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和越國是兩個國力相當的鄰國,共同的邊界線又很長,所以歷史上經常發生小辨模的衝突,在衝突中互有勝負,但損失都不大。
公元前506 年,由於吳國與楚國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最後吳國雖然獲勝,但國力卻因戰爭而變得空虛。越國趁虛而入,興兵討伐吳國。在這次戰爭中,吳王闔閭受傷而死,太子夫差接位成為吳王。從此吳國和越國變成世仇。特別是吳王夫差,幾乎時時刻刻都想替父報仇。越國也時刻戒備,以防吳國挑戰。兩國劍拔弩張,相持了近10 年。
公元前494 年,吳王夫差見時機成熟,任命伍子胥為大將,伯嚭(pǐ) 為副將,率軍對越國發動進攻。在這次戰爭中,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只得暗中買通吳國的副將伯嚭,同時向吳王夫差獻上美女、白璧和黃金,向吳國求和。
伯嚭以前是吳國大軍事家孫武手下的副將,這人作戰勇敢,立過戰功。
但他生性貪財,越王勾踐就利用他這一弱點,托他在吳王夫差面前替越國說情。
有一天,伯嚭上朝後對吳王夫差說:「越國大夫文種代表勾踐來向大王賠罪,望能得到大王的寬恕。」
夫差說:「我現在乘勝追擊,不日就可以攻下越國的都城。他這時候要求講和,哪有這樣的好事。再說我們吳國與越國有不共戴天之仇,我父親就死在他們手上,這個仇,我非報不可!」
伯嚭說:「大王報仇心切,是出於孝道,大王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感動了鬼神,正是神靈相助,這次戰爭我們才大獲全勝。對先王之死,就是我這個做臣子的,又何嘗忘記過。不過,現在越國已經傾其所有,全部貢獻給我們了。我們若是逼得過緊,勾踐一狠心燒了宗廟,殺了妻子兒女,率領殘兵敗將與我們決一死戰,也會給我軍造成很大傷亡。再說,勾踐最後失敗了,他還可以帶上珍寶,投奔別的國家,這樣他既能保全生命,又會找到靠山,到那時候,我們反而什麼也得不到,還會招來仇敵。現在勾踐求和,也不過想保全宗廟,我們答應他,對我們也並沒有什麼不利..」
伯嚭雖然是個武將,但能言善辯,這一番道理,竟然把吳王夫差說得有些動心了。
夫差想了想說:「伯嚭,你說的雖然不錯,不過勾踐是個不講信義的人,他的話不可信。」
伯嚭說:「大王說的極是,不過這一點我也曾經想過,所以我想將勾踐夫婦押到吳國來作人質,把他的命兒控在我們手裡。」
吳王夫差一聽,覺得有理。他召見越國大夫文種,提出要勾踐作人質的苛刻條件。越國若是接受這個條件,只是在形式上保留了國家,實際上等於是亡國了。夫差萬萬沒有想到,這樣的苛刻條件,越國大夫文種竟然接受了。
其實這些條件都是文種事先跟伯嚭商量過的。
就在簽訂和約協議時,大將軍伍子胥聞訊趕來了。他對吳王夫差說:「大王!消滅越國,生擒勾踐,毀其宗廟,勝利眼看就要到手,大王卻要跟越國講和,那這場戰爭不是白打了嗎?將士們的血不是白流了嗎?大王,你就是不顧三軍的士氣,你也不能忘記殺父之仇啊!」
伍子胥言詞激烈,夫差聽了心裡有點不快,但是表面上並沒有流露。
這時,伯嚭趕緊對伍子胥說:「大將軍,楚國殺過你的父兄,後來你打敗了楚國,也並沒有把楚國滅掉啊!」
