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女王

在13 世紀中葉,伊斯蘭國家曾出現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埃及阿尤布王朝薩利赫國王的愛妃、奴隸出身的莎吉蕾杜,在國王臨戰病筆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領導埃及軍隊大敗入侵的第七次十字軍,俘虜了法國路易九世國王,並由此登上了伊斯蘭女王的寶座。

何謂「十字軍」?法王路易九世為何率十字軍東侵?莎吉蕾杜怎樣打敗十字軍,又怎樣登上女王王位的?這位一代女傑的結局如何?這就要慢慢道來了。

在地中海東岸的已勒斯但中部,有一座著名古城叫那路撒冷。城南17 公里處的伯利恆有一個高赫德山洞,傳說那穌基督就是在這裡降生的。後來,那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也是耶路撒冷。公元335 年,古羅馬皇帝君士但丁一世的母親希拉娜太后巡遊那路撤冷,在那穌的墓地建造了一座復活教堂。因此,基督教徒就把那路撒冷視為「聖地」。公元7 世紀,阿拉伯統一以後,這座古城也成了伊斯蘭教的「聖地」,因為相傳伊斯蘭教創始者穆罕默德曾在那裡踩在一塊聖石上,飛上了七重天。就這樣,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把那路撤冷奉為。『聖地」。

居住在那裡的伊斯蘭教徒對前來朝聖的基督徒採取了寬容的態度,允許他們自由進入聖地。但是,到了廿世紀末,領導基督教會的羅馬教皇不甘於統治歐洲,想建立一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使東方國家的伊斯蘭教徒也皈依基督教。西歐的大小封建主渴望向外奪地掠財,特別是那些神話般富庶的東地中海各國,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寶地。由於連年災荒,忍饑挨餓的西歐農民也希望能在東方找到一塊樂土,改善他們的生活。就在這種幾乎所有的西歐人都想去東方撈一把的背景下,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1095 年11 月在法國南部的克勒芒城召開宗教大會,鼓吹進行「聖戰」,去「奪回聖地那路撒冷」。

他發表了慷慨激昂、蠱惑人心的演說:「上帝的孩子們!讓我們登上奔赴聖地的征途吧!從那些信奉伊斯蘭教的異教徒千里奪回聖地吧!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那裡遍地流著奶和蜜,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肥沃,是另一個充滿歡娛的天堂!讓我們去拯救聖地吧!..」他的演說得到與會者熱烈響應。

許多人立即答應參加遠征的部隊。因為他們胸前或臂膀上佩有十字標記,被稱為「十字軍」。

1096 年春,十字牟開始了第一次東侵。1099 年7 月,他們佔領了耶路撒冷,在東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一些十字軍國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國。但是,西歐封建主慾壑難填,又組織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埃及,結果被埃及的民族英雄薩拉丁打敗。埃軍活捉了耶路撒冷國王,並在1187 年10 月2 日攻佔了耶路撒冷城。十字軍幾次反撲均告失敗,只好在1l92 年9 月與薩拉丁締結和約,承認聖城耶路撒冷歸埃及,歐洲朝聖者可自由到聖城朝拜,但不得攜帶任何武器。

13 世紀初,新教皇英諾森二世即位不久,又接連組織了3 次十字軍東侵,攻佔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也一度落入十字軍之手,但在1244 年,埃及蘇丹出兵,重新奪回了耶路撒冷這塊聖地。

1244 年12 月的一天,法國巴黎的教堂全都敲響了祈禱的鐘聲,市民紛紛走進各個教堂,為重病中的法王路易九世祈禱,還有一些人則聚集在王宮門前,隨時探問法玉的病情。原來,這位年方29 歲的法國國土,是法國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國王,他在葉後布蘭奇的輔政下,平息了大貴族的叛亂,在國內行政、經濟、軍事、司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為法國國內的和平統一作出了貢獻,使法國國泰民安,經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因此,巴黎市民在聞知國王突然患上重病後,無不優心忡忡,為之跪拜祈禱,希望他早日康復。然而,國民的熱誠祈禱似乎並沒有發生效應,路易九世的病情日趨惡化,不久更一度傳聞國衛已經駕崩。霎時間,巴黎市民都為之悲痛,慟哭之一震撼全城。所韋的是,路易九世在休克凡分鐘後竟奇跡般地復活了。市民們知道國王死而復活後,莫不歡欣雀躍,感謝上帝的恩典。而篤信那穌基督的路易九世,更認為他是得到上帝的恩寵才死而復生的。所以,他甦醒後即在床榻上向羅馬教廷許願,待到身體一康復,就組織十字軍東征,以報上帝之恩,並從巴黎大主教的手中領取了十字軍的十字徽章。

