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根遇刺

1981 年3 月30 日這一天,銀灰色的天空飄著濛濛細雨。早春天氣的美國首都華盛頓,乍暖還寒。下午1 點45 分,美國總統裡根乘坐林肯牌防彈轎車,前往希爾頓飯店參加一個集會。一輛護衛汽車緊跟在總統座車後面,車上坐滿了白宮的特工人員。

裡根在一個建築工會組織的集會上講演了18 分鐘。當他從希爾頓飯店專為重要人物通行的出口走出來時,他的那輛林肯牌防彈車就停在10 公尺遠的人行道邊。馬路對面站著一些不知是看熱鬧還是歡迎裡根的人。在汽車的後右側人行道上,警察攔了一道警戒線,警戒線後面是一群聞訊而來的記者。

防彈車的後門已經打開,引擎已經發動,就等裡根鑽進汽車了。裡根滿臉笑容,把右手高高舉起,向路對面的人群頻頻招手。他的貼身保鏢們在汽車四周散開游動,密切注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

裡根正欲一腳跨上汽車,一位美聯社記者喊住他,「總統先生..」他想向總統提問題。白宮新聞秘書佈雷迪笑呵呵地向記者們走來,想幫助總統回答記者的問題。

就在這一眨眼之間,記者群中一個身穿棕褐色雨衣的金髮青年,突然拔出左輪手槍,瞄準裡根「砰!砰!」連射兩槍。裡根一愣,好像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站在那兒竟然呆住了。總統的保鏢和現場警察向槍響的地方撲去。特工人員麥卡錫一個箭步撲在裡根與開槍者中間。「砰!砰!砰!砰!」

又是四槍!裡根背後的特工人員猛地把裡根的頭壓低,又使勁推了他一把,裡根的腦袋在車門框上撞了一下後,倒在車座上。那特工人員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全身一下子壓在裡根身上,對司機吼著:「開車!快開車!」汽車一溜煙開走了。

這一切,都發生在幾秒鐘的時間內。現場亂成了一團。白宮新聞秘書佈雷迪臉朝下倒在地上,左眉上方中了一彈。本來站在警戒線前背對記者的警察德拉漢特,脖子左外側中了一彈,倒在佈雷迪身邊。那個跳過來擋住裡根的特工人員麥卡錫右下腹中了一彈,也倒在地上。白宮特工人員、警察、還有一位工會成員撲在那開槍的青年身上,扭作一團。一個特工人員舉著輕機槍,站在那堆人邊上,高聲吆喝他的同伴,注意有沒有別的兇手。他既怕還有別的謀殺者逃掉,又害怕剛被眾人制服住的開槍青年被別人殺死滅口。很快,那開槍青年被戴上手銬,頭上蒙了件衣服塞進警車。警車一路尖叫著,在嚴密的防護下,兇手被押往華盛頓警察總局。

經警方初步審訊,開槍行刺裡根總統的兇手名叫約翰·欣克利,現年35 歲。他是現場唯一的嫌疑犯。

欣克利刺殺裡根總統的動機是什麼?真是既荒唐又可笑,僅僅是因為他害單相思,迷上了好萊塢的女演員喬迪·福斯特。這喬迪·福斯特是位19 歲的電影明星,1976 年她在《出租汽車司機》中扮演一個女主角。欣克利看過電影後,就給福斯特寫了一封信,說他就要出發去刺殺一位總統候選人,以此來表示自己是個「英雄」,並以示他對福斯特的「愛情」。

1980 年,福斯特退出好萊塢,到耶魯大學學習高級法語和外交史去了。

沒想到欣克利又追到耶魯大學,在福斯特的門前放了一封又一封情書,打了一個又一個電話。但福斯特對這種信件的反應極為冷淡,他們連一次面也沒見過。

這個欣克利本是個游手好閒的闊少爺。他父親是科羅拉多州一家石油公司的老闆,他哥哥斯理,而且和副總統布什(布什後來接任裡根當選為總統)家還有來往,算得上是美國上流社會的活躍人物了。也可能正是由於有這個條件,欣克利能飽食終日,到處遊逛。

1978 年,他跑到美國中部參加了納粹黨,還專門寫過關於希特勒《我的奮鬥》的論文。後來據說他總是揚言要殺人,納粹黨懷疑他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魚餌」,把他開除了。

1981 年3 月30 日中午,欣克利仔細研究了裡根當天的活動計劃後,給福斯特寫了一封信,稱他這次確死無疑;信中說,他非常愛福斯特,也知道他的那些信使她討厭,所以他要用刺殺總統裡根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行動,來博得她的尊敬和愛情。這種作法就跟《出租汽車司機》裡的情節一樣。

