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悟一子曰:此篇大道淵微,奧妙莫測,仙師筆墨不能了其義,不得不如是而止也。他如披閱尋繹,殫思竭識,而僅得其膚鞹者,固不具論。如卓吾李公讀至結尾「頓脫群思,潛心正果」兩句,知九頭為九思,分至無思而後可,似得其肯綮矣,而不知仍得其膚鞹?

提綱云:「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明悟者解上句則曰:「獅」者,「思」也;「師獅」者,師心也。「授」者,傳也;「授受」者,傳受也。師心而悟道與傳受而得道,雖有安勉之殊,而總歸於一致。解下句,則曰「盜道」也,「纏禪」也,「靜九靈」也,權術漸頓之目也,即申由此同歸之象,已超於李解矣,而抑知仍系得其膚鞹?

更有卓識者,解上句則曰:「師獅」者,師心而已,道非可以師心而得;「授受」者,授教而已,道非可以不悟而傳。師心之非,與授教之非同也。解下句則曰:道非可盜也,禪非可纏也,九靈亦何能靜?欲不悟而得,則為「盜道」;欲師心而得,則為「纏禪」。「師獅授受」之非,是猶「盜道纏禪」,而欲靜九靈以歸於一也,豈可得哉?此已進於膚鞹矣,而抑知仍未得其肯綮?

師思者,「師獅」而已,獅非可師也,必得真師傳受,而後吾心之思可同歸於一。何以吾心之思不可師?必得真師之傳受,而後吾心之思可不謬而同歸。未識所傳者何法?所受者何義?則又不可得解,而筆墨不能盡矣。

昔者釋迦如來,在世八十年,為無量人天聲聞菩薩。說五戒八戒,大小乘戒,四諦,十二緣起,大波羅密,四無量心,三明六通,三十七品,十方,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世諦,第一義諦,無量諸解脫,三昧總持門,菩薩涅槃,常住法性,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度天人,教菩薩,一切妙道,可謂廣大周密,廓法界於無疆;徹性海於無際,權術漸頓,無遺事矣。最後獨以正法眼付大迎葉,令祖祖相傳,別行於世,所謂教外別傳,不予世人耳目之所及見者也。非私於迦葉而外於天聲聞菩薩也,顧此法為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解,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祖祖相傳,密示妙諦,原非可師心冥悟,襲取強求而獲也。

雖然,道者性所固有,非可盜也,而不知實有盜道之妙,正是法眼單傳,不可思擬。《陰符經》曰:「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陸真人曰:「竊天地之機,盜殺中之氣。」則道固自盜而得。真師之傳,傳其道而並傳其盜道之道。盜道之盜,非常道也。故曰:「道可道,非常道。」不可以名象,不可以言傳。

雖然,道雲可盜矣,則禪亦可纏乎?既「盜道」矣,而又何事於「纏禪」?禪者,真空也,倘若於纏,則如繩之兩股交扎,而不可解脫,「纏禪」果何為乎?不知「盜道」必須「纏禪」之妙,正是法限密法,靜思歸一之的旨。蓋獨思不能「盜道」,專禪不能靜思。「盜道」之妙,在「授受」之真,而非「師獅」;「纏禪」之妙,在「盜道」之後,而非靜思。若以靜思為禪,是以靜擾禪,而落於空寂,非真禪也;若以禪參道,是以思奔道,而內無真種,為假道也。九靈亦無由而靜,即「師獅」之妄作,而非「授受」之真師矣。然則「盜道」為「靜九靈」之始基,而「纏禪」為「盜道」之止境,非筆墨之所可了其說。此正法眼之法,固所不得而聞者也。

其要當先知九靈之為吾身,害吾身之六欲為六獅繞匝左右前後,而又有青臉猜識為之引,中有九頭者其帥也,布列於《坎》宮,則先天之陽,陷溺而不可復起。所賴三僧之真五行,狠命相持,亦勝負各半。惟有靈心變化,意隨心轉,能不受縛。奈九靈之根自天而來,一經思慮,六欲搖動,而全軍被陷矣。所貴存心制欲,打點精神,直探虎穴,至萬靈竹節山九曲盤桓洞,方曉其底裡也。六根難斷,最不割捨,故老妖不覺下淚,務須強制心猿,從頭打點,如倒在錦雲窩一覺大錘,而後真心忽然透出矣。真心一透,自能撲滅三屍,從容解脫。倘躁動自驚,欲根竊發,彼即仍能制我,不得其主以御之故也。惟竭誠察識,尋出他主人公,方可收伏。

「東極妙巖宮」,真性之地也。「太乙天尊所居」,為天之所師。六獅所不能窟,九獅所不能擾。天尊叫出御獅奴,指明偷吃太上輪迴玉液,三日不醒,而走失九靈之由,正見「盜道」之妙,未能靜思之時。天尊至竹節山,指出「元聖兒是一個久修得道的真靈,上通三界,下徹九泉」,言思能作聖而通徹上下,極往知來,昭昭靈靈,可以為真。不知離真一而自為主,則旁猜曲引,紛擾妄動,雖靈即昧。椎認得主人,不事搖動,而歸伏渾忘,方是「纏禪」之妙,已靜九靈之候。

蓋「師獅」不可以靜獅,「授受」則可以「盜道」;「盜道」不可以不「纏禪」,「纏禪」則可以靜獅而同歸。《悟真》曰:「始於有作無人見」,「盜道」也;又曰「及至無為眾始知」,「纏禪」也。盜為竊取,纏為歡度,「盜道纏禪」,而九靈歸一矣!學道者其不為邪師竊器者所惑,六欲擾道者所累,則庶幾乎!仙師特借暴紗亭以薄示其義云爾,故篇中有「又至暴紗亭」、「—一傳授」之語。篇首「青臉怪緊挨九頭獅」,示胡猜亂思之象,明心須傳授,切莫強猜之意。青獸,「猜」字也。真人曰:「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故行者一棒打殺猜疑,而古怪、刁鑽並為肉餅也。

玉華、金平為天竺外郡,玉華是玉液,禪到玉華,施法授徒,俱為王子。有「七十二般之解數」者,七十二候之義。所授之器,「棒一千斤,鈀、杖各八百斤」,是一氣先天,八八青龍之義。此處有「虎口洞」,與下回「金平府青龍山」相照,互文也。下回「金平府」是金液也,緊與「玉華」相對,正月十五月圓之時,金氣正平也。有「青龍山」與此回之「虎口洞」相照,亦互文也。

《西遊真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