這一消息傳出之後,巴黎市民又猶如晴天霹靂,因為他們知道前幾次十字軍東證,大部以慘敗告終,就極力諫阻國王不要這麼做。母后布蘭奇和滿朝的文武大臣,為了顧及路易九世的安全,也百般勸阻他不要組織十字軍。

無奈路易已向羅馬教皇作出了保證,更重要的是,他在國內統治穩固之後,已產生了向外擴張的野心。所以他一意孤行,堅持要組織十字軍東征。

按照法國宮廷的慣例,每年的聖誕節,國王都要賞賜文武大臣一件刺繡錦袍,大臣們穿上這件錦袍後去參加聖誕禮拜。這一年,聖誕節的賜袍儀式特別隆重,而巨所賜錦袍比往年更華美。文武大臣們在路易九世面前穿上錦袍後,在暗淡的燈光下走進聖夏培爾教堂,默默地進行祈禱,誰都沒注意錦袍上有什麼東西。等到第二天早晨,群臣才發現,在每件錦袍的肩部,都釘有一枚十字徽章。這時,大臣們才恍然大悟,他們的國王決心己定,用這種辦法任命他們為十字軍的將領了。

路易九世經過3 年的準備,終於組成了一支36 萬人的十字軍,他在聖丹尼教堂接受了教皇授予的權杖和神旗,把國政托付給母后和幾位老臣,自己帶著新婚的王后瑪格麗特和兩個弟弟舉國遠征。此行若稍有差池,必將危及王室斷予絕孫,可見路易這次遠征的決心之大。

1248 年8 月,大軍從法國南部海港出發,橫渡地中海,年底即抵達塞浦路斯島。從而開始了十字軍的第七次東征。

法軍在塞浦路斯島上過冬,一方面補充軍糧和整修船艦,一方面召集將領討論進軍戰略。有位將軍提出釜底抽薪戰略,即向埃及首都開羅進軍,一旦佔領開羅,則聖地耶路撒冷便唾手可得。路易九世和其他將領都表示贊成。

1249 年5 月,路易率領大小戰艦1800 艘向埃及挺進,首先攻佔了尼羅河東部支流河口處的達米埃塔港。這次軍事行動可以說是32 年前第五次十字軍的捲上重來。那時的十字軍因不瞭解尼羅河的漲水期,在佔領達米埃塔港後,盲目發起攻擊,導致全軍覆沒。因此,路易十分小心謹慎,力圖免遭覆轍。

這時,埃及的國王是阿尤布王朝第七代蘇丹薩利赫。莎吉蕾杜是他的愛妃,她為他生了個王子,取名哈利勒,因而深受寵幸。她本人又精明能幹,因而在國王跟前十分得勢,執掌著後宮的大權。實際上,莎吉蕾杜原是上耳其人,在戰亂中淪為奴隸,她完被巴格達的哈里發國王從奴隸市場買到後宮中當宮女,後來被哈里發贈賜給埃及蘇丹薩利赫。在她與薩利赫生下哈利勒王子後,才由奴隸汁為自由人。可惜的是,過了兩年多,王子不幸夭折,否則她的權勢要更大。莎吉蕾杜,阿拉伯語意為「珍珠樹」,是薩利赫賜給她的美稱,其真名無從考究。在正式的社交場合,她的名字叫溫勒·哈利勒,這自然是從「哈利勒之母」的意義上而起的。

