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抗擊外國侵略者取得完全成功的英雄。他的父親鄭芝龍,先是海商武裝集團的首領,後被明朝政府招撫,當了明朝的官;生母是日本人。鄭成功7歲從日本回國,l5歲考中秀才,21歲隨父到南京,進太學讀書。不久,南京弘光政權垮台,鄭芝龍等人擁唐王朱聿鍵即位福州,改元隆武。鄭成功在隨父進見隆武帝時,得到隆武帝的賞識,賜姓朱,更名成功,因而被人稱為「國姓爺」。他一生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抗清鬥爭,二是收復台灣。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權之後,他手下的大臣黃道周是個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幫助隆武帝出師北伐,但是掌握兵權的鄭芝龍卻心懷二意,準備投降。他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撤掉了仙霞關守兵,不做戰備,清軍得以長驅直入,隆武帝被俘自殺。同一年,清軍到達泉州,招降鄭芝龍,鄭成功勸父「當三思而行」,但鄭芝龍卻視為「稚子妄談,不知天時地勢」,終於率部投降。鄭成功眼見父親執迷不悟,氣憤之下,就單獨跑到南澳島,召募了幾千人馬,堅決抗清。清王朝知道鄭成功是個能幹的將材,幾次三番派人誘降,都被鄭成功拒絕。清將又派他弟弟帶了鄭芝龍的信勸他投降。他弟弟說:「你如果再不投降,只怕父親的性命難保。」鄭成功堅決不動搖,寫了一封回信,跟鄭芝龍決絕。
鄭芝龍降清後,不久就被清軍挾制北上。與此同時,鄭成功母親也受辱自殺。所有這些都更加激發了鄭成功的抗清決心。不久,鄭成功在福建安平誓師起兵,仍用唐王隆武年號,自稱「招討大將軍」。起兵之後,轉戰福建、廣東、浙江沿海,在金門、廈門地區建立起抗清基地,改中左所(廈門)為思明州,設「六官」理事,分所部為72鎮,以示自己不受招撫和「復明」的決心。鄭成功年少,有文武才,引起各方面抗清力量的重視和歸附,力量迅速發展。1649年,改用永歷年號,桂王朱由榔封鄭成功為延平公,1653年進封延平郡王。鄭成功的軍事力量對清政府在東南地區的統治和消滅南明政權的計劃是嚴重威脅。清政府在軍事進剿屢屢受挫之後,曾對鄭成功多次招降,答應赦罪授官,封海澄公,授靖海將軍,均遭鄭成功拒絕。清政府招降不成,把鄭芝龍由軟禁而投進監獄,讓鄭芝龍告訴鄭成功說,如果不降就把他的親屬全部殺掉。鄭成功大義滅親,反清復明的決心終不為之所動,覆信鄭芝龍說:「兒昔者再三苦諫而吾父不聽,今事已差池,言之何益!設有不幸,兒當縞素復仇,以結忠孝之局而已!」
經過鄭成功的經營,他的部隊發展到了數十萬人。盡避如此,偏於一隅的永歷政權在做過了一些抗清的努力後,終究抵擋不住清兵的圍剿,被迫敗走廈門。
鄭成功返回廈門後,又以餘部多次打敗清軍的進攻。清政府認識到鄭成功並不是馬上可以消滅的,為了限制鄭成功的發展,創造最後消滅他的條件,發佈「遷界令」,「步濱海居民入內地,增兵守邊」。鄭成功也認識到「進取不易」,於是決定驅逐荷蘭殖民者,退守台灣作為抗清基地。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1624年,荷蘭殖民者用謊言和l5匹粗布騙取了台灣大部分土地,成為獨霸台灣的殖民者。收復台灣,維護祖國領土完整,把台灣同胞從侵略者的鐵蹄下解放出來,符合全國人民的利益,也是鄭成功的夙願。
鄭成功回師廈門以後,即令修葺船隻,謀劃出征。經過一段緊張的物質準備和軍事部署,在摸清了荷蘭殖民者的底細後,1661年3月,鄭成功親率戰船l00多艘、將領l00多員,水陸大軍2.5萬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揮師東征,開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事業。
鄭成功帶領部隊,以大無畏的氣概,首先出其不意地收復了赤嵌城。收復赤嵌城之後,鄭成功即向荷蘭侵略者的最重要據點台灣城發起進攻。鄭成功考慮到「以台灣孤城無援,攻打未免殺傷」,決定用圍困的辦法等待其自降。但侵略者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採取鎊種手段,提出諸如「每年照例貢納白銀若干萬及土產貨物」等種種荒謬條件,拖延「談判」時間,以待援兵。鄭成功為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維護祖國的尊嚴,命令中國討伐軍立即向侵略者發起攻擊。經過幾個月的戰鬥,侵略者戰餓而死者達1600多人,不得不無條件投降。至此,被侵略者奴役達38年之久的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收復台灣得到了台灣人民的積極支援。台灣高山族和漢族人民聽到祖國軍隊到來,「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並有人拿起船槳和棍棒,奪取敵人的戰刀,配合討伐軍作成。收復之後,鄭成功極為重視民族政策,明文規定,不准「混侵土民及百姓現耕物業」,並親巡各地,安撫高山族同胞,保護高山族利益,教習牛犁耕耙之法,五穀割獲之方,幫助高山族人民發展生產。同時,實行寓兵於農的政策,並獎勵農桑。所有這些,都為台灣的開發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創造了條件。
收復台灣是鄭成功戎馬生涯中最光輝的業績,其重大意義首先在於是為了祖國的領土完整而戰。就驅逐侵略者、維護祖國版圖完整這一點來說,在這之前中國歷史上無一人堪與鄭成功相比。所以他無愧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業績,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對外來侵略者的鬥志。同時,這一勝利由於沉重地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也極大地鼓舞了亞洲人民的反殖民鬥爭,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