空」還是「勝義有」,諍得一塌糊塗,還又爭下去。如果他老人家又來的話,又要寫一部《宗鏡錄》了,又要將旨意依時代需要重新著作過了,這就是我們眾生!永明壽禪師為了破抓住鏡像境界的過患,說畢竟空,破鏡像。我們一定要在這個上面好好反省自己的身心就是空。大家這個肉體,是我們造出來的。每個人的像,臉有長一點的,圓一點的,有些人尖一點、方一點,有些人面寬一點、窄一點,有些人身材胖一點、或瘦一點,有些人近視眼,有些人遠視眼,有些人耳朵聽不見,有些人耳朵特別靈光。這是什麼道理?這個眾像是誰造的?其實我們這個像是鏡中之像,是心鏡的造影,我們生理的業報就是心象的呈現。所以大家要瞭解,尤其年紀大的朋友,身體衰老了,得各種的病苦,而佛為大醫王,能治各種病。病從哪裡來?病從業來。業從哪裡來?業由心造。真正了了心 ,生老病死是可以解脫的。所以所謂鏡像,不是光叫你看鏡子裡頭的像,而是要悟此身如鏡中影,不然就把佛經糟蹋了。

現在,大家坐在這裡,我們馬上測驗,我當然不好意思,好意思的話,我就暗示你後面的人給你一拳或捅一下,你那個鏡中像馬上就變了。為什麼變?心動了就變。現在大家坐在這裡很自然,一副菩薩相。如果在路上跟人家吵一架,那個樣子變了,心鏡一變,這個像就變了。心慈悲就現慈悲相,心煩惱就現煩惱相,痕跡留在身上行為的粗細每一處,我們學佛要徹底瞭解這些。

莊子的參禪法門

所以,這個鏡像的原理體會不到,那你根本學佛還沒有入門。

同時,大家也可體會莊子所寫的《齊物論》那一篇。所謂魍魎與影子的故事。一個人在陽光或燈光下面一站就有影子,影子還有個朋友魍魎,它是這個影子之影,即在影子外面有個較談的圈圈。有一天魍魎向影子說:「你老兄啊!唉呀!真討厭,看你好麻煩,一下又躺下來,一下又站起來,一下又走,一下又坐。」那個影子跟魍魎說:「老弟啊,你不知道,我做不了主耶!我聽我後面那個老闆,老闆要坐我就坐下,老闆要站我就站起來,唉!說話說回來,老闆自己也做不了主,老闆還要聽後面那一個。」那一個是什麼?不知道。莊子的道理也就說明,你看,我們人的影子在燈光下面跟著這個身體跑,身體又跟誰跑?跟著念頭跑,念頭跟心跑,這正是鏡像的道理。

如果你真懂得鏡像畢竟空,徹底的空,那麼你就離一切相,就證道了,不是理論上到,是身心就到了,立刻就空掉了。身心畢竟空,這就悟了。悟了以後,就要掃除悟跡。拿禪宗來講,悟了道,卻沒有悟道的樣子,若只是一天到晚擺個修道的樣子,那不是修道,反而會得精神病的。所以連悟跡也都要空。要知道所謂畢竟空,也就是假名而已。「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你有一個畢竟空在,已經不對了。

本無佛如世間日

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這是引用佛經徹底的佛法,所謂的無上義。為什麼說佛教儘管衰敗,但佛法變成了佛學,佛學思想在人類文化上始終是上升而且站在好高一個地位,那同佛教沒得關係,因為它本身哲學的論辯,始終是至高無上的,而且條理清晰非常科學的。

這裡永明壽禪師又說「若身心本無」,那麼「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佛道也是本來空的。一切法也是本來空的。既然是「本無」,這樣還會有一個本無在那裡嗎?所以「本無亦本無」,假的一個代號而已,無所謂空,無所謂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經》,都給人講完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佛的道並非有個什麼來源,不是天地所生。因為它本空、本不生。不但佛的道,乃至釋迦牟尼佛創的這個宗教,其實佛本身並想創教,創一個宗教的形態是後來佛的弟子們所發展而成,是人為的。「直是空心性」,佛因為證到了真空自性,然後出來教化眾生,教化久了以後,四十九年教化的成績開了風氣,「照世間如日」,他的大智慧、大功德猶如太陽出來一樣,大地都受它的光明普照。佛說佛法的道理就是如此,而佛本身則又推得乾乾淨淨,佛不像後世學佛的人自欺欺人,他老人家在《金剛經》上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不但《金剛經》,其他經典他說了很多:你們不要認為我有個東西傳給你們啊!什麼都沒有,我等於沒有做一件事。我們翻開《華嚴經》各種大經看看就知道了。後世佛教不同啊!我傳你一個法,我是你的上師,我最大最高,你非要恭敬不可,不能背叛,不聽我的話,那不行。

我看佛說法,他一切推得乾乾淨淨,不是我的,這是真的畢竟空。尤其我們看戒律上,有一個比丘坐在那裡叫:「哪位師兄啊!幫我來穿一下針啊!我看不見。」縫衣服的針看不見,那些師兄們都在那裡打坐入定去了。佛聽到這位眼睛看不到的老比丘這樣說著,就親自把他的針線拿來,給他穿好。這位老比丘就問:「師兄啊!你是誰呀?」佛就拍拍他的肩膀:「是我啦!你好好縫衣服吧!」老比丘說:「佛啊,你怎麼來給我穿針線呢?」佛說:「你不要驚慌嘛!我也要培功德。」老比丘說:「成了佛也要培功德嗎?」培功德,諸佛菩薩都要培功德,無窮無盡,換句話說,做善事還有停止的時候嗎?成了佛更好做善事。就是這個話,這就是佛的態度,此所謂是教育,是大聖人,我們做不了。所以這裡說「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宗鏡錄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