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蒸黍未熟

讀到宋朝的《文苑英華》中的《枕中記》,覺得是非常有趣的故事。

有一個盧生騎馬要到於田去,在邯鄲的旅館中遇到一位道士呂翁。道士看盧生歎息不止,就問他為什麼歎氣。

盧生說:“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遊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因而何?”盧生說完後,眼睛昏花想睡覺。

那時主人正在蒸黍。

呂翁從囊中找出個枕頭給盧生說:“子枕吾枕,當命子榮適自志。”

那個枕頭是青瓷做成的,兩邊開了洞,盧生睡在上面,看到那洞口逐漸加大,變得明朗。就舉身走進去,回到家裡。

由此,盧生娶了美麗的富家女,考上進士,從渭南尉做起,官升得很快,先轉升監察御史,然後出典同州、陝州、汴州,河南道採訪史,京兆尹,御史中丞,河西道節度,轉吏部侍郎,遷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一時之間,權傾當朝。

他的權位為宰相所忌,用謠言中傷他,被貶為端州刺史。但過三年又被征為常侍,再升為中書門下平章事,和中書令蕭嵩、侍中裴光庭共同執掌國家大政十幾年。

後來又被誣陷和邊將勾結圖謀不軌,被捕下獄,被捕的時候他害怕不測,吩咐妻子說:“我家山東,有良田五頃足夠生活,何苦來求官祿?現在弄到這個下場,想要穿粗糙的短衣,坐青馬在邯鄲道上走,已經不可得了。”遂拿刀自殺,被救。

幾年後,皇帝知道了他的冤情,再追封他為中書令,再封為燕國公,從他做官以來五十幾年,“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佳人、名馬,不可勝數”。

他生了五個兒子,都有才氣,不但全做了官,娶的都是天下望族之女,孫子有十幾個。

他晚年害病,官府問候的人接踵於道路,名醫上藥,無不至焉。要死的前一天晚上,他還上疏給皇帝略述了生平,寫完後就死了。

盧生伸了懶腰打哈欠醒來,發現自己還在旅館,呂翁正坐在旁邊,主人煮的黍還沒有熟呢!看看周圍確定還在旅館裡,遂跳起來問:“這是夢嗎?”

呂翁說:“人生的適與不適,也就像這樣了。”

盧生感歎良久,說:“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我現在都知道了。”

讀《枕中記》令人感觸良深,尤其“主人蒸黍未熟”一句最讓人驚心,黍還沒蒸熟,一個人的生命已經是大起大落無數次了,特別能由小小的黍感受到人在空間的渺小,以及在時間中的短暫。

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壽命不定,如水上泡。”佛陀在《處處經》中說:“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

人命的旦夕在宇宙大環境中,只是呼吸之間,地球在佛的眼中成、住、壞、空,整個消失也只是一霎之間,一個人假如不能認清這一點,汲汲於名利權威的追求,不能舍下庸俗的享受,那麼等到黍煮熟的時候,回身一望,連安身立命的所在都已經灰飛而散了。

《心靈雞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