伍子胥說:「楚國殺我父兄,我是個做臣子的,這是私仇,先王死於越國之手,這是國家之仇!」
吳王夫差說:「正因為是國家之仇我才要勾踐夫婦來當人質,這等於把越國消滅了!」
伍子胥還想爭辯,吳王夫差把臉一沉說:「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不要多說了。」
文種簽訂過求和協議書,回到越國,對越王勾踐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大王放心去吧,這是考驗大王意志的時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范蠡大夫跟隨大王,我也就放心了,希望大王遇事多跟范蠡商量。國內的事就交給老臣,老臣會替大王積蓄力量,日後復國。」
文種說完,又拉著范蠡的手說:「范大夫,大王就托給你了,請受文種一拜!」文種說完,跪在范蠡面前。
范蠡扶起文種說:「文種大夫請放心,范蠡隨大王去,必保大王回!柄內的事全靠文種大夫,請文種大夫受范蠡一拜。」
勾踐雙手拉著范蠡和文種,對他們說:「有兩位大夫助我,越國不會滅亡的!」
范蠡對勾踐說:「此番去吳國當人質,大王要忍辱負重,圖復國大業。」
勾踐離越國前,特地到宗廟中去辭行。他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哭著說:「不肖子孫勾踐來向列祖列宗辭行。此番去作人質,是我罪有應得。不過請列祖列宗放心,祖上的基業不會在我手中葬送,勾踐決不會是越國的末代君王。
越國的江山,還會世世代代傳下去。」
勾踐離開越國,在吳國副將伯嚭的押送下,來到吳國叩見吳王夫差。勾踐見夫差時,先解下自己的上衣,袒露出上身,趴倒在吳王的台階下,夫人也跪在後面,兩人頭上都頂著進貢的禮單。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階下囚。
夫差叫手下人接過勾踐頭上的禮單。勾踐伏在地上說:「東海罪臣勾踐一時糊塗,冒犯大王,承大王厚恩,苟全罪臣的性命。罪臣勾踐願效犬馬,以報答大王。」
夫差得意地對勾踐說:「你敗在我手上,我還讓你活命,我要是敗在你手上,你就不會像我這樣仁慈吧?」
勾踐忙說:「大王仁慈,自有天助,應該君臨天下。勾踐乃一匹夫,怎敢有此望。」
最後,夫差將勾踐夫婦發配到已故吳王闔閭的墓地上去養馬,暗中派人監視勾踐的一舉一動。
勾踐忍辱負重,布衣粗食,整天兢兢業業割草餵馬。范蠡清除馬糞。勾踐的妻子洗衣做飯。3 個人全都安分守己,無恨無怨。就這樣,君臣3 人在墓地住了整整3 年。
有一天,夫差和伯嚭站在姑蘇台上,遠遠望見范蠡在割馬草、掃馬糞的時候還是按照君臣的禮節,沒有絲毫的閃失。夫差對伯嚭說:「勾踐已經落到這種地步,范蠡對他還是執君臣禮節,實在可敬。」
伯嚭說:「勾踐對范蠡只不過是知遇之恩,范蠡就死心塌地追隨勾踐。
大王對勾踐有活命之恩,如果能讓勾踐回國,他肯定會更加報答大王的。」
夫差只是點點頭,未置可否。他想了想,派人去把范蠡叫來,對范蠡說:「你對勾踐的忠心十分可嘉,我給你官做,為我效勞,如何?」
范蠡說:「我不過是一個罪臣的奴僕,怎敢玷污大王的清德。我只盼望我的主公能贖罪期滿,返回故國,我將和我的主公一起報效大王。」
夫差聽了,不免有些同情,已有了放他們君臣回國的念頭。
