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相蕭何

蕭何,漢初三傑之一,著名丞相。沛縣豐邑(今屬江蘇豐縣)人。他不論在戰爭期間,還是在漢初恢復時期,都表現出了中國古代傑出政治家的風度和治國才能,幾千年來都被人們所稱頌。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即帝位,接著就論功行賞。5月,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大宴群臣。劉邦問群臣:「你們都說實話,我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項羽又為什麼會失掉天下?」群臣所說不一。最後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如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有他們,所以我能夠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重用,因此最後敗在我手中。」從上面的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被稱為「漢初三傑」。

後來,劉邦論功封賞時,由於群臣爭功,所以一年多也定不下來。劉邦最後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的食邑也最多。很多功臣因此憤憤不平,說他們都身經百戰,而蕭何只不過發發議論,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無戰功,為什麼他的食邑反而比我們多?

劉邦問大臣們:「你們知道獵狗嗎?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獵狗,用來指示行蹤,放狗追獸的是人。如今諸位只是能獵獲野獸,相當於獵狗的功勞。至於蕭何,他能放出獵狗,指示追逐目標,那相當於獵人的功勞。況且你們只是一個人追隨我,多的也不過帶兩三個家裡人,而蕭何卻是全族好幾十人跟隨我,這些功勞怎麼能抹殺呢?」大家都無言可答。

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群臣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餘處戰傷,攻城掠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

劉邦已經壓過大家一次,重封了蕭何,對排位次的事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不過他心裡仍然認為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君說:「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隻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由關中供應,才保證了軍隊的糧食。陛下有好幾次敗退把山東都丟了,幸虧有蕭何坐鎮關中,陛下才能重新振作。這些都是創立漢家天下流傳後世的大功勞,怎麼能把像曹參等人只是一時的戰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面呢!我認為,蕭何應排第一,曹參第二。」

這番議論,正中劉邦下懷,於是把蕭何排為第一,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並封了蕭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

劉邦即位後,便下詔罷兵歸農,讓士兵都回家種田、開荒。減免百姓賦稅。這時,定都的問題日益緊迫。劉邦暫居櫟陽,命令蕭何營建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為都城。公元前199年,劉邦來到長安。蕭何正在建未央宮,建好了東闕、北闕(高大的宮門),又建前殿、武庫、太倉等,劉邦嫌宮室過於壯麗豪華,責備蕭何說:「連年戰爭,剛剛安定,戰爭的結局還不知怎麼樣,你為什麼修建這麼豪華的官室?」

蕭何回答說:「正因為天下剛剛安定,才好藉機會多征發些人和物來營建富室,況且天子以四海為家,宮室壯麗才能顯出威嚴,也免得子孫後代再來重建。」劉邦這才轉怒為喜。西漢建都長安,歷時二百餘年,最早規劃設計的就是蕭何。

漢帝劉邦為鞏固政權,尋找借口陸續消滅異姓王。他見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就幾次藉故削去韓信的兵權,最後降為只有虛名的淮陰侯。

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稀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當時韓信推說自己有病,沒有隨同前往。於是,韓信的一個門客求見呂後,告發韓信本是陳稀的知交,這次陳稀謀反,韓信是內應。準備在一天夜裡,假傳聖旨。把奴隸和犯人釋放出來,襲擊呂後和太子劉盈。

呂後一聽,認為事關重大,便秘密召見丞相蕭何。他們兩人商量出計策,由蕭何參加執行。第二天,蕭何就讓人去請韓信到相府赴宴。韓信自稱有病,婉言謝絕了。蕭何就親自到韓信府上,以探病為由,直接進入韓信的內室。韓信再也無法推辭,只得與蕭何寒暄一下。蕭何說:「我和你是好朋友,請你去赴宴,是有話對你說。」

韓信忙問有什麼話。蕭何說:「這幾天皇上從趙地發來捷報,說征討軍大獲全勝;陳稀已經逃往匈奴。現在朝中的王侯,都親自進宮去向呂後祝賀。你自稱有病不上朝,已經引起人們的懷疑了。所以我來勸你同我一起進宮,向呂後道賀,消除人們的懷疑。」

蕭何說的話,讓韓信不得不信。所以就跟著蕭何來到長樂殿向呂後道賀。哪裡知道宮中早就埋伏好了武士,呂後一見韓信中計,喝令刀斧手將韓信綁翻在地。韓信見事情不妙,急忙呼叫:「蕭丞相快來救我!」哪知蕭何早就避開了。呂後不容韓信申辯,命令武士把他拖到殿旁邊的鐘室中殺死。隨後,又將韓信的父、母、妻三族一古腦地捕殺。蕭何輔助呂後,謀殺韓信,很符合劉邦鞏固政權的需要,為劉邦除去了一塊心病。

劉邦晚年,宮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廢立太子的鬥爭。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只是由於蕭何等大臣的多次諍諫,劉邦才一直未作決定。公元前195年,劉邦病死,蕭何輔佐太子劉盈登上帝位,這就是漢惠帝。蕭何繼任丞相。蕭何為相期間,在制訂漢朝的典章制度方面還辦了一件大事,即作漢律九章。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參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當時情況的內容,製成律法共九章。這是漢朝製作律令的開端。蕭何制定的漢律九章,刪除了秦法的苛煩、嚴酷,使法令明簡。公元前193年,年邁的相國蕭何,由於長期為漢室操勞,終於臥病不起。病危之際,漢惠帝親自去探望他,並趁機詢問:「您百年之後,有誰可以代替您來做丞相?」接著惠帝又問:「曹參怎麼樣?」蕭何聽了,竟掙扎起病體,向惠帝叩頭,說:「皇上能得到曹參為相。我蕭何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恨了!」蕭何與曹參本有些私怨,這番話表明,蕭何為國家為百姓著想,不記宿怨的大度胸懷。

《中國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