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敲響警世鍾
陳天華(1875—1905),湖南新化人,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去世,父親是私塾老師。陳天華是個好學的孩子,自幼就在父親的教授下識字讀書。可是因為家境貧寒,他不能接受正規的教育,一邊幫父親做點小生意,一邊讀書。他常常向人借閱史籍,尤其喜歡讀傳記小說。
1895年,陳天華隨父遷居縣城,仍然以提籃叫賣為生,後得到親友的資助,進入資江書院讀書,學習刻苦,博覽二十四史。1900年,他考入了湖南著名的岳麓書院,成績名列前茅。這個時候,有一位名士看上了他的才華,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他婉言謝絕,說:「國不安,吾不娶。」1903年初,他進入省城師範館唸書,不久獲得官費去日本留學。當時沙俄企圖侵佔東北三省,由此引發拒俄運動。當時祖國遭列強蹂躪,主權淪喪,清政府無力採取有效措施抵抗。陳天華割破手指,以血寫書以警示湖南各學堂。湖南巡撫深受感動,親臨各學堂宣讀,使得湖南的抗俄運動士氣更加高漲。陳天華在日本積極參與組織拒俄義勇隊(後改為軍國民教育會)。
1903年,陳天華寫下著名的《猛回頭》和《警世鍾》二書。在書中,他大聲疾呼「改條約,復政權,完全獨立;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高呼「萬眾直前,殺那洋鬼子」「推翻『洋人的朝廷』」「建立民主共和國」。他以血淚之聲,深刻揭露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和清政府賣國的種種罪行,兩書當時風行於世,造成了巨大影響。1904年,他回到長沙,參加組織華興會,與黃興等密謀準備在長沙起義。但是此事遭到洩密緻使起義失敗,他被迫流亡日本。1905年7月,孫中山到達日本,陳天華與他面談。孫中山主張聯合各革命團體,組織中國同盟會,陳天華積極贊成。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他出任秘書,並負責參與起草會章。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頒布了歧視並限制中國留學生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規則一頒布,就引起了廣大留日學生的抗議,但是在如何具體應對這場鬥爭的方式上,留學生中出現了分歧:以秋瑾和宋教仁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全體同學罷學回國,以汪兆銘和胡漢民為代表的一派則主張忍辱負重繼續在日本求學。兩派發生了激烈爭吵,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致最後留日學生總會幹事不想承擔責任,紛紛辭職。當時的日本報紙對這種情況持幸災樂禍的態度,它們描述中國留學生是「烏合之眾」,《朝日新聞》乾脆侮辱留學生是「放縱卑劣」的一群。
陳天華看到了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看到了中國人民在列強的蹂躪之下已經變得麻木不仁,他意識到我們的族人有著缺陷和陋習,在革命的道路上,大家無法團結在同一陣線。為了激勵國內同胞,為了喚醒中國人沉睡的心,1905年12月7日夜 ,他寫下了萬餘字的絕命書,於第二天早晨,懷著救國救民之心,在羞憤中於日本的橫濱海灣投海自殺,時年30歲。
陳天華年紀輕輕就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有人說他不該如此,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生命。但陳天華並不是因為絕望而死,他是想以生命來告訴人們,救國不是一句放在嘴邊的口號,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的。陳天華覺得,要想盡一切的方法,包括付出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已經陷入黑暗之中的中國以及中國人民。他用自己的身體,鑄成了一座「警世鍾」,想借轟鳴的鐘聲敲醒沉睡的中國人,告訴那些幾千年來信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中國民眾,在這個世界上,還 有比活著更加重要的東西。
革命的腳步不會停下,革命的意志百煉成鋼。陳天華以死報國,方式也許過激,但是他忠貞愛國的精神像是炙熱的火焰,在我們心中熊熊燃燒,革命者前赴後繼,中國的未來必定為光明所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