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班的故事:土木工兵祖師魯班

土木工兵祖師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約生於公元前507年。他是中國春秋時代的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人們稱他為魯班。魯班是我國古代的建築和發明家。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

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生產勞動的實踐中,魯班特別善於開動腦筋,解決所遇到的種種疑難問題。

有一次,魯班帶領工匠建造一座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時沒有鋸,砍樹全靠斧子。他和徒弟上山砍樹,一連砍了幾天,累得筋疲力盡,木料還 是供應不上,魯班十分著急。

這一天天剛亮,魯班又上山去砍木料。一不小心,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魯班摘下一片葉子輕輕一摸,原來葉子的兩邊都長著很鋒利的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

魯班得到啟發,立即下山請鐵匠幫忙打了一條帶小齒的長鐵片,拿到山上去試驗。魯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鐵片的一端,在一棵樹上一來一往地拉了起來,很快就把樹鋸斷了。就這樣,魯班發現了鋸子。

魯班做木工活,用墨繩畫線的時候,原來就是由他和母親拉住墨線頭的。後來他做了一個彎鉤,把它拴在線頭上,彎鉤往木頭上掛,劃線時一人操作就行了,不用再請母親幫忙。後世的木工把這個小鉤子取名叫「班母」,以紀念這個創造。

據說刨子是魯班發明的。有了這種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料刨平,把粗糙的木料刨光滑。刨時頂住木料的卡口,有人的叫它「班妻」,因為先前魯班刨木料的時候,都是妻子幫著按扶的,後來在木料上釘上個卡口,才不用按扶了。

魯班還 發明了鑽(穿孔工具)、鏟、墨斗(畫線用)和曲尺等多種有用的木工工具。曲尺是用來求直角的,後人把曲尺叫做「魯班尺」。這些工具,直到今天,木工們還 在使用。

一次魯班雕刻一隻鳳凰。有人見到半成品就譏笑說一點也不像,還 說魯班笨。魯班並不因為別人的譏諷而停止工作,相反更刻苦鑽研技術,終於雕成了栩栩如生的鳳凰,那些譏諷過他的人看了,也連聲讚歎他的高超技藝。

老年時的魯班,名聲已經很大。有一次他來到楚國,正好楚國準備要攻打宋國,楚國人就請他設計製造攻城器具。魯班發明了雲梯,又根據水戰的需要,製造水戰工具「鉤強」。

後來,魯班遇見了墨子。墨子是當時的哲學家,也是一位科學家。墨子主張和平,反對戰爭,主張為民生日用創造工具,反對魯班製造武器。兩人經過幾次爭辯,墨子說服了魯班。此後魯班再也沒有發明製造過其他武器。

魯班看到人們把米麥碾成粉很困難,雖然可以用大石頭把它們砸碎,但米和麥是橢圓形的小粒,用力大則把米麥都砸跑了。他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

有一次他偶然看見一位老婦人用石杵搗麥,很受啟發。他琢了兩塊厚厚的圓石,石面上鑿出高低起伏的齒條,石中心安一木柚,合起來轉動圓石,就能把米麥磨成細粉。這就是兩千年來廣泛使用的磨。有了它,磨粉就容易多了。

大約3000年前就有鎖了。不過那時的鎖與現在的完全不同,只是做成魚的形狀,掛在大門上,無非提醒看門人要像魚一樣不眨眼睛的盯著門戶。魯班在「魚」內部安了機關,不掌有鑰匙就打不開鎖,這樣才真正能用鎖代人看門了。

一次魯班趕路累了,坐在河邊一家賣酒的酒棚裡休息。河邊一群工匠正忙著趕造一座石橋。當地的風俗,每年立春要舉行迎春會,迎春隊伍要從橋上通過。第二天就是立春,主持造橋的掌墨師正心急如焚地催促著石匠們抓緊幹活。

魯班信步來到橋邊,看見快合攏的石橋中央還 有幾塊石頭沒裝上。他拿出曲尺量量石橋,又量量已打好的一堆石頭。量後他沉思了一會兒,不聲不響地般了一塊被石匠們廢棄的石頭,拿出隨身攜帶的工具,在酒棚邊打起石頭來。

賣酒的老太婆問他打石頭幹嗎,他光笑不回答。好心的老太婆招待他喝水吃飯。石頭打好了,上路前魯班把它送給老太婆,說:「明天如果有人要石,要讓他答應照顧你這孤寡老人。」老太婆直笑魯班是個老糊塗。

趕一班夜 工,第二天天亮時,只剩最後一塊石頭沒裝上了。這時從遠處傳來迎春隊伍的鑼鼓聲。掌墨師指揮石匠們把最後一塊石頭抬上來,這才發現石頭小窟窿大裝不上。掌墨師急得團團轉,石匠們也都傻了眼。

沒合攏的石橋經不住很多人踩。迎春的鑼鼓越來越近,再打一塊石頭可來不及了。老太婆見了,說她有一塊石頭和這窟窿差不多。掌墨師用尺子一量,一分不差!衝過去就想搬。

老太婆一屁股坐在石頭上,著急地說:「慢著!它的主人說過,誰要這塊石頭,得為我養老送終!」掌墨師一把扶起老太婆,連聲答應。大家七手八腳地抬著石頭往橋窟窿裡放,說也怪,不大也不小正合適。在場的人都驚得面面相覷。