薩利赫繼承了母系蘇丹人的血統,皮膚黝黑,頭髮捲曲,性情暴烈,驍勇善戰,每當興師動兵,必先洗耳恭聽部將們的見解,可謂是一員久經沙場、出生入死的名將。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對手,法王路易不敢輕易進兵,格外小心謹慎。但這時,薩利赫國王正呻吟床褥,病魔纏身,當聞悉十字軍大舉進攻埃及時,他立即下令證兵備戰。由於有人通敵背叛,打開城門,加上一些將領臨陣脫逃,十字軍攻佔了達米埃塔城,接到這一戰報,薩利赫大為震驚,令部下用擔架把他抬過尼羅河,親自到前線督戰。在三角洲地帶的要塞曼蘇拉城紮下了大本營,而留下愛妃莎吉蕾杜在王宮主持後方事務。

路易並不知道敵方主帥染病,他在達米埃塔等待後續部隊這段時間,尼羅河進入漲水期,河水氾濫,使他們沒辦法,也不敢立即向內陸進軍。就這樣,他們在達米埃塔白白地荒度了五六個月時光,為埃及方面重整陣容贏得了足夠的時間。直到尼羅河水退後,路易才把王后和少數軍隊留在達米埃塔,自己率大軍在11月初向開羅進擊。

正在這時,薩利赫因病重,義勞累過度,在曼蘇拉大本營中去世了。在這大敵當前、主帥病亡的千鈞一髮之際,莎吉蕾杜挺身而出,拯救埃及於危難之中。她才智壓群,膽識過人,當機立斷地作出「國難當頭,秘不發喪」

的重大決定。她召見三朝元老法庫爾丁和近衛軍將領伊扎丁等幾位足以信賴的大臣商量,說明自己作出此項決策的原因:值此敵人大軍壓境之際,可以避免權貴之間為奪取王位或攝政而引發內江。最後,他們一致決策,在太子蓋斯丁·圖蘭沙問國繼位之前,對外封鎖薩利赫國上逝世的消息。

王太子蓋斯丁此刻正在遙遠的敘利亞前線(即現在的土耳其東部地區)。

為防止軍心動搖,莎占蕾杜佯作國王仍在抱病處理國事,她命令:一切須下達的指令,均由近臣模仿國王的筆跡簽署下發;侍從們照常天大把食物送進大本營。經過這番周密安排,在太子回國前的3個月中,曼蘇拉防線仍牢牢守住。敵軍雖然幾度圍城,甚至築起了幾座攻城塔,但都被守軍一一擊退。

莎吉蕾社坐鎮魯德島的王宮,以「國王貴體欠安」為由,親自處理國事,頻頻召見大臣和將官,維護軍紀,成了名副其實的一國君主。她意志堅定,雄心勃勃,主政3個月,事無鉅細均處理得十分妥當。人們對她既佩服,又畏懼。近衛軍將領對她則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

曼蘇拉要塞以塞吉爾運河作為屏障,擋住十字軍前進的道路,兩軍在這裡對峙了兩個多月。1250年2月初,在法牟重金收買下,貪財的上著人洩露了可以渡河的淺灘地點。擔任突擊隊長的羅貝爾,是法王的胞弟,他求戰心切,竟無視國王關於「在全軍渡河完畢之前,務必原地待命」的指令,率領300名精銳騎兵,孤軍突入曼蘇拉城。

埃及守軍毫無防備,亂作一團,司令官法庫爾丁還沒來得及披盔戴甲。

就成了刀下鬼。突擊隊一路衝殺,直搗大本營。眼看曼蘇拉危在旦夕,突然間,大本營周圍戰鼓齊嗚,喊聲震天,伊扎丁率領的近衛軍吹響了反擊的號角。年輕將官拜巴爾斯一馬當先,率部迎戰。戰局瞬息急轉,法軍突擊隊連同隊長羅貝爾全部戰死,無一生還。埃及軍隊抓住戰機轉入反攻。隨後渡河的路易率領的主力部隊也被打敗,只好設營紮寨準備再戰。

這場飽防戰持續了50天左右。在這期間,法國軍營中突發瘟疫;大軍被圍,糧草短缺,不少將士病死餓死。路易不得已,只得下令全軍撤退。這時,路易自己也生了病,將士們勸他趕緊登船撤退。但路易執意不肯,非要待全軍登船後才最後撤退。5 月3 日晚,法軍全部連夜渡河撤退。但第二天早上,埃及軍隊的輕騎兵便追了過來。精疲力竭的法軍,已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僅一個回合就全軍潰敗。路易九世本人及1 萬多名軍隊全部被俘。這一仗,埃軍大獲全勝,法軍損兵折將3 萬多人。

