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錦毛鼠龍樓封護衛 鄧九如飯店遇恩星
且說白玉堂聽蔣平之言,猛然省悟道:「是呀,虧得四哥提拔,不然我白玉堂豈不成了叛逆了麼?展兄快拿刑具來。」展爺道:「暫且屈尊五弟。」吩咐伴當快拿刑具來。不多時,不但刑具拿來,連罪衣罪裙俱有。立刻將白玉堂打扮起來。此時,盧方同著眾人,連王、馬、張、趙俱隨在後面。展爺先至書房,掀起簾櫳,進內回稟。不多時,李才打起簾子,口中說道:「相爺請白義士。」只一句,弄得白玉堂欲前不前,要退難退,心中反倒不得主意。只見盧方在那裡打手式,叫他屈膝。他便來至簾前,屈膝肘進,口內低低說道:「罪民白玉堂,有犯天條,懇祈相爺筆下超生。」說罷匍匐在地。包相笑容滿面道:「五義士不要如此,本閣自有保本。」回頭吩咐展爺去了刑具,換上衣服,看座。白玉堂哪裡肯坐。包相把白玉堂仔細一看,不由地滿心歡喜。白玉堂看了包公,不覺的凜然敬畏。包相卻將梗概略為盤詰。白玉堂再無推諉,滿口應承。包相聽了點頭道:「聖上屢屢問本閣,要五義士者,並非有意加罪,卻是求賢若渴之意。五義士只管放心。明日本閣保奏,必有好處。」
外面盧方聽了,連忙進來,一齊跪倒。白玉堂早已跪下。盧方道:「卑職等仰賴相爺的鴻慈,明日聖上倘不見怪,實屬萬幸;如若加罪時,盧方等情願納還職銜,以贖弟罪,從此做個安善良民,再也不敢妄為了。」包公笑道:「盧校尉不要如此,全在本閣身上,包管五義士無事。你等不知,聖上此時勵精圖治,惟恐野有遺賢,時常的訓示本閣,叫細細訪查賢豪俊義,焉有見怪之理。只要你等以後與國家出力報效,不負聖恩就是了。」說罷,吩咐眾人起來。又對展爺道:「展護衛與公孫主簿,你二人替本閣好好看待五義士。」展爺與公孫先生一一領命,同定眾人退了出來。
到了公廳之內,大家就座。只聽蔣爺說道:「五弟,你看相爺如何?」白玉堂道:「好一位為國為民的恩相。」蔣爺笑道:「你也知是恩相了。可見大哥堪稱是我的兄長,眼力不差,說個知遇之恩,誠不愧也。」幾句話,說得個白玉堂臉紅過耳,瞅了蔣平一眼,再也不言語了。旁邊公孫先生知道蔣爺打趣白玉堂,惟恐白玉堂年幼臉急,連忙說道:「今日我等雖奉相諭款待五弟,又算是我與五弟預為賀喜。候明日保奏下來,我們還要吃五弟喜酒暱。」白玉堂道:「只恐小弟命小福薄,無福消受皇恩。倘能無事,弟亦當備酒與眾位兄長酬勞。」徐慶道,「不必套話,大家也該喝一杯了。」趙虎道:我剛要說,三哥說了。還是三哥爽快。」回頭叫伴當,快快擺桌子端酒席。登時進來幾個伴當,調開桌椅,安放杯箸。展爺與公孫先生還要讓白玉堂上座,卻是馬漢、王朝二人攔住說:「住了,盧大哥在此,五弟焉肯上坐?依弟等愚見,莫若還是盧大哥的首座,其下俟次而坐,倒覺爽快。」徐慶道:「好!還是王、馬二兄吩咐的是。我是挨著趙四弟一處坐。」趙虎道:「三哥,咱兩個就在這邊坐,不要管他們。來、來、來,且喝一杯。」說罷,一個提壺,一個執盞,二人就對喝起來。眾人見他二人如此,不覺大笑,也不謙讓了,彼此就座,飲酒暢談,無不傾心。及至酒飯已畢,公孫策便回至自己屋內,寫保奏折底。開首先敘展護衛二人前往陷空島拿獲白玉堂,皆是展昭之功。次說白玉堂所作之事,雖暗昧小巧之行,卻是光明正大之事,仰懇天恩赦宥封職,廣開進賢之門等語。請示包相看了,繕寫清楚,預備明日五鼓謹呈御覽。
至次日,包公派展爺、盧大爺、王爺、馬爺隨同白玉堂入朝。白五爺依然是罪衣罪裙,預備召見。到了朝房,包相進內遞折。仁宗看了。龍心大悅,立刻召見包相。包相又密密保奏一番。天子即傳旨,派老伴伴陳林曉示白玉堂,不必罪衣罪裙,只於平人眼色,帶領引見。陳公公念他殺郭安,布暗救自己之恩,見了白玉堂,又致謝了一番。然後明發上諭,叫白玉堂換了一身簇新的衣服,更顯得少年英俊。及至天子臨朝,陳公公將白玉堂領至丹墀之上。仁宗見白玉堂一表人物,再想他所做之事,真有人所不能的本領,人所不能的膽量,聖心歡喜非常,就依著包卿的密奏,立刻傳旨:「加封展昭實受四品護衛之職。其所遺四品護衛之銜,即著白玉堂補授,與展昭同在開封府供職,以為輔弼。」白玉堂到了此時,心平氣和,惟有俯首謝恩。下了丹墀。見了眾人。大家道喜。惟盧方更覺歡喜。
