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經典傳頌的民間故事

小泵娘選夫

從前,有一對夫妻,養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名叫巧蓮。巧蓮十八歲的時候,老爺瞞著姑娘和太太將巧蓮許給了村東的秀才,赴過秀才的酒宴,收了秀才的錢財。太太瞞著巧蓮和老爺將姑娘許給了村西的道士,吃過道士的魚肉,收了道士的禮物。巧蓮姑娘呢,也瞞著父母同村北的莊稼漢李二訂下了終身,並私擇了良辰吉日。

不料,這一天,三家轎子一齊抬到巧蓮家裡娶親,一家人被搞得暈頭轉向。

老爺怪太太作事不仁,太太怪老爺辦事不商量。小姐面色蒼白,心中只恨爹媽做事不應該。但事情已經這樣,急也沒得用,小姐只得親自出面,答覆三個迎親人:「既然三位一齊來到,無奈我只一個。巧蓮只能嫁一人,誰個有才我選誰。先請諸位各自將自己的條件概括成四句順口溜擺出來,順口溜的末尾要有『帶』『愛』『來』三個字,也好各顯才能待我挑選。」

小姐話剛說完,秀才便搶先說道:「筆墨紙硯我隨身帶,寫起詩文人人愛,去年學錢沒用了,今年學錢余起來。」

道士接著說道:「鑼鼓齋書我隨身帶,念起經文人人愛,去年的經錢沒用了,今年的經錢余起來。」

說完之後,大家一齊將目光投向莊稼漢李二,心地善良的李二不慌不忙地說道:「犁耙鋤鍬我隨身帶,種起田來人人愛,前年的糧食吃不完,今年的糧食存起來。」

最後,巧蓮理了理油光可鑒的黑頭髮,動了動紅得可愛的薄嘴唇,慢騰騰地說道:「梳子鏡子我隨身帶,打扮起來惹人愛。二位先生請莫怪,種田的轎子打擾來。」

就這樣,巧蓮嫁給了村北的莊稼漢李二。

劉伯溫選娘娘

洪武帝朱元璋一直到做皇帝還沒有娘娘,劉伯溫就帶了一群人到處去挑選。去了好多地方,都選不到滿意的姑娘。

這天,到了一個村,聽到農夫們一邊褥草,一邊唱山歌。劉伯溫聽得入神,就隨口唱了兩句:「今日褥,明只褥,這丘稻苗有幾莞?」農夫們聽了沒一個會對得上口剛好有一個看鴨母的姑娘見到劉伯溫騎著驢,就對唱:「今騎驢,明騎驢,這頭驢身幾根毛?」劉伯溫聽了,曉得她唱的正好對卜自己的詞,就認為這個姑娘很有才,馬上下驢,走到那姑娘身邊,看著她的嘴巴問:「你的嘴咋地這麼闊呀?」她答:「我嘴闊能吃十八省錢糧。」劉伯溫又看了看她的胸部問;「你的奶怎麼這麼大呀?」她答;「我的奶大能養天下孩兒。」劉伯溫又看了看她的腳再間:「你的腳怎麼這麼長呀?」她答:「腳長能踏萬里江山。」劉伯溫說:「你好大的口氣。」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裡卻想:「看來要尋的娘娘就在這裡。」劉伯溫當下對她說:「要是選你做娘娘,會使得嗎?」她答:「要是有娘娘做,還有什麼使不得呢?」在場的農夫聽了都笑她面皮厚,說:「咱們鄉下人生得粗,怎麼會做得娘娘?依我們看,還是官客小姐肥肥白白得好。」可劉伯溫心意己定,根本不理會農夫們的議論,當下就叫手卜人抬來一頂紅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那姑娘抬走。

劉伯溫帶著姑娘到了一個村住了一晚,講來也怪,第二天這個姑娘就變得非常漂亮了。後來人們就把這村叫做「變娘村」。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干裡。」劉伯溫一班人馬還未到京城,洪武帝就曉得選的人生得不好看,等他們來到京城,求見洪武帝時,洪武帝非常生氣,就講:「那樣粗魯難看的姑娘帶來做什麼?連做宮娥都不配,趕快把她退回去}」這時,有一個朝裡官就說:「陛下,百聞不如一見。況且軍師劉伯溫辦事一向慎重,怎會亂來?等看了不行再退不遲。」洪武帝一想,也是,就宣劉伯溫帶姑娘上殿。上殿一看,原來生得蠻漂亮。洪武帝大歡喜,當下就封她做娘娘。

事後,洪武帝義一想:「這麼漂亮的姑娘,怎麼村裡人說她粗呢?」就以為是她村裡人捨不得讓她給寡人做娘娘,所以故意講姑娘生得粗來騙寡人,還真的差一點給騙了。洪武帝想到這裡很生氣,就講:「這村人也太可惡,膽敢欺君。」就下旨,派兵抄斬這個村的人。