這時候,埃軍陣營內部卻醞釀著一場異變。王太子蓋斯丁2 月底從敘利亞回國後,莎吉蕾杜為他著想,立刻交出攝政不久的王權。在公佈薩利赫死訊的同時,蓋斯丁繼位,號稱貞王。但蓋斯丁專權驕橫,根本下把莎吉蕾杜和父王生前的近衛軍抵禦十字軍的功績放在眼裡,只是一味偏袒自己帶回來的庫爾德族近衛軍。他貪圖酒色,一旦喝得酩配大醉,便口出狂言。一天晚上,他趁著酒意,令人在桌上立上一排蠟燭,然後手執寶劍砍斷這些蠟燭,並口中唸唸有詞:「這就是上耳其近衛軍的下場!」這「上耳其近衛軍」指的就是薩利赫國王的近衛軍。

原來,阿尤布王朝的國王部喜歡組織一支近衛軍,其成員都是馬木魯克——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奴隸」,因而近衛軍又稱為馬木魯克衛隊。薩利赫的近衛軍是以上耳其人為主體的,當時,由於成吉思汗出兵征戰中東,被驅散的土耳其青年充斥中東的奴隸市場,薩利赫國王就從中挑選了一批上耳其籍奴隸,創建了自己的衛隊。而蓋斯丁的衛隊,則是他在敘利亞的奴隸市場中挑選的庫爾德族人組成的。因此,貞王的近衛軍與先王的近衛軍彼此間水火不相容,不滿情緒一天勝似一天。庫爾德近衛軍自持有貞王撐腰,飛揚跋扈。土耳其近衛軍也不示弱,他們既有打敗法軍的赫赫戰功,又有先上的愛妃莎吉蕾杜作後盾。所以,他們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被俘的路易九世押送到開羅,被迫與埃及國王蓋斯丁簽訂廠和約,規定法國交出達米埃塔城和贖身金80 萬古羅馬幣。路易一再討價還價,贖金減為64 萬。

5 月7 日,蓋斯丁舉辦盛大的慶功宴會,對擊敗十字軍的將領論功行賞。

蓋斯丁的左右全是他的寵臣和庫爾德近衛軍的將領,他們相互吹捧,舉杯慶賀。而在戰爭中真正有功的土耳其近衛軍將領卻被安排在角落裡,並隻字不提他們的功績。當天晚上,怒不可遏的伊扎丁、魯肯丁、拜已爾斯等將領,在事先得到莎吉蕾杜的默許後,率領土耳其近衛軍衝進千宮,殺死了貞王蓋斯丁。這樣,蓋斯丁僅當了兩個多月的國王便命喪黃泉,薩拉丁所創建的阿尤布王朝就此完結了。

這些奴隸出身的將領們,在注重門第的伊斯蘭社會中,一時難以奪取天下,便一致擁立與前國王有姻緣關係的莎吉蕾杜當女王。當然,這與莎吉蕾杜在抗擊十字軍的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出類拔葷的才幹也有關係。

第二天,在開羅王宮裡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莎吉蕾杜身著浮花錦緞王袍,手握嵌金權杖,披著面紗,端坐在金色的御座上。文武大臣和近衛軍將領分立左右。伊扎丁首先講話,他敘述了貞王無道被處極刑以及擁立女王的經過,然後表示將盡力輔佐女王管理國事,並保證永遠效忠於她。隨後,一名法官走到女王跟前,為她祈禱況福:「真主呀,請保佑薩利赫國王的伴侶、哈利勒的母親、世界和宗教的捍衛者——伊斯蘭的女王吧!」在文武百官的朝賀聲中,莎吉蕾杜成了伊斯蘭世界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王。

從此,每當星期五正午,伊斯蘭教團拜時,莎吉蕾杜的名字和巴格達的哈里發一起被人們漚歌稱頌,這標誌著她作為國家元首的權威已被公認。後來,她的名字也鑄在了第納金幣和迪爾汗銀幣上。