一個多小時後,希爾頓飯店門口的槍聲響了。槍聲使美國上下一片嘩然,世界各大通訊社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都用頭版頭條報道了裡根總統遇刺這一特大新聞,全世界都震驚了,的確達到了轟動效應。

欣克利共開了六槍,其中除了擊中佈雷迪等三人外,另三槍打在裡根的汽車上,因為是防彈車,有一顆子彈反彈到裡根身上,從左肋下射進,擊斷第七根肋骨,鑽到肺葉中部,那兒距心臟只有3 英吋。據專家分析,打中麥卡錫的那粒子彈,本來是極有可能直接擊中裡根的。裡根被送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後,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手術,取出了子彈,12 天後出院。佈雷迪等三人,經過搶救後,也活了下來。

依據法律,美國政府起訴欣克利犯有非法購買、擁有、使用武器和謀殺總統、擊傷麥卡錫、佈雷迪、德拉漢特等13 條罪行。如果罪名成立,欣克利將被判終身監禁。這下可使欣克利一家人坐立不安了。欣克利的父親和哥哥四處奔走活動。

正當人們期盼著法庭對欣克利進行審判時,一項聲明使警察局茫然,也使公眾茫然:也就是在欣克利被捕後的第5 天,他的父母聲稱「約翰是個有精神病的孩子」,應該先假定他是無辜的。

這一聲明使警察局措手不及,因為根據美國法律,精神不正常的人對自己的行為是不負責任的。也就是說,要審判欣克利,首先要證實他父母的聲明是錯誤的。為此,法院指定一名精神病專家對欣克利作了三個小時的檢查,專家的結論是精神方面完全正常,從而證明欣克利應該接受審判。

可是,欣克利父母在發表聲明時,早就作好了打官司的準備,他們用重金聘請了高級律師和精神病專家為欣克利辯護。法院對欣克利的結論一公佈,馬上就被被告的律師駁回,理由是:任何這類檢查首先應由被告選擇的專家來進行。

不知這其中有沒有其它什麼原因,雖然地區法院的首席法官駁回了被告律師的意見,但仍然決定把欣克利送到聯邦教養院,作為期三個月的精神病檢查。

俗話說,時間是最好的健忘劑,它能沖淡一切。圍繞欣克利是否有精神病,一場馬拉松式的檢查翻來覆去,以至於裡根總統忘記了傷痛,健康地走上講台發表他動聽的講演,好像就沒有發生被刺一樣。人們也都漸漸地把這件事淡忘了。

1982 年4 月27 日,裡根被刺案發生整整一年多之後,美國聯邦法院舊事重提,宣佈成立大陪審團公開審理此案。法院內外擠滿了人,被告席上的欣克利若無其事,他的父母一聲不響望著辯護律師,他們兒子的命運和希望寄托在律師的身上了。

隨著首席法官的宣佈,審判開始了。第一項是聽證會。由欣克利的4 名律師和6 名精神病專家為其辯護。這些律師表面上看似沉默寡言,文質彬彬,但他們輪流走上台進行辯護時,卻口齒伶俐,論點明確。他們論證有力而簡短,既不多說一句,也不誇大其詞。看得出,他們起碼辦過上千宗辯護證詞,一個個經驗豐富,思維靈活。從律師的角度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為被告開脫罪證,使欣克利由重刑變輕刑,由輕刑變無刑。但今天,他們深知這不是一般的刺殺案,辯護如果不成功,他們將會身敗名裂,如果辯護成功,他們將名聲大增。為此,在一年多時間裡,他們不僅收集了欣克利犯罪前的一切有利證據,而且還和欣克利本人進行了大量的接觸,為欣克利出謀劃策,並作過無數次模擬辯護,在精神上,他們已作了相當充分的準備。

A 律師說:欣克利是一個和普通正常人不同的人,在家時他做任何一件事都是無頭無尾,沒有連貫的思維,而且目光呆滯,沉默寡言..B 律師說:提起欣克利刺殺動機,首先得看他追求女電影明星福斯特的所作所為。如果欣克利精神上正常,就不會寫出狗屁不通的、歇斯底里的情書,打語無倫次的電話,記莫名其妙的日記..而這一切都是欣克利在一次也未見到福斯特時所幹的..欣克利的6 名精神病專家從醫學角度,運用大量事實證明欣克利精神病的存在。