至散朝之後,隨到開封府。此時早有報錄之人報到,大家俱知白五爺得了護衛,無不快樂。白玉堂換了服色,展爺帶到書房,與相爺行參。包公又勉勵了多少言語,仍叫公孫先生替白護衛具謝恩折子,預備明早入朝,代奏謝恩。一切事宜完畢,白玉堂果然設了豐盛酒席,酬謝知己。
這一日,群雄豪聚:上面是盧方,左有公孫先生,右有展爺。這邊廂王、馬、張,那邊廂趙、徐、蔣,白玉堂卻在下面相陪。大家開懷暢飲,獨有盧爺有些愀然不樂之狀。王朝道: 「盧大哥,今日兄弟相聚,而且五弟封職,理當快樂,為何大哥鬱鬱不樂呢?」蔣平道,「大哥不樂,小弟知道。」馬漢道:「四弟,大哥端的為著何事?」蔣平道:「二哥,你不曉得。我弟兄原是五人,如今四個人俱各受職,惟有我二哥不在座中。大哥焉有不想念的呢?」蔣平這裡說著,誰知盧爺那裡早已落下淚來。白玉堂便低下頭去了。眾人見此光景,登時的都默默無言。半晌,只聽蔣平歎道:「大哥不用為難。此事原是小弟做的,我明日便找二哥去如何!」白玉堂忙插言道:「小弟與四哥同去。」盧方道:「這倒不消。你乃新受皇恩,不可遠出。況且找你二哥,又不是私訪緝捕,要去多人何用?只你四哥一人足矣。」白玉堂說:「就依大哥吩咐。」公孫先生與展爺又用言語勸慰了一番,盧方才把愁眉展放。大家豁拳行令,快樂非常。
到了次日,蔣平回明相爺去找韓彰,自己卻扮了個道士行裝,仍奔丹鳳嶺翠雲峰而來。
且說韓彰自掃墓之後,打聽得蔣平等由平縣已然起身,他便離了靈佑寺,竟奔杭州而來,意欲游賞西湖。一日,來到仁和縣,天氣已晚,便在鎮店找了客寓住了。吃畢晚飯後,剛要歇息,忽聽隔壁房中有小孩子啼哭之聲,又有個山西人嘮哩嘮叨不知說什麼。心中委決不下,只得出房來到這邊,悄悄張望。見那山西人,左一掌,右一掌,打那小孩子,叫那小孩子叫他父親,偏偏的那小孩子卻不肯。韓二爺看了,心中納悶。又見那小孩子挨打可憐,不由地邁步上前勸道:「朋友,這是為何?他一個小孩子家,如何禁得住你打呢?」那山西人道:「客官,你不曉得。這懷(壞)小娃娃是哦(我)前途花了五兩銀子買來作乾兒的。一爐(路)上哄著他遲(吃),哄著他哈(喝),他總叫哦(我)大收(叔)。哦就說他:『你不要叫哦(我)大收(叔),你叫我樂子,大收(叔)與樂子沒有什麼分別,不過是一蹭兒撥(罷)咧。』可奈這娃娃到了店裡,他不但不叫哦(我)樂子,連大收(叔)也不叫了,竟管著哦(我)叫一蹭兒。客官,你想想,這一蹭兒是懷什麼敦希(東西)呢?」韓爺聽了,不由地要笑。又見那小孩子眉目清秀,瞅著韓爺,頗有望救之意。韓爺更覺不忍,連忙說道:「人生各有緣分。我看這小孩子,很愛惜他。你若將他轉賣於我,我便將原價奉還。」那山西人道:「既如此,微贈些利息,我便賣給客官。」韓二爺道:「這也有限之事。」即向兜肚內摸出五六兩一錠,額外又有一塊不足二兩,托於掌上道:「這是五兩一錠,添上這塊,算作利息。你道如何?」那山西人看著銀子,眼中出火道:「求(就)是折(這)樣罷。我沒有娃娃累贅,我還要趕爐呢。咱蒙(們)仍蠅(人銀)兩交,各無反悔。」說罷,他將小孩子領過來,交與韓爺。韓爺卻將銀子遞過。這山西人接銀在手,頭也不回,揚長出店去韓爺反生疑忌。只聽小孩子道:「真便宜他,也難為他。」韓爺問道:「此話怎講?」小孩子道:「請問伯伯住於何處?」韓爺道,「就在間壁房內。」小孩子道:「既如此,請到那邊再為細述。」韓爺見小孩子說話靈變,滿心歡喜,攜著手,來到自己屋內。先問他吃什麼。小孩子道:「前途已然用過,不吃什麼了。」