老太婆突然想起了什麼,大叫起來:「那老頭姓魚名日,魚日!不是魯字嗎?這不是魯班師傅嗎?」「魯班師傅!」石匠們都驚呆了,個個張大嘴像木頭人。這時鑼鼓聲震天,迎春的隊伍正從堅固的新橋上通過。

一天魯班路過一處建造宗廟的工地,只見工地上冷冷清清沒人幹活。魯班仔細察看了起來:正殿的地基已打好,牆也砌好;殿上的柱子豎了起來,旁邊橫放了一根大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頂相差一大截。

殿後空地上,立著四根很高的石柱,石柱旁著地躺著用整塊硃砂石琢成的亭蓋,又大又厚,一看就知道非常重。怎麼安上去,可真是個難題。魯班圍著工地轉了幾圈,心裡反覆琢磨著,然後匆匆上街打聽掌墨師的住處。

掌墨師張師傅的家在街後,小屋黑黑的,沒盞燈。只見張師傅坐在桌旁,望著幾張工程紙發呆。魯班主動上前打招呼:「師傅!我從魚日村來,也是干木匠石活的,路過此地,能讓我歇一夜 嗎?」張師傅見是同行,就收了他。

張師傅的妻子端飯菜,招呼大家吃飯。「明日中秋,是上樑上亭蓋的日子,一點辦法也沒想出來,真急煞人。」愁眉苦臉的掌墨師哪有心思吃飯,他讓魯班先吃,自己上工地去了。

待夫妻倆回來,客人不見了,只見桌子被弄得亂七八糟。兩尾魚平放在兩隻飯碗口上,魚嘴被串在一隻筷子的兩端。桌上倒了一大堆飯,一隻大紅花碗倒扣在飯堆上,開碗一看,四隻筷子成正方形埋在飯堆裡,只露出筷子頭。

妻子生氣了了,正要罵,張師傅好像突然明白了,激動地說:「看!這是魚抬梁!這是土堆亭!」見妻子更糊塗了,他解釋說:「梁太短,可雕兩條大木魚,接在正梁下面。用土把石柱埋起來,不是能抬著亭蓋上去嗎?」

魚日?那不是魯……魯班師傅嗎?張師傅興奮極了,立即把工匠們召集起來,連夜 開工。聽說是魯班師傅的主意,大家幹勁更足了。第二天一早,工地上擠滿看熱鬧的人。魚抬梁!土堆亭!人們雷鳴般地高聲歡呼起來。

魯班來到一個國都,雄偉的建築把他吸引住。忽然,一群劊子手押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人向法場走去。隊伍後面不遠處,一位滿臉淚痕的中年人踉踉蹌蹌地跟著走。別人告訴了魯班,那老年人是位掌墨師傅,中年人是他侄子。

原來國君要在宮城四角造角樓,每座角樓非要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多難造的角樓啊!

先後找了七位掌墨師,都造不好,全給處死了。那中午人是第八位。魯班很同情不幸的同行,暗中跟著中年人來到郊外。

那人低聲哭泣著,解下腰帶掛在一棵大樹上,打算自盡。魯班見狀急忙上前,把腰帶拿在手裡,勸解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是個難題!不過,還 有10天時間,用心琢磨也許會有辦法。」中年人想想也有道理,決心再努力一次。

魯班拿著腰帶離開後,不斷思考著這難造的角樓。他跑遍京城,凡能做參考的建築物去去仔細看過。魯班看著一個小販挑著一擔蟈蟈沿街叫賣,他像得到了什麼啟發,心裡一動,蹲下來細心看起精巧的蟈蟈籠。幾天後重班來到草棚邊,把自己扎的蟈蟈籠送給一位小徒弟,又拿出腰帶對小徒弟說:「這是你家師傅的,你去交給他。並讓他一定數數這籠上的高粱稈。」小徒弟捧著東西蹦蹦跳跳地回到工棚去了。

10天期限快到了。掌墨師傅一籌莫展。見到自己的腰帶,他吃了一驚,像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位老爺爺讓你數一數這蟈蟈籠。」徒弟對他說,師傅沒精打采的數起來:「一二……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掌墨師傅驚喜地跳起來。

天下竟有這樣的巧手!莫非魯班師傅?師徒倆趕緊出來尋找,可魯班早不知去向了。第二天,掌墨師傅帶領工匠們按照蟈蟈籠的式樣信心百倍地趕造起角樓來。角樓雄偉綺麗,國君也挑不出毛病來。

魯班生活的年代離現在很遙遠,他的生平記錄很不完整。他大概逝世於公元444年以後。人們世世代代傳頌魯班發明的故事,往往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的名字實際上已成為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想一想:相信愛學習的小朋友原來也聽說過一些魯班的故事吧,聽完這個故事是不是對他的瞭解更深了呢?其實,無論做什麼,只要認真的動動腦筋,總會成功的。

《幼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