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知縣的傳說

清乾隆年間,直隸建安縣知縣姓羅名世德,這位羅知縣一上任便斂財如命,他不僅貪贓枉法又想方設法增加苛捐雜稅,鬧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老百姓對這個貪官恨之入骨。

有一天,一位老和尚來到縣衙門前,請衙役通稟要拜見知縣老爺。羅知縣知道凡修行多年的老僧人老道士均非尋常之輩,便將老和尚迎入書齋,命人送來清茶。然後問老和尚說:「老方丈不在寶剎誦經,要見本縣莫非有什麼訟事不成?」老和尚說:「老衲法號圓通,在清涼寺修持佛法多年,因與大人前世有緣,故此前來拜望……」羅知縣道:「本縣乃世俗之人,不曉前生後世,還望長老指點。」圓通長老道:「待老衲講給大人,大人便明白了……」

永平府東有一座鐘帽山,山上有一座古寺名為清涼寺,此寺乃是京東名剎。雍正十三年圓通長老即為清涼寺主持,至乾隆初年寺院已破敗不堪,圓通長老發下宏願,要重修廟宇,再塑佛祖金身。於是,老和尚便與眾徒弟四處化緣。經過幾年的募化,修建寺廟的資金籌集足了,但惟獨沒有找到建大雄寶殿的上好木料,老和尚便親自到各地尋找。老和尚走遍千山萬水卻未發現理想的樹木,這天,他來到陝西地界,正走著,突然發現前面有一片好大的墓地,蒼松翠柏遮天蔽日,每棵樹都長得高大筆直,這可正是大殿上好的用材!經打聽,這片墳地乃當地大財主劉員外家的祖塋,老和尚就來到劉家化緣。老員外聽說從直隸永平府來個老和尚,要化他家墳塋地的松柏樹,當然不肯答應,那松柏是墳塋地的風水樹,豈能砍伐?老員外便想多給些銀錢把老和尚打發他走。但老和尚卻不收銀兩,非要募化墳地樹木。劉老員外覺得這老和尚肯定是有些來頭的,不敢得罪,心裡就犯難了。老員外思謀再三,猛然想到直隸永平府距陝西路途如此遙遠,就是答應把樹木給他,幾千里地怎麼運走啊?於是,老員外就對老和尚說:「長老果真要用這些樹木修建寺廟還是運到異地變賣?」老和尚說確實用於重建大雄寶殿。老員外說:「若真是如此也是我劉某的佛緣了!就請長老挑選吧。」老和尚見劉員外答應了,便拉著劉員外來到墳地,當面點清了數目,並且在所選的大松柏樹上打了記號。然後對劉員外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便揚長而去。劉員外覺得這個瘋和尚實在有些可笑,所以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誰想第二天早上看墳的人就慌慌張張地來報信,說凡是打上記號的大樹一夜之間全都不見了!劉員外頓時大吃一驚,著來這老和尚果然不是凡人……

圓通長老回到清涼寺後,對眾徒弟說建大雄寶殿的木料已經運到了。眾徒弟們說木料在哪裡?老和尚說是從地下水路運來的,現在都在山下的一口井裡。眾徒弟們到山腳下的井邊—看,果然井口露出一根粗大的木頭。徒弟們都說:「師父,這一根木頭怎麼夠用?」老和尚說:「你們先把這根木頭拉上來吧。」眾徒弟們剛把木頭拉出井外,第二根木頭又從井裡冒出來了!就這樣,十幾個徒弟整整拉了兩天,也沒把井裡的木頭拉完……

木料齊備了,如何將這些粗大的木料運到山上呢?眾徒弟們犯難了。圓通長老就讓徒弟們把寺廟裡原有的一套騾車套上,一根一根地往上拉。那套破車原是為寺院僧眾生活服務的,—頭騾子又老又瞎,就這一套瞎騾子破車能運這些大木頭?圓通長老說:「你們試試吧。」眾僧們先修了一條上山的車路,因山路坡陡彎急,每次只能拉一根木頭。說來也很奇怪,那瞎騾子卻非常聽話,即不用人牽著,又非常賣力氣!就這樣,那些粗大的木料一根一根地全都運到了山上。木料運完了,瞎騾子也口吐白沫兒一頭倒地,活活累死了……圓通長老和眾僧們非常感激這頭瞎騾子,便將瞎騾子埋在了寺院旁邊。後來,圓通長老每年都親自為死去的騾子做佛事,為騾子來世祈福……

講到這裡,圓通長老不無感慨地對羅知縣說:「大人,那頭瞎騾子就是你的前世,你曾為重修清涼寺出了大力,積下善緣,故而才有今生之福……」

羅知縣聽了有些不高興,便對老和尚說:「長老所言有何為憑?」圓通長老道:「大人若不相信,請看你的脊背上尚有四個鞍花印……」羅知縣脫了上衣叫衙役們驗看,果然有四個清晰的鞍花印兒!羅知縣很吃驚,臉色紅紅的,感到很尷尬,原來自己這個堂堂的知縣竟是一頭瞎騾子轉世……

圓通長老微微笑道:「大人,不要以為這是恥辱,人有好壞善惡,畜牲亦分優劣。正是你的大德才有今世的福份!前世修來之福實是不易,願大人再修來世之德!今世為官應勿貪勿虐,體恤黎民饑苦,多為百姓謀福即得善緣……」

聽了老和尚—番話,羅知縣心中幡然醒悟!後來,羅知縣確實成了公正廉明的清官,並且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深受百姓的愛戴。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