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師表孔子

孔子盡了一生的努力,強調美德與道德價值,以恢復社會的安寧與和諧。他的思想和學說與現實之間如此緊密結合,令人確信他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立和傳播者,由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影響深遠,兩千多年來,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沉澱在中國人的頭腦裡。這種儒家文化既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和中國知識分子的共信,又通過各種渠道滲入民族文化的各個階層,就連喧嘩民間的說唱文學、戲曲、格言也都深受其影響。別的不說,僅一個「孝」字,就像一把天尺,衡量著每一個中國人。正如馬克思所說:「死人緊緊地抓住活人」。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人能像孔子一樣緊緊地抓住後人的思想,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

儒家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它的影響也早已超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圓周。因此,孔子的學說及其思想不但是中國的,也是朝鮮的、日本的和越南的。如果把海外華人的價值取向也列入考慮,那麼廣義地說,它也是新加坡的、東南亞的、澳洲的、歐美的,並且在中國民族文化範圍內呈現出發展的態勢,對一些國家的現代命運產生了重要影響。

孔子公元前551年生於魯國,也就是今日山東的曲阜。他出身於貴族之家。他的家族把學問看得比金銀財寶還來得重要。因此,孔子從小在家裡就有許多閱讀詩書的機會。孔子兩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由於家庭還享有貴族地位,孔子和他的母親生活還過得去。孔子在20歲那年,出任魯國小辟,負責管理糧倉的事物,後來又轉任管理牧場。由於孔子努力讀書,他的學問越來越淵博,他對於改進社會秩序與和諧的志趣,也越來越濃厚。但魯國君王對他的勸告卻置之不理,孔子因此決定通過教學,傳播他的思想。

孔子在30歲那年,收了三位門徒。到了72歲他去世時,他的學生已增加到三千名,其中七十二位後來成為有名的學者。

50多歲時,他由魯國教宰升任司寇,參與國政,因為政見不合,憤而離開魯國。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教育。他的生平言行散見於先秦古籍中,現存《論語》20篇,記載孔門師徒問答實況,成為後人研究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的基本思想是嚴等差之辯,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輕視勞動,提出「學而優則仕」,同時主張「愛人」,具體辦法是「仁政」,反對過重剝削,主張「施惠於民」,在上要「賢能政治」,在下要「富而後教」。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曾遊說各國,到齊、衛、宋、蔡、楚等國去遊說自己的思想,但無人欣賞。孔子一生注重於教育,同他傳播自己的思想有著極大的關係。從30歲後,孔子廣收門徒,開私人講學之風,並整理《詩》《書》《禮》《樂》等文獻作教材,學生多達3000人。

孔子的影響大增,是與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神化解釋密切相關的。漢武帝獨尊儒術,孔子就成了半人半神的人物,同時,漢以後歷代統治者均以孔子創立的儒家典籍作為國家法定教材,培養下一代,這就更加擴大了孔子的影響。到了南宋,朱熹對孔子的儒家學說進行了第二次大改造,將佛教和道教的宗教修養方法滲透到儒家學說中去。從此,儒學變成了儒教,孔子也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2000年來,中國人為這位「至聖先師」所磕頭的力量加起來,恐怕能使喜馬拉雅山震顫不已。在中國各地,均蓋有文廟,供奉孔子。在古代,文廟是每縣必有建築物。

幾千年來,孔子其人及其思想幾經浮沉,或奉為聖人,或貶為秕糠,被詆毀為「纍纍如喪家之狗」。但是有一個客觀的事實存在,孔子的思想和學說,由他創立的「仁」學模式,在中國社會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中,已經滲透到人們的心中,並使人們的觀念、習俗、行為、信仰和情感,自覺不自覺地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孔子的學說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某些共同的心理狀態和性格特徵。

《中國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