最後,辯護律師作結論時說:根據以上的大量事實證明,欣克利的謀殺動機、謀殺準備和謀殺行為都是在「精神錯亂」的情況下進行的,根據美國法律,欣克利應判無罪。

被告一方的辯護律師和精神病專家的結論,受到了原告一方的律師和精神病專家的反對。他們的結論是:欣克利是一個精神方面完全正常的人。

原告一方的理由是:首先,欣克利是有重點地追求福斯特,而且始終如一。當他糾纏不成,便刻意模仿《出租汽車司機》中的求愛方式,三番五次購買槍支,練習槍法,設法接近重要人物;他決心以謀殺裡根總統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行動」,來博得福斯特的愛情;他精心研究裡根的活動時刻表,從洛杉磯趕到華盛頓,事先寫好「求愛書」,提前到希爾頓飯店,混在最有利射擊的記者群裡,在最合適的時刻開槍,在沒有被扭住前一連開了6 槍,連傷4 人..這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如果欣克利精神錯亂是幹不出來的。由此可以完全證明,欣克利謀殺動機是自覺的,謀殺準備是充分的,謀殺行動是在頭腦清醒狀態下進行的。

原告一方的結論是:對欣克利判罪是完全合法的。

欣克利的父母和親屬聽到這兒,心都拎到了喉嚨口!

被告的辯護律師說:「我反對!..」

原告一方毫不相讓,說:「堅持我們的結論!..」

雙方辯護律師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光聽證會就開了40 多天,一直爭執不下。最後由陪審團審議。

按照美國的法律,司法當局審理案件時,要挑選社會上各方面的人士組成陪審團。陪審團的意見往往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站出來發表意見的是陪審團成員喬治·伯雷德。他認為欣克利精神錯亂,不應判罪。陪審長羅伊·傑克森說:「反對!欣克利的謀殺行為和動機是顯而易見的,這說明他精神方面不存在有病,接受判罪是理所當然的。」

陪審團的絕大部分女陪審員表示同意傑克森的意見。他們又核對了一遍各種證據,當他們再次讀了欣克利在謀殺前一小時給福斯特的求愛信後,一位名叫格雷涅斯·萊錫特的陪審員站了起來,說:「請注意:如果說欣克利精神正常,為什麼他明知自己這麼做確死無疑,但他還堅持這麼做呢?」

另一位名叫馬裡蘭·考伯琳的陪審員,馬上表示強烈反對說:「先生,請不要漏掉這樣的細節:欣克利在來往信件中,只要是討錢的,都簽上『愛你的約翰』,如果不是討錢,則只簽個『約翰』,這又作何解釋?」..激烈的爭論從3 月18 日一直進行到3 月21 日,始終堅持欣克利有罪的馬裡蘭·考伯琳和娜撒麗亞·布朗態度仍然堅決。對於這種馬拉松式的審判,意志和精神已將法律拋開,意志和精神的勝利,就是法律的勝利,誰能堅持到終點,法律就被誰掌握。到3 月21 日傍晚,疲勞不堪的考伯琳再也「跑不動了」,精神和意志動搖了,無可奈何地同意欣克利無罪。布朗也明顯地感覺到支持不住了,在堅持了最後10 分鐘後,也軟了下來,投了同意欣克利無罪的票。

地區法官巴林頓·帕克長歎著氣,搖著頭,慢慢站起來宣讀判決說:「起訴罪狀第一條..起訴罪狀第十三條..因被告精神錯亂,無罪。」帕克同時宣佈,欣克利立即送往華盛頓聖伊麗莎白精神病院,無限期住院治療,直到能證明他對社會不再構成危險才能釋放。

宣佈完後,帕克無力地癱坐了下去,欣克利卻吃驚得張大了嘴巴,他母親激動得哭了,爾後又和他父親一起笑了。能不笑嗎?雖然他們花費了近百萬美元來僱請律師、精神病專家,但事實證明,這錢沒有白花。

欣克利無罪開脫的消息傳出後,裡根夫人南希氣憤地說:「豈有此理!」

看來裡根也只有自認倒霉了,因為他遇上的是一個「精神錯亂的欣克利,發瘋的公眾。」

在美國,有成千上萬的瘋子與精神病患者,他們出於各種很不相同的原因,把個人的病患歸結為總統的「有害影響」。每天從早到晚總有幾千人來到總統府白宮大門前,要求總統會見。據統計,美國這樣的人員達4 萬名。

其中最危險的有200 人,他們揚言要謀殺白宮的主人。此外,恐怖分子和犯罪集團也常將白宮的主人和高級官員,作為實現自己「宏大理想」的目標。

因而,每當總統要外出巡視時,數千名特工人員和警察便如臨大敵,戒備森嚴。雖然情報處為保衛總統安全竭盡了全力,但總有空子被人利用。

裡根並不是第一位被襲擊的美國總統,裡根還算僥倖大難不死,歷史上有幾位美國總統,像林肯、肯尼迪,都是遇刺身亡的。但裡根也絕不會是最後一位被襲擊的美國總統。不知下一位該輪到誰呢。

(賀金文)

《災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