韓爺又給他斟了半盞茶,叫他喝了,方慢慢問道:「你姓甚名誰?家住哪裡?因何賣與山西人為子?」小孩子未語先流淚道:「伯伯聽稟:我姓鄧名叫九如,在平縣鄧家窪居住。只因父親喪後,我與母親娘兒兩個度日。我有一個二舅,名叫武平安,為人甚實不端。一日,背負一人寄居我們家中,說是他的仇人,要與我大舅活活祭靈。不想此人是開封府包相爺的侄兒,我母親私行將他釋放。叫我找我二舅去,趁空兒我母親就懸樑自盡了。」說至此,痛哭起來。韓爺聞聽,亦覺慘然,將他勸慰多時,又問以後的情節。鄧九如道:「只因我二舅所做之事,無法無天,況我們又在山環居住,也不報官,便用棺材盛殮,於次日煩了幾個無賴之人,幫著抬在山窪掩埋。是我一時思念母親死的苦情,向我二舅啼哭。誰知我二舅不加憐憫,反生怨恨,將我踢打一頓。我就氣悶在地,不知魂歸何處。不料後來甦醒過來,覺得在人身上,就是方纔那個山西人。一路上多虧他照應吃喝,來到此店。這是難為他。所便宜他的原故,他何嘗花費五兩銀子,他不過在山窪將我檢來,折磨我叫他父親,也不過是轉賣之意。幸虧伯伯搭救,白白的叫他詐去銀兩。」韓爺聽了,方知此子就是鄧九如。見他伶俐非常,不由地滿心歡喜。又是歎息當初在靈佑寺居住時,聽得不甚的確,如今聽九如一說,心內方才明白。只見九如問道:「請問伯伯貴姓?因何到旅店之中?卻要往何處去?」韓爺道:「我姓韓名彰,要往杭州有些公幹。只是道路上帶你不便,待我明日將你安置個妥當地方,候我回來,再帶你上東京便了。」九如道:「但憑韓伯伯處置。使小侄不至漂泊,那便是伯父再生之德了。下說罷,流下淚來。韓爺聽了,好生不忍道:「賢侄放心,休要憂慮。」又安慰了好些言語,哄著他睡了,自己也便和衣而臥。到次日天明,算還了飯錢,出了店門。惟恐九如小孩子家吃慣點心,便向街頭看了看,見路西有個湯圓鋪,攜了九如來到鋪內,揀了個座頭坐了,道:「盛一碗湯圓來。」只見有個老者端了一碗湯圓,外有四碟點心,無非是糖耳朵、蜜麻花、蜂糕等類,放在桌上。手持空盤,卻不動身,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瞅著九如,半晌歎了一口氣,眼中幾幾乎落下淚來。韓二爺見此光景,不由地問道:「你這老兒,為何瞅著我侄兒?難道你認得他麼?」那老者道:「小老兒認卻不認得。只是這位小相公有些廝象。」韓爺道:「他像誰?」那老兒卻不言語,眼淚早已滴下。韓爺更覺犯疑,連忙道:「他到底像誰?何不說來?」那老者拭了淚道:「軍官爺若不怪時,小老兒便說了。只因小老兒半生乏嗣,好容易生了一子,活到六歲上,不幸老伴死了,撂下此子,因思娘,也就嗚呼哀哉了。今日看見小相公的面龐兒,頗頗的像我那」說到這裡,卻又嚥住不言語了。韓爺聽了,暗暗忖度道:「我看此老頗覺誠實,而且老來思子,若九如留在此間,他必加倍疼愛,小孩子斷不至於受苦。」想罷便道:「老丈,你貴姓?」那老者道:「小老兒姓張,乃嘉興府人氏。在此開湯圓鋪多年。鋪中也無多人,只有個夥計看火,所有座頭俱是小老兒自己張羅。」韓爺道:「原來如此。我告訴你,他姓鄧,名叫九如,乃是我侄兒。只因目下我到杭州有些公幹,帶著他行路甚屬不便。我意欲將這侄兒寄居在此,老丈你可願意麼?」張老兒聽了,眉開目笑道:「軍官既有公事,請將小相公留居在此。只管放心,小老兒是會看承的。」韓爺又問九如道:「侄兒,你的意下如何?我到了杭州,完了公事,即便前來接你。」九如道:「伯伯既有此意,就是這樣罷。又何必問我呢。」韓爺聽了,知他願意,又見老者歡喜無限。真是兩下情願,事最好辦。韓爺也想不到如此的爽快。回手在兜肚內掏出五兩十錠銀子來,遞與老者道:「老丈,這是些須薄禮,聊算我侄兒的茶飯之資,請收了罷。」張老者哪裡肯受。不知說些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