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陳根委翳,
落葉飄搖。
游鶤獨運,
凌摩絳霄。
【註釋】
枇杷:枇杷樹。這裡枇杷對應著一年四季中的冬天。晚:這裡指冬天。梧桐:梧桐樹,對應秋天。蚤:通「早」。陳根:蒼老的樹根,這裡指老樹。委翳:枯萎、荒蕪。鶤:古書記載的一種像鶴一樣的大烏,喜歡獨居,古人認為這種大烏性格高傲。絳:紫紅色。
這裡非常優美地向我們描繪了春、夏、秋、冬的景色,人們生活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下,讀書、散步、賞花、看四季變換,沒有什麼煩心事,別提有多幸福了。
【釋義】
枇杷樹到了寒冷的冬天,葉子還是綠色的,梧桐樹一到秋天,葉子就早早地凋謝了。一眼望去,古老的樹木枯萎倒下,落下的葉子在空中隨著秋風四處飄蕩。天空中大鳥高飛,直衝入紫紅色的雲霄之中。
【典故】
俞伯牙摔琴謝子期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善於彈琴的人,名叫俞伯牙。據說,俞伯牙彈琴技藝高深莫測,他彈出的琴聲,連馬也會凝神諦聽,如果對牛彈的話,牛也會聽得出神。荀子《勸學》篇中的「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句,即是對此的描述。
俞伯牙喜愛遊歷山水,經常外出民間采風。一次,他乘船出行,途中遇到大風,不能過河,只好將船停在漢陽。
漢陽有一位隱士鍾子期,與俞伯牙偶然相遇,言談交往之中,二人深覺志趣相投,心中都把對方視作知己。
有一天,鍾子期聽俞伯牙彈琴,俞伯牙先奏一曲,意在高山,鍾子期在默默地欣賞中忍不住高聲讚歎:「好曲!令我彷彿登上了巍巍高山。」俞伯牙心中一陣快慰,深感知己莫若子期。接著,他又試探一曲,意在千里江河奔騰滾滾,鍾子期不禁和曲而舞,告訴俞伯牙自己彷彿置身浩蕩江河,觸摸到了那一瀉千里的磅礡氣勢。從此,俞伯牙、鍾子期更成了莫逆之交,兩人談天說地,飲酒賞樂,形影不離。
後來,鍾子期辭世,俞伯牙感到心中空蕩蕩的。知音沒了,再也沒人能聽懂他的樂曲了,擁有這琴還有什麼意義?於是,為了答謝知音,俞伯牙高舉他那珍視如生命的琴,狠狠摔碎了,並發誓永不彈琴。沒過幾年,俞伯牙便在鬱悶中去世了。
人們被俞伯牙、鍾子期的深厚情誼所打動,在漢陽的月湖湖畔建了伯牙琴台,又稱古琴台,並寫了兩副對聯,以此懷念二人: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綠樹成陰,芳草為積,登臨貴在得趣時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來,先生何以移我情乎。