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註釋

飛花:指柳絮飄揚。寒食:清明前兩天不得生火做飯,稱寒食。御柳:宮苑裡的楊柳。傳蠟燭:寒食節夜晚,皇帝將燃著的蠟燭賜給近臣。五侯:漢桓帝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這裡指受皇帝寵愛的豪貴之家。

這首詩寫出了古代的皇帝和豪貴享受著普通老百姓所不能享有的特權,他們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作者發出一種諷刺意味。

【釋義】

暮春時節,原本那碧綠的柳條、鮮艷的花朵都漸漸開始凋謝了,城市裡沒有一處不在飛花飄絮。寒食節裡,春風揚起了宮苑的楊柳絲,搖曳生姿。日暮時分,漢代宮殿裡傳出了燃燒著的蠟燭。啊,縷縷輕煙都向著受皇帝寵愛的豪貴之家散去。

【典故】

司馬光不貪奢華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高官厚祿,地位顯赫,卻清廉自守,從不貪奢。當許多王公大臣們在京城裡蓋豪華的深宅大院時,司馬光卻在一個偏僻的陋巷裡深居簡出。

有一年冬天,一位客人前來拜訪,竟然發現司馬光的客廳裡連個火爐都沒有。客人凍得渾身發抖,司馬光忙叫僕人端來一碗薑湯,客人喝完後才稍為暖和了一些。後來,司馬光為了解決過冬時的寒冷問題,便想出了一個挖地窖的辦法。因為地窖裡冬暖夏涼,所以冬天他就在地窖裡工作和接待客人。因為這件事,京城裡就有了「皇家鑽天,司馬入地」的諺語,意思是說,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宅第越蓋越高,可司馬光的房子是往地下打窖越挖越深。這一諺語是對司馬光儉樸生活的真實寫照。

司馬光的妻子因病亡故時,他連埋葬費也拿不出來,只得把三頃薄田都典出去,才換回錢來把妻子的後事辦妥。司馬光的俸祿和賞賜每年得到不少,但大部分都用來周濟了衣食無著的貧苦人。其中,有個本鄉人龐籍中年病故,留下孤兒寡母,很難維持生活。司馬光見此情景,就將龐籍親屬接來同住,視為一家人。他每年還要拿出許多銀錢去救濟窮人。正因為這樣,他常常入不敷出,致使家中囤無餘糧,庫無存銀,一遇緊急用錢之時,也就只能典賣土地救急了。

司馬光以仁為本,主張寬待百姓,尤其要寬待農民。他認為農民是國家的基礎,無民即無國。因此,他一再反對朝廷增加農民的田賦徭役負擔,主張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也富裕起來。

司馬光目睹那些王公貴族終日揮霍無度,聲色犬馬,而百姓卻入不敷出,溫飽都成了問題,不禁痛心疾首。有一年,許多州縣發生災荒,莊稼收成減半,百姓受饑挨餓,甚至賣兒賣女,而朝廷上下卻仍然過著歌舞昇平的生活。司馬光敏銳地察覺了這一不正常現象,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的饑民隨時可能暴動,他堅決要求朝廷罷賜罷宴,拿出錢糧,賑救災民。

又過了些時候,宋仁宗將大批金銀珠寶、絲綢絹帛賞賜各位大臣。眾大臣看到眼花繚亂的寶物,都樂不可支。獨有司馬光並沒有為之所動,他勸諫皇上應節省開支、舒緩民力,他還把所得的賞賜之物全部交給諫院,以充公用。

由於司馬光能夠清廉自守,所以名震四野,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愛戴。史載,他69歲重任宰相時,京城裡歡迎他的人在街上圍得人山人海,他被後人譽為「真宰相」。

《千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