女王單獨執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妥善地處置被扣留的法王路易。

考慮到法軍尚有30餘萬仍在達米埃塔一線,虎視眈眈地等候他們國王的歸來,她決定頂住強硬派「對俘虜格殺勿論」的要求,格守貞王與路易締結的和約,一旦贖金交付,立刻全部釋放戰俘。

法王手頭拮据。留守在達米埃塔的王后瑪格麗特,只有屈尊跪拜在威尼斯運輸船隊巨商的腳下,總算借得贖身金額的一半錢,權作預付款。這樣、路易九世才幹5月13日與倖存的1萬多部下灰溜溜地回到達米埃塔,並立即將該城交還埃及。法軍仍坐上原來的艦隻,從地中海返回塞浦路斯島。路易九世率領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最終以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哈里發,聞知昔日的奴隸莎吉蕾杜被擁立為女王,大為震驚。「女人當家,一事無成」的聖訓,在他頭腦裡根深蒂固,更何況是個女奴,怎麼能當國王呢?他立即派特使去埃及送他的詔書。

7月30日,特使來到斤羅王宮,向女王和眾大臣宣讀哈里發的敕令。敕令認為「女人當政,有違聖訓」,並冷嘲熱諷他說:「若汝等那兒缺少當國君的男人,我給汝等送去一個吧!」敕令尚未讀完,人群裡已是一片喧嘩。

莎吉蕾杜似乎早就預料到有這麼一天。她鎮靜自若地示意隨從摘下御座前的帳幔,大聲宣佈道:「諸位大臣:你們已經聽到了我們的主人哈里發的敕命。以往為了穩定動亂的局面,你們擁立我擔當了女王。如今局勢已經太平,哈里發也下達了敕命,我決定現在就讓位,請你們另選他人執政!」

莎吉蕾杜這明智而又豪爽之舉,使一度尷尬、惶恐不安的局面得到緩解,眾大臣都鬆了一口氣。他們對哈里發肆意廢黜女王敢怒不敢言。於是,有人提議讓女王與她的情人、近衛軍首領伊扎丁結婚,然後立伊扎丁為蘇丹。

這不失為兩全其美的主意,大家均表示贊成。就這樣,伊扎丁當上了馬木魯克王朝的第一代蘇丹,而莎吉蕾杜雖然不當女王了,但作為伊扎丁的妻子。

仍握有相當大的權力。她繼續掌管著財政大權,從不向伊扎丁透露先王薩刊赫的財寶藏於何處,並在開羅城內營建寺廟,為薩利赫舉辦了盛大的送葬儀典。

伊扎丁當上國王后,漸漸地與他的昔日戰友疏遠了。他組建了自己的近衛軍,把拜巴爾斯、蓋拉溫都清除了出去,後來這兩個傑出的將領都先後與上了埃及的蘇丹。同時,伊扎丁又宣誓效忠巴格達的哈里發,並迎娶哈里發的寵臣之女為妃。對此,自尊心很強的莎吉蕾杜耿耿於懷。這時莎吉蕾杜感到前景暗淡,她決定先發制人。1257年4月的一天,她在浴室裡勒死了伊扎丁,然後對外宣稱丈夫是癲癰病發作倒地身亡的。

伊扎丁之子努爾丁繼位。努爾丁不相信父親的死因,便派近衛軍暗中逮捕了一些涉嫌謀殺的莎吉蕾杜手下的奴隸,嚴刑拷打,供出罪狀,結果把莎吉蕾杜囚禁起來。努爾丁不解恨,便指使手下的女僕,用木履把莎吉蕾杜活活打死,扔到城堡下的壕溝甲,任野狗撕咬。這就是7年前拯救埃及的一代女傑的悲慘結局。

莎吉蕾杜的墳墓至今仍肅立在開羅城的舊市街頭。從外形結構看,像是馬木獸克王朝時期所建。很可能是那位在1260年繼位蘇丹,而又一直效忠於她的近衛軍將領環巴爾斯,不為世俗偏見所惑為她建造的。

(齊水)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