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泰斗王陽明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今屬浙江)人,因為他曾經築室於紹興陽明洞中,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被稱為陽明先生。在我國古代諸多思想家中,王陽明是很特殊的一位。他是哲學家、教育家,卻又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名將。在印象中,滿口子曰詩雲,搖頭晃腦的老學究形象,和戰場上壯懷激烈、身先士卒的名將形象相差太遠了吧!即使中國歷史上最書生氣的儒將,羽扇綸巾、揮斥方遒、指揮若定,也絕沒有王守仁這般是真正的大學者、大思想家的。

王守仁的故事很有趣,史籍中提到,他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一個異人摸了摸他的頭,替他改成「守仁」這個名字,於是就能開口說話。從這時候起,他就是個孩子王,常玩帶兵打仗的遊戲,同時也常保護弱小的孩子,擁有相當的聲望。他的這些表現,讓當時人在他身上絲毫也看不出有多少哲學家的影子。

長大後,王守仁步向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他一面任俠,一面熱衷於弓術及兵法,也努力於文學,終於在科舉中及第而做官。由於他反對惡名高漲的宦官劉瑾,在受了四十大板之後被流放到了貴陽。但他並不因此而氣餒,以邊境知事的身份努力為政,甚至連被捕的盜賊都慕他的名,對其感恩戴德。正是在這裡,發生了哲學史上有名的「龍場頓悟」事件。王守仁本來是對程朱一派的學說死心塌地的,這一頓悟不得了,讓他感覺到了程朱理學太僵化了,沒什麼意思,於是轉而攻擊起它來。在與程朱理學唱反調的過程中,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雖然屬心學一派,但水平卻超過了以前的心學大師陸九淵,並且是集心學大成,影響了好幾代人。

明朝前期,在思想界占統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學。明中葉後,由於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封建危機加深,地主階級思想家感到有必要在哲學思想上變換新的形式,用以維護明王朝的反動統治。這是王守仁心學產生的背景。

王守仁提出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心外無物。他認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沒有人的意念活動,就沒有客觀事物。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守仁還提出「心外無理」的命題。在王守仁看來,事物的「理」,不存在於客觀事物之中,而是存在於人們的心中,所以說「心即理」。比如,封建的倫理道德觀念,原是封建社會的產物,而王守仁卻認為是人們心中所固有的,這就是他所謂的「良知」。王守仁主張,要認識「理」,即所謂「知良知」,其途徑不是通過實踐,而是到心中去體會先驗的倫理道德觀念。他要求人們主動自覺地為善去惡,用封建倫理道德去規範自己的行動。

王守仁也和朱熹一樣,把「人欲」看作「天理」的對立物,認為由於先天的「良知」受到了外來物慾的「昏蔽」,人們才會有不善的思想和行動,因此,他竭力宣揚「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人們體會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掃滅私慾,哪怕「愚夫愚婦」也可以成為「聖人」。王守仁的心學,歸結起來,就是要求人們自覺地消除一切反抗的念頭,從心底深處服從封建統治。

王守仁的學說是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與程朱學派對抗,影響很大。他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傳習錄》和《大學問》,在當時都很受歡迎。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後來他的學說還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守仁一生中另外一件很重要的是,就是平定了「宸濠之亂」。劉瑾被打倒後,王守仁作為忠臣重被重用。正在這時,南京的寧王卻起兵造反了。也是天意要王守仁成為一代名將,寧王造反給他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建功機會。寧王家乃是明朝有勢力的皇族,擁有以南昌為中心的長江中游的廣大領地,亦自誇有七萬軍隊的富強。第五代寧王時,正值武宗正德皇帝沉溺於婬樂、荒廢國政之際,因而起了篡位的野心,與官邸的奸臣們互通,立下種種陰謀,最後終於舉兵衝向南京,準備以實力奪取天下。

時任僉都御吏的王守仁,正在從福建回南京的路上。他剛鎮壓了福建的民眾反叛。他察知到了寧王的叛亂計劃,於是召集了附近的官軍,直指南昌城。得知此事的寧王為了不讓根據地被奪,慌忙率軍返回,王守仁一開始就等這麼一著。就這樣,敵我合計共十四萬的大軍在鄱陽湖畔展開了衝殺。官軍的將軍伍文定本想對敵使用火攻,然而卻因風向急變,火焰竟然燒著了自己的鬍鬚。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王守仁指揮若定,在戰鬥的第三日將寧王完全逼至絕境,其所乘的軍船亦為火焰和煙霧所包圍。平叛前後總共不過花了三十五天。

這個時候明朝的正德皇帝卻自封為「威武大將軍」,要領軍南下。他走到半路,得報叛亂已經被王守仁平了,覺得很掃興。於是在一幫小人的策劃下,寧王被放了,上演了一出天子重捉叛賊的遊戲。

王陽明的思想和行為,為維護明王朝的統治起了積極作用。但是他的功績卻沒得到嘉獎,便是跟隨他立功的戰友們也都明升暗降。王守仁並非貪圖功利之人,但受到朝廷這樣的對待,也漸漸寒了心。後來賊兵又起,明朝將官無可奈何,王守仁再次出馬,盡數平定,卻再也沒受到提拔。

《中國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