娘娘聽了大驚,說:「萬歲!這樣抄斬,豈不是把我的父母兄弟和叔伯親戚全部都斬了?」洪武帝聽了問:「你家可有什麼記號?」娘娘答道:「我家大門上貼著個『福』字,可我的叔伯親戚家沒有記號。」洪武帝說;「那寡人先派人送封密信到你家,凡是你的叔伯親戚家門上都貼上『福』字,然後再派兵去抄斬如何?」娘娘肯了。皇帝就先派人送信去,隨後再派兵去抄斬。

娘娘家裡人知道這事後,就馬上通知親戚叔伯,叔伯親戚又通知他們的叔伯親戚,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大家趕寫「福」字貼大門,因為匆忙,字有寫歪的、斜的,還有潦潦草草的,還有貼倒的,但各家全部都貼上了。御林軍到後,見全村家家戶戶大門貼上了「福」字,無法』F手,結果都沒有抄斬。本來是娘娘家有「福」字不斬,結果變成了只要後來有「福」字的也都不死。後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就是從這裡來的。

朱元璋訓女

在民間,出嫁的閨女都不興在娘家過除夕夜,也不興初一到娘家拜年,直到初二才回娘家呢。這是重男輕女嗎?否,相傳這習俗與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馬秀英教育女兒有關。

朱元璋坐天下後,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是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親生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歡歡喜喜過大年。

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其嚴格的馬皇后勸說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敬公婆、體貼丈夫。他們多麼想與剛過門的新媳婦熱熱鬧鬧地過個團圓年啊!」母后見女兒不吭聲,又開導她:「你仗著是皇帝的女兒不回婆家,他們雖然說不出什麼來,但心裡會高興嗎?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將來你當婆婆後,你的兒媳是公主,過大年她不與你們團圓,你會高興嗎?」好說歹說,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樂得像個孩子似的正在宮院裡放鞭炮,忽見安慶公主與駙馬歐陽倫來給他們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裡才把你打發走,今兒一早你們倒又來了,便問公主:「你給公婆拜過年了嗎?」安慶公主嘻嘻一笑,頭搖得像撥浪鼓。

朱元璋大怒:「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大年下的不先給你公婆磕頭,卻大老遠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朱元璋說著回書房寫了一副對聯遞給女兒,讓他們回去琢磨,接著便將他們攆了出去。

安慶公主回去打開一看,對聯是:

羊跪乳,媳敬婆。橫批:天經地義。

打那時起,媳婦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習俗延續下來,至今不變。

女婿借糧

從前,有個老農民種了一輩子田,很有技術。他有一個女兒,嫁給了一個種田的後生仔。

第二年,正當青黃不接的時候,這女婿還少日糧一擔多谷子口他和妻子算了一下,打算去向丈人借。

這一天,天還沒亮,女婿就挑著谷筐上路了。兩家相隔不到十里路,到丈人家時正好早飯剛熟。丈人一邊叫他吃飯,一邊和他說話,才曉得女婿是來借谷吃的。

吃過早飯,丈人帶他到倉房去,先用谷斗量出一石谷,再用大秤過秤,除了皮重正好一百零八斤。丈人對他說:「這石谷一百零八斤,秋後還我也要一百零八斤口」女婿說:「當然,這石谷子一百零八斤,還你時哪敢少一斤一兩。」女婿辭別丈人,挑谷上路後,心想:做人就是不敢窮,我向丈人借點糧,還要量了又秤,那麼認真!難道怕我還不起?妻子早在家門口等候,一見丈夫挑著谷子回來,又是端茶,又是端洗臉水,忙著問父親怎徉說。

丈夫沒說話,交待妻子去把谷斗和秤借來,重新量了一番,稱了一次,果然不錯,一百零八斤一石,然後才把丈人說的話說了一遍。他妻子聽了很不高興;「父親呀,莫要看扁了人,生怕少你的谷子。還是親生女兒呢。唉,窮人做不得!」

光陰似箭。秋收結束,這女婿趕緊和妻子盤算著還谷子。他們先用斗量出了一石,然後過秤。不稱還好,這一稱叫他們大吃一驚:原來這石谷子只有一百零三斤!丈夫為難地說:「同樣是一石谷,少了五斤,怎麼辦呢?」妻子聽了笑著說:「這有什麼,我們另外秤五斤給父親就是了,反正不少他一斤一兩!」女婿挑上一百零八斤谷來到丈人家。丈人一看女婿挑谷來還,滿心喜歡,熱情地招待他。然後一起到倉房去,先用斗量出一擔,多出的幾斤谷放在一邊,然後再用秤稱,除了皮重是一百零三斤。

丈人說:「你多帶那五斤谷來是湊數還我的嗎?當初我用斗量又用秤稱,是說我的谷重,質量好,而不是刻薄你。今天你一石谷少了五斤,雖然補上了,我還是不要。你挑回去吧,田里勤勞點,功夫做深些,等到一石谷有一百零八斤時再來還我,省得明年春上不夠吃又到處去借!」

