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拆散縱約
趙王得著這個消息,就責備縱約長蘇秦,說:「你倡導六國合縱,一齊抵抗秦國。如今還沒到一年工夫,魏國和燕國就給秦國拉過去了。要是秦國來打趙國,這兩國還能幫助咱們嗎?合縱哪兒靠得住吶!」蘇秦覺得這事有點難辦。這些國家就好像一群野猴兒,不聽管教,要叫他一個人去管,這哪兒行吶?他要是再不想法子,也許不能叫他好好地下台了。他說:「好吧,我先上燕國去一趟,然後再到魏國去,非把這兩國的事辦好不可。」趙王恨不得把這混亂的局面整頓一下,就讓他去了。
蘇秦到了燕國的時候,燕文公已經死了,燕易王才即位,一見蘇秦來了,就拜他為相國。這個相國可不容易當,您瞧,東邊的齊國趁著燕國辦喪事,就發兵來攻打,奪去了十座城。燕易王拜蘇秦為相國,原來是讓他為難。燕易王說:「當初先君聽了您的話,合縱抗秦,希望六國和好,彼此幫助。先君的十十屍十十骨還沒涼,齊國就奪去了我們十座城。洹水的盟約還有什麼用?您是縱約長,總得想個法子呀。」蘇秦本來是為趙國來責問燕國的,如今倒先得為燕國去責問齊國了。他只好對燕易王說:「我去跟齊國要回那十座城,好不好?」燕易王當然喜歡。
蘇秦到了齊國,對齊威王說:「燕王是大王的同盟,又是秦王的女婿。大王為了貪圖十座城,跟兩國結下冤仇。貪小失大,太不值得!要是大王照我的計策辦,把十座城還給燕國,不但燕國感激大王,秦國也准喜歡。齊國得到了秦國和燕國的信任,大王還能夠號召天下建立霸業吶!」這一番話,正說在齊威王的心坎上。他為什麼攻打燕國,破壞盟約吶?齊國本來是個大國,離著秦國又遠,照齊威王的打算,齊國加入合縱就可以藉著合縱的名目來號召天下,建立霸業。沒想到洹水會上,小小的趙國反倒當上了頭兒,這哪兒能叫他服氣!齊國和秦國的勢力差不多,西方的秦國想併吞六國,東方的齊國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他一聽到蘇秦的計策,就想要拿十座城做本錢去收買天下的人心。當時挺痛快地答應了蘇秦,退還了燕國的土地。
燕易王憑著蘇秦的一張嘴,收回了十座城,當然是高興的。可是因為蘇秦跟他的母親文公夫人有私情,燕易王對他就冷淡起來。蘇秦瞧出來了。他想再上齊國去碰碰運氣,就對燕易王說:「我在這兒對燕國沒有多大用處,不如上齊國去,表面上做個齊國的臣下,背地裡可替燕國打算。」燕易王說:「任憑先生吧。」蘇秦假裝得罪了燕易王,逃到齊國。齊威王還想利用他,拜他為客卿。
蘇秦正在齊國替燕國破壞齊國的財力和物力的時候,秦惠文王又向魏國進攻。有時候,他奪了土地又退還給他,還了又奪回來。他使的手段是:打一巴掌十揉十三十揉十,十揉十了再打,要叫魏惠王死心塌地地歸順秦國,聽它的指揮。魏惠王可不吃這一套,他一心要搜羅有富國強兵的能耐的人。他這種急於徵求人才的打算還真出了名。有個鄒國人[就是春秋時代的邾國,也叫邾婁,「邾婁」合音為「鄒」]叫孟軻[就是孟子;軻ke一聲]得了這個消息,跑到魏國去見魏惠王[也就是梁惠王]。魏惠王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把他當做貴賓看待。他一開口就說:「老先生不怕千里迢迢地到敝國來,對我們準能有很大的利益吧。」孟子說:「大王何必急著談利益吶?頂要緊的是講仁義。」魏惠王覺得這位先生太迂腐了,就對他冷淡起來。
沒有多少日子魏惠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魏襄王。孟子見了新君之後,退出來,說:「這個人看上去,簡直不像個人君的樣兒。」他只好離開魏國。他聽說齊威王死了,兒子剛即位,就是齊宣王。孟子就上齊國去見齊宣王,勸他施行仁政。
