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不死」的諾貝爾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以來,每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 德哥爾摩的音樂大廳裡,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和名人都將會聚一堂,舉行一個莊嚴隆重的授獎儀式。瑞典國王把華麗的獎狀和獎章,以及價值相當於1901年時4萬美元的支票,授給本年度評出的在物理、化學、生物學或醫學、經濟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利益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接著,獲獎者領獎用本國語言發表演說。這就是聞名全球的諾貝爾獎授獎典禮。為了讓後人永遠記住諾貝爾的功績,瑞典政府決定在每年他的祭日舉行這一隆重的典禮。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諾貝爾出生在瑞典的斯 德哥爾摩。他的父親因墨紐·諾貝爾是一家公司的機械師,業餘時間喜歡搞發明,尤其是做炸藥試驗。有一天,小諾貝爾看到父親在研製炸藥,他瞪大著眼睛問道:「爸爸,炸藥是可怕的東西,它爆炸了會炸傷人的,你為什麼要製造它呢?」老諾貝爾摸了摸兒子的頭,回答說:「孩子,炸藥雖然會炸傷人,甚至會毀壞房子和一切東西,可是,它那巨大的爆炸威力同樣可以用來發展工業呀!」父親的這番話深深印在小諾貝爾的心中,他對父親說:「我長大了也要造炸藥!」
從此,諾貝爾刻苦學習,進行炸藥的研製。當時炸藥的威力很大,但引爆不安全。怎樣來尋找一種方便又安全的引爆裝置?諾貝爾對這個問題想得入了迷,從1862年夏天一直想到1866年秋天。經過100多次失敗,他終於試製出一種叫雷酸汞的引爆劑硝化甘油的實驗。火星在導火索上不斷地閃現,他的心也在怦怦地跳動。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炸藥爆炸了,實驗室裡的櫃子、桌子都被拋得遠遠的,玻璃杯、燒瓶都被炸得粉碎。許多人聞聲趕來,驚慌地叫著:「爆炸了,爆炸了!」「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不一會兒諾貝爾從煙霧滾滾的瓦礫堆中爬了出來,滿身塵土,鮮血淋漓,用盡全身力量跳了出來,嘴裡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顧不上住院養傷,馬上用金屬管裝上雷酸汞開始研究,終於發明了「雷酸汞信管」,即通常所說的「雷管」。直到如今炸彈、炮彈和炸藥包中都少不了雷管。
諾貝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在逝世之前立下遺囑,將他的巨額財產的大部分建立基金(總數為3300萬瑞典法郎),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科學、經濟學、文學上有成就的人以及那些獻身於和平事業的人,以促進人類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這就是諾貝爾獎的由來。
想一想:為什麼小諾貝爾會研究爆炸,後來他是怎樣成功的?在雷管的研製成功時發生了什麼情況?現在知道了諾貝爾獎是怎麼一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