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太祖陷在湖中,諸般的鬼怪,也有來攙腳的,也有來扶手的,也有將肩幫襯著太祖的,也有在水底下將背脊肩著太祖的,也有在岸上替太祖砍柴的,也有在路上替太祖挑擔的。不多時,已送到寺邊門首,說:「我們自去,皇帝請進內方便。」那時覺有三更左右,太祖進內就睡,不題。
卻說這些和尚說:「向來曇雲師父在時,只說他後來發跡,不意今朝至此不回,多分淹沒湖中了。」說說笑笑,各自歸房,次日天明,當家長老叫行者起早燒湯做飯,那行者驀來驀去都是柴堆塞的,那裡尋個進廚房的路頭,口中不說,心中想道:「昨日臨睡時空空一個灶房,這柴那得許多,便是朱行者一個去湖中樵打,怎麼便有這山堆海積的柴草。」只得叫動大眾:挑的挑,抬的抬,出潔了半日,方才清得條走路。太祖起來,自家也看得呆了。心中想道:「若是如此看來,莫不是我果有天子之分?但今日沒有一個可與計議的,我不如走到伽藍殿中,問個終生的凶吉,料想神明也有分曉。」將身竟到伽藍殿來,卻有珓經在側,太祖一一訴出心事,問說:「如我雲遊在外,另有好處,別創個庵院,不受這些腌臢閒氣,可還我三個陰珓;如我不戴禪冠,另作主意,將就做得個財主,可還我三個陽珓;如我趁此天下擾亂,去投奔他人,受得一官半職,可還我三個聖珓。」將珓望空擲下,那珓不仰不復,三次都立著在地。太祖便打動做皇帝的念頭,暗暗向神訴說:「今我三樣禱告,神明一件也不依,莫不是許我做皇帝麼?如我果有此分,神明可再還我三個立珓。」望空再擲,只見又是三個立珓。太祖又禱告說:「這福份非同小可,且無一人幫扶,赤手空拳,如何圖得大事?倘或做到不伶不俐,倒不如做一個愚夫愚婦。再告神明,以示萬全。如或果成大事,當再是三個立珓。」那知擲去,又是三個立珓。太祖便深深拜謝,許說:「我若此去,一如神鑒,我當重新廟宇,再塑金身。」拜告未已,只見這些和尚走來埋怨說:「你把這些柴亂堆亂塞,到要我們替你清楚,你獨自在此耍子。」太祖也只做不聽得,竟到房中,收拾了隨身衣服,出了寺門,別了鄰舍汪媽媽,竟投盱眙縣,尋姊夫李禎。
路上不止一日,來到盱眙,見了他姊姊。姊姊說道:「此處屢經旱荒,家業艱難,那裡留得你住,你不若竟往滁州去投母舅郭光卿,尋個生計,庶是久長。」太祖應諾。姊姊因安排些酒果相待,不意外邊走進一個孩兒來:
燕額虎頭,蛾眉鳳眼,豐儀秀爽。面如塗粉,口若凝朱,骨格清瑩。耳若垂珠,鼻如懸柱。光朗朗一個聲音,恍惚鶴鳴天表;端溶溶全身體度,儼然鳳舞高崗。不長不短,竟是觀音面前的善財;半瘦半肥,真是張仙抱來的龍種。
太祖便問:「此是誰家的小官?」姊姊說道:「此便是外甥李文忠。」便叫文忠:「你可拜了舅舅。」太祖十分歡喜,問他年紀。說道:「今年十歲。」席中談笑,甚是相投。當晚酒散。次日,太祖取路,上了滁州,見了娘舅郭光卿,敘起寒溫。太祖將父母、兄弟的苦楚,訴說一遍。郭光卿說:「你既來此,正好相伴我兒子讀書。」次日,竟進館中。太祖性甚聰慧,郭氏五子,因遂惡之,假以別事哄至空房,以絕太祖飯食。郭氏因有育女馬氏,私將麵餅飼之。一日,忽被郭氏窺破,遂納懷中,馬氏胸前因有餅烙腐痕,此事不在話下。
光陰迅速,太祖卻已十八歲了。郭光卿收拾幾車梅子,同太祖上金陵販賣,進至和州,時適夏初天氣,路上炎熱。光卿說:「你可將車先行,我歇息片時便來。」太祖推車趕路不題。
卻說光卿兩年前曾與一個光棍爭執到官,那光棍理虧輸了,便出入衙門,做了一個聽差的公人,今卻同一夥公差,在途中撞見。那光棍睜開兩眼,叫道:「仇人相見,分外眼清,郭光卿今日那裡走,且吃我一拳!」光卿喝道:「你這廝還不學好,猶敢如此無禮。」那漢子劈面打來,光卿把手一格,那漢子見光卿把手格開,又趕過來一拳。光卿也只不來抵敵,把那身子一閃,那漢子想是虛張的氣力,眼中對日頭昏花,一交跌倒,卻好跌在一塊尖角的大石頭上,來得凶,跌得重,一個頭撞得粉碎,一命嗚呼。那些夥計叫道:「你何故打殺了公差,且送到官司,再作道理。」光卿逞著平生武藝,打開一條路,連夜逃奔去了。太祖將車向前等待,多時不見光卿,轉來尋覓,路上人洶洶,只說前面有一個人被人打死了,那兇手逃走了。太祖心下思量:「大分是母舅做出這事了。」話未說完,來至三叉路口,正在沉吟,只見那柳陰之下,立著有四五個人:或是舞刀的,或是弄槍的,或是耍棍的;演了一回,又坐息一回。太祖見他們個個都是好手段,便將車子推在一邊,把眼睛注定來看。那些人又各演試了一回,從中一個人叫道:「好口渴也!那得茶吃,一口也好。」卻有一個便指著車子說:「你可望梅止渴麼?」太祖便從車中取出百十個梅子,送與四五個吃,說道:「途中少盡寸情。」那些人那裡肯受。太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便收了罷。」再三送去,他們勉強收了。就將梅子勻勻的分做五處,各人遜受一處,便問太祖行徑。太祖一一直說。這也是天結的緣,該在此處相逢。太祖也問他們姓名,只見一個最年少的,便指著說道:「這一個是我們鄧大哥,單名喚鄧愈,從來舞得好長槍。」又指一個道:「這是我們湯大哥,單名叫湯和,自幼兒慣舞兩把板斧。」側身扯過一個說:「這個是我們郭大哥,單名郭英。七八歲兒看見五台山和尚在此抄化,那和尚使一條花棍,如風如電一般,郭大哥便從他學這棍法。而今力量甚大,用熟一條鐵棍,那個敢近他。」一夥兒正說得好,忽起一陣怪風,那風拔樹揚沙,對面不識去路。這四五個人都扯了太祖說:「我們且到家裡一避惡風,待等過了,你再推車上路如何?」太祖道:「邂逅之間,豈敢打攪。」這四五個人說:「不必過謙。」只見那後生,先把太祖的梅車,已是推去了,口叫道:「你們同到我家來。」正是: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不知太祖此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