齊宣王有兩個十毛十病:頭一樣是好色,第二樣是貪財。蘇秦就利用他這兩個十毛十病叫他搜羅美人兒,起造宮殿和挺大的花園,加重捐稅來充實庫房。他還拿孝順父親的大帽子叫齊宣王耗費錢財和人工去安葬齊威王。蘇秦知道要叫六國同心協力地抗秦,就得叫六國勢力變得一樣大。齊國比別國強大就破壞了這個均勢。為了這個,他想法子叫齊國消耗人力和財力。他這種毒辣的手段雖然把齊宣王蒙住了,可是瞞不了那些機靈的大臣,尤其是老相國田嬰的兒子田文。田嬰一死,齊宣王重用田文。那些反對蘇秦的人以為齊宣王既然重用田文,一定不再信任蘇秦了。他們背地裡派人去刺蘇秦。匕首紮在蘇秦的肚子裡,他還掙扎著去告訴齊宣王。齊宣王叫人逮刺客,可是刺客早就跑了。蘇秦小聲地跟齊宣王說:「我死之後,請大王把我的腦袋割下來,掛在街上。再出個賞格,說,『蘇秦私通外國,替燕國來破壞齊國。如今已經把他殺了。有知道他的秘密來告發的,賞黃金一千兩。』這麼著,刺客準能拿住。」說完這話,他拔十出匕首,就斷了氣。齊宣王照著蘇秦的話做去,果然把那個刺客逮住了。
那時候,楚威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楚懷王。楚懷王為了秦國拆散了六國的合縱,原來已經擔心了,後來聽說秦惠文王拜張儀為相國,他怕張儀為了當初「和氏璧」的碴兒來向楚國報仇,就打算採用蘇秦的老辦法去聯絡諸侯,重新訂立合縱聯盟。公元前318年(楚懷王11年),他做了縱約長,帶領著楚、韓、趙、魏、燕五國的兵馬向秦國的函谷關進攻。這是山東諸侯第一次聯合起來出兵攻秦。秦軍出了函谷關,首先打敗了韓國的軍隊,接著五國的軍隊全都退回去了。
楚懷王害怕了。第二年(公元前317年)韓、趙、魏、燕、齊五國再一次向秦國進攻,而且韓國和趙國領頭借了匈十奴十的兵馬去打秦國。這一次合縱軍敗得比上一次更慘,韓軍和趙軍死傷得最多。山東人和匈十奴十人被秦軍一共殺了八萬二千。
六國合縱接連打了兩個敗仗,秦國不來打他們,已經是上上大吉了,誰還敢再向秦國進攻?恰巧秦國西南方的巴國[都城在重慶市]和蜀國[都城在四川省成都市]互相攻打,兩國都向秦國求救兵。秦惠文王就派司馬錯率領大軍到了巴、蜀,把這兩個國家都滅了(公元前316年)。秦國一下子增加了大片的土地,又因為秦國對巴、蜀的居民特別照顧,這就大大得到了他們的擁護,秦國就更加強盛起來了。六國的合縱被秦國拆散,不必說了,他們還彼此攻打,搶奪地盤,這就給秦國一個進攻的好機會。
評:史書上關於蘇秦的死有著不同的記載。本文采用的是《史記》上的說法,就是蘇秦是被刺而死,臨死之前還用了一個小計謀來抓捕兇手。在現代編著的《辭海》和歷史辭典中,採用的說法是蘇秦是在樂毅攻齊時因反間計暴露而被齊國車裂而死。司馬遷評論蘇秦說他由於反間事洩而死被天下人所笑,諱談其學術;自己是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的。事實上蘇秦能夠憑借一張嘴說服諸多國君,做到六國掛相,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的。我們看看《史記》上蘇秦遊說諸國的言辭,確實不得不歎服於他辭令的十精十彩。嘲笑一個人實際上是最無知的一種做法,細緻瞭解、取長補短才是進步之道。
正如上回所說,由於各國各懷鬼胎,合縱攻秦並沒有取得實質上的成績。倒是秦國併吞了巴蜀,取得了四川盆地及附近的廣大土地,實力進一步增強。這是在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取得的重要戰果,再加上他的其他一些功績如奪取河西、上郡、漢中等,所以秦惠文王被普遍地評價為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