又過了大約一年時間,范蠡得到消息,夫差生病,他對勾踐說:「恭喜大王,我們回國有望了。」
勾踐不解其意。
范蠡說:「考驗大王意志的時候到了,現在就看大王能不能忍辱了。」
勾踐說:「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我過的是非人生活,還能有什麼辱不能忍受呢?」
范蠡說:「這就好。我已買通伯嚭,說服夫差允許大王探視他。探病時,大王可以親口嘗嘗夫差的糞便,然後祝賀夫差的病即將痊癒。夫差生的本來就是小病,不久肯定會好,到那時,他會被你誠心所感動,再加上有伯嚭相助,我們回國就有希望了。」
一聽說要親口嘗夫差的糞便,勾踐面有難色。
范蠡說:「大王受辱,老臣子尤為痛心。現在我們只能以曲求伸,含垢忍辱,以圖復國大業。」
勾踐被范蠡說服了,到宮中去探視夫差。他跪在夫差面前說:「驚悉大王貴體有恙,勾踐恨不能以賤軀相代。」說著就走近便桶,揭開桶蓋,用手取出糞便,跪在地上品嚐起來。
勾踐嘗過糞便後,對夫差說:「罪臣在東海曾學過醫道,深知人的糞便若有谷味,就是健康之相。大王的糞便中,不但有谷味,而且有春生之氣。
大王貴體即將康復,罪臣恭賀大王千秋!」
夫差見此情景,十分感動。叫人扶起勾踐,說了些安慰的話。
勾踐離開皇宮後,夫差就下令讓勾踐離開牧馬場,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
伍子胥知道夫差又想放勾踐回國,他力主將勾踐殺掉。夫差說:「勾踐對我這樣忠心,我再殺他,那蒼天也不容啊..」
伍子胥說:「大王以為勾踐是忠心嗎?不。老虎低頭,是要捕獲獵物,毒蛇屈盤是為了出擊咬人。勾踐的國家亡在大王手裡,他會對大王忠心嗎?」
夫差說:「你說誰對我忠心?是你嗎?可你並沒有嘗過我的糞便啊。」
伍子胥哭了,他說:「大王,你中了范蠡的奸計,吳國的江山要斷送在大王手裡了!」
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忠告,決定放勾踐回國。那天,夫差在蛇門外設酒宴款待勾踐,酒宴過後送勾踐到長亭。勾踐滿面流淚,跪在地上抱住夫差的腿說:「我會回來看大王的,犬馬無論離主人多遠,它心裡也總是戀著主子的。
勾踐就是大王的犬馬。」
勾踐清楚地記得,3 年前在會稽一戰,自己失敗,最後才成了吳國的人質。為了不忘會稽之恥,他回國後,立即將國都遷往會稽,天天看到這個恥辱,才會永遠不忘這個恥辱。
遷都到會稽以後,勾踐在宮廷的每個門口都派上一個人,這個人的職責不是守衛宮門,而是每當勾踐走過這個宮門時,這個人就大聲喝問:「勾踐,你忘記了會稽之恥嗎?你忘記了3 年亡國奴的生活嗎?」只要一聽到這句喝問,勾踐就立刻低下頭,恭順地回答:「勾踐沒有忘記。勾踐不敢忘記。」
勾踐回國後,惟恐宮廷舒適的生活會消磨自己報仇雪恨的鬥志,他把床上的褥子撤下,換上柴草。每當有硬柴草刺痛他身子的時候,他就自己問自己:「比起亡國的痛苦如何?」他在飯廳的屋樑上掛一個苦膽,每頓飯前,必定先嘗嘗苦膽,然後問自己:「比起亡國的痛苦如何?」
為了使國家早日富強,勾踐親自下田拉犁耕地,叫夫人親自種麻織布。
勾踐對妻子說:「我還是一個養馬的牧人,你還是牧人的妻子。」
為了使夫差不起疑心,勾踐按時派人到吳國去進貢,而且貢品每年都有所增加。夫差對勾踐非常滿意,更加相信勾踐的忠心了。
