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和秦國是相鄰的大國,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稱“穆姬”,以加強同秦國的關係。獻公死後,公子夷吾即位。夷吾因長期在外,於是請秦穆公派兵護送自己回國,承諾割讓河外五城給秦國作為報酬。誰料,夷吾(晉惠公)即位後,食言了。
晉惠公言而無信,引起秦穆公的不滿。但公元前641年,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還是送去了大批糧食,結果幫助晉國渡過了難關。第二年冬天,秦國遇到了同樣的饑荒,晉惠公卻一點糧食也沒有支援。秦穆公氣憤極了,便親自率軍討伐晉國,活捉了晉惠公。
穆姬得到消息後,身穿喪服,帶著四個兒女登上一座堆滿乾柴的樓台,並派人對秦穆公說:“上天降災,使秦、晉兩君兵戎相見。現在晉君被您俘虜,他什麼時候來到京城,我就什麼時候死去,請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聽著了慌,決定寬恕晉惠公,把他安置在靈台,待以上賓之禮,兩國國君還締結了盟約。
之後,秦、晉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晉惠公把太子子圉(yǔ)派到秦國去當人質,秦穆公將宗女懷嬴嫁給子圉。但子圉擔心當不上晉國的國君,就於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晉國。第二年,晉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稱晉懷公,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不安。這時,晉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穆公決定幫助他回國奪取政權。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和國內群臣的擁戴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殺死惡劣的懷公,即位為君,史稱晉文公。
晉文公才華出眾,忠厚謙遜,深得秦穆公的歡心。從此,秦晉兩國在整整六年的時間裡一直友好相處,沒有發生過嚴重的衝突。“秦晉之好”由此而來。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求解驛站】原指春秋時期秦國與晉國兩國家世代聯姻。後泛指兩性之間的聯姻或婚配關係。
【活學活用】經歷一番波折後,這對戀人終於結為~,幸福洋溢在他們臉上。
【妙語點撥】春秋時期,地處黃河東、西岸的秦國與晉國從未停止過明爭暗鬥。不過春秋時期的政治格局,分分合合,有爭鬥就有結盟。聯姻是結盟的重要手段,嫁往對方國家的貴族女性在和平時期,是一枚維持雙方政治平衡的砝碼,一旦兩國交戰,該砝碼則可能使政治的天平發生戲劇性的傾斜。因此,從本質上講,秦晉之好不過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聯姻罷了。
【近義】秦晉之緣、天作之合
【反義】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