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妙聯賀姻緣

175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的寵臣、翰林院「掌院學士」和珅,來到翰林院視察。阿諛奉承和膽小怕事的翰林們紛紛對和珅行跪拜大禮,唯獨劉定逌只長揖不拜。和珅大怒,借口把劉定逌逐出翰林院。

劉定逌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業。先後在武鳴、隆安、桂林、賓陽等地書院講學。

一次,有個姓潘的老農要給兒子娶媳婦,他想請人寫副對聯貼在大門外,討個吉利。老農找到劉定逌,說明來意,劉定逌滿口答應。老農趕忙遞上裁好的紅紙。劉定逌卻不慌不忙地請他抽煙,扯起年成來了。閒談中,劉定逌得知他兒子娶的是何家女,高興地一拍大腿,說:「真是無巧不成書。」提筆揮就。

劉定逌對老農說:「我寫給你的對子,上聯是『有水有田兼有米』,下聯是『添人添口又添動,橫批是常用的『鸞鳳和鳴』,你認為如何?」

老農當然十分滿意,他正巴望兒子成親後,人丁興旺。農家誰個又不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呢?於是他千恩萬謝,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可是,劉定逌的學生卻抱怨起來了。有的說對聯寫得太俗,有失翰林院學士的身份,有的說對聯不引經據典,有失名師身價。

劉定逌聽了學生的議論,不但不生氣,反而十分得意地對學生們說:「你們知道嗎,『水、米、田構成個『潘』字,『人、口、動構成個『何』。我寫的這一副對聯,雖然明白如話,但取的是『潘何聯姻,鸞鳳和鳴,人丁興旺,五穀豐登』之意。怎能說俗呢?」

聽罷劉定逌的解說,學生們才恍然大悟。

據說,劉定逌寫的那副妙聯,經學生們的嘴巴傳開以後,有一段時間,姓潘和姓何的聯姻越來越多哩!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