勾踐回國臥薪嘗膽5 年,他覺得國家已經很強了,想出兵攻打吳國,文種和范蠡不同意,說現在還敵不過吳國。
文種對勾踐說:「大王和范蠡在吳國是爬,低頭看吳國,容易見到它的強大,現在回國後是在天上飛,俯視吳國,又容易小看它。」
勾踐說:「整整5 年過去了,太慢了。人生有幾個5 年?」
文種說:「匹夫報仇尚有10 年之期,更何況大王報的是一國之仇。大王要看對手實力不難,不久就可以看到。」原來文種已經得到情報,吳國正在準備出兵攻打齊國。
吳王夫差準備出兵攻打齊國,伍子胥竭力反對,他說:「勾踐回國後發奮圖強,時刻準備報仇。現在大王要興10 萬大軍攻打齊國,豈不是給越王勾踐有可乘之機嗎?」
夫差沒有聽伍子胥的勸阻,還是發兵攻打了齊國,並大獲全勝。
在吳國攻打齊國的時候,越國不但沒有乘虛而入,反而暗中給吳國許多資助。夫差伐齊獲勝後,特地設宴招待勾踐,並且給了勾踐不少賞賜和封地。
事後夫差對伍子胥說:「勾踐只不過是我的奴僕,他怎敢反我?」
伍子胥說:「只怕是大王已經成了勾踐的奴僕。大王,你現在還在被勾踐牽著鼻子走啊!」
夫差生氣了,他罵伍子胥:「老匹夫,我伐齊你反對,現在大獲全勝你又罵我。我是個仁慈的君王,不忍殺你,你滾吧!」
伍子胥走後,伯嚭對夫差說:「伍子胥一定會去投奔齊國,我早聽說他和齊國暗中有勾結。他這一走,猶如放虎歸山。」
夫差聽信了伯嚭的讒言,就派人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叫伍子胥自殺。
伍子胥臨死前對家裡人說:「我死後,將我屍體埋在東門外,我要眼看著越國軍隊打進來。」
就在吳國伐齊的戰爭取得勝利以後不久,文種對勾踐說:「大王看到吳國的實力了吧?齊國比我們強大,也不是吳國對手。不過這次戰爭已經消耗了吳國不少物力和財力,軍隊的傷亡很大。這等於是老天助我們一臂之力。
現在夫差又殺了伍子胥,好比斷了自己的一隻膀子。有了這些條件,不久我們就可以發兵攻打吳國了。」
吳國在取得了對齊戰爭勝利後,夫差洋洋得意,一心想當中原諸侯中的霸王,加上伍子胥已死,無逆耳之言,更加為所欲為。公元前482 年,夫差親自率領大軍和晉國、魯國等諸侯,在黃池(今河南封丘一帶)的地方會盟。
越王勾踐乘吳國兵力空虛,親自率領5 萬大軍攻打吳國,經過3 天激戰,攻下吳國都城,活捉了吳國太子。夫差遠在黃池,來不及回兵救援,只得派人向越國求和。勾踐看到吳國還有相當戰鬥力,消滅它的時機還不成熟,佯裝答應求和,並且立即從吳國撤回軍隊。
又過了4 年,勾踐覺得已經有把握消滅吳國了,再次帶兵攻打,吳王夫差派伯嚭為大將迎戰。伯嚭連打了幾次敗仗,就投降了越國。
夫差眼看自己的大勢已去,在臨死前說:「我死倒沒有什麼可怕,就怕到了陰間遇到伍子胥,我實在沒有臉見他啊。」
越王勾踐攻佔姑蘇城,坐在吳王夫差生前坐的金鑾殿上,接受百官的朝賀。在朝賀的隊伍中,也有吳王夫差的大將伯嚭。勾踐對伯嚭說:「你一生沒有做過一件對得起夫差的事,這次我成全你。這是你最後一次為他盡忠的機會。」勾踐一揮手,叫人把伯嚭拉出去殺了。
勾踐滅了吳國,又約齊、晉、宋、魯等國會盟,成了春秋時代最後一個霸主。這個霸主之夢,曾經是死去的吳王夫差破滅了的夢,現在由勾踐變成了現實。
(劉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