這女婿聽了.丈人的話後,義慚愧義感激。回家後給妻子一說,妻子也高興得要命:「真是自己的骨肉啊,哪裡是刻薄我們。我說呢,小時候他借糧給別人,都是用斗量一下就行了,哪裡去計較那麼幾斤谷子,更不用說是自己的女兒。原來是為我們好啊!」

第二年開春後,他們夫妻倆起早摸黑地在田里忙,一邊向老一輩人請教,注意季節,注意下肥,樣樣都比別人做得精細。到了秋天,田里一片金黃,谷穗又肥又長,沉沉地勾著頭。

夫妻二人把谷子割下曬乾後,第一件事就是量出一石谷來,用秤一秤,竟剛好是一百零八斤!立冬這天,他們吃了早飯,收拾得整整齊齊,挑上一石谷子就到丈人家來了。丈人看見他們高興的樣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不過這老頭子抓起一把谷子看了幾眼,就叫女婿挑到大廳上去,又叫女婿到倉房裡盤出一石新谷來。女婿做完後,站在他丈人身邊不做聲,心裡不知這是什麼意思。

丈人把兩擔谷子放在一起,叫女婿好好看看。原來丈人的新谷子粒粒飽滿金黃,看不見一點別的雜物,而他的谷子卻還有幾顆雜谷。

女婿看了,才曉得了丈人的用意:田里的功夫很深,還要多多用功啊!

盜賊當縣令

清朝道光年間,詔安縣有個知縣叫宋沼,民間傳說他是盜賊出身,他是怎麼當上縣令的呢?

傳說,一天黑夜,宋沼從屋頂上掠過,突然聽到哀哭聲,他停步仔細一聽,哭聲就在這家裡。宋沼想知道,這麼晚了,是什麼事使他們這麼悲傷?他隨即跳下地來,從門縫向裡望去。哎呀!這家太窮苦了,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臥在床上,灶頭插著一住香,一個娘子跪在灶前向司命灶君哭拜。細聽女子哭詞,原來這個書生已考取秀才,家貧如洗,現又重病在床,沒錢治。秀才娘子眼看丈夫將病死,為了救他的性命,她依從媒婆的主意,明天就要改嫁去侍奉他人,換點銀錢給丈夫治病,她一走丈夫便沒人服侍,她想到苦處,心如刀絞。

宋沼聽到這家悲慘遭遇,決心要挽救這對夫婦。今天他已打探到一家大斗進、小鬥出的財主,決定偷他的財物以濟窮人。

三更時分,宋沼已得手,背著一袋子白銀來到這秀才家的屋頂,聽見秀才娘子仍伏在灶前悲哭。宋沼站在屋上,高聲嚷:「你這對夫婦,命中該得幸福,神助你一臂之力。」說罷,把一袋白銀從煙囪口倒下去。

宋沼的話聲與自銀的叮噹聲,驚動了秀才娘子。她起來一看,滿灶腔都是白銀。夫妻二人認為是好心有好報,得到神仙相助,再次燒香叩謝上蒼。有了銀錢,秀才娘子當然不必改嫁,秀才得此幫助病也治好了。他終日苦讀,第二年赴京考試,中了進士,名列前茅,後欽點巡按,到各地巡察。

巡按是一個仁人君子,他逢州過府,認真審理案卷。這天,他來到閩南某府,當即閱案卷,選出其中案情重大的幾例親自覆核。當他審閱慣偷宋沼一案時,就叫提審犯人。

原來宋沼在一次偷竊中被捕,縣官把歷來的盜竊案件都推在宋沼身上。宋沼屈打成招,正準備秋後處決。這時他來到公堂,立而不跪。巡按把驚堂木一拍,喝道:「大膽盜賊宋沼,來到本堂尚且不跪,是何道理了!」宋沼理直氣壯地答:「我雖行竊,但都把偷到的錢物拿去周濟貧民,只留少量作日食費用,這有何罪?」巡按說:「好,你就歷數你如何周濟百姓,如是事實,本按為你開脫罪責。」宋沼一件件地數說,當他說到周濟救援一秀才之後,巡按立即傳呼停審,掩起大門退堂。

宋沼被一公差請到後堂,他正感到奇怪,巡按夫婦出來,納頭便拜,口中不斷呼著:「恩公,恩公,要不是恩公相救,我夫妻就不會有今天榮耀!」宋沼嚇了一跳,趕緊跪下。巡按立即把他扶起來,說:「我就是你送白銀救了性命的那個窮秀才呀!」巡按設宴招待宋沼,宴後,又捧出一包金銀要送給他,宋沼不收。問他所求,宋沼說什麼錢財都不要。巡按要委任他去當官,宋沼才答應去當一任縣令。

宋沼出任詔安縣令,在任期間,他體察民情,認真治理民政。三年任期完滿,宋沼封金掛印,仍過著他那扶貧濟世、行俠仗義的生活。後來沒人知道他的去向。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